你能夠培養更大的辨識力嗎?
據《韋氏通用辭典》指出,辨識力是「頭腦的一種能力或特質,憑此我們得以辨別各樣事物」。這也可以指「敏銳的判斷力」,或「有能力看出不同事物或見解之間的差異」。顯然,辨識力是一種值得培養的特質。從所羅門所說的話我們可以看出這種能力的價值:「智慧必入你心;你的[魂]要以知識為美。……[辨識力]必保守你,要救你脫離惡道。」——箴言2:10-12。
不錯,辨識力能幫助你抗拒「惡道」,而這種惡道在今日正大為猖獗。此外,辨識力也帶來其他許多裨益。例如,父母時常聽到孩子說,「你根本不了解我!」其實,敏於辨識的父母只要花點時間加以探詢,就能夠把困擾孩子的感覺及難題汲引出來。(箴言20:5)有辨識力的丈夫會聆聽妻子說話,設法深入了解她的想法和感覺,而不是貿然作出結論。妻子也要以同樣的方式對待丈夫。這樣,「房屋因智慧建造,又因[辨識力]立穩。」——箴言24:3。
辨識力可以幫助人成功地應付各種情勢。箴言17:27說:「有知識的約束自己的言語;[有辨識力的]人心平氣和。」(《新譯》)有辨識力的人不會行事急躁,也不會不加思索就貿然作出決定。剛相反,他會先小心衡量可能產生的後果,然後才作出承諾。(路加福音14:28,29)由於有「謹慎的口」,他會說話小心,從而能夠與其他人享有更和睦的關係。(箴言10:19;12:8,《新世》)然而,最重要的是,有辨識力的人會謙卑地承認自己能力有限,所以會向上帝而非向人尋求指引。這是耶和華所喜悅的,也是促使我們培養辨識力的另一個理由。——箴言2:1-9;雅各書4:6。
以色列人缺乏辨識力
在以色列國初期歷史發生的一件事表明,行事缺乏辨識力是十分危險的。受感示的詩篇執筆者回顧這段日子說:「我們的祖宗在埃及不明白你的奇事[「沒有對你的奇妙作為表現任何辨識力」,《新世》],不記念你豐盛的慈愛,反倒在紅海行了悖逆。」——詩篇106:7。
摩西帶領以色列人出埃及時,耶和華已向這個強大的世界霸權降下了十場災殃,藉此表明他有能力拯救他的子民,而且也決心要這樣行。法老讓以色列人離去之後,摩西把他們帶到紅海岸邊。可是,埃及大軍追蹤而至。看來以色列人已身陷困境,他們剛獲得的自由只能維持很短的時間而已。因此聖經報導說:「以色列人舉目看見埃及人趕來,就甚懼怕,向耶和華哀求。」他們埋怨摩西說:「你為什麼這樣待我們,將我們從埃及領出來呢?……因為服事埃及人比死在曠野還好。」——出埃及記14:10-12。
也許有人覺得,以色列人的恐懼是可以理解的;但如果我們記得,他們在此之前已親眼目擊耶和華顯示大能的十場偉舉,我們就不會同情他們的看法了。摩西在40年後提醒他們的事,是他們曾親眼目睹的:「[耶和華]用大能的手和伸出來的膀臂,並大可畏的事與神跡奇事,領我們出了埃及。」(申命記26:8)因此,正如詩篇執筆者指出,當以色列人悍然反抗摩西的領導時,『他們沒有表現任何辨識力』。可是,耶和華仍緊守自己的諾言,徹底擊潰了埃及的大軍。——出埃及記14:19-31。
假如我們在面對考驗時猶豫不決,這也同樣會削弱我們的信心。辨識力可幫助我們對事情懷有正確的看法,記得耶和華的力量遠勝過我們的反對者。辨識力也可以幫助我們把耶和華已為我們所做的大事緊記在心。這也幫助我們不致忘記一項事實:耶和華「保護一切愛他的人」。——詩篇145:18-20。
獲得屬靈的辨識力
辨識力並不是隨著年齡漸長而自動形成的。相反地,人必須努力加以培養才行。睿智的所羅門王曾因深具辨識力而在列國中享有很高聲望,他說:「得智慧,得[辨識力]的,這人便為有福。因為得智慧勝過得銀子,其利益強如精金。」(箴言3:13,14)所羅門從哪裡獲得辨識力呢?從耶和華獲得。有一次當耶和華問所羅門他想獲得什麼祝福,所羅門回答說:「求你賜我智慧,可以判斷你的民,能辨別是非。」(列王紀上3:9)不錯,所羅門仰望耶和華,以上帝為他的幫助者。他懇求獲得辨識力,於是耶和華便把極大的辨識力賜給他。結果如何?「所羅門的智慧超過東方人和埃及人的一切智慧。」——列王紀上4:30。
所羅門的經驗表明我們該向什麼方面尋求辨識力。像所羅門一樣,我們應當仰望耶和華。我們要怎樣做呢?耶和華已通過他的話語聖經,使我們能夠洞悉他的想法。我們閱讀聖經時,就是在挖掘知識的寶庫,這會為我們的屬靈辨識力奠下良好基礎。我們應當經常沉思自己研讀聖經所累積的知識。然後,我們便可以根據這些資料作出正確的決定。過了相當時候,我們的領悟力便會進至『在理解力上長大成人』的地步,從而能夠「辨別[或,看出]是非」。——哥林多前書14:20;希伯來書5:14;可參閱哥林多前書2:10。
令人感興趣的是,我們仍能夠從耶和華賜給所羅門的辨識力得益。怎會如此呢?所羅門擅於以箴言的形式把智慧表達出來,這些箴言在實際上等於是上帝所感示的智慧精華。這些諺語有很多保存在聖經的箴言一書裡。研讀這本書可以幫助我們從所羅門的辨識力得益,也幫助我們自己培養辨識力。
為了幫助自己研讀聖經,我們可以運用各種聖經研讀輔助工具,例如《守望台》和《儆醒!》雜誌。在過去逾116年,《守望台》一直向心地忠實的人宣揚耶和華的王國。自1919年以來,《儆醒!》及其前身也不斷對世界情況作出評論。這兩份雜誌仔細查考聖經的真理,並逐步提供屬靈的啟迪,幫助我們看出各種錯誤的想法——不論這些是基督教國的主張,還是我們自己所懷的誤解。——箴言4:18。
幫助我們培養辨識力的另一項要素是良好的交往。所羅門王的一句箴言說:「與智慧人同行的,必得智慧;和愚昧人作伴的,必受虧損。」(箴言13:20)令人惋惜的是,所羅門王的兒子羅波安並沒有在一生的一個重要時刻緊記這句箴言。羅波安的父親死後,以色列國的眾支派請求國王減輕他們的負擔。起初羅波安和老年的臣子商議;這些人表現辨識力,鼓勵他聽從人民的請求。但後來他卻和一班少年人商討這件事;少年人既缺乏經驗,又沒有辨識力,就建議羅波安嚴厲地回覆以色列人。羅波安聽了少年人的話。結果怎樣?以色列人起來反叛,羅波安也失去了國家的大片土地。——列王紀上12:1-17。
培養辨識力的一個必需步驟是尋求聖靈的幫助。聖經執筆者尼希米回顧以色列人擺脫了埃及的奴役之後與耶和華的交往,說:「你也賜下你良善的靈[使他們謹慎]。」(尼希米記9:20)耶和華的靈也能夠使我們謹慎行事。每逢你祈求耶和華的靈賜給你辨識力,要懷著信心而求,因為耶和華「慷慨地賜百物給所有人,也不責難人」。——雅各書1:5;馬太福音7:7-11;21:22。
辨識力與洞察力
使徒保羅向眾國族的人傳講真理時表現傑出的辨識力。例如有一次他在雅典,他「往前走的時候,留心觀察」人們所崇敬的對象。保羅看見四周滿是偶像,他的靈就激憤起來。當時他要作出決定:他應當保持緘默以策安全嗎?還是坦率地指出,滿城的偶像令他深感焦慮不安,即使這樣做可能令他遭遇危險?
保羅懷著辨識力行事。他看見一個祭壇,其上刻著「獻給未知的神」等字樣。保羅機巧地承認雅典人對偶像十分虔誠,並用他所見的祭壇去引出「造成世界和其中一切的真神」。不錯,他們所不認識的真神就是耶和華!保羅考慮到人們對這件事的敏感,從而能夠作一個極佳的見證。結果如何?有些人接受了真理;這些人包括「丟尼修,他是亞略巴古法庭的一個審判官;還有名叫達馬里的女子,也有其他人」。(使徒行傳17:16-34)在表現辨識力方面,保羅的確立下堪作模範的榜樣!
毫無疑問,辨識力並不容易養成,也不是自然就有的。但憑著耐心培養、恆切禱告、衷誠努力、作明智的交往、研讀聖經並加以沉思,同時依賴耶和華的聖靈,你也能夠養成辨識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