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仁慈待人是好的
我們單是工作尚不夠,工作的方式也非常重要。事實上我們做事的方式時常會比我們所作的事更重要。我們僅是對別人說話尚不夠, 還需要留意我們怎樣說。你若正在找尋一個住宿的地方,而一間住家的主人懇切友善地對你說:「我很高興你能來和我們一同住,」那末即使這間屋的房間不太理想,你亦會因為不願拒絕屋主的美意而樂於接受他的邀請。但是屋主若冷冰冰地說,「要不要由你,」那末即使房間很好你亦可能會掉頭而去。
我們饋贈禮物給別人是好的,但時常我們在饋贈時所懷的態度會比我們送的禮物本身更為重要。出於勉強的饋贈使施者和受者都感覺非常不愉快。行事仁慈對你自己和對別人都是一種光榮。這樣行使施受雙方都深受其益。
仁慈的意思是以一種和藹而有禮的方式行事待人。這樣的人會喜歡和別人交往而熱誠可親,特別對地位低於自己的人更是如此。這種品質可說是好像一件美麗動人的袍服一樣。
聖經鼓勵基督徒在凡事上都以仁慈待人。保羅告訴我們基督徒所作的施予應該以仁慈的方式而作,「不要作難,不要勉強,因為捐得樂意的人是上帝所喜愛的。」我們應該因為作了施予而感覺歡樂振奮。——哥林多後書9:7。
如果所有的人都表現多一點仁慈,這會是一個多麼不同的世界!試想想在這樣的世界裡購物和搭乘公共汽車會比現在愉快多少!受人以仁慈有禮的方式對待會使我們將自己最好的品質表現出來。些少仁慈豈不會使雇主和雇員關係大為改進嗎?有一個試驗表明當雇主仁慈厚道而時常鼓勵雇員時,後者的精力曲線急劇地上昇。但是當他對雇員諸多挑剔指責時,後者的精力曲線便大為降低了。以仁慈待人並不用我們花一個錢,可是這樣行對我們的生活卻有如飲食一樣重要。所以當你下一次有事和別人交易來往時,最好更仁慈一點,這樣你便會成為一個更好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