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守》61 6/1 325-327頁
  • 上帝為罪所設的補救方法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上帝為罪所設的補救方法
  •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61年
  • 小標題
  • 相似資料
  • 補救的方法
  • 明知故犯的罪不能獲得赦免
  • 不同的內心情況
  • 誰能說自己沒有罪?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61年
  • 罪
    洞悉聖經(下冊)
  • 除去罪的污跡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81年
  • 未能達到目標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64年
查看更多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61年
《守》61 6/1 325-327頁

上帝為罪所設的補救方法

這方法到底是什麼?我們怎樣才能從它得益?

這個世界到底有什麼毛病呢?它的病叫做罪。像一條毒蛇的毒液一般,罪所帶來的結果是死亡:「死的毒鉤就是罪。」(哥林多前書15:56)能夠消除「死的毒鉤」的解毒劑或救藥是什麼呢?這救藥是否能夠治好各種的罪呢?

在一個醫生下藥方之前,他必須先診斷病源。他必須知道病人的毛病究竟是什麼。那麼稱為罪的這種疾病究竟是什麼呢?

在希臘文中,罪的原意是「迷失」,後來它又轉為未能做到或未能達到一個目標的意思。在希伯來文這個字的原意是不達或失敗。由於罪,人未能達到標的;他走錯了路;他未能符合全能的上帝所訂的公義和完美的標準。「因為世人都犯了罪,虧缺了上帝的榮耀。」——羅馬書3:23。

因此,今日地上並沒有某些人是完美無罪的,而其他的人則是不完美而有罪的。所有的人類都是亞當的後代,因此都從遺傳承受了罪和罪所帶來的後果:「罪的工價乃是死。」如果一個人是沒有罪的,他便不會面對必然的死亡。當亞當是完美的時候,他並不處於死亡的懲罰之下。亞當若遵守上帝的律法便可能永遠在這地球上生活。唯有故意的忤逆行為才會使亞當陷於死亡的懲罰之下。亞當的創造者說:「只是分別善惡樹上的果子,你不可吃,因為你吃的日子必定死。」——羅馬書6:23;創世記2:17。

上帝有權向人要求這樣的順從。亞當的生命便是他那偉大的創造者所賜的。當第一對男女明知故犯地違反了上帝的律法時,他們便犯了罪;而罪則帶來了死亡的懲罰。既然亞當和夏娃在犯罪前並沒有生下兒女,他們犯罪後所生的兒女當中沒有一個是完美的。所有的人都承受了罪所帶來的惡果——死亡。因此使徒保羅寫道:「這就如罪是從一人入了世界,死又是從罪來的,於是死就臨到眾人,因為眾人都犯了罪。」——羅馬書5:12。

因此罪的產生絕不是人類的創造者促成的。上帝的工作都是完美的。我們絕不能將罪的責任推到上帝身上:「他的作為完全,他所行的無不公平,是誠實無偽的上帝,又公義,又正直。[他們自己行事邪僻;他們不是他的兒女,弊病乃是他們自己的]。」——申命記32:4,5。

補救的方法

使人類犯罪的主要責任應該落在撒但魔鬼身上。這個屬靈的受造物由於貪婪和驕傲使自己變成魔鬼,然後進一步引誘第一對人類犯罪。因此上帝為罪所訂的補救方法必定包括將這個誘使人類犯罪的魁首消滅。「犯罪的[出於]魔鬼,」使徒約翰寫道,「因為魔鬼從起初就犯罪。上帝的兒子顯現出來為要除滅魔鬼的作為。」(約翰一書3:8)上帝委派了耶穌基督去「除滅魔鬼的作為;」他會藉著上帝的王國成就這件事。這個由耶穌基督掌權的王國會消滅現今這個充滿罪惡的世界,並且將亞當遺傳下來的罪完全鏟除。正如使徒說:「因為基督必要作王,等上帝把一切仇敵都放在他的腳下。儘末了所毀滅的仇敵就是死。」(哥林多前書15:25,26)既然罪的後果是死亡,死亡被消滅的意思便是罪的終止。

凡是盼望渡過這個罪惡滿盈的世界的毀滅而進入一個無罪的新世界裡永享幸福生活的人必須在個人方面採取什麼行動呢?他們必須學習上帝應許將取這個舊世界而代之的新世界:「但我們照他的應許盼望新天新地,有義居在其中。」(彼得後書3:13)他們必須認識使人能夠渡過這個世界的末日而在新世界裡獲得永生的要素便是耶穌基督所獻的贖價。

為了救贖亞當的後代,上帝完美的愛子必須來到地上犧牲他那無罪而屬人的生命。既是地上女子所生的唯一完美無罪的人,耶穌本可以在地球上永遠活著。可是上帝的旨意卻是要耶穌捨棄他在地球上永遠生活的權利。亞當的後代中任何人都可以從耶穌所獻的贖價得益,正如約翰寫道:「他為我們的罪作了挽回祭,不是單為我們的罪,也是為普天下的人的罪。」——約翰一書2:2。

因此上帝為罪所設的補救方法包括耶穌基督所獻的贖價和上帝的王國,藉著這王國所有順服的善意人類都能獲得贖價的裨益。

明知故犯的罪不能獲得赦免

那末,這意思是不是說由於耶穌所作的犧牲,即使一個人繼續犯罪,他在上帝面前仍然可算是清白呢?使徒回答說:「我們可以仍在罪中,叫恩典顯多麼?斷乎不可!……不要容罪在你們必死的身上[繼續]作王,使你們順從身子的私慾。」——羅馬書6:1,2,12。

希望從上帝為罪所設的補救方法得益的基督徒絕不可以故意做上帝所譴責的惡事。若想從上帝為罪所設的補救方法得益,我們必須專心一意地遵行上帝的旨意。

基督徒雖然衷心愛好上帝的律法,卻由於亞當遺傳的缺陷而難免犯罪。使徒論到這種遺傳而來的罪性說:「我覺得有個律,就是我願意為善的時候,便有惡與我同在。因為按著我裡面的意思我是喜歡上帝的律,但我覺得肢體中另有個律和我心中的律交戰,把我擄去叫我附從那肢體中犯罪的律。我真是苦啊,誰能救我脫離這取死的身體呢?感謝上帝,靠著我們的主耶穌基督就能脫離了。這樣看來,我以內心順服上帝的律,我肉體卻順服罪的律了。」——羅馬書7:21-25。

上帝雖然為遺傳的罪預備了解救的方法,卻沒有為明知故犯的罪作這種準備。聖經很清楚地將遺傳的罪和故犯的罪分別出來:「人若看見弟兄犯了不至於死的罪,就當為他祈求,上帝必將生命賜給他。有至於死的罪,我不說當為這罪祈求。」這種「至於死」而無可救藥的罪是什麼呢?

耶穌曾提及一種不能藉著上帝所設的補救方法得免的罪。耶穌說:「凡褻瀆聖靈的,卻永不得赦免,乃要擔當永遠的罪。」受上帝感示的使徒保羅亦寫道:「我們得知真道之後,若故意犯罪,贖罪的祭就再沒有了。」一個人若認識了上帝的旨意和上帝的誡命,卻仍然繼續蓄意地犯罪,他便使自己喪失從上帝所設的補救方法得益的資格了。——馬可福音3:29;希伯來書10:26。

因此由於遺傳的罪性而犯的罪與明知故犯的罪是有分別的。一個人若犯了罪,他怎麼知道他是否能夠獲得赦免呢?一個人怎樣可以確知他有沒有犯了不可赦免的罪呢?

不同的內心情況

一個犯了不可救治或不赦之罪的人便是以犯罪作為日常慣事的人。他自覺地和蓄意地經常做著違反上帝的律法的惡事。他知道得很清楚自己在做著些什麼事;他可說是張大著眼睛犯罪。他明知故犯地作惡。他絕沒有任何悔意。他既不渴望獲得赦免,也不熱切地藉著耶穌基督祈求上帝的寬恕。他並不想離棄他的邪惡行徑而改過自新。

在另一方面,一個「犯了不至於死」的罪人卻具有一種不同的內心情況。他對於自己的行徑感覺痛心。他為自己所作的事感到悔恨。他懇切而堅忍地祈求上帝赦免他的罪。他並不停止行善。他不會故意重犯以往的罪而將罪當作日常的慣事。他會請基督徒小組中的成熟弟兄為他禱告:「你們中間有病了的呢,他就該請教會的長老來,他們可以奉[耶和華]的名用油抹他,為他禱告。出於信心的祈禱,要救那病人,主必叫他起來;他若犯了罪,也必蒙赦免。」他會以行動表明他並不是一個自願而故意「犯永遠的罪」的人。因此,一般犯了不赦之罪的人的內心情況和僅僅犯了可恕之罪的人的內心情況是截然不同的。——雅各書5:14,15。

熱愛上帝的律法的基督徒會盡力衛護自己以求不犯「至於死的罪。」他會提防自己在細微的事上犯罪,因為他知道人若在小事上不忠,便可能引致在大事上對上帝犯下不忠的大罪。他會努力研讀上帝的誡命並且將它們深印在自己的心版上和腦海中。他會以上帝的律法薰陶自己的良心。他對上帝與上帝的律法的熱愛會使他遠避誘惑,好像上帝的忠僕約瑟在以往所行一般。——創世記39:10-12。

你應該利用上帝為罪所設的補救方法,相信耶穌基督所獻的贖價能洗去人的罪孽,並且將希望寄託在上帝的王國之上。你應該現在就遵行上帝的旨意以使自己有希望贏得上帝無罪的新世界裡永遠生活的權利,那時不會再有任何帶來死亡的遺傳之罪遺留下來敗壞那新的世界,因為那時以下受上帝感示的話將會獲得完全的應驗:「上帝要擦去他們一切的眼淚,不再有死亡,也不再有悲哀,哭號,疼痛,因為以前的事都過去了。」——啟示錄21:4。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