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求和平
「要離惡行善,尋求和睦,一心追趕。因為[耶和華]的眼看顧義人,主的耳聽他們的祈禱」——彼得前書3:11,12。
1.人渴望怎樣的生活?所羅門的箴言怎樣將這種願望表達出來?
若沒有和平,生命有什麼意義呢?生命,甚至永遠的生命,若沒有和平,誰會喜歡要呢?普通一般人都不會。沒有和平安寧或不斷受人騷擾的生活使人渴望離去。曾多次結婚的所羅門王所寫的箴言將這種情緒表達得很清楚:「妻子的爭吵如雨連連滴漏。」「寧可住在房頂的角頂的角上,不在寬闊的房屋與爭吵的婦人同住。」(箴言19:13;21:9)即使一個人住在一間寬闊的巨宅裡,他會寧願躲在屋中最遙遠的角落以求避免受人騷擾。
2.關於渴望生命的人,有一個什麼問題發生?對於這個緊急的問題我們怎樣獲得一個受上帝感示和證實為正確的答案?
2 今日在廣闊的地球上沒有一個角落能夠逃避目前這個核子彈和太空時代所面對的種種困難,危險和惡果。但是有誰不渴望過一種和平安樂的生活而見到好日子呢?這是一個很古老的問題,無疑自從地上開始有苦難和不平以來便產生了。以前曾有一個人提出這樣的問題,可是他非但沒有懷著絕望或無法可想的心情,反之他有能力為這緊急的問題尋得正確的答案。這是個快樂的人。他的答案值得用樂器伴奏而唱出來,因此它被編入上帝所感示的詩篇中。為了使生活在現今這個充滿了災難痛苦和對前途恐懼不安的世界的人得益,這篇在三千多年前寫成的詩被保存下來直至今日。以一個經驗豐富的導師教訓門下學生的口吻,詩篇的作者大衛,耶路撒冷的國王和所羅門王的父親,說:
3.大衛怎樣在他所作的一篇詩中提出這個問題,並且給我們一個答案?
3 「眾弟子阿,你們當來聽我的話;我要將敬畏耶和華的道教訓你們。有何人喜好存活,愛慕長壽,得享美福,就要禁止舌頭不出惡言,嘴唇不說詭詐的話,要離惡行善,尋求和睦,一心追趕。耶和華的眼目看顧義人,他的耳朵聽他們的呼求。耶和華向行惡的人變臉,要從世上除滅他們的名號。」——詩篇34:11-16。
4,5.(甲)使徒彼得怎樣表明大衛的話也是給基督徒的一個忠告?(乙)彼得引證大衛的話去支持他所作的什麼訓示?
4 今日的人不要以為這個忠告只是對猶太人而作的。在大衛王之後一千多年,基督有一個使徒引用大衛的話勸勉亞洲各地的基督徒。這個使徒便是西門彼得;他本來是信奉當日墮落腐敗了的猶太教的,但後來卻改信耶穌基督在十九世紀之前所建立的純正的基督教。由此使徒彼得使大衛在上帝感示下寫成的話變成基督教聖經的一部分。他表明大衛的話也是給基督徒的一個忠告。耶穌基督自己曾有許多次引證大衛的詩篇而將其應用在基督教之上,所以彼得只是仿效他而已。在彼得寫給基督徒的第一封信中,他勸勉他們採取一條和今日的基督教國截然不同的途徑,因為基督教國所採取的途徑並沒有帶來永生的幸福及和平安樂的好日子。因此彼得引證大衛的話說:
5 「總而言之,你們都要同心,彼此體恤,相愛如弟兄,存慈憐謙卑的心,不以惡報惡,以辱罵還辱罵,倒要祝福,因你們是為此蒙召,好叫你們承受福氣。因為[現在他引證大衛的話]經上說:『人若愛生命,願享美福,須要禁止舌頭不出惡言,嘴唇不說詭詐的話,也要離惡行善,尋求和睦,一心追趕。因為[耶和華]a的眼看顧義人,主的耳聽他們的祈禱;唯有行惡的人,[耶和華]b向他們變臉』」——彼得前書3:8-12。
6.為什麼關於愛好生命的問題在今日似乎很難回答?但是耶穌吩咐基督徒對1914年以來世上的大事和情形作怎樣的反應?
6 我們喜歡生命嗎?我們愛好生命嗎?這樣的一個問題可能看來很難回答,特別是鑑於在今日這個時期,我們繼續生活下去無疑會使我們遭遇人類受造以來最大的災難,而渡過這場災劫的可能性簡直是微乎其微。不錯,哈米吉多頓的大戰,「全能的上帝大日子的戰爭」,正在迅速臨近中。(啟示錄16:14,16)但上帝手下最偉大的先知雖然一方面預言到這場宇宙性的大戰和在這場戰爭未來之前自1914年開始地上所發生的種種可怕的大事,他亦同時吩咐他的真正門徒對這些事件和情形採取一種樂觀的看法:「一有這些事你們就當挺身昂首,因為你們得贖的日子近了。……你們看無花果樹和各樣的樹:它發芽的時候你們一看見自然曉得夏天近了。這樣你們看見這些事漸漸的成就,也該曉得上帝的國近了。我實在告訴你們,這世代還沒有過去,這些事都要成就。」——路加福音21:26,28-32。
7.為什麼我們理應「愛慕長壽,得享美福」?
7 好日子,不錯,最好的日子,正在我們前頭;所以我們有每一種值得我們生活的東西在等待著我們。我們應該喜歡生命,我們應該愛好生命,因為沒有生命我們便不能享受在上帝建立的王國統治下的這些好日子。所以我們理應像大衛在詩篇中所說的人一樣「愛慕長壽,得享美福。」
與誰和睦?
8.為了使我們對生命的喜悅和愛好得以滿足,大衛和彼得說我們必須尋求什麼?並且對誰這樣行?
8 可是,我們若想使我們對生命的喜悅和愛好獲得滿足,大衛和彼得都說我們必須尋求和睦。首先產生的問題自然是,與誰和睦呢?與世上其他的人嗎?不錯。但除非我們首先和另一方面建立和好的關係,否則我們便不可能在人與人之間有和平。基督教國就是因為沒有和這不可缺少的一位建立和好的關係,所以甚至在他們的國家,種族和家族之間亦無法保持和平。那末這最重要的一位是誰呢?十八世紀英國著名的政治家,漆咸伯爵威廉·匹特(William Pitt)在他對姪兒所說的話中將這位重要人物的身分正確地指出來說:「你對上帝的關係若不妥善,你對人的關係也永不能妥善;不論智者和凡夫同意與否,這話永遠是真實的。」
9.(甲)若想真正與人和睦,我們必須先怎樣?關於這點大衛和彼得怎樣比政治家威廉匹特說得更清楚?(乙)為了達到這目的,我們會接受什麼?為什麼我們不希望他對我們翻臉?
9 同樣真實的一條原則便是:人若不能與上帝和睦,就絕不能真正與上帝所創造的人類和睦。詩篇的作者大衛和使徒彼得都一致這樣說,雖然兩者之間相隔了一千多年。事實上他們比威廉匹特更進一步,因為他們將人必須首先與其保持和睦的上帝向我們指出和表明。為了證明首先與上帝建立和好的關係是絕對必須的,大衛在勸勉人尋求和睦之後接著在下一節說:「耶和華的眼目看顧義人,他的耳朵聽他們的呼求。耶和華向行惡的人變臉,要從世上除滅他們的名號。」當使徒彼得引證大衛的詩篇時,他亦跟從同樣的次序。再者,大衛教人怎樣享受好日子的話是在他對愛好生命的人作了這個訓示之後說的:「眾子弟阿,你們當來聽我的話;我要將敬畏耶和華的道教訓你們。」我們若對名為耶和華的上帝具有明智的敬畏,我們就會首先渴望和他建立和平的關係,因此我們會虛心接受我們所需認識的教訓。我們絕不希望耶和華向我們反臉,因為這樣我們的生命便會喪失,我們的名字便會被他從地上剪除消滅了。
10.路加福音2:14的意思是說所有的人類都與上帝和好而蒙他喜悅嗎?我們怎知道是不是?
10 可是為什麼我們必須與耶和華上帝建立和平的關係呢?當他那屬天的兒子耶穌在伯利恆誕生時,豈不是有一大隊天使將基督教國在聖誕節所唱的這句話向人宣布嗎:「在至高之處榮耀歸與上帝,在地上平安喜悅歸與人」?(路加福音2:14,邊注)不錯!但是天使所唱出的話並不是說全人類都是與上帝和好而蒙他喜悅的。1881年出版的《英文修訂本》(English Revised Version)和1901年出版的《美國標準譯本》(American Standard Version)都將天使的話譯成:「榮耀歸於最高之處的上帝,在地上和平歸於上帝所喜悅的人!」《美國譯本》(An American Translation)說:「和平歸於他所喜愛的人!」諾克士主教(Monsignor R.A Knox)的天主教譯本說:「在地上和平歸於與天主為友的人。」《新世界譯本》的邊注則說:「在地上和平歸於他所嘉許的人。」唯有耶和華所喜愛嘉許而與他為友的人才和他持有和平的關係。唯有這樣的人才蒙他的眼目眷顧。唯有這樣的人向他求助才會蒙他垂聽。
11.雖然第一個人類是上帝所直接創造的,為什麼仍會這樣?
11 為什麼會這樣呢?人豈不是上帝所直接創造的嗎?不錯,完美的人亞當是上帝所直接創造的。因此當路加福音3:23-38將耶穌基督的家譜追溯到地上的第一個人類時,它說:「亞當是上帝的兒子。」但我們都是在亞當犯罪叛離他的造物主和失去了屬人的完美之後才產生的。古代最智慧的國王所羅門曾說:「世上沒有不犯罪的人。」(列王紀上8:46)大衛王也說:「他們都偏離正路,一同變為污穢,並沒有行善的,連一個也沒有。」(詩篇14:3)一千年之後基督的使徒保羅說:「並沒有分別。因為世人都犯了罪,虧缺了上帝的榮耀,……罪是從一人[亞當]入了世界,死也是從罪來的,於是死就臨到眾人,因為眾人都犯了罪。」(羅馬書3:22,23;5:12)我們所有的人,不論是猶太人抑或非猶太人,都是罪人亞當的後代。因此我們所有的人都受著罪的轄制,都一同面對著罪付給它的奴僕的工價,那便是死亡。「因一人的過犯,死就因這一人作了王。……因為罪的工價乃是死。」(羅馬書5:17;6:23)凡人都免不了一死這件事實證明他們都是冒犯了耶和華上帝的罪人,因為死亡的懲罰乃是耶和華所宣判的。
12.對於人和上帝之間的關係,罪破壞了什麼?什麼經文表明人類所服從的其實是誰?
12 破壞了人與上帝之間的和好關係,使人在上帝面前失去了清白地位的東西乃是罪。人類於是變成了罪的奴僕,同時也淪為耶和華上帝最大的仇敵,在宇宙各處促成罪孽的邪惡靈體魔鬼撒但的奴隸。自以為義的世人也許會不高興聽見人說他們是罪的魁首的奴僕,但由於他們服從這位惡者,他們顯露出他們所事奉的其實是誰。上帝的道說:「豈不曉得你們獻上自己作奴僕,順從誰就作誰的奴僕麼?或作罪的奴僕以至於死,或[對上帝]作順命的奴僕以至成義。」(羅馬書6:16)聖經裡最後寫成的幾本書中有一本總括地說:「全世界都臥在那惡者手下。」(約翰一書5:19)聖經甚至對基督徒說:「你們[以前]死在過犯罪惡之中,那時你們在其中行事為人隨從今世的風俗,順服空中掌權者的首領,就是現今在悖逆之子心中運行的邪靈[撒但]。我們從前也都在他們中間放縱肉體的私慾,隨著肉體和心中所喜好的去行,本為可怒之子和別人一樣。(以弗所書2:1-3)「你們從前與上帝隔絕,因著惡行心裡與他為敵,但如今他……叫你們與[他]自己和好。」——歌羅西書1:21。
13.和保羅及提摩太以使者身分所提出的懇求一致地,在人和上帝的關係方面所有的人都需要什麼?
13 如果現今名符其實的基督徒都曾一度因為思想行為錯誤而是上帝的仇敵,那末無疑所有的人更可說是與耶和華上帝隔絕而是他的仇敵了。他們若想不再作「可怒之子」以致在將臨的「全能的上帝大日子的戰爭」中遭受毀滅,他們就必須與上帝和好。他們需要採取使徒保羅和他在傳道工作上的同伴提摩太懇求他們採取的行動:「一切都是出於上帝,他藉著基督使我們與他和好。……[他]並且將這和好的道理託付了我們。所以我們作基督的使者就好像上帝藉我們勸你們一般。我們替基督求你們與上帝和好」——哥林多後書5:18-20。
14.在古代,派出使者表示什麼?為什麼將保羅和提摩太派出為使者的人所訂的條件十分不尋常?
14 在保羅和提摩太的日子,當國家或政府派出使節時,這表示他們並非處於和平的關係而是處於敵對的關係中。當時使節被派到敵對的國家中乃是要企圖化敵為友而建立和平的關係。可是以保羅和提摩太而論,派出使者的卻不是敵對的雙方中較弱的一方。派出使者的乃是全能的上帝耶和華。他這樣行完全是由於仁慈的緣故,因為他要儘可能讓更多的人與他和解而逃過毀滅的厄運。身為雙方中遠較強大的一方,耶和華上帝使人有與他和解的可能。因此他在以賽亞書45:7說:「我施平安,又降災禍,造作這一切的是我耶和華。」所以和平的條件是由他決定的。規定和解條件的絕不是我們。但他所訂的條件絕不苛刻,相反地它們是非常仁慈而可行的;所以我們最好感激地接受它們。
怎樣尋求
15,16.(甲)為了對上帝求和,我們必須怎樣表現我們的信心和誠懇?我們唯有通過誰才能與上帝和好?(乙)猶太人一向怎樣企圖在上帝面前獲得一個公義的地位?他們需要什麼才能除去他們的罪?
15 那末他的條件是什麼呢?我們這些「可怒之子」怎樣才能與耶和華上帝和睦呢?他所訂的和平條件在他的道聖經裡記載得很清楚。當我們對上帝求和時,我們所採取的乃是正確的途徑。為了表現我們的信心和誠懇,我們必須研讀整本聖經,不單是耶穌和使徒所擁有的古希伯來文聖經,同時也包括基督教的希臘文聖經。上帝的道很坦率地指出我們只能夠藉著一個方法與他和解或建立友誼。那便是通過他那屬天的愛子耶穌基督。耶和華上帝將他的愛子從天上派到地上來,派到以色列國中。因此他的這個兒子遂神奇地由一個猶太處女所生而成為一個猶太人或以色列人。從公元29年到33年,有三年半的期間他專一向猶太人宣揚上帝的王國,在公眾場所和私人家裡都這樣行。很久以來有罪的以色列人或猶太人一直企圖藉著遵守上帝唯獨賜給猶太人的律法以擺脫死亡的懲罰;但是由於這律法的完美,猶太人無法遵守它。
16 上帝通過先知摩西所賜的律法只是使他們的罪孽更加顯著而已。它指出猶太人都是罪人而定了他們的罪。為了這緣故猶太人需要每年獻上牲畜祭物使他們的罪獲得一種預表性的潔淨以求與耶和華上帝保持立約的關係。他們需要一個比牲畜優越的祭物。他們需要一個完美的人為他們和全人類獻上自己的生命作祭物。
17.上帝怎樣為人類準備了他們所需的祭物?他怎樣通知以色列人?他們的反應如何?
17 甚至在以色列國中也沒有任何人具有完美的身心而能夠將自己呈獻給上帝作為一個蒙他悅納的祭物。因此上帝不得不將他那屬天的兒子派到地上來成為一個具有一位天父的完美嬰孩,讓他長成一個完美的人像亞當在伊甸園裡時一樣,然後讓他將自己獻上作為人類所需的一個完美屬人的祭物。在耶穌基督未犧牲生命為全人類贖罪之前,他和他的十二個使徒及其他七十個門徒曾對巴勒斯坦的以色列人傳道。所以上帝並沒有讓以色列人對他們能夠與他永遠和好的方法矇然不覺,聖經說:「上帝藉著耶穌基督(他是萬有的主)傳和平的福音,將這道賜給以色列人。」(使徒行傳10:36)在處於上帝通過摩西所賜的律法之下的幾百萬猶太人中,只有一小群接受這福音而能夠通過耶穌基督與上帝和好。其他的猶太人都驕傲而徒然地企圖藉著遵守上帝通過摩西所賜的律法,藉著低於人而沒有實效的牲畜祭物,為自己在上帝面前贏得一個公義的地位。
18.上帝怎樣表明和解的條件或方法是他為人準備的?因此他可以稱為什麼?
18 既然上帝將他的獨生子從天上派到地上來成為一個完美屬人的祭物,這件事實表明為人準備和解的條件或方法的乃是上帝。「上帝愛世人,甚至將他的獨生子賜給他的獨生子賜給他們,叫一切信他的不至滅亡,反得永生。」(約翰福音3:16)上帝不但將他的愛子差到地上來讓他死在上帝的仇敵手中作為一個完美無罪和屬人的祭物,他並且使耶穌能夠將這個祭物的價值為所有想與上帝和好的人在天上呈獻給他。上帝怎樣如此行呢?上帝以他那全能的力量將耶穌基督從死裡復活,使他再次成為一個屬天和屬靈的兒子而返回天上。因此耶穌能夠帶著他所犧牲的生命的價值升到上帝面前使一個和平的新約得以成立。既然耶和華作了這種與人和好的安排,他可說是和平的上帝。特別在這方面他可以稱為「賜平安的上帝,就是那憑永約之血使群羊的大牧人我主耶穌從死裡復活的上帝。」——希伯來書13:20。
19.當我們尋求和平時,我們需要獲得什麼才能得著完備的引導?
19 由此我們可以了解為什麼我們若想尋求和平就必須獲得知識,關於耶和華上帝以及他那憑愛心犧牲自己的兒子耶穌基督的正確知識。藉著希伯來文聖經中的三十九本書猶太人最多只能夠獲得部分的知識。這是不夠的。除此之外我們還需要對耶穌基督的猶太籍門徒在上帝感示下寫成的基督教希臘文聖經中的廿七本書具有認識才能使我們的知識成為完備而正確。我們若沒有正確的知識——這種知識的對象不僅限於上帝,並且將耶穌也包括在內——我們就不得獲得我們所渴望的和平。因此受上帝感示的聖經作者彼得在表達他為尋求和平的人所作的禱告時說:「願恩惠平安因你們[正確地]認識[誰呢?]上帝和我們主耶穌多多的加給你們;上帝的神能已將一切關乎生命和敬虔的事賜給我們,皆因我們認識那用自己的榮耀和美德召我們的主。」——彼得後書1:2,3。
20.因此為了與上帝和好我們必須充滿信心地接受什麼?
20 無論我們怎樣尋求,我們若對耶穌基督沒有正確的認識和不接受上帝通過他的愛子為我們準備的贖罪祭,我們就永不能與上帝和好。因為只具有部分的知識,猶太人不肯倚賴耶穌的血將他們的罪洗淨,反而妄圖憑自己的力量在上帝面前謀得一席公義的地位。但我們絕不能企圖藉著遵守上帝通過摩西賜給猶太人的律法而證明自己的公義,相反地我們必須絕對相信耶穌基督所獻的祭物能夠將我們的罪除去。若不如此我們便無法與上帝建立和平的關係。
21.(甲)因為被稱為公義,基督徒能夠怎樣?(乙)以賽亞怎樣預言到耶穌所需作的犧牲?我們將希望寄託在耶穌身上會帶來什麼結果?
21 因此使徒保羅對一般因為相信上帝的兒子而被上帝當作公義的基督徒說:「我們既因信稱義,就藉著我們的主耶穌基督得與上帝相和。現在我們既靠著他的血稱義,就更要藉著他免去上帝的忿怒。」(羅馬書5:1,9)為了使人能夠與上帝和好而逃過他的憤怒,耶穌基督所獻的贖罪祭是絕對必需的。在很久以前以賽亞先知已經預言到耶穌所作的犧牲說:「他為我們的過犯受害,為我們的罪孽壓傷;因他受的刑罰我們得平安,因他受的鞭傷我們得醫治。」(以賽亞書53:5)與上帝和好能夠為我們帶來莫大的喜樂,但除非我們相信上帝為了我們的和平而責打他的愛子,否則上帝便不會使我們充滿這種和平。聖經說:「『外邦人要仰望他。』但願使人有盼望的上帝因信將諸般的喜樂平安充滿你們的心,使你們藉著聖靈的能力大有盼望。願賜平安的上帝常和你們眾人同在。」(羅馬書15:12,13,33)上帝若與我們同在,我們便會體會到真正的和平。
22.猶太人直到今日仍然信賴肉體的割禮為什麼是完全徒然的?
22 今日猶太人仍然繼續倚賴肉體的割禮去表現他們的公義。由於這樣行,他們永不能與耶和華建立和好的關係,雖然耶和華一度曾是以色列人的上帝。在他們一度的上帝看來,要緊的事已不再是肉體所受的割禮了。今日要緊的事乃是按照一個新的基督徒品格,一個以耶穌基督為元首的屬靈的新創造物所懷具的原則或標準而行。唯有這樣行才能夠使人和屬靈的以色列底上帝和好。我們的心必須像受過割禮一般成為潔淨公義。當猶太籍的保羅改信基督教之後,他便不再驕傲地倚賴肉體的割禮了;他對所有相信耶穌基督的人說:「受割禮不受割禮都無關緊要,要緊的就是作新造的人。凡照此理而行的,願平安憐憫加給他們,[即加給]上帝的以色列民。」——加拉太書6:15,16;腓立比書4:9;加拉太書5:25;哥林多後書5:17。
「大群」尋求和平的人
23.與以賽亞書27:1-5一致地,今日屬靈的以色列人怎樣和上帝建立和平的關係?但特別自1935年以來誰也跟從他們這樣行?
23 今日乃是耶和華上帝行將把象徵性的大海獸(魔鬼的顯形組織)處死的時候,但他同時不斷地保護著他那屬靈的葡萄園(他在地上的顯形組織);在這段時期中耶和華對所有希望獲得保護的人所作的友善忠告便是:「讓他持住我的能力,使他與我和好,願他與我和好。」(以賽亞書27:1-5)藉著脫離魔鬼手下像大海獸一樣的組織,構成耶和華屬靈的葡萄園,或上帝屬靈的以色列,的信徒和他建立了和平的關係。可是在近年來,特別從1935年以來,有幾十萬不屬於上帝屬靈的以色列階級的人也聽從了耶和華上帝的忠告。他們跟從上帝屬靈的以色列剩餘在地上的分子從那邪惡的大海獸盤據的人海中出來,並且藉著上帝的羔羊耶穌基督的血與耶和華上帝和好。在啟示錄7:9,10聖經將他們描述為出自各國各族各民各方的一大群人,齊聲將拯救他們的功勞歸於上帝和他的愛子耶穌基督,說:「願救恩歸與坐在寶座上我們的上帝,也歸與羔羊。」
24.啟示錄7:14-17怎樣描述他們獲得這種和平情形的方式?
24 因為這一大群數目不定的人對上帝尋求和睦,並且藉著相信耶穌基督的血具有洗罪能力而在上帝面前贏得一個潔淨和公義的地位,啟示錄7:14-17描述他們怎樣獲得這種和平的情形,說:「這些人是從大患難中出來的,曾用羔羊的血把衣裳洗白淨了。所以他們在上帝寶座前晝夜在他殿中事奉他,坐寶座的[上帝]要用帳幕覆庇他們。他們不再飢,不再渴,日頭和炎熱也必不傷害他們,因為寶座中的羔羊[耶穌基督]必牧養他們,領他們到生命水的泉源。上帝也必擦去他們一切的眼淚。」
25.古代耶利哥城中的什麼人預表今日的「大群人」?在那一方面?
25 在摩西的承繼人約書亞的日子,有一個名叫喇合的迦南女子預表今日的這一「大群人」。喇合的家鄉是迦南的耶利哥城,而這個城和其中的居民都已被耶和華判處毀滅的懲罰。但是當耶和華上帝將耶利哥的城牆推倒而繞城行了七日的以色列人衝進城裡殺死其中邪惡的居民時,喇合和她的家人卻逃過了毀滅的厄運。怎會如此呢?因為她和以色列的上帝講了和。她並沒有將約書亞派進城裡在她的旅店中投宿的兩個探子出賣。(約書亞記2:1-21;6:1-25)關於這件事基督教的希臘文聖經說:「以色列人因著信,圍繞耶利哥城七日,城牆就倒塌了。妓女喇合因著信曾和和平平的接待探子,就不與那些不順從的人一同滅亡。」——希伯來書11:30,31。
26.渡過世界末日的「大群人」也由迦南什麼城市的人所預表?在他們所採取的什麼步驟方面?
26 在「全能的上帝大日子的戰爭」中能夠保存性命的「大群人」同時也由古代基遍城的人所預表。這個迦南的城市也注定了要受約書亞手下的以色列大軍所毀滅。在希臘文中約書亞這個名字是被讀成耶穌的;事實上約書亞是預表耶穌基督的一個人物,因為耶穌已被立為執行上帝的判決的行刑官。(使徒行傳7:45;希伯來書4:8)很奇怪地,基遍和鄰近的三個城市卻逃過了約書亞施於迦南各城的毀滅。怎會如此呢?這也是由於他們趁耶和華上帝的行刑官未來到之前便與他和解的緣故。在約書亞和以色列的大軍尚未臨近之前很久基遍人便已派出偽裝的使者到約書亞的營中向耶和華上帝及他的百姓求和。他們甘願通過約書亞向上帝作無條件的降服。
27.和這些古人所獲得的結果類似地,「大群」尋求和平的人會獲得什麼結果?
27 結果如何呢?聖經的記載回答說:「於是約書亞與他們講和,與他們立約容他們活著,[以色列]會眾的首領也向他們起誓。」(約書亞記9:15)像古代這些非以色列族的基遍人一樣,今日「大群」尋求和平的人趁哈米吉多頓尚未爆發之前通過耶穌基督將自己完全獻給上帝而降服在他手下。因此那更大的約書亞,耶穌基督,會在這場宇宙大戰中讓他們逃過毀滅的厄運。像屬靈的以色列人剩餘在地上的分子一樣,這一大群人也愛好生命。他們渴望在上帝的王國統治之下見到無窮的好日子。因此他們在今日便聽從大衛和彼得對和平問題所作的訓示。
[腳注]
a 正如基督教希臘文聖經《新世界譯本》中彼得前書3:8-12的腳注指出,有九本希伯來文的基督教聖經譯本在這裡採用「耶和華」或「耶威」一詞,彼得所引證的是大衛的話,在希伯來原文的這節聖經中我們可以見到上帝的名字。
b 正如基督教希臘文聖經《新世界譯本》中彼得前書3:8-12的腳注指出,有九本希伯來文的基督教聖經譯本在這裡採用「耶和華」或「耶威」一詞,彼得所引證的是大衛的話,在希伯來原文的這節聖經中我們可以見到上帝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