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發怨言呢?
怨言並不是一種悅耳的聲音。它通常是低聲或在暗中而發的。顯然發怨言者對於這種行為之是否明智其實含有相當的懷疑。
今日我們在到處都可以聽到怨言的聲音:兒女埋怨父母,妻子埋怨丈夫;雇工埋怨雇主,而千千萬萬的人則埋怨上帝容許其發生的許多事,將世上的災難完全歸罪於他。為什麼呢?世上豈不是有些處於類似的環境而仍然不發怨言的人嗎?不錯!
其實我們從來沒有發怨言的正當理由。這樣行至少是不智的。它不但使發怨言者不快樂,同時也騷擾別人,或甚至使別人也染上發怨言的精神。它時常形成仇恨的心理使人採取愚蠢的途徑。發怨言者可說是缺乏了愛上帝和愛鄰人的心,同時也缺乏了自愛之心。
埋怨上帝的人表明他們缺乏了愛上帝的心,因為我們若愛一個人,我們便會信任他而不會埋怨他。這便是古時以色列人所犯的錯誤。上帝在紅海將他們從敵人手中拯救出來之後不久他們便開始對飲食感覺不滿而發怨言了。他們有任何餓死或渴死的危險嗎?絕沒有。後來當十個沒有信心的探子帶回一項不利的報告,說他們無法攻取他們打算進入的地區時,他們又再度大發怨言。這時上帝豈不已經為他們施行了許多奇跡嗎?既然他連強大的埃及也能夠擊敗,他豈不能夠應付他們可能遇見的任何仇敵嗎?他豈不曾應許過將他們帶到一塊「流奶與蜜」的美地去嗎?不錯。但是由於對上帝缺乏愛心,信心和倚賴,他們無理的妄發怨言。——出埃及記16:7,8;民數記13:25-14:29。
今日因為上帝容許其發生的事而發怨言的人表明他們其實和以往的以色列人一樣對上帝缺乏了愛心,信心和倚賴。我們豈不每天都受到上帝的恩惠嗎?我們豈不在每一方面都看見他所表現的智慧和能力嗎?所以我們豈不能夠憑推理相信他必定有良好的理由才會容許種種惱人的情形存在嗎?當然能夠!他不但有良好的理由這樣行,並且將他們記錄在他的道聖經裡。你若運用他為你準備的各種幫助,將他的道研究一下,你便能夠了解這些原因,其中最主要的一個便是為了證實他的主權。
除此之外,怨言也可能是由於缺乏愛鄰人的心而引起的。「愛能遮掩許多的罪,」但是發怨言者卻不能夠遮掩別人的過錯而寬恕別人,因此他便發怨言了。發怨言者將自己立為決定是非曲直的法官,當別人不能符合他所立的標準時,他便開始埋怨了,但是他卻忘記了『每個人或站住或跌倒,自有他的主人在』而且他自己其實也有很多缺點。——彼得前書4:8;羅馬書14:4。
有時缺乏愛人之心會從嫉妒性的怨言表露出來。這便是促使可拉,大坦和亞比蘭發怨言反抗上帝所揀選的發言人——摩西和亞倫——的原因。由於缺乏愛心的緣故,這些發怨言者完全忘記了上帝曾經親自任命摩西和亞倫作以色列人的首領,而且他們也沒有想到並非每一個人都能夠作領袖,按理來說有些人必須接受領導才成。——民數記16:1-40。
在耶穌所作關於葡萄園的工人的比喻中,有些工人也表現出同樣的怨懟精神。你也會記得,在比喻裡所有的工人在一天完了之後都獲得同樣的工資,雖然各人的工作時間長度並不同。雖然工作了一整天的工人獲得了他們在先前所同意的工資,他們卻因為別人獲得同樣的工資而發怨言。園主於是對發怨言的人說:「我的東西難道不可隨我的意思用麼?」不錯,缺乏愛鄰人的心使這些工人發出嫉妒的怨言來。——馬太福音20:1-15。
發怨言可能不僅是由於缺乏愛上帝和鄰人的心,同時也可能是由於缺乏了愛己之心。有些人會因為缺乏自愛之心而不斷埋怨責怪自己,結果使他們自己和周圍的人都苦惱不堪。有些人則由於對自己不滿而把別人當作泄憤的工具。事實上要愛人如己這條誡命表明我們的確需要若干程度的自愛。所以我們不應該對自己期望太高,反之我們應該對自己的缺點和成就以一種合理的眼光看待。
受到發怨言的毛病所引誘的人應該問問自己:我是否缺乏愛上帝,愛鄰人和愛自己的心呢?若不是因為能夠帶來某些有益的結果,上帝會容許今日種種惱人的情形存在嗎?我是否忘記了我所埋怨的人曾給過我的許多益處呢?我有沒有試圖和我想埋怨的人仁慈而鎮定的討論一下呢?如果沒有任何方法可以將情形改善,發怨言會對我有什麼益處呢?我是否責己太嚴呢?
新世界社會裡獻了身的基督徒特別應該在感覺有發怨言的傾向時將自己檢討一下。在我們尚未成為新世界社會的分子之前,耶和華一直都在引導著他的組織;所以我們都應該謙虛地信賴他和他所揀選的監督們。如果情形真的需要改正,我們應該耐心地信賴上帝必定會在他所訂的時間來到時加以糾正。但是在這個時候未來到之前,千萬不要妄發怨言以致為自己和他人都帶來無謂的苦惱。不錯,何必發怨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