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論和得救
1.正如羅馬書10:8-10指出,今日人類面對著什麼重大的機會?
維持生命是所有精神健全的人所追求的目標,因為耶和華使人生來便具有生存的慾望。通過他的道耶和華向人類透露所有渴望和願意按照上帝所定的條件追求永生的人都能夠獲得這種恩賜。今日人有機會學習上帝的道所含的真理,使其充滿他的頭腦和內心,然後將這些真理說出來使自己和別人都可以得救。「這道離你不遠,正在你口裡,在你心裡。就是我們所信主的道。你若口裡[公開]認耶穌為主,心裡信上帝叫他從死裡復活,就必得救。因為人心裡相信就可以稱義,口裡[公開]承認就可以得救。」——羅馬書10:8-10。
2.追求救恩的人必須採取什麼漸進的步驟?
2 這節經文表明獲得永生和我們怎樣運用語言能力的方式有很密切的關係。耶和華創造萬物是為了愉悅自己和為他的聖名帶來讚美,因此他所造的人類都應該成為上帝的讚美者。當他們努力這樣行時,他便會對他們表示嘉許。雖然今日大部份的人類都與上帝不和而沒有讚美他,他卻仁慈地讓人有機會認識他的旨意而選擇永生。當一個人從上帝逐漸獲得更多的正確知識之際,他對於自己和上帝的關係亦有更深的體會。他開始知道用語言的能力公開宣布自己的信仰而為耶和華帶來讚美乃是一項權利。他於是成為耶和華手下的一個見證人,一有機會便發言榮耀他的上帝。他將自己的聖名和自己所有的一切,包括語言的能力,呈獻給上帝作為讚美耶和華的工具。像詩篇的作者一樣,他下了決心說:「我的舌頭必終日講論你的公義。」(詩篇71:24)今日上帝正在運用這種獻了身給他的人和人類交通,並且將他們立為他的見證人。藉著世人可能視為愚蠢的一件事,那便是說,傳道的工作,許多人會獲得拯救。——以賽亞書43:8-12;哥林多前書1:21;彼得後書3:9。
3.(甲)耶穌說他的門徒必須在什麼地方作公開地宣布才能得救?(乙)從馬太福音10:32,33看來,緘默怎樣可能使人喪失生命?
3 保羅在羅馬書第10章所提及的那種帶來拯救的公開承認是指根據信徒所懷的堅強信念而發表的公開言論。上帝將他的道聖經裡所含的知識交託給我們盡量運用。在馬太福音10:8耶穌提醒使徒他們的知識是白白得來的,所以也要白白地施捨出去。他命令他們出去傳道,到民眾家裡對他們講道,逐戶和逐城地探訪別人;他並且毫無疑問地向他們表明這樣行必定會使他們得救。有些人也許會認為出去到公開的地方對別人談論上帝的王國和旨意是一件困難的工作,但這乃是得救或得永生的必需條件之一。得救的方法只有一種,而這方法便是藉著基督耶穌,因為這乃是上帝為人準備的唯一途徑。耶穌是上帝和人類之間的中保,他曾向我們表明從事逐戶和逐城的公開宣布會怎樣使傳道員在上帝面前獲得一個良好的名聲而得救。耶穌曾說:「凡在人面前認我的,我在我天上的父面前也必認他。凡在人面前不認我的,我在我天上的父面前也必不認他。」(馬太福音10:32,33)一個人若不在眾人面前和逐家逐戶地公開宣布他的信念,那就等於不肯承認他對基督耶穌與耶和華上帝的信仰,因此耶穌便會在他天上的父面前不認這個因為保持緘默而「不認」他的人,於是這個人的得救希望亦隨之而消失了。
4.(甲)現在誰必須成為教師?(乙)耶穌的榜樣表明一個良好的教師會怎樣獲得適當的教人資格?
4 每天運用語言的能力為上帝服務包括許多種活動。獻了身事奉上帝的人會將他的舌頭用來傳道和教人。耶穌在升天之前很清楚地吩咐說:「你們要去,……凡我所吩咐你們的,都教訓他們遵守。」(馬太福音28:19,20)他的話表明他的門徒會推行一項大規模的教育運動。這件教導的工作是以聖經為基礎的。為了成為適當的教師,擔任這件工作的人必須對他們的教科書——聖經——非常熟悉。當偉大的導師基督耶穌在地上時,他對這本教科書便極為熟悉;我們可以從路加福音4:17的報導看出這點,因為當時他能夠在會堂裡站起來很快地將書卷打開到我們現在稱為以賽亞書第61章的地方。他在從事傳道工作的時候曾引證過各先知和摩西所寫的書以及詩篇。在他升天之前,路加福音24:27告訴我們,他從摩西和各先知的書開始將聖經裡所有和他有關的事向門徒解釋清楚。第45節說他打開他們的心眼使他們能夠了解聖經的意思。由於耶穌留意使他所教導的人真正了解他從上帝的道傳授給他們的道理,他為我們立下了一個教人的好榜樣。這樣行一方面為耶和華上帝帶來榮耀,同時也為聆聽的人打開一條得救的道路。
5.基督徒所從事的教人工作使誰得益?這件工作必須怎樣執行?
5 這便是耶和華上帝的真正僕人所採用的教人方法。使徒們曾採用這個方法,直至今日真正的基督徒仍然採用。保羅曾吩咐年青的監督提摩太說:「你要謹慎自己和自己的教訓。要在這些事上恆心,因為這樣行又能救自己,又能救聽你的人。」(提摩太前書4:16)提摩太曾經從研讀上帝的道和他的母親與使徒保羅給他的訓示學得很多知識。在給提摩太的最後訓示中,保羅說:「主的僕人……要溫溫和和的待眾人,善於教導,存心忍耐,用溫柔勸誡那抵擋的人,或者上帝給他們悔改的心,可以明白真道。」(提摩太後書2:24-26)「務要傳道,無論得時不得時,總要專心,並用百般的忍耐[和教人的技巧]責備人,警戒人,勸勉人。」(提摩太後書4:2)對另一個監督提多他也作了與正當的發言有關的類似勸告。(提多書2:1,6-8)這便是能夠使教師和學生都一同得救的工作。
6.在運用舌頭令人得救方面使徒保羅立下什麼榜樣?
6 保羅不但給人勸告,並且以身作則忠心地從事教人的工作,不是為了謀求自私的利益或引人跟從他自己,反之他的目的是要增加別人對上帝的認識而造就他們,使他們也能夠向人宣布他們的信仰以讚美耶和華,用心靈和真理敬拜他而得救。保羅和他的同工在傳道工作上運用他們的舌頭總是為了使別人得益的緣故;聖經將他們的記錄保存下來作為我們的榜樣,藉此向我們表明基督徒應該怎樣效法耶穌基督從事教人的工作以榮耀上帝。我們不但可以自己作這種帶來拯救的公開宣布,逐家逐戶和在回訪時教導別人,同時我們也可以努力訓練別的信徒在別人門口以一種富於說服力的方式將上帝王國的信息傳講給別人聽。這是我們為了造就幫助一般渴望事奉耶和華而得救的人所做的工作之一。——提摩太後書2:2。
其他的公開宣布
7,8.(甲)什麼是作公開宣布的另一個地方?什麼動機促使我們在這種場合中發言?(乙)我們必需怎樣準備自己作這種形式的公開宣布?誰會由此得益?
7 愛會促使人在小組的研經聚會裡公開發言。基督徒不但想及自己,同時也顧念到和他一同集合起來的人。他想造就他們。使別人得益是一件令人快樂的事。保羅曾論及這種發言方式說:「你們要追求愛,也要切慕屬靈的恩賜,其中更要羨慕的是作先知講道。……作先知講道的是[藉著他的說話]造就,安慰,勸勉人。……作先知講道的乃是造就教會。」——哥林多前書14:1,3,4。
8 真正的基督徒中間的事物制度並沒有規定信徒必須總是靜靜地坐著聆聽,反之他們必須將美好的東西和別人分享。同一位使徒在寫給希伯來人的信中說:「要堅守我們所[公開]承認的指望,不至搖動。……又要彼此相顧,激發愛心,勉勵行善。你們不可停止聚會。」(希伯來書10:23-25)在公眾的聚會裡,所有在場的人都必須一同思念研究屬靈的事物,而且必須將他們從上帝所學得的東西和別人分享。上帝在他的僕人心中興起的希望會由於他們在小組的聚會中公開發言而成為更加堅定,同時其他的人也可以得益。他們會獲得鼓勵彼此相愛和從事善工。我們絕不能捨棄在小組的聚會裡發言的權利,因為緘口不言乃是對別人缺乏愛心和體貼的一種表現。既然知道這點,我們應該體會到有在事先作準備以便參加討論屬靈的事物的必要。我們不會等到好像突然有了靈感一般才發言,反之我們會按照小組所宣布的活動計劃預先研讀以準備自己的頭腦和心靈行善。我們應該學習打開聖經,公開引證它以造就別人在靈性上的力量。所有這種在小組裡的發言都是能夠幫助人得救的。——加拉太書6:6。
9.我們還可以用一種什麼方式運用我們的語言能力使別人得益?
9 我們還有其他很多的方式可以運用語言的能力幫助別人。我們可以將它用來勸導和指引別人。「智慧人的舌善發知識,愚昧人的口吐出愚昧。」(箴言15:2)當一個人不知道怎樣處理一個難題或不知道採取什麼途徑才對時,他可以求助於一個受過上帝的道薰陶的人,於是這個人可以藉著語言的能力告訴他採取什麼步驟會帶來得救的結果。「無智謀,民就敗落;謀士多,人便[得救]。」(箴言11:14)小組裡的監督必須能夠給人良好的勸告。——提摩太前書4:6。
10.撒母耳記下12:7-13載有一個什麼例證表明我們可以怎樣用機巧的說話處理一件違犯上帝的律法的案件?(乙)從大衛在一位受上帝任命的僕人對他提出指責時所生的反應我們可以學得什麼教訓?
10 有時上帝手下獻了身的僕人會需要勸告,但是甚至當一個人犯了錯誤時我們仍然不需要加以苛刻的批評。撒母耳記下12:7-13載有一個運用機巧的說話解決難題的聖經例證。當時上帝派拿單先知對大衛王提出勸誡,要使大衛覺悟自己在烏利亞之死這件事上所犯的大罪。對一個心地善良的人提出勸誡會帶來有益的結果,因為這樣行能夠產生一種醫治的作用而幫助犯過者與耶和華上帝恢復友好的關係。當拿單向大衛指出他所犯的錯誤時,大衛並沒有惱羞成怒而吩咐他的侍衛將拿單處死,反之他謙虛地承認他所犯的罪,因為他知道自己的確作了錯事。他所說的話表明他心裡存的善。他並沒有企圖為自己辯護。這是蒙上帝悅納的一種正確態度,所以當人違犯了上帝公義的律法而被耶和華通過他在地上的顯形組織加以審訊時,他們都應該效法大衛所立的榜樣。因為大衛的心是善良的,所以他能夠在死前復得上帝的喜悅。
11.智慧的人的說話怎樣具有醫治和幫助人得救的能力?
11 我們的確可以看見當智慧的人按照上帝的道而運用他們的舌頭時,他們的說話具有一種屬靈的醫治能力。聖經曾將這種能夠醫人的良言和粗心大意的人的說話作一比較:「說話浮躁的,如刀刺人;智慧人的舌頭卻為醫人的良藥。」(箴言12:18)我們應該時時以別人的利益為念。我們應該用說話鼓舞和獎勵他們。「良言如同蜂房,使心覺甘甜,使骨得醫治。」(箴言16:24)上帝的僕人正不斷地彼此交談,互相勸勉和彼此造就;他們這樣行是上帝所喜悅的。正如瑪拉基書3:16,17所預言,凡是藉著談論屬靈的事而彼此造就的人都會蒙上帝紀念而得救。
仿效公義的講者
12.(甲)怎樣的言論最合時?(乙)保羅促請我們留意什麼榜樣?
12 目前世上的每一個地方都需要更多的傳道員和教師,這件事實使我們意識到今日我們實在沒有時間可以花在無聊的閒談,戲謔和猥褻的說話之上。時間是寶貴的;許多人正處於生死存亡的關頭。因此保羅勸誡我們說:「污穢的言語一句不可出口,只要隨事說造就人的好話,叫聽見的人得益處。」(以弗所書4:29)當他在第四章討論完語言的正當用途之後,他接著說:「所以你們該效法上帝,好像蒙慈愛的兒女一樣,也要憑愛心行事,正如基督愛我們,為我們捨了自己。」(以弗所書5:1,2)他將我們的注意力引到兩個最偉大的榜樣——全能的上帝和基督耶穌——之上。
13,14.(甲)耶和華所說的總是怎樣的話?(乙)在耶和華所說的話中有些什麼榜樣是我們應該效法他的?
13 耶和華所說的總是怎樣的話呢?真理和智慧。上帝所說過而為人所知的話總是富於教導性而對人有益的。雖然他是如此崇高偉大的一位神,他對我們的缺點都看得很清楚,但是他卻沒有繼續不斷地批評指責我們。他指示我們怎樣克服肉體的犯罪傾向,並且用他的聖靈幫助一般努力事奉他的人。他的說話是仁慈和藹的充滿了仁愛和忍耐。他所說的話是如此有益,它們的確可說是好像飢者的食物一樣。事實上人之能夠生存並不是單靠食物,反之乃是靠出自上帝之口的每一句話。基督徒是他的同工,今日正和他一同從事公開宣揚好消息的工作,所以他們必須在每一方面仿效上帝,特別是在運用他們的語言能力方面。——馬太福音4:4;哥林多後書2:17。
14 當耶和華譴責罪惡和宣布他對撒但及邪惡的事物制度所判處的懲罰時,他卻是非常率直有力的。但是他同時將他的旨意告訴我們,表明順服的人會怎樣因惡人的毀滅而得益。他將我們必須作的一個抉擇向我們清楚地指出:繼續跟從俗世和撒但而遭受毀滅抑或擁護上帝和基督而贏得永生。(申命記30:19,20)既然撒但的世界已經注定遭受毀滅了,何必再支持它呢?上帝勸告我們說:「我的民哪,你們要從那城出來,免得與他一同有罪,受他所受的災殃。」——啟示錄18:4。
15.耶和華怎樣為我們立下一個教師的榜樣?
15 上帝是教導別人認識他的旨意的一個導師,例如耶穌便曾受他所教導。耶穌非常留意學習耶和華的教訓;關於這點聖經曾預言性地論及他說:「主耶和華賜我受教的舌頭,使我知道怎樣用言語扶助疲乏的人。主每早晨提醒,提醒我的耳朵,使我能聽像受教者一樣。主耶和華開通我的耳朵,我並沒有違背,也沒有後退。」(以賽亞書50:4,5)耶和華對耶穌所作的教導充滿了耶穌的頭腦和心靈,因此使他能夠美妙地運用他的語言能力。
16.(甲)耶穌所說的是怎樣的話?(乙)在教人的方法方面耶穌如何是我們的榜樣?
16 耶穌在說話方面所立的榜樣向我們表明他在教導人時是多麼慈愛和忍耐。他並非只是告訴他在地上的門徒要怎樣,反之他解釋為什麼和教導他們。聖經裡有許多關於他所說的比喻的例證。馬太福音第13章載有幾個關於撒種的比喻。他將這些比喻的意思向人解釋清楚,因此配得的人不但聽見他對他們說話,並且了解他所說的話的耶穌。耶穌時時留意使自己的說話對他所教導的門徒真正有益。他所說的話都是有良好理由的。他總是先想清楚才開口。受著愛所推動,他從來不說閒話詆毀別人。他獻了身從事耶和華的工作,並且有一項任務需要在一段短促的時期內完成。他努力執行他的天父的事務,運用他的語言能力使所有願意聆聽的人得救。他的談話總是對他周圍的人具有造就性而有助於他們得救的。他向人透露耶和華對惡人所判處的懲罰,並且甚至在仇敵面前也毫不畏怯地發言。他知道怎樣保持機巧以及在什麼時候說話。因此他將他從耶和華所學得的知識反映出來,向我們表明耶和華曾怎樣教導他說話和教人。他每次開口發言都將他心裡所充滿的善表露出來。這便是我們應該跟從的榜樣。要效法上帝和基督耶穌!
17.(甲)現在我們應該將時間用來說怎樣的話?(乙)為什麼我們必須時時以控制自己的言論為目標?從摩西在米利巴的經歷我們學到什麼教訓?
17 關於耶和華上帝和他所應許的新世界我們有這麼多美好的東西可以告訴別人。今日耶和華正在通過他的道和他的顯形組織將這些美好的東西告訴我們。真的,我們甚至總是沒有足夠的時間讓我們學得我們所想知道的一切。所以基督徒怎可能有時間浪費在世俗的虛談和無益的言論之上呢?(歌羅西書4:5,6)我們必須有自制力;耶和華正在聽著我們說話。(詩篇59:7,12,13)甚至當我們作著上帝的工作時我們亦必須留心說話以便為上帝帶來讚美。摩西之所以不能進入應許之地便是因為他在米利巴說錯了話的緣故。——民數記20:10-12。
18.為了贏得救恩我們會憑著耶和華的幫助努力怎樣行?
18 我們必須管束自己的思想和控制自己的舌頭以免我們的舌頭變成一隻脫了韁的馬一樣將轡頭拖在地上到處亂跑。我們不願讓舌頭變成一件說閒話的工具,以致好像一支燃燒著的火柴被拋在一個乾燥異常的森林裡一般。反之,我們會小心不忘記傳道和教人的重大工作。我們的目標是要效法耶和華和基督,運用我們的思想和語言能力幫助別人得救。我們會祈求耶和華幫助我們這樣行以努力贏得他這賜生命者的喜悅,因為我們是絕不能單憑自己的力量完成這一切工作的。所以你應該向他這樣禱告說:「耶和華我的磐石,我的救贖主阿,願我口中的言語,心裡的意念在你面前蒙悅納。」——詩篇1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