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守》61 8/15 497-499頁
  • 追求我一生的目標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追求我一生的目標
  •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61年
  • 小標題
  • 相似資料
  • 工作地區:印度
  • 國際大會
  • 「繼續尋找,你們就會尋見」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72年
  • 追求我一生的目標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61年
  • 追求我一生的目標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61年
  • 追求我一生的目標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62年
查看更多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61年
《守》61 8/15 497-499頁

追求我一生的目標

由荷馬·麥該(Homer Mckay)自述

在我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我正坐在一輛馳行著的火車裡。窗外是一片稻田和棕櫚樹,並且常常可以看到一些猴猻在樹上跳躍玩耍。在車站上大多數的人都穿著白色的衣服,因為這裡是氣候非常炎熱的熱帶,在人群中你可以看到一些稱為「沙亥斯」(Sadhas)的宗教領袖們半裸著紋花的身體。我是怎麼會來到這裡的呢?這需要追溯到廿一年前的往事,雖然當時我絶沒有想到我所學到的東西會將我帶到地球另一邊的這種奇異的環境裡。在1939年,我的兩個朋友帶領我認識了聖經的真理。在此之前我常常對他們的勤勞感到欽佩,因為我不但不相信聖經,更不相信有一位上帝存在。

當我在加拿大安大略省的白蘭普頓城(Brampton)首次認識聖經的真理時,對我說來是多麼令人振奮的一天。研讀聖經為我打開了一種嶄新的生活。特別在我心裡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一些像使徒保羅一樣走遍各方向一般從未聽過上帝的王國好消息的人傳講真理的見證人。這時我對於全部時間的基督徒工作尚一無所知。因此當我遇到環務僕人文萊(Wainwright)弟兄的時候,那實在是我一生中的一個轉捩點。它為我帶來了一個新的人生目標——成為一個全部時間的傳道員。幾個月之後我便作了獻身的誓願,並且參加了先驅傳道員的工作。不久加拿大政府下令禁止守望台社從事傳道活動;先驅傳道員的工作亦隨之停止,因此我不得不再次擔任世俗的工作,並且在不久之後結了婚。

在禁令解除之前,社方通過《王國傳道月報》(當時稱為《通報》)呼召更多人加入先驅傳道員的行列。但這時我已有了一個舒適的家,看來很安定美滿;我不願捨棄這些享受,因此我便以維持妻子生活的聖經義務來安慰自己的良心。此外我當時還被耶和華任命為一個組務僕人。然而在內心的深處我知道自己已將生命的全部而非一部份獻給了上帝,這件事實使我深感不安。後來有一天社方寄給我一封關於先驅傳道工作的特別信件,這使我很難將其置之不理。當我正在考慮的時候,我的妻對我說:「為什麼我們不加入呢?」我再沒有任何藉口了。於是妻和我立刻計劃放棄我們的住所以便一同加入先驅傳道員的工作。我們決心以此作為一生的目標。我所作的獻身誓願需要我這樣行,而我亦對這件事實了解得很清楚。我深知自己所做的事是對的,因此我感覺真正的喜樂和滿足。同時我也感謝耶和華讓我有一位助手時時在事奉他的工作上給我勉勵和協助。

我們的第一個工作地區是渥太華;在工作了兩個星期之後,先驅傳道工作的喜樂很快便驅除了我在剛開始時所感到的悔意。當時社方出版的書籍仍然被禁,因此我們僅是帶著聖經到別人門口向他們傳講其中奇妙的真理。雖然情形如此艱難,仍有許多人採取立場獻身事奉耶和華。安大略省的柯靈塢(Colling Wood)城是我們的第三個工作地區,在那裡我們再度作了一個改變我們一生的決定。我們收到了到基列學校受訓的邀請書。當時的問題是,「我們願意到一個陌生的國家去工作嗎?」在過去幾年的大會中,諾爾弟兄曾和我們討論過在外國工作的各種困難,例如不同的食物和生活情況等。不過先驅傳道員的工作幫助我對各事的輕重獲得一種正當的衡量標準。由於我所作的獻身誓願,我對這個問題只可能有一個答案;此外,我現在已經知道人的快樂並不是來自生活的享受而是來自他所做的工作和工作所帶來的滿足。一個舒適安定的家是好的,但以賽亞並沒有對耶和華說,「那要看你派我到什麼地方而定。」反之他說,「我在這裡!請差遣我。」

工作地區:印度

基列學校的畢業典禮在1947年的二月舉行。我們的那一班是第一個國際班——和來自十七個國家的學生同聚一堂無疑是很愉快的經驗。畢業後的幾個月我們在加拿大擔任環務工作。那是一段非常忙碌的時期,但也是直至那時為止我們所渡過的一段最快樂的時光。後來有一天當我們在渥太華時,我們收到了往海外傳道的通知書。印度將會成為我們的新家鄉。這差不多可說是我們所能到的最遠的地方了。於是在1947年的十一月廿七日下午,妻和我在舊金山登上了向東方進發的「海雀號。」當我們駛入太平洋而美國的海岸逐漸在我們眼中消失時,我們回想和談論到我們以往的經歷和許多在哈米吉多頓大戰之前我們可能沒有機會再見的親友。另一方面我們也在腦中構成一幅在異鄉的陌生環境下生活的圖畫。

我們的旅程極為愉快:我們在路上結識了許多朋友。在橫濱只有兩個日本人到船上——正式說來當時我們仍然處於敵對國的地位——而他們都是來探望我們的朋友。在上海和星加坡都有我們的同學帶著他們善意的同伴到船上來探我們。同船的搭客,大多數是傳教士,對於我們在每一個港口都有弟兄上船來探望我們感覺很驚奇。其中一個對我們說:「你們好像在每一個地方都有朋友。」這給我們一個極好的機會向他們作見證,因為耶穌豈不是答應過我們說:「人為我和福音撇下房屋,或是弟兄,姊妹,父母,兒女,田地,沒有不在今世得百倍」嗎?——馬可福音10:29,30。

離開舊金山之後的第卅二天,我們抵達了我們的新家,印度的孟買城。我對所見到的景象感覺震驚嗎?「震驚」這字還不足以形容我當時的感覺。我從來沒有比那時更深切地感覺到世人是多麼急需一個新的世界。我看到許多以路邊為家的貧民。使情形變得更糟的是當時由於巴勒斯坦的分立,盈千累萬流離失所一無所有的難民擁入城中。但我們在新的工作地區裡覺得快樂嗎?非常快樂。印度的弟兄們熱烈地向我們表現他們的友愛而盡力使我們感覺舒適自在,並且對於我們不惜離家別井到遠地來幫助他們一事充分地表現他們的感激。

這裡的見證工作又如何呢?這也使我們大感意外。印度的人都很友善,並且時常邀請我們入屋內,但是他們提出的爭辯理由卻和我們以往所經歷的完全不同。他們會說,「我們的典籍都有二萬五千年至四萬年的古老歷史,聖經只不過是一本新近的書而已。」其實他們並沒有任何早於公元第十二世紀當韋克利夫將聖經譯成英文時的古抄本,但他們卻將這件事實視若無睹。科學的事實又如何呢?當它們與印度哲學的神奇相比時,它們都變成了一堆無用的廢物。難道我們不知道早在西方發明電話,飛機和電視以前,印度已有了這些東西嗎?可是,雖然他們自稱如此進步,他們卻同時懷有最原始的迷信:他們將牛奉為一切受造物之母;在許多廟宇中仍設有性器官的象徵供人崇拜。我感覺多麼高興自己曾在基列受過訓練和知道證明聖經的真確性的許多無可反駁的證據。在開始的時候我覺得必定會有事發生使我不得不離開印度,因為每一件東西看來都如此的悽慘和無望。可是當我想到我所作的獻身誓願時,我便會想道,「不論他們聽或不聽,」他們都必須有機會聽見王國的好消息。

很快地我已習慣了四周的許多奇怪景象。當我們目擊當地居民對聖經真理的興趣逐漸顯現時,以往消極的觀念亦逐漸被較樂觀的情緒所代替。雖然當地只有少數掛名的基督徒,我們的小組仍然繼續增長,而在全印度我們的傳道工作亦不斷有進展。年復一年我們都能夠達到傳道員在數目增加方面的定額,這使我們得著很大的鼓勵。當我們抵達印度時孟買只有五十五名傳道員和一個小組。如今在過了十二年以後,這裡已有了說三種不同語言的六個單位。這些寫在人心上的證據清楚地表明這裡的人和世界其他各地的人一樣,只要他們有機會聽見真理,他們亦會同樣地愛好真理。我們能夠有機會在這個需要極大的地方工作是何等榮幸!

由於環境不衛生的緣故,印度有很多流行的疾病;傷寒是其中一種,而我便染上了它。我在1951年的三月二十一日病倒,一直到該年的九月才復原而開始再度工作。當一個人為病魔所纏時,六個月可說是一段很長的時間,不過由於許多新舊朋友時常來信慰問,以及弟兄們經常的探視,時間很快便過去了。我有想過要回家嗎?一點也沒有。現在印度便是我們的家了,我有許多朋友在這裡。在這段時期中,我對於社方設立海外傳道員之家而使我能夠繼續從事海外傳道的工作感覺多麼欣幸!

國際大會

1953年的春天妻和我獲得一個極大的驚喜。雖然我們離開家鄉很遠,耶和華和他的神治組織卻沒有把我們忘記,因為我們收到一封邀請我們參加紐約的國際大會的信。這在我們看來幾乎是一件無法置信的事。當我們在1953年六月七日乘船離開孟買經歐洲往紐約時,我們多麼感激耶和華的仁慈。在歐洲有許多以前和我們同班的同學在各地服務;經過六年的傳道的工作之後與他們重聚是何等的愉快!

我們所有的家人和親友都是認識真理的弟兄姊妹,因此紐約的大會並不僅是一個國際大會而已,同時也是一次家人的大團圓。我們能夠坐在一起一同享受豐富的靈糧,並且互敘各人的別後經歷;我們的心的確充滿了喜樂和對耶和華的感激。我們能夠為他在海外服務是多麼寶貴的權利!

如果1953年的大會是一件令人振奮的大事,你可以想像當我們的分社僕人史堅拿弟兄在1958年宣讀一封信說妻和我都被邀請參加在該年舉行的上帝的旨意國際大會時,我的感覺如何。我不禁熱淚滿眶了。

在這次大會中有些人問我是否會返回印度。我的感覺如何呢?我真的想回去嗎?我想這個問題的答案是:「你的珍寶在那裡,你的心也在那裡。」我有許多珍寶在印度。十年來我和當地的弟兄並肩工作;我們一直希望見到有一個瑪拉喜語的單位建立——那是當地最普遍的語言之一。我們曾有過許多次的失望,因為有些人企圖『轄制屬於上帝的百姓』以致我們需要從頭開始。在我赴紐約之前不久我們終於成立了一個瑪喜拉單位,因此當時我很急於回去看看他們的工作情形怎樣。現在我可以很高興地向你們報告,他們的工作進行得非常良好。

但這並不是我趕著回去的唯一原因。你曾嚐過回到一位你知道他在等著你的弟兄或善意人士那裡,將關於大會的一切告訴他的那種喜樂嗎?在印度我知道不僅有一個而是有數以百計的弟兄都在等著聆聽耶和華在大會中向他的百姓顯示的旨意。事實上我們準備回去舉行一個印度有史以來最大的大會,將我們的弟兄聚集起來將紐約大會所發生的一切大事告訴他們。在這個大會中我們首次將演講同時以五種語言譯出以便讓所有的聽眾都能了解。當我們望見這一大群快樂,熱切的臉孔,並且看到在過去十多年來耶和華如何祝福我們的工作時,我們的喜樂是多麼大!

如今印度已擁有1514個王國傳道員。我非常高興耶和華在這些年來讓我有機會在這個需要如此鉅大的地方幫助我的許多弟兄和善意人士。我確知這是在哈米吉多頓之前唯一有價值的工作;當我展望前途時,我深信我若忠心履行自己獻身的誓願的話,我必定會獲得最大的幸福和滿足。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