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守》72 7/1 393-395頁
  • 「繼續尋找,你們就會尋見」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繼續尋找,你們就會尋見」
  •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72年
  • 小標題
  • 相似資料
  • 在危險的時代不斷尋求
  • 我決定選擇聖經的真理
  • 用全部時間宣揚聖經真理
  • 入基列學校受訓及被派到印度服務
  • 追求我一生的目標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61年
  • 獻身耶和華以及傳道工作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65年
  • 追求我一生的目標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61年
  • 對的事就要去做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2006年
查看更多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72年
《守》72 7/1 393-395頁

「繼續尋找,你們就會尋見」

由李察·葛德理(Richard S. Cotterill)君自述

你覺得有一節經文可以將你過去的生活綜括起來嗎?對我一生最適切的一節經文就是馬太福音7:7(《新世》):「要繼續請求,就會賜給你們;繼續尋找,你們就會尋見;繼續敲門,就會給你們打開。」是的,主耶穌基督的這些話對我特別具有意義。

這是因為我從年青的時候便不斷尋求人生的真正目的。我想認識上帝的真理。

我年青的時候,人生的問題時常縈迴腦際。1908年,我在英國曼徹斯特出生,在英國教會受洗。我年幼時便懷疑上帝是否真正會使人在熊熊烈火的地獄中受苦。我亦想及中世紀的黑暗時代,信奉宗教的人彼此以酷刑虐待,我懷疑這怎可能是對的事。我懇切地向上帝禱告求問。

1925年,家父突然去世。死亡第一次侵進我自己的生活裡。現在看來生命是不穩定的。家父死後,我攻讀法律、會計、經濟及其他科目。但是我感到困惑。什麼是我所追求的目標呢?我生存的真正目的是什麼呢?

在危險的時代不斷尋求

因為我生性羞怯,我選了一項自我進修的課程。但是我經驗到相當的困難,因為我未能決定我的人生目標何在。這就是我所求問的問題。

在尋求這問題的答案之際,我探訪一間建築頗現代化的教堂。那裡的牧師與「牛津團體」有聯絡,他想將我深深捲入教會的事務中。我在主日學執教,在教會會議中幫忙,穿著教士袍、持十字杖帶領身穿白色長袍的聖詩班團員進入教堂,及在教會的少年俱樂部幫忙。我同時在曼徹斯特貧民區一間少年俱樂部幫忙。我雖然從事各種各式的活動,卻仍然感覺欠缺一些東西。

為了尋求人生的目的,我開始閱讀各種書籍——許多是關於心理學和哲學的。我還參加「和平會議」、各種社團及加入非戰主義者的活動。但是我同時經常閱讀聖經及參加各種宗教集會,包括羅馬天主教、聯邦主義者及互助會的聚會。誰是對的呢?有任何團體真正認識上帝的真理嗎?

最後我辭去我的工作而決定試圖事奉上帝。但是怎樣著手呢?有幾個月我靠自己的積蓄維持生活,努力尋找我應該做的工作去事奉上帝。我向英國教會求職,但是這個教會太著重學歷及金錢。我詢問過在加拿大的教會傳教工作。但是我越調查便越不喜歡這間教會。我不喜歡它所守的許多習俗及它那支持戰爭的立場。

1939年九月,英國與納粹德國開戰。這使我更急於搜索尋求。後來有一日,我有一個朋友提議我與一個名為李察·夏理的耶和華基督徒見證人談談。我聽從了他的提議。我們討論聖經及我的信仰和思想達幾小時之久。這位見證人仁慈地用聖經解答我的許多問題。我意識到我找著了一些寶貴的東西。我問:「在德國有耶和華見證人嗎?」他對我說那裡的忠心見證人同樣支持上帝的王國及對政治和戰爭嚴守中立。我很高興知道這件事,因為我堅信純真的基督教會接受各國的人,並且將他們團結起來。

不久我到見證人的王國聚會所參加聚會。後來我那些非戰主義者朋友試圖挽留我。一個非戰主義團體的領袖同我與這位解答了我許多問題的見證人作了一次討論。我們討論聖經及其他的事直到深夜。大部分時間我坐在一旁聆聽。我留意到一方受到屬人的哲學和智慧所支配。另一方,即耶和華見證人的一方,所作的回答均受聖經所指引——受上帝的智慧所支配。因此我會選擇什麼呢——屬人的智慧抑或聖經真理?見證人夏理引證聖經在約書亞記24:15的說話結束當晚的討論:「[你們]今日就可以選擇所要事奉的,……至於我和我家,我們必定事奉耶和華。」

我決定選擇聖經的真理

因此我會跟誰去呢?我一次又一次地探訪這位耶和華見證人,經常研究聖經。我們的研究經常舉行,雖然敵方空襲所投的炸彈落在不遠之處。

不久我便意識到我找著了人生的真正目的。我找到了我所要尋找的。現在我知道我可以怎樣事奉上帝了。但是我首先需要寫信通知英國教會及其他團體,我與它們脫離所有關係。我想擺脫一切偽宗教,對政治真正嚴守中立,以求生活與聖經的原則一致。

1940年六月,我開始逐家逐戶探訪,與別人分享聖經的真理。我以前非常怕羞、膽怯和內向的,現在我卻能夠向人談及上帝的道,甚至在戰爭期間時常帶著雜誌袋到商業區公開向人介紹《守望台》及其姐妹雜誌。

後來在1940年九月一日,我在曼徹斯特舉行的一個大會中以浸禮象徵我獻身給上帝。現在什麼會成為我的人生途徑呢?在我腦海中,我打算作先驅傳道員以從事全時間的傳道工作。

用全部時間宣揚聖經真理

1940年九月,我呈遞了申請書給社方,申請在守望台聖經書社指揮之下作全時間的先驅傳道工作。我被委派的第一個地區是離可愛的英吉利湖區不遠的喀利爾。我在那裡需要找住宿的地方。我於是將幾件行李留在王國聚會所。我很慶幸找著一個對上帝的道感興趣的人願意撥出一個地方給我居住。

在戰時,人民被派輪流擔任火災警戒員。我竟被派到喀利爾大教堂守望!由於我已脫離所有教堂,我拒絕這項委派;再者,我已經被派在王國聚會所所在的建築物擔任守望。我被召上法庭,法官判我罰款或入獄一個月。由於我拒絕付罰金,法官給我一個月的期限付罰金,不然便得入獄。我被監禁在達拉謨監獄,那裡的伙食很差。我獲釋後再度從事先驅傳道工作。

我在徹斯特利傳揚上帝的道,後來也在華盛頓、達拉謨郡和巽得蘭傳道。戰爭的時光過得很快。1945年,我有權利謁見英國戰時內閣的軍事部長,請求政府取消禁止《守望台》雜誌入口的禁令。他仁慈地聽我訴說。我請他往見情報局長為這件事說項。我同時往見當地的國會議員。耶和華賜人多麼大的力量去負起這些任務!可慶幸地,過了相當時候,這項禁令被撤銷了。但甚至在雜誌被禁期間,我們也從沒有錯過研讀《守望台》,因為它的主要文章在當地印出來。

入基列學校受訓及被派到印度服務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我申請入基列學拉受訓。這是一間訓練人以海外傳道工作為事業的學校。不久之後,社方邀請我到基列學校受訓,當時我感覺很難相信。這是一項多麼大的權利!1946年六月中旬,我抵達紐約布洛克林守望台社總部。我肆業於基列學校第八屆——第一屆國際班。我十分高興與來自許多國家的同學交往。後來社方委派我到印度工作。

至今我在印度已有二十四年,我仍然在這裡從事傳揚上帝王國好消息的工作。在這段時期中,我獲得很多權利。當守望台社社長在1947年四月探訪印度參加我們在孟買舉行的大會時,我收到一項出人意外的通知:我獲得權利環遊印度,探訪我們第一次在各地舉行的環務大會。1947年九月,大約在印度分裂為印度及巴基斯坦之後兩個星期,我開始了這次旅程。有數以千計的人由於宗教仇恨而喪生。我在這些大會所作的公眾演講是「使人和睦的人有福了。」這個演講多麼合時!

我在孟買、亞美達巴得和波那等城市傳揚上帝的道八年之後,我獲得權利成為環務僕人去鼓勵各地的基督徒小組。十三年來,大部分時間我來往於巔峰蓋雪的喜馬拉雅山與印度南端的科摩林角之間。有一次在一年內我兩次走遍半個印度而行經幾千哩路。這使我大開眼界,我所看見的野地走獸包括象、孔雀、猴子、眼鏡蛇和一隻老虎!

在印度的生活自然與英國不同。四周觸目都是貧窮和困苦的情形。但是我深愛我的印度基督徒弟兄,無論他們居住在馬哈拉什特拉、加塞拉特、邁所、坦米爾的拿杜、克拉拉、孟加拉、安德拉·普拉德或德里或印度的其他地方。我所提及的這些地方的弟兄說著不同的語言,但是他們都共同崇拜真正的上帝耶和華而團結一致。

我的印度基督徒弟兄對我很仁慈,現在我們已有許多成熟的印度見證人。1947年我抵達印度的時候,我們大約有二百個宣揚上帝王國的見證人。現在我們有超過三千三百人了。我與印度的見證人一同生活,有時席地而坐以香蕉葉為盤吃飯。但是他們多麼仁慈!

1953年初社方邀請我參加在紐約舉行的新世界社會大會,這使我大為驚喜。那是一個多麼精采的大會!1958年,我再次到紐約參加令人難忘的「上帝的旨意」國際大會。1966年,我在離開英國八年之後返回英國度過一段頗長的假期。令人難忘的另一年是1969年,那年我到倫敦參加「地上的和平」國際大會,我在途中探訪以色列、去過該撒利亞、米吉多、加利利、拿撒勒、耶路撒冷、伯利恆、耶利哥及其他與耶和華的工作及耶穌基督在地上的傳道工作有關的地方。

在印度,我有許多屬靈的弟兄姐妹,父親母親。我沒有結婚,因為我認為保持獨身對我較為適合。我認識許多來自這個地域廣闊的國家各地的人,我可以說我非常愛我的印度弟兄。我在大會遇見他們時,我感覺滿心興奮。我們與耶和華在世界各地的子民合成一體。

我現在六十二歲了,我仍然乘腳踏車往來於印度的德里、在六月這是世上最熱的首都之一!我主持聖經研究,從事逐戶傳揚和教導好消息的工作。這是何等多彩多姿的一生!我感謝耶和華上帝通過他的組織所作的一切安排,使我們獲得這麼豐富的供應,例如《守望台》雜誌印成七種印度語言。我同時有一個可愛的家給我居住。真的,以全部時間事奉上帝是一項偉大的工作。我多麼慶幸我『繼續尋找』而得以尋見我尋求已久的東西——上帝的真理!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