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守》63 2/1 92-94頁
  • 愛心與忠誠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愛心與忠誠
  •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63年
  • 小標題
  • 相似資料
  • 奠定根基
  • 受到考驗
  • 在澳洲推廣傳道工作
  • 面臨反對
  • 在善工中歡樂
  • 「求你為你的名的緣故指引我」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67年
  • 與上帝的組織一同向前邁進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84年
  • 與上帝忠心的組織亦步亦趨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63年
  • 緊緊跟隨他的腳蹤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70年
查看更多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63年
《守》63 2/1 92-94頁

愛心與忠誠

由摩德·莊斯敦(Maude Johnston)自述

我對於耶和華見證人的《年鑑》裡關於北愛爾蘭和愛爾蘭的報告總是懷有特殊的興趣,因為我就誕生在這個「粗橡樹棍之地」(land of shillelagh)。而且我生下來就很富有!不錯,有一對虔信上帝的父母的確是一筆富足的財產。

我的叔父中有一位,艾迪叔,在1905年左右接受了真理,那時我才十歲。在北愛爾蘭只有極少數的聖經研究者(他們當時的名稱),但我的叔父將真理的信息傳給我的父親,而他對此亦大感興趣。起初母親甚不喜歡「艾迪叔的宗教。」不過父親的慈愛,機智和耐心逐漸感化了她。我仍然可以聽到他時常對她說,「撒拉,坐下來一分鐘讓我把這篇東西讀給你聽,」於是「撒拉」便會坐下來聽他讀。後來爸爸常到他以前曾任執事的教堂門前在人們做完禮拜離去時將聖經的單張分發給他們。這使母親覺得很不好意思,於是她便不再上教堂了,不久之後她更進一步接受了真理。

1911年羅素弟兄到貝爾發斯(Belfast)訪問,我還記得當時他邀請了整個「小組」(ecclesia)的份子——總共才十人左右——到他所居留的旅館共進茶點。雖然我們的人數很少,但是當我們舉行公眾演講時,烏斯特大禮堂卻擠滿了聽眾;這些群眾中大多數都是看到報上的廣告而來的。

奠定根基

次年我的叔叔與父親舉家遷往紐西蘭一個被早期發現者成為「白雲之鄉」的地方。雖然需要維持一家四口的生活,叔叔在當時卻是一位先驅傳道員,而且他許多年來一直從事全部時間的傳道工作。他在強化和勉勵弟兄方面盡了很大的力量。他所不斷強調和一直對我有很大幫助的一點便是對耶和華的組織保持忠誠的重要性。因此從幼年起對真理的摯愛和對耶和華的組織保持忠誠便一直是我生命中之主要的推動力。

那時我們以《聖經的研討》(Studies in the Scriptures)這一套書作為課本,而最令我感興趣的乃是第二冊所列出的年代表。我盡量吸收其中的一切知識,然後向上帝作了獻身的誓願而受浸,並且開始從事當時社方所推行的各項傳道工作。

受到考驗

當1914年秋季與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及外邦人時期的結束一同臨到時,我們正在威靈頓城忙碌地放映著「創世影劇」這部電影。接著我擔任「牧養的工作,」即找尋一些已從我們獲得聖經書籍而願望與我們研究的人。但是那時我們還有許多事未能瞭解清楚。當我們現在回顧當年的情形時,我們能夠體會到耶和華在當時竟願任用我們來替他工作實在是多麼仁愛和忍耐。

當羅素弟兄在1916年十月去世時,我們受到了一場考驗。我當時的感覺猶如我失去了一件我一向倚靠的東西一樣。接著我們見到「下面」(紐西蘭人稱澳洲為下面)的分社僕人對上帝組織的忠誠發生動搖而終於跌倒並且帶著許多弟兄一同離去。甚至在我們聚集起來研究時也常有密探在場監視。在那些日子中,對人的畏懼以及對真理缺乏摯愛與體會變成了使許多人跌倒的緣因;但在另一方面,我們多麼感激耶和華我們亦有一些忠心的的弟兄證明他們好「像大磐石的影子在疲乏之地」一般!(以賽亞書32:2)由於這些經驗,我們的見解時常受到糾正,而我們對耶和華的摯愛以及對他的組織的忠誠亦變得更為堅強。

在澳洲推廣傳道工作

我在1923年結婚之後,便隨著我的丈夫遷往澳洲在墨爾本(Melbourne)的分社辦事處服務。1925年,當我們的女兒露芙誕生時,盧述福弟兄仁慈地作出了安排讓我們仍然留在伯特利之家裡讓她在這個大家庭裡長大。這是多麼大的一個特權!從幼年起她已踏上永生的道路並且藉著耶和華的恩典,她今日仍然忠貞地向著這個方向前進。

澳洲是一個廣大的島洲,面積比美國小不了多少,可是人口卻只有一千萬左右。有一次我參加一個全國性的大會,參加的人數僅有三百左右。今日澳洲的耶和華見證人在數目上已超過一萬五千。目擊這麼多可愛的青年人——真不愧為「萬國的珍寶」——前來敬拜耶和華是何等大的喜樂!(哈該書2:7)能夠有機會為我們的弟兄服務和親眼看到這許多年來工作不斷地擴展乃是無法言喻的一種快樂。

在對聖經真理的了解方面的進步也大大增強了我們的力量。1925年《守望台》雜誌所刊登的那篇令人難忘的文章「國家的誕生」,對洗雪上帝的聖名這個主題所作的研究,開始經常在星期日早上從事見證工作以及其他許多進步的里程碑都不斷增加我們對上帝的忠貞之愛。

1928年在美國密昔根州底特律城舉行的大會結束之後,社方將澳洲分社的辦事處從墨爾本遷到雪尼市,因為將我們的書籍從紐約運來的船隻都停泊在雪尼港。再者墨爾本之北面一千哩的昆士蘭郡(Queensland)在面積方面雖極為廣闊,在見證工作方面卻還是一片未經耕耘的處女地。我的丈夫和我從1932年開始擔任的廣播工作亦協助將王國的信息傳達到這些地區中。

面臨反對

傳道工作的擴展並非沒有遭受反對,但甚至反對也使我們的工作得到更廣泛的宣傳。盧述福弟兄在1938年訪問澳洲便是一個例。羅馬天主教會在當時發動強硬的反對,但是當時拒絕讓我們使用的雪尼市政廳大禮堂自此以後卻時常被我們用作舉行大會的場所。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我們遭遇到更多的困難,不過也許不及其他國家那麼猛烈。政府下令禁止我們的工作,說我們的存在對於戰時的行政效率有不利的影響。禁令頒布之後,他們在澳洲各地沒收了社方的一部分財產,搜查見證人的住所和充公了大批的聖經書籍。在各地我們的弟兄均由於拒絕違反他們的中立立場而紛紛入獄。最後,經過兩年的努力之後,社方終於在法庭獲得上訴,而在1943年六月十四日,高等法院判決聯邦政府敗訴而耶和華見證人獲勝。我們在那段時期對耶和華的組織所持守的忠誠並沒有落空。

禁令撤銷後的翌月,一個星期日早上當我做完見證工作返家時,我發覺莊斯敦弟兄已去世而得著他的賞賜了。一種冠狀血管栓塞症(Coronary occlusion)剪斷了他的生命。在他的一生中,他有四十餘年是在南非洲和澳洲從事全部時間的傳道工作。他在地上所做的最後一件工作便是為《安慰》雜誌(現今的《儆醒!》雜誌)寫一篇關於澳洲高等法院判決的報導。我自然很懷念他,但是因為他的希望是獲得屬天的生命,而我亦確知他業已經歷了這種轉變,我又怎能過分哀傷?(哥林多前書15:51,52)與他共處二十餘年乃是一項幸福的權利,而且對於我更是一種不斷鼓勵我對耶和華及其顯形組織保持忠誠之愛的力量。

在善工中歡樂

禁令撤銷之後,我們的傳道工作得以重新組織起來。1946年首批守望台基列聖經學校的畢業生抵達澳洲;這是多麼令人振奮的事!我們對他們的關心和興趣是如此濃厚,別人一定以為他們是來自別的星球的人物了。他們在工作方面一直給予我們很大的幫助;我為他們忠心的榜樣而感激耶和華。大約在同一個時期,我們自己的弟兄亦自澳洲啟程赴基列入學,今日他們當中有許多正在世界各地的許多國家和海島上盡力為上帝服務。他們分布在日本,香港,馬來亞,印度,塞普魯斯以及其他的許多地方;目擊他們的進步和聽到他們繼續在仁愛的工作上努力實在是一種喜樂。

當諾爾弟兄在1947年訪問我們時,我們獲得了更多良好的訓示和幫助。我們對於基督徒與世界應保持什麼關係的問題有了更清楚的看法;這使我們變成更堅強,同時亦使組織處於一種更蒙耶和華悅納的潔淨狀況。像這種由社方總部的特別代表所作的訪問一向都使我們在神治的進展方面獲得很大的激勵。

1953年,輪到我去旅行了——到紐約參加國際大會,沿途我們所遇到的弟兄們表現了何等動人的愛心!我們多麼高興能夠參觀伯特利之家,布洛克林的印刷廠和以塞加的基列學校!我們不但結識了許多來自遠方的弟兄,同時又聽到我們忠心的弟兄闡明上帝的道的許多真理。這真是太好了!

隨著宣揚王國的工作的日益擴展,以往由澳洲分社管理的星加坡,紐西蘭,菲濟群島和巴婆島等都各自設立了分社辦事處。見到這件工作在各方面的擴展猶如看到我們的上帝威嚴地向前邁進,直到最後將他的聖名永遠洗雪為止。

如今我熱切地祈求上帝使我的愛心與忠誠繼續不斷地增加。雖然年事日高使人有力不從心之感,但願我能夠繼續在善工上富足和在事奉耶和華上帝的工作上保持活躍。「上帝阿,自我年幼時你就教訓我,直到如今我傳揚你奇妙的作為。上帝阿,我到年老髮白的時候,求你不要離棄我,等我將你的能力指示下代,將你的大能指示後世的人。」——詩篇71:17,18。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