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上帝忠心的組織亦步亦趨
由曉斯(A.P. Hughes)君自述
我初次對上帝與聖經發生興趣是在我大約八歲的時候。我時常到我的家鄉,英國賽羅普塞爾郡的一個小村莊,的鄉塾中參加研經班。我還記得我們曾研究使徒保羅的生平,當時我便產生了要像保羅一樣事奉上帝的願望。早年與聖經的這種接觸對於塑模我的一生具有很大的影響。
1912年當我十六歲的時候,我離開家鄉到利物浦與親戚同住;他們時常談論到這個世界將屆末日的事。我很慶幸我當時能夠處於這種環境中。同年,守望台社的社長羅素(C.T. Russell)從紐約抵達倫敦,而我有一天恰好陪同我的姑母到他和隨行人員所居留的家裡。當我被介紹與他見面時,他率直地問我說:「你已將你的心獻給了主嗎?」(這是他時常向青年們提出的一個問題。)當時我並未能完全體會他的問題的含義,但它卻使我認真地思考一下。我去聽了他的公眾演講,題目是「墳墓之外」;後來不久我更開始快樂地參加耶和華百姓的其他聚會而學得與耶和華的奇妙旨意有關的知識。1913年春,我終於藉著獻身將我的心獻給了耶和華和受了浸。此後我極力避免錯過與聖經研究者(當時耶和華見證人的名稱)聚會的機會。我決心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和不斷增加我對真理的認識。這在後來當風暴爆發將耶和華的組織內的許多人淘汰出去時使我能夠保持堅定不移的信心。
我早期的活動包括分派聖經單張和在星期日清晨將它們放在別人門前。這乃是要使父母們可以讀到它們而非落在兒童手中被毀去。這是耶和華在當時通過他的組織派給我們的工作,而它曾將許多人的注意力吸引到上帝的道的真理之上。——使徒行傳6:7。
1914年來臨了,當時我們均期望不久便會被提離開地球而升到天上去。許多人都在數著日子等待耶穌在路加福音21:24所說的外邦時期結束。可是我覺得或許我們的希望尚有些需要澄清的地方。當「我們得救的日子已近了」這篇文章在《守望台》雜誌裡出現而將詩篇149篇加以闡明時,我感覺大為歡欣振奮。它表明我們並不會立即升到天上,反之還有一件龐大的傳道工作需要在地上完成。不過我們仍然都等待著耶穌所預言的大災難時期來到。
試煉
一日當我在鄉間渡過週末之後返家時,我看到一個報販背上的招貼寫著「宣戰!」兩個大字。這便是上帝的王國行將統治全地球的希望的明證了!(馬太福音24:3,7)當時我尚未預料到在以後幾年內臨到我身上的許多事。有許多次我們必須作一些需要全心信賴耶和華的顯形組織的決定。當時英國已經參戰,因此我們這些年青的弟兄必須決定自己所要採取的途徑。我決定緊守基督徒的中立立場,結果為此被判了兩年的徒刑。在那段時期中我想道,我若可以被一個俗世的政府奪去我的自由,那末我何必不將自己的全部時間都獻給耶和華呢?
可是我們還需要面對一些難題。在1918年至1922年間我們經歷到許多信心的考驗。我們聽到許多的聲音,每一個都自稱為上帝的交通途徑。當時乃是隨著耶和華臨到他的聖殿施行審判而來的一段淘汰的過渡時期。(彼得前書4:17,18)我熱切地祈求耶和華指引我。當我清楚地看出誰是「忠心而有見識的僕人」時,我感到如釋重負般地舒暢快樂。(馬太福音24:45-51)後來守望台社的第二任社長盧述福(J.F. Rutherford)來到利物浦發表一篇題名為「如今活著的百萬人將永遠不死」的演說。看到講堂擠滿了聽眾而外面尚有數千人站著聆聽是多麼令人振奮歡欣!
全部時間的傳道工作
1922年來到,我如今可以開始用全部時間來從事先驅傳道工作了。我和一位在戰時監獄中結識的弟兄艾格·克雷(Edgar Clay)結為夥伴而開始了一段長達七年的先驅傳道工作時期。我將這段時期視為我一生中最快樂的時期之一。我最初在北威爾斯服務,隨後在英國西部,再後則在愛爾蘭。我們總是讓耶和華的組織來決定將什麼區域派給我們,而這一向都證明是最好的辦法。
我們與利物浦的小組合作在我們的區域中舉行公眾演講。許多次講堂裡都擠滿了來聽「如今活著的百萬人將永遠不死」這個演講的聽眾。1927年社方邀請我擔任在商業區傳道的工作而在伯明翰訪問所有的大商家。在開始時我感到頗為棘手而覺得自己不夠資格,但不久我便習慣了,並且為自己接受了這項邀請而覺得慶幸。有一次當我拜訪一位顯要的律師時,我逗留了兩小時之久,而他和他的同事向我索取了十本研究聖經的輔助書籍。後來他又邀請我到他的家裡去探訪他和他的妻子。這一類的經驗使先驅傳道工作成為如此令人滿足的一件工作。
在從事先驅傳道工作的幾年中我從沒有錯過耶和華見證人所舉行的大會。有些大會可說是我的基督徒路途中的里程碑。我會永遠記得1926年盧述福弟兄在倫敦亞爾拔皇家禮堂所發表的感人的演講。在這次大會期間,我們首次出現在街頭上向行人介紹《人民的旗號》(Standard for the People)這本小冊子。在同一次大會中我們獲得《拯救》(Deliverance)這部書。它使我多麼深受感動!它描述耶和華的組織如何裝備整齊與魔鬼和他的邪惡組織作戰而使我獲益不少。
在伯特利服務
當我被召到守望台社在倫敦的分社辦事處服務時,我的生命打開了新的一頁。當我收到邀請信時,我的感覺是混雜的,因為先驅傳道工作對我說來是很寶貴的一項特權,但在我心中我知道我未來的工作權利會是在伯特利服務,直到現在還是如此。在倫敦的伯特利之家我有很好的機會親眼見到組織隨著耶和華旨意的逐步顯露而不斷向前邁進。組織對上帝的公義原則所表現的深切尊重(不論我們個人會受到什麼影響)使我大為驚嘆。這許多年來我看過許多變遷,但有一件事是我始終非常肯定的:耶和華正通過他那「忠心而有見識的僕人」指揮他在地上的百姓。
陷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黯淡日子中,我們與布洛克林總部完全失去了聯絡,因為政府將各種限制加諸我們身上。在那段艱辛的日子中我們的天父多麼有力地支持我們!敵軍猛烈轟炸倫敦所帶來的種種不便和危險,糧食缺乏無可避免地帶來的食物管制,以及其他種種艱難的情形和耶和華指引和祝福我們的奇妙證據比較起來都變得微不足道。我們從《守望台》獲得的靈糧從沒有中斷過。我們只有一部塑字機和一部中型的印刷機。紙張極其缺乏。然而在整段戰爭期間,我們一直能夠獲得我們所需的紙張。事實上我們的雜誌的生產量在戰時反而大大地增加!
親眼看到倫敦和其他受到猛烈轟炸的大城市中的弟兄們的愛心和熱誠,看到他們不辭勞苦地照常主持他們的聖經研究——這些都是我永不會忘記的事。我們當時幾乎完全沒有任何書籍,但這並不能阻止我們將王國的信息帶給人民。
此外,我們還有保持中立的問題;這不但影響到弟兄們,同時也影響到姐妹們。好像其他許多弟兄的遭遇一樣,政府要我離開我在伯特利的工作崗位而去擔任一種違犯基督徒的中立立場的工作。我拒絕了,於是再度被下獄數月。但這一次的監獄生活並不太艱苦,因為我們可以在指定的日子聚集起來研究聖經。我和其他的弟兄都有榮幸看到至少有三個獄卒接受了真理,並在後來獻身遵行耶和華的旨意。其中一個在後來且成為一個小組的監督。
我返回倫敦的伯特利之家工作了一年——然後為了同樣的原因再度入獄。不過這一次政府施壓力企圖使我們在倫敦的分社組織解體。與我們一同工作的史勞德弟兄(A.D. Schroeder)被遞解回美國。伯特利之家裡好幾個年青的弟兄都被捕下獄。在這一切困難中我們學會了全心一意地信靠耶和華。
戰爭的結束對我和伯特利之家所有的分子說來都是一個大日子,而且我們獲悉守望台社的現任社長諾爾弟兄將會來探訪我們。除非你親自嘗過與總社隔絕數年的滋味,否則你便很難想像得出再度與其直接接觸和與我們的弟兄會面的喜樂。
一帆風順
耶和華的恩典是無涯的。當我接到社方邀請我參加1946年在美國俄亥奧州克利夫蘭城舉行的戰後第一次國際大會的信時,我深深地體驗到這件事實。我首次有機會與布洛克林伯特利之家的弟兄會面,並在前往克利夫蘭參加大會之前與他們共處了六週;這使我更清楚和肯確地看出守望台社在上帝的旨意中所居的地位。
克利夫蘭的大會真是奇妙。看到如此一大群相信真理的人聚集在一起幾乎是一件令人難以置信的事。看到日後將真理在千千萬萬的人腦中建立起來的「以上帝為真實」一書的首次發行;聽到諾爾弟兄宣布社方將建造一間新的伯特利大廈;見到其他一切擴展和繁榮的證據使我們的心眼大開而進一步體會到未來更大的工作。在我的前頭還有更大的喜樂等待著我,因為後來我有機會三度到紐約參加三次國際大會,其中包括1958年規模空前龐大的大會。
可是,最大的喜樂也許可說是親眼看到聖經預言的一一展露和應驗。目擊大群「另外的羊」進入羊群中是何等的快樂!(約翰福音10:16)1939年在英倫三島上只有7,000名耶和華見證人;如今我們已有將近50,000人了!為了供應這些不斷增加的傳道員的需求,我們在設備方面亦隨同擴充。我們的天父在倫敦東北一個風景幽美的地區為我們建造了一間嶄新的伯特利之家和工廠而滿足了我們的需求。此外還有在分社舉辦訓練小組監督的王國傳道學校的喜樂。它使我有機會和許多舊友新知歡聚一堂。我為此而衷心感謝上帝。
在1961年的下半年度我很榮幸有機會在布洛克林的伯特利之家逗留了一個星期。從我所認識和深愛的弟兄受到如此熱烈的款待和情誼真是一件令人衷心感覺溫暖的經驗。我同時亦得以參加社方在畢茲堡舉行的年會,而這就是耶和華的工作在這世界末期中開始的地點。許多年來我一直在《年鑑》中讀到關於這個聚會的報告,如今我竟能夠親自在場——這是多麼大的權利!當我看到守望台社選舉弟兄作董事時,我感到一種與耶和華的偉大旨意極其接近的感覺。耶和華的確在今日設立了一個和使徒時代極為相似的組織。在畢茲堡的期間我趁機探訪了另一個具有歷史性的地方,那便是羅素弟兄起初發行《守望台》的地點。
我衷心感謝上帝使我從1914年之前當一切還模糊不清的時候起一直對耶和華的旨意獲得相當的認識——從仍然存有疑惑的日子一直到真理光亮得猶如正午的太陽一般的今日。這些年來有一件事一直對我非常重要,那便是與耶和華的顯形組織保持密切的聯繫。我早期的經驗使我意識到倚賴人的智慧和推理是多麼不智。我對這件事一旦作了決定之後,我便決心與上帝忠心的組織亦步亦趨。除此以外我們還有什麼方法可以得著耶和華的嘉許和祝福呢?
現在已是1963年了。由於我一直保持活躍,時間過得非常快。我多麼慶幸我聽從了聖經的忠告:「趁著年幼……紀念造你的主。」(傳道書12:1)我的一生一直非常愉快,而且我可以和詩篇的作者大衛一樣說,「用繩量給我的地界,坐落在佳美之處。我的產業實在美好。」(詩篇16:6)我毫無疑問地深信只要我不斷追隨耶和華的忠心組織,情形便會一直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