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守》63 5/1 282-284頁
  • 「靠耶和華而得的喜樂是你們的力量」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靠耶和華而得的喜樂是你們的力量」
  •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63年
  • 小標題
  • 相似資料
  • 早年的訓練為未來的喜樂打下基礎
  • 內心的願望獲得實現
  • 喜樂地緊守我的崗位
  • 意料之外的權利
  • 許多值得感恩的東西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62年
  • 耶和華賜我敬虔的喜樂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69年
  • 與上帝忠心的組織亦步亦趨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63年
  • 伯特利服務——需要更多志願工人
    王國傳道月報-1995年
查看更多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63年
《守》63 5/1 282-284頁

「靠耶和華而得的喜樂是你們的力量」

由愛麗絲·哈特(Alice Hart)自述

我現在仍可以看見我們在倫敦的家裡置放在一進門的走廊上由書箱改製成的舊書櫃。從我能夠記憶時起它便一直放在那裡。我在它旁邊長大而對它懷著深摯的感情。為什麼呢?因為它所裝載的東西和它的用途。它最初裝滿了守望台社從美國寄來的聖經書籍。那是在1880至1890年間。到我誕生的那一年,1892年,我的父親已將其改裝成一個儲書櫃以放置社方經常寄到英國的書籍。它繼續被撥作這個用途,直到1900年社方在倫敦東區設立了一個英國分社為止。直到那時為止,我們的家一直是一個書籍的分派中心,每當收到訂購單時,父親便會將書籍包裝好,然後讓他的小女兒攜帶一些較小的包裹到附近的郵局去寄發。我總是興高采烈地為父親做這些差事,而它們亦為我最早的童年帶來一種奇妙的喜樂。由此你可以見到從我最年幼的日子開始我的生命便以一種將靠耶和華的真正喜樂帶至許多人心裡的工作為中心。

早年的訓練為未來的喜樂打下基礎

自1883年(我誕生之前九年)起《守望台》雜誌便經常寄到我家裡。我的父母同是敬畏上帝而緊守公義原則的人。在他們的十個兒女中我排行第七,而我從未因我們大家所受到的嚴格教養感覺懊惱過。雖然曾有一個短暫時期我們上過主日學,父親不久便看出聖經吩咐人要親自教導家人的責任,於是每星期日早上他將全家人召集起來用一部名叫「簡易聖經故事」(Bible Stories in Simple Language)的書向我們講解聖經。在我們的家庭生活中,聖經閱讀是經常的一部分,因此甚至在我十二,三歲的時候我對上帝的摯愛已開始日益增強,而我內心所感到的欣喜和快樂是我在日後覺得不可缺乏的。

那時已像現在一樣,星期日對於上帝的百姓說來總是充滿了活動的忙碌日子。我現在還能清楚地記得在自己的區域中經常站在某些教堂門前分發社方所印刷的各種傳單的情形。在出外做這件工作之前我們先聚集在一位弟兄家裡祈求耶和華祝福我們的工作——不錯,正像我們今日在工作中心集合起來時所為一般。晚上我們有聚會需要參加。如今我仍可以聽到父親對我們這批兒女說,「誰要跟我去?」現在回顧起來我很高興記得我當時雖極年幼,卻時常自告奮勇接受他的邀請。我多麼感激父親努力教養他的兒女行走正途而使我們在天父耶和華的眼中得以成為聖潔。——哥林多前書7:14。

從學校畢業出來之後,有一段時期我照料我年邁的祖父母,然後我找到一份照料家務的工作,我的父親一向認為女孩子應該能夠熟練地料理一切家務,而這種訓練對於我在後來事奉耶和華的工作的確大有幫助。但當時我覺得在生活上起了多麼大的改變。直到我離開家庭與外界發生接觸時我才意識到我那基督徒的家庭環境對我含有多麼重大的意義。對我說來那幾年是不安定的。有一度我所有的內心喜樂和安寧似乎都消失了。我時常無法參加聚會。我的雇主提議我應該在當地的教堂受堅信禮,但我深知這樣做永不會為我帶來我所盼望的耶和華的力量。我開始熱切地研讀《上帝對各時代的計劃》(The Divine Plan of the Ages)這部書,當我如此研讀我的聖經時,我對於聖經中的真理到底是什麼逐漸產生了堅定的信仰和力量。

內心的願望獲得實現

我永不會忘記1910年的春季。你能猜到為什麼嗎?不錯,你猜對了。那一年我以水浸禮象徵我矢誓獻身遵行上帝的旨意。我的父親為我施浸。你能想像得到他的喜樂嗎?我也應該告訴你關於當時在場的一位姐妹的事。她是蘇格蘭人;沒有人比她更熱心研究聖經了。我們通常叫她做撒拉姨。我仍然可以看到她在我受浸之後帶著誠懇溫暖的笑容對我引讀一節永遠深印在我腦中的經文。那便是詩篇37:4:「又要以耶和華為樂,他就將你心裡所求的賜給你。」我曾多次證實這節經文的確是不錯的。

在我心中日愈強烈的願望便是要永遠從事事奉上帝的工作以重新得回我在父親家裡時所深切感到的安全和喜樂。這個願望後來竟以一種極意料不到的方式獲得實現。我的父親知道當時位於倫敦西北區艾弗斯霍街的分社辦事處需要人幫忙料理家務。他提議我去申請看看。我立即把握這個機會;不及一個星期之後,我已成為1910年倫敦伯特利之家裡六名工作人員之一。從此我遂開始了我在分社辦事處的服務,至今已共達五十一年。我不久便發覺保持耶和華的喜樂的祕訣便是甘心樂意地適應組織委派給我的任何工作。找到自己在事奉耶和華的工作上的崗位為我帶來了一種喜樂和安全的感覺,這種感覺在我們這個世代所經歷的艱辛歲月中對我產生了一種很大的保護作用。

喜樂地緊守我的崗位

現在我想告訴你在這許多年來一直給予我力量喜樂地緊守事奉耶和華的工作崗位的一些事。在任何伯特利之家中工作都是一項極大的權利。我認為原因乃是你感覺到自己是一個完全為耶和華所用的家庭中如此親密的一部分。但是我可以說:我在伯特利之家裡工作所得到的快樂總是由我對戶外傳道工作的認真與否來決定,我發現唯有將戶外的傳道工作與我在伯特利之家內的工作保持均衡才能得著真正的快樂。為了這緣故我總是盡力參加傳道工作上的各項活動。

1911年英國的分社辦事處遷到倫敦西部克雷芬台之後不久,我開始經常在星期五晚上和其他四,五個人一隊出外將傳單放在別人的門底下。它們並不像守望台社在今日所印行的小傳單而是很大張的,若將其疊起四折便和你現在所讀的雜誌差不多大小。其中有些傳單的標題是我所永誌難忘的,例如「巴比倫的傾倒,」「世界的結束——1914年」和「苦難的人類的希望」等。

我的妹妹和我負責在伯特利之家東邊一個廣大的區域中分派這些傳單。我們做這些工作的唯一時間便是在星期日清晨為伯特利的家人準備早餐之前。我們在清晨五點鐘左右起床,然後用兩個鐘頭的時間派發傳單。星期日其餘的時間則用來忙碌而愉快地烹製餐點和參加各種聚會。平常總要到晚上九點我們才會空閒。

由於我許多年來一直在廚房裡工作,我通常均較伯特利之家的其他工作人員起床得早一點,所以在下午可以有一點空閒的時間;我時常利用這些時間在鄰近的地方做「借書給別人」的工作。當從事這項工作時,我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之前不久與一位對真理感興趣的人開始了我所主持的頭一個家庭聖經研究。我親眼見到她在這些年來逐漸在靈性上成長到成熟的地步。在今年夏天赤坎漢大會舉行之前不久我收到她的一封來信,信中說,「這些年來我的生活一直非常充實,而事奉上帝的工作給予我的喜樂是我絕對無法從這個世界獲得的……」這麼多年來她一直保持忠心!這種喜樂能夠給耶和華的僕人多大的鼓勵,不論他們在社方的伯特利之家抑或其他的地方工作。

隨著時間的過去我記得在1928年左右我曾對另一位伯特利之家的工作人員提及我覺得自己在眼光方面似乎變得狹窄了。他告訴我這是無稽的,但是我的內心感覺到缺乏了一些東西,雖然我在料理伯特利的工作方面仍然非常忙碌。不久社方安排了星期日的傳道活動,同時伯特利的工作人員亦可以在星期六下午出外參加傳道工作。這正好是我所需要的。它為我的生命和其他的人的生命帶來了一種更新的力量和喜樂。隨著我們在教人的工具方面的逐漸改良,這種喜樂一直在繼續增加中。

我們當中曾親身經歷過耶和華的百姓自第一次世界大戰以來的各種經驗的人都熟悉當時我們所遭遇的各種考驗。我們在倫敦的小家庭亦非例外,我還記得在第一次世界大戰行將結束之前的一段時期中,這個家庭分裂成二。在這種情況之下你會發現你對真理的愛深切到什麼程度以及你究竟是在事奉耶和華抑或組織裡的某些人物。當時我並未能體會到為什麼上帝容許某些情形存在,但在過了這些年之後我已學會時刻接受神治組織的安排和任命,直到耶和華自己作更改為止。這是幫助我在事奉耶和華的工作上保持快樂的另一個因素。人若僭越地企圖搶在耶和華之先便僅會為自己和別人帶來苦惱而已。

哦,還有一件事也為我的生活帶來很大的喜樂:我與許多先驅傳道員的親密交誼。我與先驅傳道員同處時總感覺非常得自在,而且我曾許多次在假期時與他們一同出外傳道。這些都是極快樂的時光;每次我返家時都在身心方面感到大為振奮。即使在新世界社會裡我亦時常留意在伯特利的忙碌生活所允許的些少空暇時間中與一些全心盡力從事神治工作的人交往;這些都是若非以全部時間從事傳道工作便是具有先驅傳道精神的人。

意料之外的權利

以上是這些年來一直支持我繼續快樂地為我們的天父服務的一些事,但是除此之外當然還有無數其他的幸福。最近當我們在研讀《耶和華見證人在上帝的旨意中》(Jehovah’s Witnesses in the Divine Purpose)一書時,能夠重溫這麼多由於我是倫敦伯特利之家的一員而有幸分享的神治經驗實在令我極為興奮快樂:例如當《創始影劇》依次在太子戲院,歌劇院和皇家阿爾拔大廳放映時每週數次擔任招待員工作;分發《黃金時代》雜誌第27號;參加這些年來在英國所舉行的許多大會(每逢這種時候伯特利總是活動的中心);較近的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我有機會參加在美國與歐洲舉行的幾個大會。真的,我從沒有想像到我所享有的這麼多快樂經驗和意想不到的特權可以在一個人短暫的一生中發生!

我們的家庭已從六個人增加到六十餘人;我們的伯特利之家亦從一間小房屋變成一座美觀的樓房和龐大的印刷廠;不錯龐大到足以容納幾千個我們老家的舊書櫃。這個印刷廠每日都需要許多輛貨車來收取它所寄出的信件和郵包。

如今我的心裡充滿了對耶和華感激之情。我感謝他不斷給予我力量。我感謝他讓我一直在他忠心的組織如今在普世進行的教育工作中盡一份微力。我亦感謝他讓我在這件工作上嚐到「靠耶和華而得的喜樂;」這就是支持我的「力量」。——尼希米記8:11。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