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討基督教國在團結方面所作的努力
在使徒的日子基督的教會是沒有各式各樣的名堂的。當時並沒有路德會,循道會或聖公會等各自為政和信仰各不相同的許多教派。早期的基督徒所宣傳的訊息是相同的,絕不因為他們分布於耶路撒冷,小亞細亞或羅馬等不同的地域而有異。他們都信仰和教導同一的道理,因為他們都「說一樣的話,一心一意彼此相合」而實現了耶穌祈求上帝使他們合而為一的禱告。——哥林多前書1:10;約翰福音17:21-23。
今日的情形卻多麼不同!正如著名的天主教教士奧白蘭(John A. O’Brien)指出,「一般人均公認各教派無止境地分裂增加乃是基督教國的恥辱。這正好和基督說會永遠作他的教會特徵的那種團結一致完全相反:『他們要合成一群,歸一個牧人。』」(約翰福音10:16)去年秋天世界教會聯合會的前任主席布列士頓(Keith R. Bridston)在一次演說中曾描述這種四分五裂的情形說:「當教會向人傳道時,特別是在非基督教地區中,由於教會本身分裂得如此厲害以致一般非基督徒不但需要決定是否願做基督徒,而且必須決定要做那一個教派的基督徒。循道會的基督徒?路德會的基督徒?抑或聖公會的基督徒?見到這些分歧的教派,他可能改變主意而不願做任何一個教派的基督徒。」
基督教國現在已漸漸看出不團結是對它們的生存的一個威脅。無神的共產主義正不斷侵入它的領土而逐漸把它治下思想混亂的人民爭取過去。在非洲的若干地區中回教贏得的新信徒比基督教國所有的教派總共所得的還多。有許多人懼怕基督教國的四分五裂會招致它的滅亡,因此在過去數年間他們加緊推行團結的運動。
團結運動的歷史
《基督的王權》(The Kingship of Christ)一書討論到基督教國在現代為了團結自己的許多教派而作的努力。在它的導言中它說:「基督徒不但沒有在一個教會之內團結起來,而且也沒有能力抑制民族主義的毒害或糾正他們四周的社會中的種種不平。所以難怪許多人認為一項以制止教會內部的分裂和團結各教派為目標的運動對整個基督教國說來均具有最高的重要性。」
基督教國在追求團結方面所作的最大努力是1948年在荷蘭的阿姆斯特丹城建立的世界教會聯合會。這是特別自1910年在蘇格蘭的愛丁堡舉行的全世界佈道大會之後經過許多年的努力,計劃和工作所產生的結果。愛丁堡的大會產生了好幾項宗教運動,例如國際佈道會議便是其中之一。這個會議是在1921年組成的,目的在促進各教派在傳道方面的合作。愛丁堡大會的另一個結果是信仰和秩序運動。它的目的在統一各教派在教義上的紛歧。這時還有一股促進宗教團結的力量稱為生命和工作運動。它所關心的是道德和社會問題,目的是要藉宗教的組織對時下的社會,經濟和政治弊害作聯合的攻擊以促成宗教的統一。
不久之後宗教領袖們同意最好將信仰和秩序以及生命和工作這兩項運動合併為一以致力於宗教的團結運動。他們決定舉行一次全世界的教會大會。1938年在荷蘭烏得勒支(Utrecht)城舉行的會議原已通過了組織這個世界聯合會的方案。可是召開一個會議將這個世界組織正式建立起來的計劃卻被第二次世界大戰所打斷。結果一直延至1948年第一次的世界教會聯合會才在荷京阿姆斯特丹舉行。1948年八月廿三日,亦即大會的第二日,全場的代表一致通過了它的組織法,於是世界教會聯會遂正式宣告成立。
去年秋天世界教會聯合會在印度的新德里從十一月底至十二月初的三週間舉行了它的第三次大會。在這次大會中他們在團結方面的努力獲得另一項重大的進展。國際布道聯會連同它屬下的三十三個國家聯會變成了世界教會聯合會屬下的世界布道分會。觀察家認為這件事乃是整個大會最突出的一項成就,因為它終於把起源於1910年愛丁堡的世界布道會議的教會聯合運動三大主流團結起來。基督教國的領袖一致歡迎這項合併,並且認為它的重要性不亞於十六世紀的宗教改革運動。萬杜臣(Henry P. Van Dusen),紐約聯合神學院的前任院長,稱之為「基督教國第二次偉大的改革運動中的一件早期事件。」
其他的教會會議
除了世界教會聯合會之外,基督教國內尚有其他致力於宗教團結的運動。有許多國家性的基督教聯會和世界聯合會互相合作而享有「兄弟般」的關係。其中比較特出的一個是美國的基督教會全國聯會,它的會員包括三十三個基督新教和希臘正教的教派,一共擁有三千九百萬個信徒。這個聯會是於1950年由二十九個基督新教和希臘正教的單位在俄亥俄州的克里夫蘭城建立的,「目的在表達他們共通的信仰和見證,以及促進在其他各項計劃上的合作。」它的成立合併了十二個存在於各教派之間的機構,包括美國基督教教會聯合會在內。
但並非所有的教會聯會都和世界教會聯合會合作。事實上,總部設於美國新澤西州哥靈士活城的基督教會國際聯會和它在世界各地的許多同盟組織是和這個運動站於敵對地位的。這個聯會認為世界教會聯合會是叛道者,因為它屬下的若干教士是現代主義者而否認基本主義派的若干教義;再者它接納信奉希臘正教的教徒為會員,而希臘正教所相信的教義和保持的儀式早已為十六世紀的宗教改革家認為不符聖經而棄絕,例如舉行彌撒,向馬利亞和各聖者禱告,相信化體說(Transubstantiation)等。他們也相信世界教會聯合會的代表們和羅馬天主教之間的友好態度可能會使兩者合併起來以致把宗教改革所獲得的一切成就均化為烏有。
有些人也指責世界教會聯合會受到共產主義的影響。為什麼他們會這樣說呢?因為世界聯合會在印度新德里所舉行的大會中接納來自共產黨所控制的國家,俄國正教會和其他二十二個教會為會員。鑑於俄國的教會和政府的聯繫如此密切,有許多觀察家恐懼這會引致不利的後果。有些人懼怕共產黨會利用這個地位幫助他們達到控制世界的目標。
團結的障礙
雖然世界教會聯合會擁有全世界200個教派和三億自謂的基督徒為會員,但是它並沒有使各會員教會達到真正團結的地步。這一點在新德里的會議期間,當數百個來自不同教會的代表集合一堂舉行主的晚餐的紀念儀式時特別顯著。由於信仰的不同,一個統一的慶祝儀式變成了不可能。《基督世紀報》對這件事評論說:「不同的教會用不同的儀式去慶祝主的晚餐這件事把各教會之間的分裂戲劇化地暴露出來。各教會在一個他們應該團結一致的地方居然各自為政地舉行不同的慶祝,這種分裂可說是再深沒有了。」另一件表明他們之間多麼不團結的事實是他們在試圖建立一個為所有各教會都接受的會員資格時所遭遇的困難。在新德里的大會舉行之前會員資格的基礎是:「世界教會聯合會是由一群承認主耶穌基督為上帝和救主的教會所組成的團契。」但是這個規定並不能夠滿足希臘正教和若干基督新教的教派的要求。因此在新德里他們提出了一個含有三位一體意味的新規定,其文如下:「世界教會聯合會是一個由一群教會組成的團契,這些教會均根據聖經承認主耶穌基督為上帝和救主,因而共同致力於履行他們共通的任務使榮耀歸於獨一的上帝,父,子和聖靈。」
這便是最後為所有教會所接受的規定嗎?絕不是!反對者曾經作過冗長激烈的爭辯,但是最後的表決終以383票贊成,36票反對,和7票棄權的大多數通過了這個新規定。但是,這樣有許多人仍然覺得這個問題其實並沒有解決。《基督世紀報》預測說:「這個新規定將繼續成為這個會議和未來的會議的爭辯之點……這個爭辯將一直繼續下去,直至聯合會能夠產生一個使所有會員教會均能憑良心接受的新規定為止。」但是各教會是否能夠做得到這一點仍然頗成問題;事實上各教會看來甚至無法提出一條十分簡單的信仰規定使所有的教會均一致接受。使各教會四分五裂的障礙是多麼巨大!
雖然大會的主題是「耶穌是世界的光,」但他們並不是按著同一的眼光去看耶穌。會議的領袖對於耶穌各懷持不同的見解,其中有些人甚至否認他是由處女所生。當他們甚至對他的地位也無法獲致同一的意見作為大家信仰的基礎時,他們在信仰上的分裂自然非常顯而易見。既然教會在基本的信仰上都如此四分五裂,自然難怪他們無法向全世界發出一個統一的信息了。
當各教派持有互相衝突的信仰時,他們自然不能全部都對。再者,當任何一方覺得他所信的是真理時,他將自己的信仰向別人宣講乃是一件自然而合理的事。試想像一下當各教會這樣行時他們所遭遇的困難是多麼巨大!這便是大會所不得不面對的難題。愛西屋皮亞(Ethiopian)正教教會的提阿非羅士(Theophilos)主教訴苦說:「若干自稱為基督教的團體居然企圖將正教會的教友拉進他們自己的欄中,這種誤用的熱誠使我們感覺非常難堪。他們似乎覺得這種偷羊的手段是合法的傳道方式。我們特別強調要採取具體的步驟打擊這些團體爭取信徒的政策所含與基督教不符的因素。」
大會對於這個難題如何應付呢?它譴責這種改變別人信仰的活動而稱之與基督教不符。不錯,為了保持各教會之間的團結起見,他們甚至不惜抑制福音的宣揚。他們的見解是:只要一個人自稱為基督徒便夠了,他所信仰的是什麼並不要緊。世界教會聯合會顯然對於團結比尋求和宣揚真理更感興趣。但是雖然如此,它所獲得的團結也僅是浮面的而已;這並不是真正的基督教所應有的那種思想和信仰上的合一。
它有什麼意義?
由此可見基督教國並沒有獲得真正的團結。世界教會聯合會不得不承認它最多只獲致一種分歧的統一而已;那便是說,它使一群分屬不同教派的教會同意一起工作和暫時忽視它們之間的不同。但是即使如此仍然不夠。這種團結並不是基督所說將他的門徒標明出來的那種團結。
正如耶穌自己說:「憑著他們的果子就可以認出他們來。荊棘上豈能摘葡萄呢?蒺藜裡豈能摘無花果呢?這樣,凡好樹都結好果子,唯獨壞樹結壞果子。好樹不能結壞果子,壞樹不能結好果子。」根據它自己的教士的自白,基督教國並沒有產生基督教團結的果子。——馬太福音7:16-18。
不錯,基督教國的宗教制度厚顏稱呼基督為主,但是基督曾警告說:「凡稱呼我主阿,主阿的人不能都進天國,唯獨遵行我天父旨意的人才能進去。」(馬太福音7:21)因此很顯然地,凡不能和天父所任命的好牧人團結一致的人便沒有遵行上帝的旨意。同樣地,任何個人若繼續滿不在乎地和這些宗教制度混在一起的話,他所跟從的亦不是上帝所嘉許的途徑。因此現在便是放棄人為的傳統的時候了。這些傳統不但使基督教國的宗教變成四分五裂,同時也使它們離棄了上帝。所以我們必須研讀上帝的道,看他說些什麼。我們也必須和一班相信及宣揚上帝的道並且像耶穌一樣懷著大無畏精神為上帝作見證的人聯絡來往以便效法基督努力宣揚他的天父耶和華上帝的聖名。——約翰福音18:37;啟示錄1:5;以賽亞書43:10;約翰福音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