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守》64 1/15 52-54頁
  • 樂意施予的人有福了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樂意施予的人有福了
  •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64年
  • 小標題
  • 相似資料
  • 早期基督徒所作的甘心施與
  • 今日基督徒樂意的捐獻
  • 附注
  • 耶和華喜愛樂意的施予者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92年
  • 「上帝喜愛歡歡喜喜地施予的人」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98年
  • 作一個快樂的施予者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64年
  • 傳揚王國的工作經費來自何處?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61年
查看更多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64年
《守》64 1/15 52-54頁

樂意施予的人有福了

今日基督教國裡看來非常缺乏樂意施予。既然聖經清楚地表明上帝祝福一切樂意施予的人,施予的人就應該出於甘心而非吝嗇或勉強。但是我們對一般教堂所採取的籌款方法有什麼感想呢?

教堂所舉辦的「賓果」(bingo)遊戲和抽籤拍賣又如何呢?不但註明捐獻的日期,同時也註明捐獻人的姓名和捐款數目的捐款信封又如何呢?在會眾中間傳遞盤又如何呢?近來一般設法迫使人多捐的趨勢又如何呢?據1963年2月份的「讀者文摘」報導,「一個法國鄉村的牧師以蝴蝶網代替捐款箱而使他在星期日所收致的捐款大增,因為硬幣會從網中跌出,只有夠大的紙幣才能留在網中。」

這些方法是否能夠增加樂意的施予所帶來的祝福呢?它們無疑會引起人疑惑,,因為它們壓抑自動的響應而將來自甘心捐獻的喜樂消滅無疑。我們應該從基督徒所作捐獻獲得很大的喜樂才對,因為使徒保羅勸勉早期基督徒小組的長老說:「當紀念主耶穌的話說,施比受更為有福。」(使徒行傳20:35)當一個人感覺自己是由於別人好奇的目光或皺眉而被迫捐獻時,他便失去甘心施予的喜樂了。至於一般為了爭取個人的聲望而捐出大量金錢的人,他們已經得到他們所追求的報酬呢——人的讚許,可是他們卻錯過了耶穌所論及的喜樂。(馬太福音6:1-4)雖然今日大多數的捐獻很難稱為樂意的施予,情形卻並非一向都是如此。關於這點讓我們將早期的基督徒考慮一下。

早期基督徒所作的甘心施與

他們如何捐獻呢?歷史家基邦(Edward Gibbon)說:「互相的慷慨施予,將最遙遠的省份也連結起來;較小的小組常由他們較為富裕的弟兄的賑濟所維持。」1教會歷史家連雅達(Neander)說:「整個團體都負起責任照顧他們中間的陌生人,貧窮人,有病的,老人,寡婦,孤兒和為信心的緣故受捆鎖的人。這乃是在聚集禮拜時設立自願捐獻的最主要目的之一。」2

在早期的基督徒當中沒有受薪的牧師,也沒有十份一捐和傳遞獻捐盤。「在最初的純樸時期教會的傳教士是親自勞力維持自己生活的。」3「在每個舉行崇拜的地方,不論如何細小,都有一個箱以便讓在場的崇拜者放下他們的捐獻。」4捐獻的時期和捐款的數量是完全出於自願的。大約在公元190年歸信基督教的透得連(Tertullian)寫道:「每個人每月一次或在他喜歡的時候,只在他自願這樣行和有能力這樣行時,會帶一些錢幣去捐獻,因為沒有人會被迫如此行。」5

無論他們在何處聚會,早期的基督徒都有一個箱隨意放下他們的捐款。他們從不對小量的捐款表示不歡迎。早期的基督徒耶穌基督曾論及那只捐了兩個小錢的寡婦說:她所捐的其實比其他所有人更多。(路加福音21:1-4)他們知道使徒保羅所頒佈的原則:「因為人若有願作的心必蒙悅納,乃是照他所有的,並不是照他所無的。」(哥林多後書8:12)當有特殊的需要時,早期的基督徒會按照他們自己的經濟狀況撥出一些款項供捐獻之用:「每逢七日的第一日,各人要照自己進項抽出來留著。」——哥林多前書16:2。

這樣的捐獻為捐的人帶來很大的幸福。他們是甘心捐獻的,而這使他們感到非常快樂。他們的捐獻也贏得了上帝的祝福,而運用這些金錢的方式則使許多人自其得益。結果正如使徒保羅所描述一般:「各人要隨本心所酌定的,不要作難,不要勉強。因為捐得樂意的人是上帝所喜愛的,叫你們凡事富足,可以多多施捨,就藉著我們使感謝歸於上帝。」(哥林多後書9:7,11)保羅解釋這種捐獻的功用並不僅是賑濟基督徒弟兄,同時也使感謝歸於上帝。這樣的捐獻證明了他們的信心的真實,同時也榮耀了上帝。

早期的基督徒不但幫助已信的弟兄,他們藉著將關於上帝王國的好消息帶給不信的人而幫助他們。當早期的基督徒在物質上支助使徒保羅從事他的傳道工作時,他們可以感覺到他們正在推廣上帝王國的權益。他們覺得自己可以像使徒保羅一樣說:「凡我所行的都是為福音的緣故,為要與人同得這福音的好處。」——哥林多前書9:23。

今日基督徒樂意的捐獻

今日真正的基督徒也想像早期的信徒一樣享有樂意捐獻的祝福。你在哪裡可以見到這種捐獻呢?你可以在耶和華見證人的任何一間王國聚會所裡見到。在他們的王國聚會所和其他無論大小的聚會地點,耶和華見證人都有一個箱可以讓人放下他們自願的捐款。他們永不會將這個箱傳遞到別人面前。所有的捐獻都是自願的。你可以隨自己的意思捐多少。沒有任何人會感覺難堪,也不會被嘲笑或尊崇。這些捐款並非用來作主持的傳道員的薪金,反之乃是用來支付聚會所的開銷和在當地宣揚上帝的王國好消息所需的費用。

普世二萬二千多個耶和華見證人的小組均一致認識有推廣好消息的需要,不單在他們自己本國內,同時也在全世界的各地。由於這緣故,各小組在有能力時會通過決議將若干數量的捐款寄給守望台社用來推行普世耶和華見證人的傳道工作。當耶和華見證人的若干個小組聚集在環務大會中時,他們不但負擔禮堂的租金,而且也時常通過決議捐一筆錢給社方。

不但耶和華見證人的小組和環可以直接捐款給社方供促進傳道工作之用,個別的人亦可以這樣行。他們可以將捐款寄給紐約,布洛克林一區哥倫比亞山道124號賓夕泛尼亞州守望台聖經社。(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124 Columbia Heights, Brooklyn l, New York)不是在美國居住的人則可以將他們的捐款寄給當地的分社辦事處,這些辦事處的地址在社方大部份的書藉和小冊子均有列明。

雖然耶和華見證人並不立誓規定他們所捐的數目,他們卻承認保羅的話所宣布的原則:「因此,我想不得不求那幾位弟兄先到你們那裡去把從前所應許的捐資預備妥當,就顯出你們所捐的是出於樂意,不是出於勉強。」(哥林多後書9:5)早期的基督徒認為預先說明他們想捐的數目是適當的,因為由此他們可以定下計劃。由於這緣故,每年均有許多個別的耶和華見證人寫信通知社方他們在一年中希望能夠直接捐給社方多少錢供促進普世的傳道工作之用。如此行並不是立誓,反之只是對於他們所樂意和希望捐出的款項的一個估值而已,如果耶和華容許的話。社方感激這樣行的人的好意。若有任何人不能照願望捐獻的話,社方並不會寫信提醒他。所有的捐款都是自願的。社方從不輕看微少的捐款。各地有些見證人只能捐出很小的數目,正如耶穌所論及的寡婦一樣。他們甚至可能需要經過很久的儲蓄和計劃才能捐出這微少的數目;可是重要的並不是數量。他們也體驗到甘心的施予所帶來的幸福。

守望台聖經社如何運用這些捐款而使所有的人得益呢?舉例說,去年社方用了二百六十多萬美元協助海外傳道員和特別先驅傳道員、在普世各地宣揚上帝的王國。社方同時用了$470,000美元幫助環務和區務僕人支付他們在探訪各小組以鼓勵他們從事傳道工作時所需的費用。再者,今年有104個傳道員從世界各地被送到守望台基列聖經學校受特殊的訓練,他們的一切費用均由社方支付。社方同時維持87個分社辦事處和宿舍,其中有一些更設有印刷廠以便使社方的書刊,例如這本定期刊物,能夠以微少的捐款分派給普世各地的人。

雖然耶和華見證人直接捐款給社方或當地的王國聚會所,他們的捐獻並不止於自願的經濟支持,他們也獻出他們的時間和精力以幫助他認識上帝的王國。一個歷史家曾評論說:「在最初的兩個世紀,整個教會主要說來乃是一個傳道的團體。」6所有的份子都是樂意的捐獻者。由於跟從早期的基督徒而非基督教國,今日耶和華見證人的新世界社會正享受著樂意的施予所帶來的祝福。

附注

1 Edward Gibbon著之History of Christianity,第177頁。

2 Angustus Neander著之The History of the Christian Religion and Church, During the Three First Centuries,由 H. J. Rose自德文譯成英文,第156頁。

3 Edward Backhouse及Charles Taylor合著之Early Church History,第263頁。

4 John F. Hurst著之History of the Christian Church,第一卷,360頁。

5 T.R. Glover所譯的Apology,第175頁。

6 De Pressensé之Martyrs and Apologists,第20頁。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