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守》66 6/15 355-356頁
  • 你能夠承擔罪責嗎?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你能夠承擔罪責嗎?
  •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66年
  • 相似資料
  • 作一個大丈夫——負起責任來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61年
  • 目錄
    警醒!2020年
  • 1.苦難是上帝造成的嗎?
    警醒!2020年
  • 我們應該責怪上帝嗎?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61年
查看更多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66年
《守》66 6/15 355-356頁

你能夠承擔罪責嗎?

推卸罪咎一向是人類的一個大弱點。雖然人習慣了推卸罪咎,企圖脫罪卻不是可嘉的行為;這樣行既缺乏忠實和愛心,而且也不明智,因為正如所有為了目前自私的利益而做的事一般,它的利益是非常短暫的,而且往往弊過於利。

且以第一個人類亞當為例。當他的恩主和創造者,宇宙至高的法官耶和華審訊他時,他諉過於夏娃說:「她把樹上那果子給我,我就吃了。」(創世記3:12)他非但不坦白承認他吃了;反而諉過於他的妻子,這是多麼缺乏愛心!

亞當甚至試圖歸咎於上帝,說:「你所賜給我……的女人,她把……果子給我。」換句話說,『你有什麼好說呢?你賜這女人給我;應怪的是你而不是我。』他忘記了他曾一段長時期在低等動物中間生活,當時他感覺多麼空虛而渴望有一個配偶;他也忘記了當他初次被上帝介紹與夏娃認識時,他感到多麼喜樂而不禁說道:「這是我骨中的骨,肉中的肉!」——創世記2:18-3:12。

既然亞當立下了一個壞榜樣,無怪夏娃也不承擔罪咎而企圖把它推在那對她說話的蛇身上。但是她和亞當推卸罪咎可以幫助他們逃避不順服的苦果嗎?他們得到憐憫嗎?他們既沒有後悔的跡象,沒有為自己違反上帝的律法而感覺憂傷痛心,上帝怎會憐憫他們呢?——創世記3:13-19。

鑑於我們的始祖不願意承擔罪責而作了一個壞的開始,無怪他們所有的後裔都有跟隨這條途徑的傾向。事實上,它是我們這個時代的特徵之一。在我們今日推卸罪責的顯著例子之一是在少年犯罪方面。父母喜歡將罪過推在學校,警察和我們所生存的時代上;不錯,這一切都負有一部分責任。但是最大的責任還是落在少年罪犯的父母身上,因為上帝的道豈不是告訴我們,「教養孩童,使他走當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離嗎?」——箴言22:6。

斯堪的納維亞的警方有三個權威均支持聖經的主張:瑞典的副警長韋斯特連,丹麥的副警長阿爾斯尼斯·安得遜和挪威的警長約翰·格澤德。當有人問他們少年犯罪行為應該歸咎於誰時,他們都毫不猶疑地說:「父母!」據他們說:「因為學校不再擁有合法的權柄來保持秩序[藉著施行體罰],這項責任遂落在父母身上。」

既然如此,很明顯地,倘若父母拒絕承擔罪咎,他們怎可以期望在管教兒女方面設法補救而有所改良呢?如果他們的兒女喜歡做不法的事,他們應該留心觀察,他們有什麼短處,然後抽出時間向兒女表現愛心和管教他們。

這並不是說犯罪少年的本身沒有過錯。他們中間有許多人都知道什麼是對,什麼是不對。至少他們知道他們喜歡別人怎樣待他們,而簡單的邏輯應該使他們知道他們應該以同樣的方式對待別人。犯罪的少年並不可以將罪責完全推在他們的父母身上。他們大可以為自己立下一個值得追求的目標,他們也可以拒絕與一些專好搗亂的人交遊。他們可以藉著管束自己以表示不辜負父母的愛,並且體會到自己應該感激父母將自己帶到世上來和供給自己各種生活的必需。

另一個適切的例證是種族問題。今日在許多地方因為有些人受到不公平的歧視而產生了很多暴動。但是罪責完全是在對方嗎?據一位雖然出身寒微,但是據稱在商業上卻獲得很少人——包括白人和黑人——所能達到的成功地位的F先生說,則不是。他指出那些受歧視的人也有責任力求上進和不要朝反抗力最少的方向走。

這條原則也適用於我們日常的事務上。我們曾因行事不智,不小心和自私以致受人責備嗎?若然,我們便當負起罪責。我們公開承認我們的錯過而負起罪責,比較企圖推卸罪咎更易贏得到公正和仁慈的待遇。事實上,我們坦白承認罪過反會贏得別人的尊重。這證明我們的忠實和愛人如己。

願意承擔罪責的人所表現的另一種美德是謙虛。誰沒有過犯呢?誰沒有罪過呢?聖經說「沒有。」(列王紀上8:46)事實的真相是,一個人承認罪過比他接受別人稱讚的方式更能表現出他的謙虛。當受人稱讚時,我們不難顯露出謙虛。但是當我們受責難的時候,我們卻更顯露出我們是否真正的謙虛。如果我們真的謙虛,我們便不會只顧證明自己是對的,反之我們會準備承認我們的短處。不但這樣,有時為了息事寧人,我們甚至會將不是自己的過錯的罪責也歸在自己身上,只要這不牽涉到重大的爭論或原則便行了。

我們承認自己的過錯對自己有非常良好的影響。這可以鞏固我們的正義感和給予我們自尊心。而且我們可能由於承認過錯而免致一個無辜的人受累;我們由此可以學到一個教訓而避免再犯同一的過錯。此外,我們還表明我們重視上帝對我們的想法,過於別人對我們的想法。真的,甘心承擔罪責是值得我們養成的一種美德!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