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國日曆上的異教節日
早期的基督徒竭力擺脫異教的習俗。「當然,」也許你會說,「我的教會也一樣。」
但真的是如此嗎?
你若知道有許多宗教節日均非起源於真正的基督教而是出自異教的習俗,無疑你會大感驚異。關於這點,在法國的首要大學索爾邦主持中古藝術系講座的著名法國學院會員路易·利俄(Louis Réau)在若干年前寫道:
「雖然神學家不願承認基督教的儀式起源於異教,他們的大部份卻意識到他們必須向[異教]羅馬的農業和葬禮習俗尋找許多基督教節日的淵源和意義。」a
但是為什麼基督教國會將異教的節日置於他們的日曆中呢?「為了避免衝撞及改變大眾的信仰,」利俄說,基督教國的領袖「保持[異]教節日的日期。」他指出接納異教的假日,易其名而繼續遵守它們「使異教世界歸化基督教的過程大為加速。」b
可是有思想的人定會懷疑到這樣行是否會使基督教異教化。例如請看看基督教國日曆上的普通節日,然後將你自己的信仰和所守的習俗與早期基督徒所守的比較一下。
死者的節日、復活節、聖誕節
由於普世的人均相信人類有不朽的靈魂,基督教國於是將與死者有關的許多不同節日通通接納了。例如利俄說:「在十一月初慶祝的萬聖節就是被教會改頭換面的一個異教的死者節日。」
在十一月二日慶祝,企圖藉著祈禱和賙濟窮人來救助煉獄裡的靈魂的萬靈節又怎樣呢?它也是由異教的習俗轉變而成的。一本標準被參考書說:「實際上,萬靈[日]就是將一年的某部份(通常是末後的部份)用來紀念死者的全球性習俗的改裝。巴比倫人守一個長達一月的萬靈節,當其時僧侶會獻祭。」c希臘人和羅馬人也慶祝以巴比倫的異教習俗為根據的死者節日。
至於英國國教,以及希臘和羅馬的天主教徒在復活節前所守的一段齋戒時期又怎樣呢?一本關於異教崇拜的參考書告訴我們說:「齋戒四十日的四旬齋是直接由巴比倫女神的崇拜者轉借來的。」d所以,當我們發現基督教國日曆上的復活節也不是基督耶穌和他的使徒吩咐人遵守的而是源自異教的習俗時,我們自不應感覺驚奇。亞歷山大希斯盧牧師寫道:
「復活節(Easter),「伊斯他」這詞含有什麼意思呢?它並不是一個基督教的名詞。它最初出源於迦勒底。伊斯他(Easter)其實就是天后……阿斯塔提(Astarte),她這個名字,按照尼尼微人的發音,顯然是與今日[英國]普遍採用的復活節名稱發音完全一樣的。雷雅特指出這名字在亞述人的石碑上是伊什他(Ishtar)。對彼勒和阿斯他提的崇拜很早已傳入英國……這就是復活節(Easter)的歷史。今日一般人慶祝這節時仍然採用的宗教儀式充分地證實了歷史的證據而表明它是來自巴比倫的。迦勒底人的儀式所採用的東西正如今日所採用的一樣,在耶穌受難日(Good Friday)有熱的十字麵包,在復活節的星期日則有彩色蛋。」e
既然復活節也起源於異教,很自然地你會懷疑到基督教國的另一個大節日——聖誕節。查考過各種標準的參考著作之後,你會發現早期的基督徒是不知道有這個節日存在的,直至第五世紀羅馬天主教教會才在紀念太陽神誕生的那日和羅馬人拜農神(Saturn)的農神節結束時慶祝耶穌的誕生。在異教徒的這段狂歡時期的開始他們會交換禮物,而這亦成為聖誕節的許多習俗的先模。f因此在宗教改革之後有一個時期基督新教拒絕守聖誕節和復活節而視之為異教的節日,g但是後來他們也逐漸參與異教的狂歡。
雖然教會領袖可能不願承認基督教國日曆上有許多節日均源於異教,它們卻實際是淵源於異教的,在大多數公眾圖書館裡找到的百科全書和其他的參考書皆可以證明這點。基督教國並沒有跟從公元第一二世紀的忠心基督徒所立下的榜樣。
早期的基督徒拒絕守異教節日
在第二至第四世紀,特別在君士坦丁時代之後,愈來愈多稱為基督徒的人開始慶祝異教的節日。但是那些聽從耶穌的教訓謹守純真信仰的基督徒則拒絕接受任何異教的節日。你若對這些事略作查察便可以知道他們沒有這樣行。
他們絕沒有為死者的「靈」定任何節日,因為早期的基督徒根本沒有將人類靈魂不死的異教道理教人;反之,他們知道聖經很清楚地指出「犯罪嘅靈魂,定必要死。」——以西結書18:4《廣東話聖經》。
既知道四旬齋是淵源於異教的,你便不應對第五世紀法國馬賽一個名叫卡西挨那斯(Cassianus)的僧侶將早期的基督徒與他當日的教會所作的一項比較感到驚異;他說:「我們應該知道在早期教會的純潔尚未被破壞之前,四十日的封齋是不存在的。」h
至於復活節:「新約聖經和早期教會作者的著作均沒有說要守復活節。在最早的基督徒腦海裡根本沒有特別的神聖時期這種觀念……教會的歷史家蘇格拉底[並非希臘的哲學家]說主和他的使徒具有完全的真理,他們是不會守這個節日和其他節日的。他說:「使徒們沒有想到要定節日,他們只求過著無可指責和敬虔的生活,……無疑這就是事實的真相。」i
再者,早期的基督徒也沒有慶祝耶穌的誕辰,因為耶穌基督只吩咐他的門徒紀念他的死而非慶祝他的出生。(哥林多前書11:24-26)《美國百科全書》清楚地告訴我們說:「第一世紀的基督教會是不慶祝[聖誕節]的。」——第VI卷,第622頁,1956年版。
所以在基督教國每年日曆上所加添的節日並不是耶穌和他的使徒吩咐人遵守的;它們只是變節的基督徒的產品而已。
與上帝的道衝突
那麼早期的基督徒根據什麼來反對守異教的節日呢?根據上帝的道。第一世紀有許多基督徒都曾處於猶太人的或摩西的律法之下而守它的節日。但是他們絕沒有打算在上帝藉著耶穌基督將律法的安排在它達成了目的而將它廢除之後代之以異教的節日。甚至關於希伯來籍的基督徒所一度遵守的猶太節日——上帝曾一度要求猶太人遵守它們而以之為一種宗教義務——,耶穌基督的使徒保羅寫道:
「你們謹守日子,月份,節期,年份。我為你們害怕,唯恐我在你們身上是枉費了工夫。」——加拉太書4:10,11。
當然,我們無法想像使徒保羅會給予那些榮耀異教神祇的節日一些基督教的名字,因為保羅很懇切地敦促崇拜宙斯(丟斯)和希耳米的人「離棄這些虛妄,歸向那創造天地海和其中萬物的永生上帝。」——使徒行傳14:12-15。
所以使徒保羅自己絕不會接納任何「虛妄」的事,即如異教的節日等,以求使更多的異教徒成為基督徒。反之,第一世紀的基督徒堅守上帝的道和他的命令:
「義和不義有什麼相交呢?光明和黑暗有什麼相通呢?基督和彼列有什麼相和呢?信主和不信主的有什麼相干呢?上帝的殿和偶像有什麼相同呢?因為我們是永生上帝的殿;就正如上帝曾說:『我要在他們中間居住,……』又說,『你們務要從他們中間出來,與他們分別,不要沾不潔淨的物,我就收納你們。』」——哥林多後書6:14-17。
我們有壓倒性的證據證明基督教國的節日是源於異教的。再者這些證據清楚地表明早期的基督徒均極力避免這些異教習俗,而且聖經亦警告基督徒勿沾染這些習俗。所以現在請你忠實地問問自己:你對這些異教節日懷著什麼態度呢?你的教會對它們具有什麼看法呢?你和你的教會與早期的基督徒相像嗎?縱使你的教會不捨棄這些習俗,在你知道這些事的真相之後,你能夠不捨棄它們嗎?
[腳注]
a Iconographie de l’Art Chrétien(基督教的人像藝術),(巴黎,1955年)路易·利俄著,第1卷,第50-52頁。
b Iconographie de l’Art Chrétien(基督教的人像藝術),(巴黎,1955年)路易·利俄著,第1卷,第50-52頁。
c 《芬克與華格奴爾合編之民間傳說,神話及傳奇標準辭典》(紐約,1949年)第1卷,第38頁。
d 《兩個巴比倫》(倫敦,1957年),亞歷山大·希斯盧著,第104頁。
e 《兩個巴比倫》第103,107,108頁。
f 例如,可參考《美國百科全書》(紐約,1956年),第六卷,第622頁。
g 《大英百科全書》1959年版,第11卷,第107頁。
h 引自《兩個巴比倫》第104頁。
i 《大英百科全書》(紐約,1910年)第八卷,第82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