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守》66 11/1 665-667頁
  • 馬撒大的悲慘史跡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馬撒大的悲慘史跡
  •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66年
  • 小標題
  • 相似資料
  • 馬撒大的顯赫
  • 悲慘的結局
  • 梅察達——何以有這件事發生?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90年
  • 梅察達——彌賽亞已經來臨的證據?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90年
  • 激進派
    詞語解釋
  • 耶路撒冷被羅馬人毀滅
    洞悉聖經(下冊)
查看更多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66年
《守》66 11/1 665-667頁

馬撒大的悲慘史跡

基督時代一般承認耶穌為彌賽亞的猶太人對他們的將來均充滿信心,因為他們知道他們得到耶和華的喜悅;在另一方面,聖經不變的預言卻使剩下來不接納他的人有理由對他們黯淡的將來深感不安。

在幾個世紀之前,但以理先知已預言在彌賽亞被剪除之後不久便會有戰爭和荒涼來臨。(但以理書9:26)施洗約翰也指出「憤怒」的毀滅將會來臨。(馬太福音3:7,11,12)「報應的日子」已快來到了,耶穌甚至吩咐耶路撒冷的女子「當為自己和自己的兒女哭。」(路加福音21:22;23:28)這些警告特別指在公元70年臨到耶路撒冷之上的毀滅;當時羅馬大軍在提庇留將軍率領之下向崩提的洪水一般沖進耶路撒冷。

雖然耶路撒冷常被視為猶太歷史的焦點,但是在公元66年猶太人反叛之後那段淒慘的歲月中,猶大有另一個地方在當時那個暴亂時期佔有很重要的地位。那地方就是名叫馬撒大的石堡壘,因為在公元66年,有一群狂熱的愛國者在那裡捉住和殺了羅馬的衛戍部隊。歷史家約西佛斯將這場屠殺稱為「我們與羅馬戰爭的導火線。」這群狂熱者由於喜歡使用短劍(sicae)而被稱為Sicarii,他們反抗強大的羅馬軍隊,直至公元73年才被消滅。

馬撒大的顯赫

最近考古學的發掘隊從沙石下發掘到歷史的祕密和馬撒大——這名的意思是「堅固的堡壘」——的光輝陳跡。特別使聖經研究者感興趣的是在那裡所發現的詩篇,創世記和利未記的書卷——它們當然是在馬撒大陷落之前寫成的。

當你從耶路撒冷向南行到死海荒涼的西岸時,你可以看見一個平頂的山或高台高出周圍的峽谷1,000呎,它與1,800年前約西佛斯所描述的景象差不多:

「這是一個石山,它的圓周不少,很高。它的四周被深不見底的大峽谷所包圍;這些峽谷非常陡峭,甚至走獸也攀登不上;這個石山只有兩處地方可以攀過……雖然十分艱險……其中一條路稱為蛇徑,它的通道宛如蛇一般狹長和曲折,……那裡兩旁均有很深的大裂口和懸崖,其形勢之險峻令人觸目驚心……大祭司約拿單最先在這個山頂建築一座堡壘,稱之為馬撒大。」——《猶太人之戰役》,第VII卷,第VIII章,第3段。

以前一般人均以為這個約拿單是猶大·馬卡庇阿的兄弟。但是近代的研究卻認為實際上公元前104至78年間的亞力山大·詹尼阿斯可能是第一個在這個山上設防的人;由此奠下了以後的悲劇的基礎。

希律大帝體會到這個差不多堅不可破的堡壘的安全性,因此當他被逼逃亡出國時,他很放心地將他的家人安置在那裡。其後當他從羅馬返國而恢復他的控制權時,他開始進行一項建設計劃以加強馬撒大的天然防衛。

希律對馬撒大的最大建設就是築造一個至少包括十二個大水池的導水系統。這些在堅實的石層中掘鑿而成的巨坑據估計可容水8,000,000加侖而足供一千人被圍困一年之用。其中有些水池是藉著蓄阻臨近河床的水而注滿的。當偶然有雨下時,他們將雨水直接由一條導水管引到較低的水池中,然後用人工將水運到較高的水池裡。

這座看來好像船一般的山在山頂的平台上種植農作物以供應在被圍困時所需的額外糧食。在台的周圍築了兩度石牆,在兩度牆之間建有宿舍。在高台上的其他建築物包括有軍隊住的兵房,縱橫錯綜的儲物室,還有一間會堂,雖然它可能是後來的狂熱者所建的。

可是,希律的建築並不只限於軍事設備方面。他在馬撒大北邊的懸崖上築了一座三層的精緻皇宮,包括一間有九個房間的屋子,走廊和內院;浴池,華麗的亭台或「遊樂亭」。宮殿差不多時刻都在蔭影之下,並且以彩色繽紛的鑲嵌,壁畫和雕刻精美的石柱作裝飾。藉著石裡的暗梯由一層可以很容易通到另一層。

另一間值得注意的建築物是所謂的「西宮,」它位於山頂上,築成好像大殿那樣精巧。希律大概在這裡招待他的賓客留宿。所作的發掘在此發現了以色列境內最大的羅馬浴室。它設有牆裡藏有熱水管的溫室,與現代的土耳其浴室很相似,此外還有冷室和衣物室,它甚至裝設了一個有沖洗系統的坐廁,——可說是據今所知最古老的一個。

悲慘的結局

可是馬撒大的顯赫只是很短暫的,因為在耶路撒冷陷落之後兩年它便被羅馬總督菲累維阿·西爾發所率領的第十軍團所圍困。它乃是猶太人所最後緊守的據點。由公元72年十二月至公元73年暮春,羅馬軍隊以9,000個猶太奴隸將糧食和水運到軍營,並以6,000個兵士將山上所有可以逃走的通道完全截斷。他們在原來的石上建了一個300呎高的石岡來攻擊這個山的西面。然後在其上又築了一個75呎高的石台和一個90呎高的塔來攻擊山頂上的高牆。

當羅馬人擊破石牆時,他們見到一度匆忙地以兩行木梁夾著泥土而築成的牆;由於重擊只會加增這度牆的堅固,羅馬軍隊便將它放火焚毀。鑒於次日便可以攻下這個堡壘,羅馬軍隊於是在當晚撤退。山內的猶太人眼見自己已深陷絕境,他們的領袖以利撒便說服他們寧死也不作奴隸,於是每個已婚的男子遂與妻兒哭別,然後,忍痛將他們殺死。在此之後他們用抽籤的方法選出十個人將山上其餘的人殺死,最後直至只殺剩一人時,他便用自己的短劍自剖而完成了馬撒大的慘劇。

次日清晨,羅馬人以為他們會面對一場吃力的惡鬥,但是他們只找到兩個婦人和五個孩童躲在山洞裡。這幾個劫後餘生的人透露了他們所目擊的大屠殺,男女老幼共死了960人。耶穌曾說:「報應的日子」將會臨到一切拒絕聽從他的預言性警告的人身上,馬撒大的悲劇無疑證明了他的預言的準確。

[第665頁的地圖]

(排版後的式樣,見出版物)

馬撒大

耶路撒冷

死海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