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當有益的交往
我們應該為了得人歡心而犧牲真理嗎?你可以怎樣檢討你的交往?
每個正常的人都喜歡結交朋友。雖然並非所有的人都喜歡人群的喧譁和熱鬧。他們卻喜歡與一些友善誠實的人來往。能夠與一群能令你感到自在和從日常生活的工作和難題得到舒解的人來往是多麼愉快的一件事!
無論你到那裡,你都會見到表明人需要群體生活的證據。在這方面人類好像羊一樣喜愛群居。試想想所有的社團、公會、俱樂部和團體都是由一些以志趣相投或尋求溫暖友情的人組成的!
在郊外或海濱的野餐,在深秋的晚上環著營火閒談,圍著鋼琴同聲合唱,這些都是令人回味的樂事,而它們之值得留戀主要是由於朋友歡聚一群的緣故。甚至連群結隊參觀運動會和聽音樂,思想的相通乃是快樂的一個來源。若獨個兒參加這些集會,你便會發覺興味大為減低。我們均彼此需要:由於一種自然的慾望,我們均需要彼此交往。
無益的交往
雖然與人交往可以帶來歡樂,但是我們必須記得並非所有的交往都是有益的。有些交往可以使人墮落,有些交往則可以使人上進;有些給你壞的影響,有些則給你好的影響。因此,分辨好與壞的交往和棄惡從善的能力是多麼重要!
例如,試想想人類早期的歷史,當地上各民族集居於示拿平原時的情形。當時有人提出一個狂妄的計劃,它的動機看來似乎很合理。他們想建造一座大城和一座高塔,使所有的人都在一個中央政府統治之下集合在一起。但是上帝的旨意卻是要人類散居全球。耶和華對他們這種交出顯然感覺不悅,因為他混亂他們的言語,而迫使他們放棄他們的計劃。——創世記11:1-9。
另一次,在若干年後,當以色列人人進入上帝應許賜給他們列祖的地方時,他們的交往也得不到上帝的喜悅。上帝警告他們要避免與當地的居民有任何交往。為什麼呢?因為上帝已因迦南人的不潔和墮落判決他們遭受毀滅的命運;以色列人與他們作任何交往的都會受到他們的影響而離棄他們對上帝的崇拜。——出埃及記34:12;申命記7:1-5。
雖然在團結與和平共存的漂亮幌子之下提出,耶穌基督和他的使徒對於不良的交往懷有什麼態度呢?使徒保羅說:「你們和不信的原不相配,不要同負一軛。義和不義有什麼相交呢?光明和黑暗有什麼相通呢?基督和彼列什麼相和呢?信主和不信主的有什麼相干呢?」(哥林多前書6:14,15) 使徒保羅知道得很清楚耶穌素來拒絕與偽君子來往,反之他寧願與一些謙虛而渴求公義的人相交。
現今雜交的危險
像過去一樣,今日亦有人常常鼓吹團結,不論動機和目的如何——不惜任何代價爭取和平,無論你的信仰是什麼只要你自己相信而不試圖改變別人,你可以來加入我們中間——這種誘人的邀請常常都可以聽見。但無論邀請者是一個宗教團體抑或僅是一個小型的社交集團,你都最好先查清楚他們的思想和目的究竟如何。
很多時這些團體是由一些不尊重上帝和他的道的人所支配。在他們的圈子裡,他們會公開表示不贊同你以聖經為根據的信仰。他們會告訴你宗教的討論會使人分裂而非團結。但是在這些團體裡,你可能會聽到一些政治意見的激烈爭論。他們害怕談論上帝的道的真正原因豈不很可能是這樣行會使他們的習慣和行為受到譴責嗎?
這種交往的危險之一便是使你因保持緘默而分擔罪責。當公開討論而有些人毀謗和侮辱上帝及他的道時,一個人必須有很堅強的信心才敢發言支持真理。膽怯的人通常會為了避免與人衝突和失去別人的好感而三緘其口。當然,「靜默有時,言語有時,」但是我們若不想歸入毀謗和侮辱上帝的人之列就不能永遠保持緘默。——傳道書3:7。
由於避免與一些自私和不敬虔的人交往,猶太支派的大衛王能夠充滿信心地在禱告中與他的上帝親近說:「我沒有和虛謊的人同坐;也不與瞞哄人的同群。我恨惡惡人的會,必不與惡人同坐。」(詩篇26:4,5)「瞞哄人的」人無疑包括一些不敢作任何聖經的討論,因為他們畏懼對某些原則採取明確立場會使他們失去「朋友,」或為他們帶來言行一致的責任的人。
縱使你所結交的人是奉公守法的人,但是他們若對上帝和他的道缺乏信心的話,他們也可能對你有不良的影響。你會發覺自己漸漸在靈性上退步以致對人的喜悅比較對上帝的喜悅更為重視。你也不能期望改革這樣社團。相反地他們那種不敬虔的態度豈不是更可能傳染給你嗎?使徒保羅便體會到這種危險,因此他警告說:「你們不要自欺。不良的交往會破壞有用的習慣。」——哥林多前書15:33,《新世》。
從正當的交往得到快樂
上帝的智慧告訴我們:「[真正的]朋友乃時常親愛,弟兄為患難而生。」(箴言17:17)與這種人交往總是使人快樂的,因為他們會尊重你以聖經為根據的信仰;你若因你的信仰而受逼迫,他們隨時支持你和幫助你。在困難的時候,他們不會害怕承認是你的弟兄。
你只可以從一個地方獲得這種牢不可破的友誼,就是在上帝真實的見證人的小組裡。在他們當中沒有人會厭煩談論真理和討論上帝的道及它的原則。當你由於緊守正義而受到反對時。他們會給你支持和鼓勵。經常每週一次或多次到他們的王國聚會所的聚會中與他們交往可以使你有機會和一些愛戴和榮耀造物主的人建立堅固的友誼。
當然,愛戴上帝和渴慕公義的人的彼此交往為他們帶來若干責任。他們不能像一些放蕩不羈和不敬虔的人一樣不斷找尋新的刺激或消磨時間的方法。相反地有價值的交往會引致有價值的活動。在一個彼此互助的基督徒社會裡,你很快便會體會到以一種負責的方式來事奉上帝並不是一個難當的重擔。事實上這是一種喜樂。
你會和誰交往
自然交友的問題應該由各人自己決定。但是聰明的人會聽從上帝在論及一些不敬虔和固執己見的人時所發出的仁愛訓示:「不要與他們同行一道。」他又提醒我們說:「和愚昧人作伴的必受虧損。」(箴言1:15;13:20)上帝也通過摩西表達他對這事的想法,說:「不可隨眾行惡;不可在爭訟的事上隨眾偏行,作見證屈枉正直。」(出埃及記23:2)耶和華憎惡一些在別人的思想與行為均抵觸他的原則時仍然附和大眾的人。
當使徒保羅預言到現今我們這段充滿了對全人類社會均有惡劣影響的自私和不法事件的危險日子時,他列出作惡的人會包括「謗讟、違背父母、忘恩負義」的人,「不愛良善」的人和「任意妄為、自高自大、愛宴樂不愛上帝」的人,然後他嚴肅地忠告說:「這等人你要躲開。」(提摩太後書3:1-5)在這個邪惡的事物制度的「末期」中,每個基督徒都急需聽從這個訓示而只與一些愛戴上帝和愛行對的事的人交往。凡是遵從這項訓示的人在友誼方面永不會失望。他們可以衷心地說,『彼此交往真是一件有益的樂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