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守》67 6/1 323-324頁
  • 你不知道的事也能夠牽累你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你不知道的事也能夠牽累你
  •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67年
  • 相似資料
  • 給現代的智慧之言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59年
  • 來自耶和華的一項個人恩賜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74年
  • 藉著接受責任而不斷證明你的為人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62年
  • 「你們中間誰是智慧和通達的呢?」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58年
查看更多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67年
《守》67 6/1 323-324頁

你不知道的事也能夠牽累你

「我不知道的事不會牽累我」。「我只理自己的事,讓別人理別人的事。」「至低限度,我不知道的事,他們自不能怪責我。」這只是一些怕受別人連累,不想為鄰人或同胞分擔任何責任的人所提出的部分論調而已。有些人甚至實際認為孤居獨處,與世隔絕可以使他們過一種清靜閒適,優遊自得的生活。

這種態度明智嗎?那些懷著這種態度而這樣行的人可以同時稱為上帝的愛子耶穌基督的門徒嗎?

「不知是福」這句話誠然很吸引人。根據人類的公平法則,無意犯罪比故意犯法較受人同情。因此,表面上看來不知者不罪似乎很合理。

但是關於這問題,為什麼不向上帝的道聖經尋求權威性的訓示呢?也許我們可以討論一下亞伯拉罕的姪兒羅得。上帝這個忠心的崇拜者可以對所多瑪和鄰近城市所發生的事視若無睹;他可以自欺地認為那裡的情形並沒有什麼不妥,而他少知道些事便可以少負些責任。但是這個蒙上帝嘉許的人對事情的看法怎樣呢?聖經回答說:「因為那義人住在他們中間,看見聽見他們不法的事,他的義心就天天傷痛。」——彼得後書2:8。

否認我們對鄰人和同胞的安全和福利負有責任可能看來會減輕我們的負擔。這就是一般決心「只顧自己的事」的人的想法。但是請停下來想想這個問題:我的態度與那犯流血罪的該隱在對上帝說「我豈是看守我弟兄的麼?」時所表現的態度有什麼分別呢?(創世記4:9)由於懷著對別人的事漠不關心的態度,大城市的人有時甚至見到有人在街頭被打死也只是袖手旁觀而不召喚警察。

其實人所不知道的事也可能為人帶來傷害,甚至致命的傷害。如果你住在樓上,而你不知道樓下發生了大火,這時你實際已處於極度的危險中了。同樣地,一個盲人若向著一個深坑的方向走去,他亦有很大的危險。兩者均需要別人對他們提出警告。但是如果人人都決心「只顧自己的事,」有誰會警告他們呢?處於險境的人豈不會由於他們所不知道的事而受害嗎?

有些人會故意不肯留心警告,正如使徒彼得很清楚地指出:「他們故意忘記從太古憑上帝的命有了天,並從水而出藉水而成的地;故此,當時的世界被水淹沒就消滅了。」(彼得後書3:5,6)當時一切不聽警告,一切以為他們不知道的事不會傷害他們的人都未能渡過洪水的災劫。

聖經表明對鄰人的需要視若無睹的人其實正自尋煩惱。智慧者在上帝感示之下說:「與眾寡合的獨自尋求心願,並惱恨一切真智慧。」(箴言18:1)切合實際的智慧會告訴他他急需與別人保持有益的交往。孤獨並不能成為卸責的藉口,也不能替你消災解難。

不錯,像駝鳥一樣把自己的頭埋在沙裡是沒有用的。責任總會落在我們身上,從使我們矇然不覺或拒絕正視它們。試想想古代一些拒絕聽上帝的警告的以色列人所遭受的悲慘結局;他論及他們說:「萬軍之耶和華說:『我曾呼喚他們,他們不聽。將來[他們遭遇災難的日子]他們呼求我,我也不聽!』」——撒迦利亞書7:13。

一般拒絕吸收重要的知識,同時懷著他們不知道的事不會傷害他們的態度的人很可能正危害到他們的生命。為什麼呢?耶穌基督在向天父禱告時將原因說出來:「這就是永生——他們吸收關於你這獨一的真神和你所差來的耶穌基督的知識。」(約翰福音17:3,《新世》)因此,吸收正確的知識是很重要的,因為知識會帶來智慧,而智慧則可以幫助我們避免災難。——傳道書7:12。

當耶穌基督和他的門徒在十九個世紀之前開始宣揚王國的好消息時,這為所有聽到的人帶來很大的責任,無論他們肯聆聽與否。如今在我們的日子,由於知識的傳播與及我們正生活在危險的時候,責任也落在我們身上。所以,使徒保羅說得不錯:「世人蒙昧無知的時候,上帝並不監察,如今卻吩咐各處的人都要悔改。因為他已經定了日子要藉著他所設立的人按公義審判天下。」——使徒行傳17:30,31。

在今日上帝正使人把這些知識傳遍地極,因此在他那公平的大法庭之前,不認識上帝的旨意不再能夠成為卸罪的藉口了。真的,你所不知道的事是能夠牽累你的。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