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守》68 4/1 223頁
  • 讀者來函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讀者來函
  •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68年
  • 相似資料
  • 讀者來函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2003年
  • 「針的眼」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77年
  • 讀者來函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2004年
  • 針眼
    洞悉聖經(下冊)
查看更多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68年
《守》68 4/1 223頁

讀者來函

● 在馬太福音19:24和路加福音18:25,耶穌基督將富人進入上帝王國的困難比作有如駱駝企圖穿過一個針眼一般。有些聖經辭典解釋「針眼」可能是指東方一個城市的一道小城門。這些書籍有時還將小城門的圖片刊印出來。耶穌是指這些城門嗎?——美國F.M.君問。

曾有人試圖解釋馬太福音19:24,馬可福音10:25和路加福音18:25所提及的「針眼」是指耶路撒冷一道大城門中的一道小城門。這種解釋包括一種想法,就是在夜間如果大城門關了,這小城門便會開放;一隻駱駝想穿過它是很不容易的。可是在路加福音18:25所用的一個希臘字特別是指一口用來縫紉的針,所以《新世界譯本》將這節經文譯成:「事實上,一隻駱駝穿過一口縫紉針的針眼比一個富人進入上帝的王國還容易。」

研究聖經希臘文的各權威,例如懷恩的《新約聖經字義注釋辭典》,均同意《新世界譯本》的譯法。在這本著作的第3卷第106,107頁解釋路加福音18:25所用的希臘字是belone,這字「類似belos,一枝箭,表示一個尖點,所以是一口針。」這本書繼續指出:「以為『針眼』是指小門的想法看來是到近代才有的;在古代並無這種說法。麥基指出(《希斯丁聖經辭典》)『有時有人試圖解釋這個字是指在笨重的大城門裡的一道僅兩方呎的小門。這樣行並沒有重大地改變其意思,但卻破壞了耶穌所用的比喻,而且從巴勒斯坦的語言和傳統方面亦沒有獲得任何支持。」

耶穌基督用實際的縫紉針和實際的駱駝為喻去說明所論及的事的不可能是很合理的。《新世界譯本》所根據的乃是耶穌基督和他的門徒路加所實際使用的語言而非傳統。至於縫紉的針,古代以骨製和金屬製的針均已在聖地被發現,由此表明它在當時已是普通的家庭用品。

● 聖經對於使用誕生石一事的看法如何?——美國M.O.君問。

基督徒可否戴鑲有珠寶的指環是一件由個人決定的事。聖經教訓我們:「你要保守你心勝過保守一切,因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發出。」(箴言4:23)所以在作這個決定時,基督徒應該查驗一下自己的心,看看他的動機究竟是什麼。他所喜歡的寶石是否僅碰巧是一塊所謂的誕生石呢?抑或,一個人在無形中受到迷信的影響而認為某些人與這些石特別有緣呢?

古時許多人都相信誕生石會為配戴它的人帶來「好運」。基督徒相信這件事嗎?當然不;因為他知道耶和華曾指責那些相信「幸運之神」的人。(以賽亞書65:11)有些人也相信誕生石會對一個人的品格有良好的影響。基督徒相信這事嗎?不;因為他知道「新的品格」是藉著遵從聖經的原則而獲得的。(以弗所書4:22-24)中古時代的占卜者替每個月選擇一種寶石,這班人鼓勵人配戴代表其出生月份的寶石以幫助他們趨吉避凶。但是聖經卻指責那些問吉凶和聲稱能預言未來的人,所以基督徒不應該跟從他們。(申命記18:9-12)一個基督徒亦不應該認為一隻指環鑲有一粒「誕生石」就具有特別的意義,因為耶和華的基督徒見證人並不慶祝生日;聖經提及只有異教徒才慶祝生日。——創世記40:20;馬太福音14:6-10。

將這幾點謹記在腦海中之後,我們每個人可以檢討一下自己的動機,並考慮一下這種行徑對自己和對別人有什麼影響,然後作一個個人的決定。

● 聖經在士師記18:27-29的記載說有一個地方直至但支派的人佔領它之後才被命名為「但」。但是為什麼聖經的創世記說這塊地方在亞伯拉罕的日子已稱為「但」?

這個城市位於巴勒斯坦極北而水源豐足的地區,在但族未攻取它之前,異教的居民稱它為利善或拉億。(約書亞記19:17;士師記18:7,27-29)但人重建這個遭毀滅的城市,「按著他們的始祖以色列之子但的名字,給那城起名叫但。」可是大約在四個世紀之前,聖經曾以「但」這個名字提及這個城,它記載說亞伯拉罕追殺基大老瑪及他的盟軍,「直追到但。」(創世記14:14)至於聖經在較早的日子使用過「但」這個名字,很可能它是指發源於這城之南的一條河流的名稱,這條河現在稱為拿爾·艾萊頓。

歷史家兼聖經譯者耶隆(馬太福音14:13所作的註譯)認為約但河這個名稱來自河的兩個源頭,一個稱為約,另一個稱為但;二者匯合之後稱為「約但,」這個名稱在亞伯拉罕的日子已被採用。(創世記13:10)無論如何,並沒有任何證據表明在亞伯拉罕的日子這個地區不可能也稱為但。這個在較早時候所使用的名稱剛好與但支派的祖先的名字一樣,這個可能是個巧合或者甚至是受上帝作指引的。——請比較創世記14:18與希伯來書7:2關於撒冷的例子。

這個名字後來再度在摩西五經的申命記34:1出現;當摩西對應許之地作最後一瞥時,它是在那地區的極端。申命記之使用「但」這個名稱可能與亞伯拉罕的事例具有同樣的理由,但也可能是因為這本書的末尾部分——包括論及摩西死後的事——其實是由約書亞寫的。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