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熱心激勵你的弟兄嗎?
「你們的熱心激動了許多人。」——哥林多後書9:2。
1,2.什麼事件證明人們仍然有能力表現熱心?
在近年來,特別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人們對基督教國各宗教組織的熱心大為減退;這種情形在一般青年當中尤其顯著。在基督教國裡,雖然星期六和星期日 通常被訂為供崇拜上帝之用,許多教堂卻空著無人光顧,而運動場則有人滿之患。球迷——其中有許多是教堂的教友——不惜冒惡劣的天氣和各式各樣的不便,時常更須要長途跋涉和付出高昂的代價,以求觀看一場球賽。他們為自己所擁護的球隊得勝而歡呼,球隊戰敗則予以慰問。
2 有些年青的球迷能夠滔滔不絕地將關於每個球員的統計數字背出,並且樂於將你想知道的一切資料供給你。近年來人們對各種球賽的熱心如此高漲以致在有些地方球場的四周須要築起巨大的圍牆,有些甚至設有壕溝以防止熱心的群眾越過障礙衝到球場上弄傷球員。顯然人們仍然能夠表現極度的熱心,但激動他們的卻不是宗教,對嗎?
3.在英國許多年青人對什麼大為熱心?
3 在英國的青少年當中,披頭四據云比耶穌基督更受歡迎。根據報導,舊的宗教已經死去了。現在有了一種新的宗教。這乃是年青人的宗教,所具有的是年青人聲響。有鑑有世上這種巨大的轉變,披頭四的約翰·連寧宣佈說:「基督教必定會沒落。它會消逝和萎縮。現在我們已經比耶穌更受人歡迎了。」一個年青的女孩同意他的見解說:「你有見過一個女孩對耶穌像狂叫,像她們對披頭四的相片狂叫一樣嗎?」自然沒有。像以往矮小的撒該爬上桑樹想看看耶穌基督一樣,今日的年青人爬到頂樓上爭看他們所愛慕崇拜的偶像。一個女孩在看見披頭四時尖聲喊道:「我的上帝啊!我的上帝啊!我無法抵受了。我無法抵受了。」雖然她口呼「上帝。」激動她的卻不是上帝的一個傳道員或基督的信息。——路加福音19:2-8。
4.我們提出一些什麼問題?為什麼?
4 基督教曾深深地激動人心,使人不惜為了基督的緣故撇下父母和職業、爬到樹上和甚至犧牲自己;今日這種基督教在那裡呢?一度震撼世界的革命熱誠在那裡呢?一度被控「擾亂天下」的人在那裡呢?(使徒行傳17:6)若沒有熱心的傳道員,基督教就不可能有光榮的勝利,也不會有表現基督徒信心的行為。但是今日我們可以在那裡找到這種熱心呢?
基督教國的宗教騷動
5,6.正如它自己的牧師和教士承認,基督教國的宗教陷於什麼情況中?
5 在基督教國裡我們非但沒有見到一種生氣蓬勃的基督教,反而見到宗教在垂死中。佈道家葛培理聲稱基督教國的各教會正在一片可悲的混亂中掙扎。「我們若失去了對基督的熱心,」他說,「其咎在於我們的信心已不再對我們有很大意義了。」佈道家兼神學家卡爾·亨利博士說自由派的基督新教「已失去了大部份的傳教熱忱。」看來這是無可置疑的。1966年十月三十一日當教堂的鐘聲在分裂的柏林響起以紀念宗教改革日時,據報導有許多代表祈求上帝「將宗教改革的精神再次灌輸到基督的教會中。」但顯然上帝的靈卻將這個團體棄如敝屣。
6 基督新教並沒有第一世紀的熱心。美國的一位基督新教領袖承認說:「在環球各地基督的教會正在垂死中。」他將一般自謂的基督徒形容為「自鳴得意、充滿仇恨[和]心地狹窄。」在夜總會傳道的聖公會教士杯特「神父」說『他的教會已日薄西山了。』在英國,宗教被人形容為「正迅速地走下坡。……人們已捨棄了教會,」一位聖公會的牧師說。他並且接著說:「同樣的情形也會在美國發生,教會已劫數難逃。」
7.基督教國的宗教那種毫無生氣的情形必須由誰負責?
7 基督教國的宗教這種毫無生氣的情形應由誰負責呢?這是由什麼促成的呢?美國田納西州納斯維爾的一位循道會領袖說教會實在「太死氣沉沉。」他指責說:「其中有些根本就是虛偽,同時教會太喜歡附和大眾和庸懦無能到令人不安的地步。」聖公會的前任主教派克說:「兩千年來我們一直用花言巧語騙人。難怪我們今日手足無措。」長老會的一個著名教友在不久之前聲稱:「大部份的牧師教士均如此誤入歧途、見解荒謬,並且如此充滿離經叛道、崇尚人文的思想以致他們正對教友愈來愈沒有價值。」
8.什麼因素使人失去信心和宗教的熱心?
8 他的評論可能是對聯合長老會大會最近採取的行動有感而發的。這個大會為該教派採納了一個新的信仰宣言。這項宣言拒絕了認為聖經是上帝「無誤」的道的見解。許多教士和神學院教授對上帝的道聖經的可靠性表示懷疑。他們主張把聖經「非神話化。」他們實際將自己立為法官以決定聖經的什麼道理才是「可能的。」他們聲稱耶穌由處女所生一事只是「神話」而已。現代的科學相信處女生子是不可能的。但是他們一旦懷疑耶穌並非由處女所生,有什麼可以阻止他們對基督是上帝的兒子、死者的復活或甚至上帝的存在也發生懷疑呢?在一般認為聖經含有大量神話的人看來,雖然聖經可能有一部份是上帝所默示的,其餘的部分僅是不完美的人未經證實的主張而已。但人們若採取和接受這種見解,聖經——基督徒的力量和熱心的來源——便對他們變成毫無用處了。甚至人、罪和上帝也變成僅是凡人的臆測而已。
9.教士們怎樣沖淡了上帝的道?這產生了什麼影響?
9 但這豈不是已在基督教國內發生的情形嗎?循道會聯會的前任總裁李斯利·韋特亥德說他想檢查聖經。英國南部活福特聖公會的一個牧師雲賽說聖經含有對人民有害的「屬靈垃圾」和「毒藥。」一位聖公會的牧師,英屬哥倫比亞大學宗教系的主任,宣稱:「上帝是沒有必要的。」「所有的科學——包括宗教的研究——均不需有上帝存在的假設而進行。知識若不需上帝而存在,生命也能夠。」猶太教的牧師祖珥·哥爾在1966年十月廿二日告訴聖地牙哥大學女子學院的學生說:「我們並不相信原罪。我們相信人像亞當一樣會犯罪而非因為亞當犯了罪才有罪,」雖然聖經的主張與此完全相反。(羅馬書5:12;哥林多前書15:22)用人的猜測和謬論沖淡上帝的道並沒有產生一種生氣蓬勃的基督教,因為一種沖淡了的基督教根本就不是基督教。反之這只是一種毫無感化力量的偽宗教而已。
10.這種沖淡在道德上促成了什麼可恥的情形?
10 一種沖淡了的宗教在基督教國裡產生了一種沖淡了的道德——這根本就不是道德。它准許人容忍罪惡,因此它本身便成為一種罪惡。基督教聯合教會(美國公理會、佈道會和革新教會合併組成的一個團體)的牧師羅拔·活特說:「同性戀的罪過並不大於慣用左手。」這個牧師將同性戀患者之間的「婚姻」視為合乎道德的事,並且說他願主持這樣的一個宗教儀式。各教會的領袖主張將成年男子之間的同性戀行為訂為合法和贊成婚姻之外的性關係;他們將聖經中差不多每一個基本的道德原則均一笑置之,雖然聖經乃是基督徒的信心和熱心的根據。既然領袖們如此疏懶怠惰,毫無信心,我們能夠期望他們產生怎樣的教友呢?
11.長老會的一個教友團體怎樣解釋它所感覺的不安?
11 長老會的一個教友團體解釋他所感覺的不安說:「聖經向人宣佈能改變人心和權威性的拯救信息。但是人若懷疑聖經的忠實和權威,他們不久便會對它的信息失去信心了。人們花時間研究『關於』聖經的資料,但是卻將這本書本身的知識忽略了。甚至我們的神學院時常受到懷疑。……人們正渴望獲得一個權威性的拯救信息。損毀聖經的權威而視之為真理謬誤的混合物的人必定會令這個世代失望。」上帝是不可嘲弄的。上帝所定的原則是:『我們所種的是什麼,所收的也是什麼。』(加拉太書6:7)這個世代在道德上和靈性的崩潰必須歸咎於一般牧師、教士和神學院,因為他們對上帝的道聖經的真確性大表懷疑。
12.沒有意義和注重儀式的宗教產生了一些什麼果實?
12 當1966年美國以利諾州的芝加哥發生種族暴動時,事實很清楚地表明羅馬天主教會並沒有教人認識聖經的原則、種族的公平和人類的尊嚴。當時羅馬天主教徒互相打鬥。一個修女被用石頭擊倒。「使我感覺最難過的是我們沒有好好地教導他們,」他說。當一個男子見到一個教士與一個黑種女子並肩同行時,他高聲喊道:「喂,神父,你和她睡覺嗎?」一個住在暴動爆發的地區中的教士說的不錯:「許多年來,這裡大部份的教堂只是教人遵守許多沒有意義的繁文縟節和規條。我們正得到報應。」換句話說,他們所種的是沒有意義的繁文縟節,所收的便是暴動和辱罵。在巴拿馬,一群民眾聲言教士若不准他們賭博和跳舞,他們就要將修女和教士一同吊死。這些到波杜貝羅慶祝羅馬天主教每年一度的黑基督節的人高聲喊道:「我們要一個教士的血。」這些人也有熱心,但顯然不是第一世紀的基督教所表現的那種熱心。與其說它與跟從基督的人的熱心相似,無寧說它更像那些在髑髏地將上帝的兒子釘死的熱心。
辨明熱心的基督徒
13,14.不同的作者怎樣表明今日在地上有熱心的基督教存在?在那一群人當中?
13 這是不是說今日基督教並沒有任何熱心的代表在地上呢?絕不是。今日基督教在地上有些熱心的好代表。現在普世各地已有超過一百萬的基督徒熱心地響應我們這時代的緊急性,甘願將自己貢獻出來成為上帝的傳道員。他們正在向人宣揚上帝王國的好消息,以求在這個事物制度的末日未臨到之前對萬民作一個見證。(馬太福音24:14,《新世》)查爾斯·白列頓在他所著的《這些人也相信》一書中向我們表明這些人是誰。他寫道:「我們的確可以說世上沒有任何一個宗教團體在傳播王國的好消息方面比耶和華見證人表現更大的熱心和耐力。」他們所致力的是一種熱心參與傳道工作而非僅是口裡說「我相信」便算了。
14 宗教新聞編者路易士·卡素斯也論及耶和華見證人說:「他們那驚人的增加速度乃是一種使各教會慚愧的傳道熱心所造成的結果。每個見證人都被視為一個受任命的傳道員;他們被派出去按門鈴、在街頭分派書刊和盡量對人傳佈[王國的]信息。……這種爭取信徒的熱心背後的推動力量便是見證人堅信人類歷史的終結已近在眼前了。他們期望這日子隨時來到,在今後的十年內則更毫無疑問。」
15,16.宗教的觀察家怎樣論及耶和華見證人的熱心?
15 宗教的觀察家看出地上有一群熱心的人是擁護基督教的原則的,他們在自己的生活上謹守聖經的原則。甚至一本羅馬天主教的出版物也表達這個渴望:「我們欽佩耶和華見證人的熱心,而且時常渴望我們自己的天主教教友也具有同樣的使徒精神。」但是羅馬天主教的領袖應該知道,僅是渴望並不能產生熱心的基督徒。
16 將真正的基督徒標明出來的證據之一便是他們由於熱心傳道所遭受的逼迫。一本基督新教的出版物,《阿拉巴馬浸信會友》,在社論中說:「在全世界我們均聽聞這個教派[耶和華見證人]遭受迫害。……無疑他們受人攻擊的唯一原因便是他們對他們的聖經道理具有一種熱心的信仰。至少我們必須承認,他們乃是本國唯一在信仰和行為上如此熱心以致遭受逼害仍然堅忍不拔的一群人。」聖經的執筆者表示熱心會是真正的基督教的標記之一,而一般人都承認他們可以在耶和華見證人的生活上見到這種品質。
表現和保持熱心
17.我們怎樣可以看出耶和華見證人的熱心就是基督教的真正熱心?
17 但是我們怎樣能夠辨明耶和華見證人的熱心就是基督教的真正熱心呢?基督的使徒保羅說熱心會在上帝的靈所結的果實上表現出來。(加拉太書5:22,23)它也會在基督徒那與基督相似的品格上表現出來。一個熱心的基督徒不會「效法這個世界。」他已更新自己的思想,也向自己驗明了「何為上帝的善良、純全可喜悅的旨意。」真正的基督徒熱心會『厭惡邪惡,』『愛人沒有虛假,』『愛弟兄,』『在上帝的工作上不懶惰,』『心裡火熱,常常服事耶和華,』『在指望中喜樂,』『在患難中忍耐,』『恆切地禱告,』留心基督徒的責任,並在道德上表現一種歷久不衰的懇切。——羅馬書12:1,2,9-12;加拉太書2:20。
18.基督徒的熱心怎樣得以維持?
18 真正的熱心並不能單靠天賦的堅忍而維持。這種熱心的來源乃是對耶和華上帝、對他的道和旨意所懷具的一種堅定不移的信心。對上帝和鄰人的愛可以激發這種熱心。與上帝的聖靈保持接觸則可以給予所需的支持。人的靈被上帝的靈所燃點之後,它與一切能力的來源耶和華愈接近便燒得愈旺盛。(以賽亞書40:26)箴言的執筆者將這點很美妙地表達出來,說:「人的靈是耶和華的燈。」(箴言20:27)只要這盞燈與真正的上帝耶和華保持接觸,它便不會熄滅。
19.(甲)什麼證明基督徒的熱心是一種具有傳染性的力量?(乙)耶和華見證人的熱心怎樣真正足以代表第一世紀的基督教?
19 所以,真正的基督徒熱心乃是上帝的靈在基督徒的生活上的表現。耶和華的動力推動我們為他服務。這種力量幫助我們改新自己的品格及將自己的生命呈獻給耶和華。這種動力使我們保持忠貞以榮耀上帝。它給予我們一種持久不變的熱心,而這種熱心的力量則來自對耶和華的事奉。熱心是一種有傳染性的力量;它能夠勉勵別人行善。(提多書2:11-14)關於哥林多人如何熱心的報導感動了亞該亞(羅馬的行省,包括希臘馬其頓之南的整個地區)的大部份弟兄而使他們踴躍捐輸。他們所獻出的不僅是他們的自己,意即他們的精神和力量,他們同時也捐出金錢以幫助別人。(哥林多後書9:2)同樣地我們在今日耶和華見證人的生活上見到他們不但將自己獻出為上帝服務,例如他們在1967年總共用了183,995,180小時從事基督徒的傳道工作,主持了867,009個免費的家庭聖經研究及對一般表示對上帝和他的道感興趣的人作了703,000個回訪,同時他們也捐出大量金錢以幫助別人。在1967工作年度中,他們花了4,551,014.87美元去維持世界各地9,528個忠心的海外傳道員。除了這一切全部時間的工作人員之外,他們還維持在環球96個分社中服務的1,717個弟兄姐妹。他們所表現的這種熱心的確足以代表第一世紀的基督教。這種熱心能夠激勵弟兄更關心屬靈的事務和更努力工作。你的熱心如何呢?它能夠激勵弟兄們嗎?
20,21.基督徒的熱心對年青和年老的人有什麼影響?請提出證據。
20 真正的基督徒熱心對老幼有一種令人鼓舞、振奮的信服的作用。耶和華見證人的一個基列海外傳道員敘述當一個廿三歲的女子初次聽聞上帝王國的好消息時的反應,說:「這個女子是個法籍難民,她抵達瑞士的日內瓦之後即進入天主教的一間女子收容所裡。有一次在渡假時,她的一位女朋友向她談及上帝和聖經。她只與這個朋友見面了兩次,但這已足以在她心裡引起了要有一個聖經研究的願望。見證人與她開始了一個聖經研究。不久她便離開天主教的收容所。她開始到我們的王國聚會所參加聚會。她洋溢著熱心;當她談及真理時,她的眼睛閃耀著喜悅的光采。現在她對每個人都談論真理,雖然我們只一起研讀了四個星期而已。」
21 另一個感人的熱心例子是一個七十歲的老人,他開始上學學習寫讀以求能夠更有效地在別人門口向人傳揚好消息。當他受浸時他已讀到三年級。這樣的熱心使人渴望為耶和華作更大的服務。這樣的熱心也能夠激勵我們的弟兄。
22.若缺乏熱心便會有有什麼情形發生?
22 若缺乏真正的熱心,所有的宗教努力都會變成無效,不久更淪為一種軟弱無力的愚行。一種懶洋洋的老底嘉主義,一種不冷不熱的宗教,遂應運而生了。今日我們在基督教國裡所見到的便是果子。他們在事奉上帝方面毫無信心、毫無喜樂和毫不起勁。因此我們所需的是在事奉耶和華方面全心盡力,充滿上帝的靈和激勵別人的熱心,這樣別人便會渴望成為耶和華上帝的讚美者。
你怎樣才能為耶和華而熱心
23,24.(甲)基督徒的熱心怎樣在傳道工作上是一股持續的力量?(乙)因此這強調我們有什麼需要?
23 真正的基督徒熱心需要很多的精力。這種精力或力量藉著基督徒吸收來自上帝的道的真理而獲得補充。因為「上帝的道是活的,是有力量的。」(希伯來書4:12)而維持基督徒的熱心便需要這種力量。當耶利米先知想不再作上帝的先知時,他說:「在我心裡[上帝的道]好像燒著的火,閉塞在我骨中,我就含忍不住,不能自禁。」(耶利米書20:9)當受人相信時,上帝的道具有一種無法禁制的力量。當使徒保羅在亞基帕王面前作證時,他那感人的話使亞基帕不禁說道:「你這樣勸我,幾乎叫我作基督徒了。」(使徒行傳26:28,《新舊》)在我們的日子,有一次一個耶和華見證人在嚴冬順路送有一位記者回他的旅館。後來記者將這個經驗寫下來在報上發表,並在文章的結論中說:「你很少會遇見一個這麼良善、友好的人——耶和華這麼好的一個見證人。」
24 所以我們須要每天研讀上帝的道和沉思這道,這樣它便會成為好像「燒著的火閉塞在我[們]骨中」一般。上帝的道能夠感動人,因為它是上帝所感示的。保羅寫道:「聖經都是上帝所默示的。」(提摩太後書3:16,17)耶穌基督宣佈說:「人活著不是單靠食物,乃是靠上帝口裡所出的一切話。」(馬太福音4:4)既然人必須憑這道而活,我們自然應該熟悉它。
25.若想保持熱心,我們也必須將其他什麼因素謹記在心?
25 我們若想熱心起來,我們也必須將耶和華的日子的臨近謹記在心。知道這件事實會促使我們努力從事善工和表現良好的行為。使徒彼得勸勉我們說:「這一切既然都要如此銷化,你們為人該當怎樣聖潔,怎樣敬虔,切切仰望上帝的日子來到。……你們既盼望這些事,就當殷勤,使自己沒有玷污,無可指摘,安然見主。」(彼得後書3:11-14)對哈米吉多頓的臨近的這種警覺提醒熱心的基督徒不但要向人宣揚基督,同時也必須過一種充分表明現今這時代的緊急性的生活。這種堪作模範的生活能夠激勵他們的弟兄。
26,27.(甲)為什麼熱心需要我們具有屬靈的見識?(乙)為什麼我們必須將屬靈的見識與感情用事和對宗教形式的專注分辨清楚?
26 因此熱心同時需要我們具有屬靈的見識——能夠分辨真偽善惡的悟性。我們必須能夠看出屬靈事物的真正價值而非將它們與似是而非的代用品混淆不清。(馬太福音16:5-12)我們也必須看出什麼才是真正重要的東西以免將它們與一些看來可信、但其實卻僅屬次要的東西。辨別不清。從肉體的觀點看來,一種崇尚物質而僅知吃喝嫁娶的生活可能看來非常重要,但是耶穌基督警告我們不要過度關心這些事。反之我們應該「先求[天父]的國和義,這些東西都要加給你們了。」(馬太福音6:25-33;24:38,39)耶和華對熱心的人是愛護備至的。
27 我們也必須將真正的屬靈見識與使人沉睡的感情用事及對沒有恆久意義的宗教形式的專注分辨清楚。當耶穌召人『作他的門徒』時,有些人的回答表明他們缺乏屬靈的見識和毫不體會耶穌對他們提出的權利。有些人在受到呼召時作一種感情用事的反應。一個人說:「容我先回去埋葬我的父親。」另一個則說:「主,我要跟從你;但容我先去辭別我家裡的人。」耶穌回答說:「手扶著犁向後看的,不配進上帝的國。」(路加福音9:59-62)使徒保羅發現他不得不勸弟兄們「不可為言語爭辯,這是沒有益處的,只能敗壞聽見的人。」(提摩太後書2:14)為字句而爭辯和感情用事會將人的精力消耗殆盡。因此我們需要有見識才能將精力保存下來供事奉耶和華之用。
28.為什麼想為耶和華而熱心的人必須留意自己的交往?
28 想為耶和華而熱心的人也必須留意自己的交往。不良的交往不但能夠破壞有用的習慣,同時也會使我們的熱心大受打擊而熄滅。(哥林多前書15:33)與懷疑的人來往不但會使我們緩慢下來,甚至會將我們的信心破壞無遺。「好天氣」的基督徒多麼時常在寒冷、炎熱或下雨的日子勸服一些本來打算參加基督徒的聚會或出外傳道的人打消他們原來的好意!可是上帝手下熱心、活躍的僕人不但會在這樣的時候保持堅忍,同時還會激勵懷疑的人有更大的信心和不活躍的人表現更大的熱心。你的熱心有沒有以這種方式激勵你的弟兄呢?它應該有。
29.在現今這段最緊急的時期中,我們想被發現從事著什麼工作?
29 我們必須意識到我們正生活在人類歷史上一個非常危險和緊急的時期。正如基督教國自己承認,它的各教派若不是已經死去便是在垂死中。在大巴比倫行將遭受毀滅和哈米吉多頓大戰來臨之前的今日,我們都必須熱心地參加世上最好的工作,那便是,向心地忠實的人指出上帝的王國乃是人類唯一的希望。願拯救我們的元首在他來視察的時候發現我們正如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