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守》69 4/1 195-197頁
  • 規勸的藝術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規勸的藝術
  •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69年
  • 小標題
  • 相似資料
  • 在什麼時候和什麼地方?
  • 怎樣說和對誰說?
  • 怎樣看待別人的糾正
    警醒!2014年
  • 上帝所糾正的人快樂了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82年
  • 憑著愛的精神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66年
  • 你明白規勸的意思嗎?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70年
查看更多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69年
《守》69 4/1 195-197頁

規勸的藝術

任何人都可以規勸別人。但是以收到良好效果的方式規勸別人乃是一種藝術。我們不但須要知道說什麼,同時還須知道在什麼時候、什麼地方和怎樣說。

現在且以現實生活中的一件事為例。在一個客廳裡有一群可以稱得上是飽受教育的人。他們都在專心聆聽其中一人講述一個有趣的故事。突然他的妻子打斷他的話去矯正他在文法上的一個小錯誤。這個作丈夫的顯然不悅,他加強語氣地將他的文法錯誤覆說一次而繼續講述他的故事。他的妻子顯然不懂得規勸的藝術。

規勸的藝術最重要的是動機問題。規諫絕不應該懷著消極的動機:為了貶低人、令人尷尬、或出於憤恨和惡意。規諫的最好動機就是愛。上述的妻子更正丈夫的文法無疑是由於她愛他。若是另一個人犯了這個錯誤,可能她根本不會想到說什麼話,因為他可能對此滿不在乎。毫無疑問地,規勸乃是表現愛的方式之一。正如上帝的道說:「朋友加的傷痕出於忠誠。」——箴言27:6。

可是一個真正的朋友——對別人真正懷有愛心的人——亦須要培養體貼的同情心。僅是懷著好意尚未足。好意可以比作開動機器的動力。這種動力固然重要,但是將機器較準也是很重要;齒輪和軸承應較得不寬不緊。同時還須有足夠適當的滑油。若不然,即使有足夠的動力,機器也會很快便停下來。同樣地,當你糾正別人的過錯時,你不但須要出於好意,同時還須有體貼同情的智慧——為別人設身處地著想的能力——才知道怎樣著手而使糾正得到良好的效果。

在規勸的藝術中,很重要的一點是確知事實的真相。你可能以為你知道而試圖糾正別人,但後來卻發覺自己犯了錯誤,這樣你便會十分尷尬了。不可忽視的一點是要考慮環境,因為它可能對於某件事是否明智和某種行徑是否應受批評頗有影響。一個人可能在某一方面的活動上表現頗差,但你若知道一切事實,他所要克服的各種障礙,你便可能不會這麼急於糾正他了。事實上在這樣的環境之下,他可能已算是做得很好了。

此外還有更正瑣事的問題,有一個年青的丈夫對他那十分能幹的年青妻子抱怨,說:「親愛的,僅在兩分鐘內你便更正了我四次,而且完全是關於瑣碎的小事。這些小事是否一定要以某種方式去做才行呢?」不,它們其實並不重要;妻子提及這些小事只顯出她缺乏體貼的同情心而已。顯然地她讓自己養成了這個壞習慣而專喜更正配偶所犯的瑣碎而無關重要的錯誤,這樣她便可能變成一個好嘮叨的婦人了。——箴言21:9;27:15。

她為什麼要這樣呢?為什麼有這麼多其他的人都喜歡像她一樣行呢?很可能是由於他們不自覺地對聖經指定她們的順服地位感覺有點不滿,或者可能是一種甚至她自己也不察覺的敵對感覺,而這又可能是由丈夫缺乏體貼所引起的。一個聰明和仁愛的丈夫會表示感激他的妻子和感激她為了增加他的舒適、愉快及身體上、情感上和智能上的福利而作的貢獻;這樣行對於促進夫妻的感情會有很大的幫助。——哥林多前書11:3,9。

在什麼時候和什麼地方?

若情形看來規勸是合宜的,我們應當記得,最好盡可能在私下的時候規諫別人。這裡也有另一個現實生活的事例可以說明這點。

有一個成熟的基督徒訓練另一個基督徒——她是一個慈母型的人——在紐約布洛克林一個低薪住宅區裡做逐戶傳道工作。他按照他的習慣不時提議她可以怎樣改良她的傳道工作而矯正她。事後他認為自己花一些心思、時間和精神幫助這個初信者是一件好事。但是在此之後他幾個月均沒有見到這個傳道員的蹤影。有什麼不妥呢?

另一個成熟的基督徒前往探訪她以求找出她停止參加小組聚會的原因,他獲悉原來她因為在其他的基督徒面前受到更正而自尊心大受損傷。結果成熟的基督徒花了很多時間耐心地向她解釋才得以治癒她的創傷而使她以正當的眼光去看這件事。此後她開始再到當地的王國聚會所與她的基督徒同工交往。對那最初想幫助她的傳道員來說,這是一個多大的教訓!除非我們很小心和表現出體貼的同情心,不然,我們即使懷著世上最好的動機也可能對人傷害多於幫助。

夫婦特別應該將這條原則謹記在心裡。正如一個基督徒婚姻顧問說得不錯:「夫婦彼此規勸是好的,但是總要在私下這樣行。要彼此顧及對方的情感。不要在別人面前貶低你的配偶,以取笑的方式這樣行也是不明智的。」這也包括夫婦不要在兒女面前彼此更正。

但是我們必須補充的一點是,有時那些有權的人可能須要在其他的人面前矯正犯過者。正如提摩太前書5:20說:「犯罪的人當在眾人面前責備他。」可是這不是指微小的過犯,而是指一個人習以為常地犯罪。這種公開的糾正是為了旁觀的人的益處多於為了犯過者的益處,正如使徒保羅繼續說:「叫其餘的人也可以懼怕。」

怎樣說和對誰說?

除了少數情形之外,在更正一個人之前,使他具有接納規勸的心境是明智的。這樣行的一個方法是先給予一些稱許或讚揚。藉著先說一些讚賞的話,你可以令對方較易接受規勸。這會幫助他體會到你並不是對他懷有偏見,因為你留意到他的優點,亦同時留意到他的弱點;不但如此,你也懷有體貼的同情心而體會到受人規勸很可能不是一件愉快的事。

你若想精通規勸的藝術,你也必須留意怎樣提出規勸。除非過犯非常嚴重、而且犯過者明知故犯或對此滿不在乎。不然便最好以溫柔、仁慈及溫和的態度提出勸諫。上帝所感示的勸告是明智的:「弟兄們,若有人偶然被過犯所勝,你們屬靈的人就當用溫柔的心把他挽回過來。又當自己小心,恐怕也被引誘。」(加拉太書6:1)不錯,仁慈與溫和使人更容易接受你的規諫。可是這需要自制才行,因為以溫和、仁慈和鎮靜的態度勸諫人並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

規勸的藝術包括考慮到地位的問題,當有權的人明智而溫和地規勸他們所管理的人時,他們當然無須感到抱歉。規勸是丈夫、父親、教師和基督教的牧人份內的事。不錯,這些人自己也可能有時犯錯而需要有人向他們指出他們的錯誤。當然,別人應該以最尊重的態度對他們提出規勸。

基督徒傳道員可以將所有這些關於規勸的原則應用在他們傳道和教人的活動上。我們可以說他們受到耶和華的委派去規勸他們在傳道工作上所接觸到的所有人。怎會這樣呢?他們接獲命令去警告人類這個事物制度的毀滅已逼近了。他們必須精通規勸的藝術才能有效地執行這項任務。

所以,首先他們亦必須完全了解真相才能知道說什麼;他們亦須要懷有正當的動機,憑著好意和愛心向人發出警告,即使有些人可能不知感激。他們須要考慮到時間和地點,當別人不方便時就不要勉強別人聽。他們亦無須強逼那些不體會聖物的人接受他們的信息;他們『不會把聖物拋給狗。』他們會溫和而仁慈地將心中希望的理由向人說明。藉著精通規勸的藝術,他們可以希望在基督徒的傳道工作上獲得最好的效果。——馬太福音7:6;彼得前書3:15。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