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守》69 4/1 217-220頁
  • 要鄭重其事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要鄭重其事
  •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69年
  • 小標題
  • 相似資料
  • 慶祝生日
  • 宗教的慶祝
  • 其他的慶祝
  • 節日和慶祝
    學校與耶和華見證人
  • 上帝不悅納的慶祝活動
    常在上帝的愛裡
  • 所有慶祝活動上帝都認可嗎?
    怎樣留在上帝的愛裡
  • 讀者來函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62年
查看更多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69年
《守》69 4/1 217-220頁

要鄭重其事

「見微知著」這句話在許多情形說來都是真實的。一個人的內心情況往往由微小的事透露出來,更不用說大的事端亦時常由小事所引起。

這句話所含的真理可說被包括在上帝的兒子耶穌基督所宣布的一項較重大的原則中:「人在最小的事上忠心,在大事上也忠心。在最小的事上不義,在大事上也不義。」——路加福音16:10。

耶穌的這些話是對那些在摩西律法之下的猶太人說的。這套律法不但關及人生的大事。例如禁人崇拜偶像和殺人的十誡,它同時關及表面上看來的小事。例如以色列人不許吃水中的某些生物,某些哺乳類動物和某些飛禽。——利未記11:4-20。

也許有人認為,一條魚只要是以正當手段得來和味道鮮美,牠是否有鰭和鱗有什麼關係呢?一隻哺乳類動物是否反芻有什麼關係呢?這些顯然是小事,但是以色列人卻必須將這些事看得很認真。造物主和以色列的立法者耶和華上帝無疑有充分的理由要在當時頒布這些律法,其中一個相當重要的理由就是要防止他的子民與異教的鄰族作不適當的交往。

從耶穌基督對他當日的宗教領袖所說的話我們可以看出他體會到重視看來的小事之重要。他譴責宗教領袖們只注意小事,例如獻上十分之一的香料,但卻忽視了遠較重要的事,例如「公義、憐憫、信實。」但是他的這項斥責是否意味到一個人只要做了較重要的事就可以忽略看來的小事呢?決不然!因為耶穌繼續說:「這更重的」——公義、憐憫和信實——「是你們當行的,那[其他的事]也是不可不行的,」其他的小事包括獻上十分之一的薄荷和茴香。——馬太福音23:23。

同樣的原則在今日亦適用。上帝的子民有較重要的事要做:研讀他的道和幫助人明白聖經的書刊;參加基督徒的聚集,特別是當地小組的聚會;利用每個機會,無論得時不得時,傳揚王國的好消息及教導人認識聖經的真理,結出上帝聖靈的果子,即如仁愛、喜樂、和平、忍耐、節制等。這些無疑是「更重要的事,」因此應該是基督徒所最關心的。但是雖然耶和華的子民很留心這些事,他們卻不可以忽視一些表面上看來的小事。對這些事他們也必須具有認真的態度。——加拉太書5:22,23;提摩太後書4:2;希伯來書10:23-25。

這些是什麼事呢?其中之一是擺脫一切根源於偽宗教或屬於撒但的事物制度而直接或間接受聖經譴責的習俗,例如慶祝政治和宗教的節日。雖然在有些人看來,不慶祝這些節日只是一件小事,這卻不會使它在上帝眼中減少其重要性,而成熟的基督徒亦體會到這件事實。古代沒有任何忠心的以色列人可以被逼(即使受到死亡的威脅)吃豬肉以致觸犯上帝的律法。正如耶和華上帝有大好的理由在當時禁止他的子民吃某些東西,例如血,今日耶和華的子民也有大好的理由拒絕慶祝世俗的節日。——約翰福音18:36;哥林多前書2:12。

慶祝生日

我們想與上帝的忠心子民抑或與異教徒看齊呢?據希斯丁的《宗教與道德百科全書》解釋,生日的慶祝可以追溯至古代,特別是一些顯要的異教徒的生日更受人重視和慶祝。地上有任何人比上帝的兒子耶穌基督更顯赫和重要嗎?但是上帝卻沒有命人將耶穌出生的確實日期記錄下來,聖經亦沒有記載耶穌的使徒慶祝他的生日。主耶穌親口吩咐他們門徒要紀念的乃是他的死亡而不是他的誕生。——哥林多前書11:20,23-26。

聖經所提及的兩次生日慶祝都是異教統治者所舉行的,而且每次均涉及殺人的事件。法老在他的生日殺死他的膳長,希律王則殺死施洗約翰。(創世記40:20-22;馬可福音6:21-29)鑒於這些事實,早期的基督徒拒絕慶祝生日。所以著名的歷史家奧古斯都·尼安德在《基督教與教會在頭三個世紀的歷史》說:「慶祝生日的觀念與這段時期內一般基督徒的思想相距很遠。」《天主教百科全書》(1911年版)則引用俄利根的話說:「聖經所載的聖民當中沒有一個曾在自己的生日舉行慶祝或大排筵席。只有罪人才大事慶祝他們的生日。」

從這些事實我們可以確知上帝對這件事的旨意,那麼我們自己應該怎樣行呢?我們應該表明我們決心遵從上帝的旨意,拒絕以任何方式慶祝生日,不論是自己的、親戚朋友的或一些著名人物的生日。我們若想取悅上帝,就必須學習凡事忠心。以另一個方式說明這條原則;在婚姻關係方面的忠實不但使夫婦雙方有義務在大事上忠實,同時也在看來的小事上保持忠實。

但以理在古代巴比倫的三個希伯來朋友的經驗也可以證明耶穌所說在小事上忠心會導至在大事上忠心的原則。當他們在摩西律法禁止猶太人吃的食物方面遭遇難題時,他們本可以找尋藉口,聲稱他們正在異國作俘虜,所以在這件事上沒有選擇的餘地。但是他們卻甚至對看來微小的事也懷著認真的態度,結果他們得到多麼大的祝福!他們和但以理證明他們比其他所有吃國王的珍饈美味——它們很可能被用來拜祭過巴比倫的神祇——的俘虜更健康和聰明。在這些「小事」上保持忠心無疑強化了他們,使他們在面對更大的試煉時——當國王命令他們對杜拉平原的巨大偶像下拜時——能夠保持勇氣和堅定。——但以理書1:3-21;3:1-30。

不但如此,他們採取堅定的立場結果為耶和華上帝作了一個偉大的見證;這在今日亦證明為真實。例如《1968年耶和華見證人年鑑》報導來自巴西的一個經驗說:「有一個母親送她的幼子入幼稚園讀書,但是她先向他解釋一些可能發生而為上帝的道所不贊同的事。她同時往見學校的教師,向後者解釋聖經對這些事的觀點。有一日,當接這孩子放學時,教師對這母親說她非常佩服這孩子,因為他能夠堅守他的信仰。有一個孩子帶一個生日餅回校慶祝他的生日。教師已知道耶和華見證人不慶祝生日的聖經原因,但她很想知道這個孩子會怎樣做。其他的孩子都唱生日歌,但這個小孩子一聲不響地靜坐著。當同學將餅切開遞一塊給他時,他很有禮貌地拒絕接受而只是吃自己帶來的午餐。這母親特別為她兒子的理解力而自豪,因為她說:『他是很喜歡吃餅的。』」雖然這樣的事在有些人看來可能只是小事,但對此鄭重其事而保持忠心可以幫助人在面對更艱難的信心考驗時對上帝保持忠心。

宗教的慶祝

還有其他的習俗在各國中也很流行。其中有些在基本上是屬於宗教性的。忠心的基督徒對它們懷有什麼態度呢?論到以色列人四周鄰國的宗教習俗,耶和華上帝吩咐他古代的子民說:「你們不要效法列國的行為。」——耶利米書10:2。

今日一般人都承認聖誕節具有異教的來源。聖誕樹、聖誕柴、檞寄生的小枝、甚至十二月二十五日均被人承認是源於異教的。復活節的蛋和兔亦然。a所以聖誕節和復活節的慶祝均受到使徒保羅的話所禁止:「你們不能喝[耶和華]的杯又喝鬼的杯;不能吃[耶和華]的筵席,又吃鬼的筵席。」「[耶和華]說:『你們務要從他們中間出來,與他們分別,不要沾不潔淨的物,我就收納你們。』」——哥林多前書10:21;哥林多後書6:17。

聰明的父母不會溺於情感而在慶祝復活節和聖誕節方面妥協。基督徒父母應該從兒女的幼年即警告他們提防與俗世的人同流合污;他們不應該想和別人一樣,或懼怕因為遵守聖經原則而與其他的人不同。聖經勸勉基督徒不要順應這個事物制度,反之要心意更新而改變自己。(羅馬書12:2)受過適當教養的孩子會因為他們與其他的人不同,因為俗世的人對他們大惑不解而感覺高興。(彼得前書4:3,4)父母應該教導他們體會到這些慶祝其實是源於異教的,它們均羞辱上帝而以欺騙和商業剝削為特色。這樣他們便會可憐那些行這些事的人而不是嫉妒他們!同時父母本身須要提防自己妥協,不要僅為了「通情達理」或做「好人」就送聖誕卡或在家裡擺設聖誕節的布置。

尤其是經商的基督徒必須提防讓自己因為恐怕遭受損失而以異教節日的飾物裝飾店鋪及售賣異教節日的貨物,因為這一切都是直接與偽宗教有關的。任何一個獻了身給耶和華的見證人若為了營利或其他動機而在這些事上妥協,他便會因此犯了叛教之罪。正如聖經清楚地指出,這些轉回去「吃鬼魔的筵席」的人絕不可以繼續吃「耶和華的筵席。」

參加節日的慶祝也可能成為一種強烈的引誘,因為他們都是為了迎合墮落的肉體而設的。聖誕節的音樂和裝飾,與及有關復活節的東西均可能投合人們的感情。在節日舉行的宴會大量的食物、飲料及跳舞作樂,這一切都投合人的肉體所好。但是基督徒不要忘記順從罪的律就意味到死亡,因為一切「[順應]肉體的人不能得上帝的喜歡。」——羅馬書8:8。

基督徒對情人節的宴會和慶祝亦必須懷具同樣的看法。由於情人節(或稱聖華倫泰節)有關的事,我們必須避免慶祝它。它以一個或更多的羅馬天主教「聖者」為名,而「聖者」則是由世人而非由上帝所立的;慶祝它的各種習俗也源於異教。關於它的來源,我們讀到:「古代羅馬人在二月守路柏加利亞節,儀式之一是將年青女子的名字放入一個箱裡,由年青男子隨意從箱中抽出一個女子的名字作為他的伴侶。早期教會的教區牧師認為要根絕這個異教儀式是不可能的,遂將它改頭換面。」b這個節日的實際目的是要確保人民,羊群和地土的生產力。

一家人聚集起來娛樂一下。互相餽贈及與朋友互相問候以表達彼此的關懷當然沒有什麼不對。但是你若以一種鼓勵人遵守你明知屬於異教的習俗的方式而這樣行,你便顯然沒有對別人表現真愛了。這樣行亦不是取悅上帝的途徑,但真正的基督徒卻真心渴望取悅他!

其他的慶祝

當然,宗教的節日並不是唯一的節日。有些節日是為了榮耀國家和他們的英雄而舉行的。耶和華見證人對這些事的看法怎樣呢?他們並不干涉其他人可能想做的事,但是他們深深意識到耶穌基督說他的真正門徒會「不屬世界。」(約翰福音17:16)他們亦知道聖經說,一個人若因參與世俗的事務而被玷污,他的崇拜便變成不潔和不為上帝所悅納了。(雅各書1:27)為什麼如此呢?

因為正如耶穌指出「這世界的王」不是耶和華上帝而是上帝的仇敵魔鬼撒但。(約翰福音14:30)魔鬼曾以地上的萬國作為交換條件要求耶穌轉而崇拜他,而且直至今日他還繼續控制著萬國。(馬太福音4:8-10)今日地上的情形正好證實了聖經的事實。耶和華見證人相信聖經所說的話,為了這緣故他們避免參加慶祝榮耀這舊事物制度任何部分的節日。他們知道上帝的王國不久便會擊碎地上的萬國,它本身卻會永遠長存。(但以理書2:44)他們亦想永遠長存,因此他們全心信賴上帝為了造福一切順服的人類而作的安排。

這是無可避免的。我們若想取悅耶和華上帝,我們若決心要盡心、盡性、盡意和盡力去愛他,我們就不可以將這個事物制度的各種節日視為無傷大雅。我們必須意識到避免它們乃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早期忠心的基督徒甚至不肯為了拯救自己的生命而稍為屈服作一些帶有崇拜偶像意味的行動。今日那些想取悅耶和華的人必須跟從他們的榜樣。在所有這些事上,基督徒須謹記這條原則:「人在最小的事上忠心,在大事上也忠心。在最小的事上不義,在大事上也不義。」——路加福音16:10。

[腳注]

a 亞力山大·希斯洛在《兩個巴比倫》中提供大量的證據表明聖誕節和復活節的異教來源。

b 《美國百科全書》第16卷,第244頁(1883年)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