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對兒女了解多少?
一個孩子由嬰孩時期直至十多歲的時候,父母天天照料他的起居飲食,這通常使父母以為他們對孩子了解得很清楚了。但是正如有很多父母發覺,僅與兒女生活在一起並不意味到父母就了解兒女的思想。
有些父母如此專注於自己的事務以致他們對兒女和兒女的思想甚感陌生。及至兒女招惹麻煩或淪為嬉皮士的時候,他們不禁大吃一驚。他們無法看出自己在那方面對兒女未能盡責。
你知道你的孩子在想什麼嗎?你有單獨與孩子坐下來,讓他向你傾訴心事嗎?你試過與孩子——僅是你們兩人——一同到公園、海灘或郊外散步嗎?你與孩子一同料理家務嗎?這些都是使他吐露心事和了解他的思想的好機會。但你不是僅聽他說便夠了。
交談必須是雙方面的。父母一方面聽孩子傾吐心事,同時也以對孩子最適合的方法將知識灌輸給他,幫助他模鑄他的思想。例如孩子需要有一個合乎實際的道德準繩作為可靠的指南。若沒有這個指南,他便可能變成好像一隻斷了纜的孤舟一樣隨流飄蕩而終於在礁石上撞毀。有很多青年試圖過著沒有道德標準的生活,結果毀了自己的一生,同時亦令父母大為傷心。
藉著幫助孩子學會尊重聖經裡崇高的道德標準,你將一套切合實際的道德律則傳給了他。當你與他兩人交談時,他會從你成熟的思想和經驗大為得益。在摩西日子上帝便訓勉以色列人對兒女如此行,說,我今日所吩咐你的話,都要記在心上;也要殷勤教訓你的兒女,無論你……躺下、起來,都要談論。」(申命記6:6,7)在這項安排中,父母會撥出時間與兒女共處,一同作富於造就的雙方面的交談。父母會以上帝的道的智慧和良好的道德標準諄諄教導兒女。
當你與你的孩子一同做事時,向他提出問題可以使你獲悉很多事。例如你若是一個獻了身的基督徒,你可以藉著問題知道你的孩子是否真正相信我們正生活在現今這個事物制度的「末期」中,正如聖經所指示一般。(馬太福音24:3-14;提摩太後書3:1-5)你可以探悉他是否相信上帝的王國是真實的。你可以察出他是否了解耶穌基督的贖價犧牲,與及為什麼我們必須傳揚上帝王國的好消息。你可以知道實際上他對上帝的道的真理明白多少。
如果你是一個獻了身的基督徒,很可能你經常帶你的孩子參加小組的聚會,但是他明白為什麼參加聚會如此重要嗎?你清楚知道他有足夠的體會,使他在長大成人之後繼續參加聚會嗎?如果他參加向人傳講王國好消息的工作,他真正體會到為什麼他應該這樣行嗎?他這樣行是因為他愛上帝及希望幫助別人認識這王國嗎?
藉著與你的孩子作雙方的交談,你可以探悉他對於一些在他看來很重要,同時在你看來也應該很重要的事懷有什麼想法。你可以給他仁愛的鼓勵和訓示。他亦會感覺易於向你傾訴他個人的難題,因為他知道你會聽他說話。
與兒女建立良好的交通應該從孩子年幼的時候開始。這樣到他年紀較大的時候他才會感覺易於向你表露他的感覺和思想。但是一旦在兩者之間形成了交通的障礙之後便很難把它消除了。孩子可能感到在他與父母之間有一種難以越過的隔膜。
當孩子長至十多歲而開始由孩童踏入成人階級時,他們的身體會發生顯著的變化。這些改變會影響到他們的思想和感情。在這個時候,他們需要父母給予他們成熟而平衡的訓示。在這個時候他們需要有一套確定的道德律則去指引他們行走正路。
如果父母在訓練兒女方面基礎打得好,兒女便能夠避免在道德上觸礁。因此聖經有很好理由說「教養孩童使他走當行的路,就是到老也不偏離。」——箴言22:6。
當與孩子說話時,父親若坐下說:「我兒,現在我想和你談談。我想知道你在想什麼,」那便可能不會有多大結果了。但是若在兩人一同做些愉快的事,例如一同在鄉間散步或作一種消遣時,則彼此交談會有效得多。藉著不時提出一個問題,父親可以漸漸使孩子表露內心的思想。這種輕鬆友善的氣氛比苦苦追問更能夠使孩子透露自己的心思。母親亦可以同樣趁與女兒一同工作,例如縫衣或煮飯時,與之交談。間中提出一個有引導作用的問題可以轉移話題而使女兒透露她的思想。
雖然兒女在父母膝下長大,他們卻有自己的思想。他們是具有自由意志的人。父母不能將他們當作木偶一樣去控制,但卻可以幫助兒女模鑄他們的思想而使其跟從一個良好的思想模式。這不但需要父母從兒女年幼的時候就開始加以訓練,他們還須時常作坦白的誠懇的交談。除此之外父母還有什麼方法可以真正了解自己的兒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