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守》70 6/1 323-324頁
  • 你是個好鄰舍嗎?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你是個好鄰舍嗎?
  •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70年
  • 相似資料
  • 要愛人如己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2014年
  • 誰是我的鄰人?
    警醒!1986年
  • 遠親不如近鄰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2002年
  • 你可以作好鄰人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82年
查看更多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70年
《守》70 6/1 323-324頁

你是個好鄰舍嗎?

『我當然是一個好鄰舍。我總是自己管自己的事而從不理別人的閒事。我覺得彼此愈少來往愈好。』

對於「你是個好鄰舍嗎?」這問題,以上可能是一個很普通的反應。但這其實豈不是故意規避問題嗎?無疑一個人必須表現一些良好的品質——一些超乎只是不理鄰人私事的品質——才能算是一個好鄰舍。

誠然,有些鄰舍可能是你想避開而不想親近的——喜歡說長道短搬弄是非的人、喧鬧而不整潔的人和好擺架子的人。不錯,有些鄰舍性情暴躁而不易相處,你向他們微笑打招呼,他們可能勉強應一聲或向你冷冷的點下頭。數出鄰舍的短處豈不是易如反掌的事嗎?

但是請停下來想想。你是否只看見他們的弱點呢?他們的優點又怎樣呢?也許你可以對他們了解多一點。你不用走極端,以致差不多好像住在他們家裡一般。(箴言25:17)但是也許你可以培養一種比較友善的氣氛。你無須與他們作社交的往來,但是你可以不時與他們交談一下。

假設你全家人在同一個時候病倒而不能工作。如果鄰近有人,例如隔壁的鄰舍,前來問候你及自告奮勇為你做一些重要的差事,你豈不會深深感激嗎?我們大都想有人這樣待我們,但是何不先向你的鄰舍表現這種友善的行為呢?

如果當你出外之際有賊匪試圖進入你屋內行竊或你家裡失火,如果你有一個近鄰十分關心你的福利而自動為你召警或通知消防局,你豈不會非常感激他嗎?這種迅速的行動使你不致蒙受很大的損失和為你省去許多不便。但是如果你避開鄰舍每項友善的表示,或對他們的福利並不表現同樣的關懷,你可以合理地期望得到這種幫助嗎?正如古代的一位智者在箴言27:10寫道:「相近的鄰舍,強如遠方的弟兄。」

這是無可懷疑的,我們有合乎實際的理由要與四周的鄰舍培養友善的關係,除非你有證據證明他們是憎恨上帝和一切善行的惡人。可是你會發覺很多鄰舍均不是這種人,他們會從你的談話得到很大的裨益,過了相當時候甚至可能與你一同相信上帝和他的道。

還有一點也值得我們考慮我們豈不應顧慮到上帝對於我們應該怎樣與鄰人相處所懷的觀點嗎?他並沒有讓我們妄自臆測他在這方面對基督徒的要求。反之他將條件清楚地列明在聖經裡。讓我們看看關於這件事我們可以從聖經學到什麼。

有人問耶穌,「誡命中那是第一要緊的呢?」他回答說:「第一要緊的就是說,『以色列阿,你要聽[耶和華]我們的上帝是獨一的[耶和華],你要盡心盡性盡意盡力愛[耶和華]你的上帝。』其次就是說,『要愛人如己。』再沒有比這兩條誡命更大的了。」(馬可福音12:28-31)從耶穌門徒的寫作我們可以留意到愛上帝和愛鄰人的條件在基督教的事物制度中仍然有效。——約翰一書5:3;雅各書2:8。

但誰是你的鄰人呢?耶穌曾親自解釋這個名詞。他說出一個故事,有一個人被賊搶劫打傷而躺在路旁。有兩個人行過但卻不願招惹麻煩。最後有一個深具同情心的人見義勇為救了他。然後耶穌向問他的人提出一個發人深省的問題:「你想這三個人,那一個[使自己成為]落在強盜手中的鄰舍呢?——路加福音10:29-37。

你亦可以在別人有需要時予以援手而使自己成別人的鄰舍。當他們臥病在床的時候,你可以送些水果和鮮花給他們,或者幫助他們做些家務或替他們做些事。富於鼓勵的有益談話可以幫助他們保持樂觀。一些機巧的討論甚至可能糾正他們的不良特性。例如他們的兒女若是喧嘩吵鬧,你可以趁機解釋你怎樣根據聖經的原則去管教你的兒女。

誠然,有些鄰舍不喜歡那些實行基督教聖經原則的人而故意躲避他們。我們無須勉強這樣的人接受我們的友誼。有些鄰人卻會有良好的反應;身為一個基督徒你也許可以將最大的裨益——對耶和華上帝的旨意的認識和體會——傳授給他們。

好鄰舍的角色不是由一些性情孤獨沉默的人所擔任的。聖經給基督徒的命令是:「不要以惡報惡,眾人以為美的事,總要留心去作。」(羅馬書12:7)身為一個好鄰舍,你亦可以在鄰人有需要時予以安慰,體察情形作富於造就性的談話,以藉此造益鄰里中一切配得的人。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