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潔是耶和華的要求
上帝要求他的僕人保持聖潔是否太過份呢?像我們自己一樣的凡人是否能夠獲致和保持聖潔這種品質呢?若能夠,我們值得為之而努力嗎?但聖潔究竟是什麼呢?
英文字「holy」(聖潔的)和「holiness」(聖潔)均譯自一個希伯來動詞的字根,在實際的意義上它含有「光亮的,新淨或清新,不玷污或清潔的」之意。可是在聖經裡,它主要是用在屬靈的意義上或道德的意義上。所以聖潔帶有神聖或道德和靈性清潔的意思。它同時暗示被分別出來專供上帝之用或留作事奉上帝之用的一種情形。
「歸耶和華為聖」
耶和華是「至聖者」,在聖潔方面是高於其他一切的。(箴言30:3)耶穌基督承認聖潔的品質是屬於耶和華的,因此他稱上帝為「聖父」。(約翰福音17:11)同時在異象中顯現的天上生物也宣佈說:「聖哉,聖哉,聖哉,萬軍之耶和華」他們將無上的聖潔和潔淨歸於上帝。——以賽亞書6:3;啟示錄4:8。
在古代,以色列人時常被提醒耶和華是聖潔的。(利未記11:44;19:2)例如他們能夠看見在大祭司的冠冕上面閃閃生光的金牌上刻著「歸耶和華為聖」等字。這面牌稱為『奉獻的聖牌,』表示大祭司奉獻自己從事特別聖潔的職事。——出埃及記28:36;29:6。
上帝的名字耶和華是神聖的,被尊為聖而不沾染任何污穢;以色列人對這件事獲得非常深刻的印象。有一次以色列婦人示羅密的兒子咒詛上帝的名而褻瀆了這名字。這種冒犯招致什麼懲罰呢?
上帝在這件事上吩咐摩西:「把那咒詛聖名的人帶到營外,叫聽見的人都放手在他頭上。全會眾就要用石頭打死他。……那褻瀆耶和華名的必被治死,……不管是寄居的,是本地人。」——利未記24:10-16。
是的,不尊重上帝的聖名應受死亡的處分。所以我們若是聰明就當謹記詩篇執筆者的說話,他論及耶和華說:「他的名聖而可畏。」(詩篇111:9)耶穌深深體會到這件事實,因此他在教門徒向上帝禱告時,吩咐門徒首先祈求的是:「願你的名成聖。」為了與這個禱告一致,你有以適當的尊重和敬虔對待上帝和他的名嗎?——馬太福音6:9。
神聖的東西
既然耶和華上帝是一切聖潔的根本,任何事物之成為聖潔均由於與上帝和他的崇拜有關之故。例如耶和華的動力或靈是受他所控制和用來成就他的旨意的。這靈是純潔、神聖而專供上帝作有益用途的。所以它稱為「聖靈」和「聖善的靈。」——詩篇51:11;羅馬書1:4。
請想想我們竟有權利在我們的生活上得到這種神聖的動力!這是可能的,因為耶穌說:「天父[會]將聖靈給求他的人!」你有實際向上帝祈求他的聖靈嗎?耶穌吩咐我們要這樣行。——路加福音11:13。
再者,由於聖經是在上帝的靈指引之下寫成的,它也是神聖的。它被稱為「聖經。」或「神聖的寫作。」(羅馬書1:2;提摩太後書3:15)你是否將聖經視為神聖呢?當你讀聖經時,你有由於它是上帝『神聖的寫作』便懷著尊重和敬虔之心去考慮它所說的話嗎?
還有其他東西亦由於它們專供耶和華的崇拜之用而被奉為聖。例如在上帝賜給以色列人的律法之下,頭生的公牛犢、綿羊和山羊都被算為聖而歸給耶和華。(民數記18:17-19)同樣地,祭壇、膏油、特製的香、陳設餅及其他與上帝的崇拜有密切關係的東西均由耶和華的命令定為聖。——出埃及記29:37;30:25,35,37;撒母耳記上21:4。
這並不是意味到這些東西本身是神聖的,因此可被視作有魔力的東西。例如主要的聖物之一是約櫃,但是當以利兩個不肖的兒子將它帶到以色列人與以色列人對抗的戰場上時,所發生的事證明它並不是有魔力的。——撒母耳記上4:3-11。
所有被耶和華視為聖潔的東西都是神聖的,因此以色列人不可以輕視它們或將它們撥作普通的用途或以褻瀆的方式使用它們。關於什一捐的律法就是一個例子。如果一個人撥出十分一,假定是小麥收成的十分一,作為捐獻,但後來他或他的家人卻無意地從其中取了一些作為家用,例如煮食,這個人便違反了關於聖物的律法了。這是一件可以等閒視之的小事嗎?
絕不是。上帝的律法規定這人除了要獻上一隻沒有殘疾的公綿羊作祭物之外,還要向聖所賠償他在聖物上的差錯,另加百分之二十。這使以色列人對歸於耶和華的聖物均大為尊重。(利未記5:14-16)這豈不使我們體會到今日我們也應該對一切與耶和華的崇拜有關的東西均表現適當的尊重嗎?
耶穌和基督的「聖徒」
由於天使與耶和華的關係,他們是聖潔的。(馬可福音8:38;路加福音9:26)可是這些屬天生物中主要的那位在一種特別的意義上是上帝的聖者。他的聖潔是在他天父耶和華將他造成他的獨生子時從上帝獲得的。(約翰福音1:1,14)後來加百列天使向馬利亞宣佈這位聖者降生為人,並應給他取名為『耶穌』;天使對馬利亞說:『所要生的必稱為聖。』——路加福音1:31,35。
耶穌基督不單只在天上時是聖潔的,在地上時他一生均保持他的聖潔。(使徒行傳3:14;希伯來書7:26)藉著他的犧牲,上帝使地上其他的人也可以獲致聖潔,像耶穌一樣在上帝面前得到一個公義的地位。聖經論及那些從前因惡行成為污穢的人怎樣獲得聖潔,說:
「你們從前與上帝隔絕,因著惡行心裡與他為敵,但如今藉著基督的肉身受死,叫你們與自己和好,都成了聖潔,沒有瑕疵,無可責備,把你們引到自己面前。只要你們在所信的道上恆心。根基穩固,堅定不移,不至被引動失去福音的盼望。」——歌羅西書1:21-23。
所以聖潔並非憑著他們自己的長處而是藉著耶穌基督歸與他們的。(羅馬書3:23-26)他們獲得聖潔乃是他們對基督的贖價懷具信心所帶來的結果。(腓立比書3:9;約翰一書1:7)上帝將耶穌所犧牲的生命價值立即應用在他們身上,赦免他們一切的罪,並憑著他自己所採取的行動將他們算作具有屬人的完美。他們成為耶和華的受膏者,耶穌基督的屬靈弟兄;他們被稱為「聖徒」或「聖者。」——羅馬書15:26;以弗所書1:1;腓立比書4:21;請將這些經文與《英皇雅各譯本》或《欽定本》比較。
聖經曾多次稱教會中仍然活著的分子為「聖徒」或「聖者」,由這些經文我們可以清楚看出人並不是由世上的人或組織使其成為「聖徒」或「聖者」的。一個人亦不需要等到死後才能成為「聖者。」他之成為「聖徒」是由於上帝選召他與基督同作承受天國的後嗣。他在地上時在上帝眼中已是聖潔的了;他懷有屬天的希望與耶和華、他的兒子及聖潔的天使一同居於屬靈的領域中。——彼得前書1:3,4。
其他忠心人士的聖潔
聖經同時也提及其他人是聖潔的。在基督之前,整個以色列國均由於受上帝揀選而歸他為聖。他們與他立約而成為上帝一項特別的產業,因此他們被視為聖。(出埃及記19:5,6)例如使徒彼得談及「仰賴上帝的聖潔婦人。」(彼得前書3:5)這些人被視為聖乃是由於他們屬於上帝聖潔的見證人之列。
同樣地今日一『大群』忠心的基督徒並不屬於獲得「聖召」而享有屬天生命希望的十四萬四千個「聖徒」之列。(提摩太後書1:9)可是這一『大群人』也用「羔羊的血把衣裳洗白淨了』;這表示他們懷有在上帝的屬天王國治下永遠生活的希望。(啟示錄7:3,4,9-10)這表示他們得以站在上帝面前而被算為義;這會保護他們安然渡過快要臨到這個邪惡事物制度之上的毀滅。
可是「大群人」不像那些懷有屬天希望的人一樣被上帝算作具有屬人的完美,所以聖經沒有將他們稱為「聖徒。」反之,他們期望在最後獲得實際屬人的完美和聖潔。
保持聖潔
受膏的「聖徒」和得以站在上帝面前的「大群人」都需要在上帝面前跟從一條純潔和潔淨的途徑。他們需要「[繼續]在所信的道上恆心,根基穩固,堅定不移,不至被引動失去福音的盼望。」(歌羅西書1:23)這需要他們繼續經常研讀上帝的真理之道及將其應用在生活上。(彼得前書1:22)由於他們仍然不完美而有犯錯的傾向,他們都需要服從耶和華的管教。
使徒保羅解釋管教在保持聖潔方面所擔任的角色,說:「我們曾有生身的父管教我們,我們尚且敬重他,何況萬靈的父。我們豈不更當順服他得生麼?生身的父都是暫隨己意管教我們。唯有萬靈的父管教我們,是要我們得益處,使我們在他的聖潔上有分。」(希伯來書12:9,10)所以那些在上帝的聖潔上有分的「聖徒」必須謙虛地接受和服從管教。為了保持在上帝面前的地位,「大群人」也需要同樣行。
聖經勸勉基督徒要潔淨自己,「除去身體和[心靈]一切的污穢,敬畏上帝得以成聖。」(哥林多後書7:1)你有這樣行嗎?基督徒若行一些污穢或傷害身體的事,或在教義上和道德上違反聖經,他便偏離聖潔的途徑而表明他不是真正敬畏上帝的人了。這是一件非常嚴重的事。
獲得「聖召」在天上承受永生的受膏基督徒共同形成耶和華的屬靈聖殿。他們是「有君尊的祭司,是聖潔的國度,是屬上帝的子民。」(彼得前書2:5,9)因此聖殿階級中若有一個分子犯了不道德的罪,那便怎樣呢?他便等於污穢和毀壞上帝的殿了!上帝說:「若有人毀壞上帝的殿,上帝必要毀壞那人;因為上帝的殿是聖的,這殿就是你們。」(哥林多前書3:17)是的,任何人濫用被耶和華視為聖的東西都會受到耶和華的懲罰。
耶和華對於濫用他聖物的態度從他對一些這樣冒犯他的巴比倫人所予的嚴懲可以見之。伯沙撒王命人將耶和華聖殿的神聖器皿取來撥作飲宴之用而褻瀆了聖物。結果耶和華在當晚便使他們突遭毀滅。(但以理書5:1-4,22-31)這表明現在的人應該聽從聖經的訓示仁慈地善待耶和華的「聖徒,」耶穌基督的屬靈弟兄,這是很重要的。——馬太福音25:40,45。
顯然耶和華上帝期望他的受膏「聖徒」和「大群人」均跟從一條純潔忠貞的行徑。在行為上保持聖潔乃是上帝所有僕人必須符合的一個條件。所以你若努力服從聖經的訓示便表明你是個智慧的人,因為聖經說:「你們既作順命的兒女,就不要效法從前蒙昧無知的時候那放縱私慾的樣子。那召你們的既是聖潔,你們在一切所行的事上也要聖潔。」——彼得前書1: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