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界聖經譯本的根據
「凡有血氣的,盡都如草。……草必枯乾,花必凋殘;唯有我們上帝的話必永遠立定。」耶和華上帝的應許是真實的,自從他的道寫成以來,上帝的仇敵雖然千方百計藉著譏誚和逼迫去試圖毀滅他的道,這本書卻傳流了許多許多世紀而一直存留到今日。——以賽亞書40:6,8。
為了保存他的道,耶和華大可以施行一個連續的奇跡。他可以保存它的原本或使它的抄本免去一切抄寫和翻譯上的錯誤,但是他並沒有選擇如此行。反之他認為最好是督導事情的發展,使重大的錯誤,除了少數例外,不致滲入聖經裡。
我們可以深信今日我們所擁有的聖經是與原作一樣的。從《死海以賽亞抄卷》可以見到這點,據權威的估計,這本抄卷寫於公元之前。它含有確鑿的證據證明抄寫聖經的人對他們的工作是非常審慎的。將它與一千多年後抄成的最早馬所利抄本比較一下透露在一千多年的抄寫中,只發生了一些無關重要的改變!
許多擁有《新世界聖經譯本》的忠實讀者都想知道為什麼它與他們通常慣用的《聖經英皇雅各譯本》有若干差異。為什麼呢?以基督教希臘文聖經而言,差異主要是因為《新世界譯本》以韋斯葛特的希臘文聖經為根據,而《英皇雅各譯本》則以所謂的《公認經文》為根據。
聖經研究者都知道,基督教希臘文聖經原本是在公元第一世紀以「通俗」希臘文寫成的。可是直至十六世紀初,才有一本希臘文「新約聖經」印成供公眾之用。它由瑞士巴塞爾一個名為佛洛本的人所印。他委託當日一位著名學者伊拉斯莫斯匆匆輯成一本希臘文的「新約聖經」。伊拉斯莫斯在十個月內完成了這件工作。這本聖經在1516年面世。由於他工作匆促,這部聖經版本含有大量錯誤。這些錯誤在1519年,1522年,1527年和1535年的再版才逐漸除去。
伊拉斯莫斯在這本聖經的序文中寫道:「[羅馬教會的]那些人不讓普通人閱讀聖經,也不讓它譯成通俗語文(意即普通人所使用的文字),我對此極不同意。」誠然伊拉斯莫斯的聖經含有抨擊羅馬天主教教士的言論,他卻從未有足夠的熱心和勇氣將聖經譯成歐洲的一種通俗文學,使歐州的平民大眾可以從上帝的道得益。
公認經文
伊拉斯莫斯的聖經引起了許多人的注意。這件事,加上它的定價相當廉宜,使它成為第一本聖經「暢銷書」。事實上我們可以說他的聖經起了帶頭的作用,因為在此之後各出版商相繼發行自己的聖經版本。其中有巴黎的史提芬那斯,瑞士的比薩和荷蘭的厄爾澤維;可是這些版本均與佛洛本的伊拉斯莫斯聖經沒有多大差別。馬丁路得採用1519年版的伊拉斯莫斯聖經作為他的德文聖經譯本的根據。以伊拉斯莫斯聖經為根據的聖經版本之一,是英國的《公認經文》,許多英文譯本,包括《英皇雅各譯本》的基督教希臘文聖經部份,均以之為根據。
這部『公認經文』優良到什麼程度呢?無疑它是上帝的道。可是它在正確性方面卻有不少缺點。這有好幾個原因。首先,伊拉斯莫斯只能夠參考過幾部希臘文抄本。a更嚴重的缺點是,所有這些抄本均成於頗後的時期。通常較古的手抄本所含的抄寫錯誤可能較少。再者,伊拉斯莫斯完成這項工作的時間非常匆促。他承認他的聖經版本是「趕成而不是編成」的。
雖然伊拉斯莫斯的版本有這些缺點,(公認經文也有同樣的缺點),這部版本卻被奉為標準達二百多年之久。最先出版自己的聖經版本的人之一是德國學者格利斯巴赫;雖然有人說他並非完全不受公認經文的影響。
第一個這樣行的人是柏林大學一位古典文字學教授拉赫曼。正如一位權威說,拉赫曼「是第一位完全根據古代的證據編成一部聖經版本的人。……他在破除公認經文所受的尊崇方面有很大影響」。在他之後有提勝多夫,一位傑出的學者。這人曾在西乃半島一間寺院中發現了《西乃抄本》。當提勝多夫在德國埋頭工作之際,特累德高爾斯在英國有很好的工作成績。他出版一本聖經版本,後來被勞德漢用作他的《顯明聖經》頭兩版的根據。
韋斯葛與賀特
這一切改善聖經版本的活動在兩位英國聖經學者的工作中達到最高峰,他們便是韋斯葛和賀特。像提勝多夫和格利高爾斯一樣,這兩位學者堅信聖經是上帝默示的。這件事實無疑有助於說明他們的熱心和正確的判斷力。
韋斯葛和賀特致力於他們的希臘文聖經版本達二十八年之久,由1853年至1881年。雖然他們各自獨立地工作,他們卻不斷交換意見。正如修特寫道:「他們採集了前人所有工作中最有價值資料」。他們對每一項因素及每一種可能均予以考慮。
他們的工作可說「對新約聖經的科學批評作了至今最重大的貢獻。」勞德漢在他的譯本的後期版本中採用這部聖經版本,並將韋斯葛和賀特譽為「經文批評學的偉大宗師」。古士必在《美國譯本》(1923年)的序文中說:
「我緊緊依照現在受到普遍接納的韋斯葛及賀特合編的希臘文聖經,每個學者都知道它遠勝於後期錯誤百出的版本——早期的英文譯本,由丁達爾以至《欽訂本》,均以之為根據。」韋斯葛及賀特的聖經版本同時成為《美國標準譯本》(1901年)及《修訂標準譯本》(1946年)的希臘文聖經部份的根據。
《修訂標準譯本》的譯者同時使用一本很有權威的較後期版本,就是納斯圖的版本;《新世界聖經譯本》委員會也參考這部版本。正如《新世界譯本》的腳註表明,這個委員會曾比較過其他許多希臘及其他文字的優良版本。例如他們參考過十九本基督教希臘文聖經的希伯來文譯本;根據這些譯本,他們在基督教希臘文聖經的許多地方採用上帝的名字耶和華。
現在所有愛好聖經的人都可在《王國隔行對照希臘文聖經譯本》中讀到韋斯葛及賀特的版本。這部譯本是《新世界聖經》翻譯委員會的最新出版物,在1969年耶和華見證人的「地上的和平」國際大會首次發行。
在這部譯本的每頁均有一個闊欄及一個窄欄。在左邊的闊欄中是韋斯葛及賀特所編的經文,在每個希臘字之下有英文的同義字。這是一項逐字的翻譯,在右邊的窄欄中是1961年《新世界譯本》的修訂譯文。這本《王國隔行對照譯本》同時在引言和附錄裡含有許多寶貴的資料,在前頁和後頁則附有關於希臘文的資料。
以上所說幫助我們了解為什麼《新世界譯本》與《英皇雅各譯本》及其他古譯本有許多不同之處。較大的差異是古譯本中有一部份經文不見於後期的譯本中或只出現於腳註裡,為什麼會如此呢?因為大部份抄寫員的錯誤是加添經文而不是遺漏經文。例如今日的聖經學者均同意馬可福音最後十二節(16:9-20)及約翰福音第八章頭十一節均不屬原作。出現於《杜亥譯本》及《英皇雅各譯本》的約翰一書5:7,8的這幾句話也不是出自原作:「在天上有父、道和聖靈:這三者是合一的。在地上作見證的有三。」
希伯來文聖經
希伯來文聖經是在摩西至以斯拉的日子中由上帝所感示的執筆者寫成的。今日原作已不存在了,只留下輾轉傳抄的抄本。可是,從最初開始上帝的僕人便十分留意保存它們,包括它們的權威抄本在內。
因為猶太人成為一個四散流離的民族,他們從巴比倫返回故土之後,他們對希伯來文聖經的抄本的需求大為增加。這些手抄本陸續產生,直至古騰堡發明印刷術為止。今日世上各大圖書館中一共藏有一千七百本希伯來文聖經各部份的手抄本。直至現代,除了若干片斷的經文之外,沒有一本抄本是在第十世紀之前寫成的。但是自從1947年發現《死海抄卷》以來,有許多更古的希伯來文聖經抄卷相繼被發現。其中最有價值的是《死海以賽亞抄卷》,它業已被估定是公元以前的文物。
由以斯拉時代至耶穌的日子,抄寫這些抄本的人是文士或蘇弗令人。這些人有時感到需要將原文竄改,因為他們認為聖經的若干部份有傷耶和華上帝的尊嚴。他們的繼承者是「傳統之主」,馬所利人。這些人抄寫極之審慎;他們不但不作任何更改,而且仔細地將蘇弗令人所作的更改復原,特別是恢復採用上帝的名字耶和華。現代聖經學者所能讀到的最早及最可靠的馬所利抄本是大約寫成於公元930年的《便亞薩馬所利聖經》。
二十世紀最重要的希伯來文學者之一魯多夫·潔圖與他的同工及繼承者在編纂希伯來文聖經(Biblia Hebraica)第三版及後期各版時即採用這本聖經抄本。《新世界聖經譯本》委員會在翻譯希伯來文聖經時曾參考潔圖的希伯來文聖經第7,8,9版。這個委員會同時參考其他優良的希伯來文聖經譯本,特別是著名學者經斯堡的譯本,有許多地方以它的經文作為主要譯文。
為了作一比較,《新世界聖經譯本》委員會同時採用最早期的重要譯本,其中最重要的是希臘文的《七十人譯本》。這部譯本據云在公元前280年由七十位學者譯成,遂因此而得名。基督教希臘文聖經的執筆者主要採用這本譯本,從它所作的直接及間接引錄可以見之。
這個委員會同時參考主要的拉丁文譯本,耶隆的《通俗拉丁文譯本》。耶隆將聖經從原來的文字翻譯成當日通用的語言,因此名為通俗拉丁文譯本。它在公元第五世紀初出版,《新世界譯本》的初版及1963年版的腳註曾提及它許多次。
同時值得一提的參考譯本有撒馬利亞文的摩西五經和阿拉美文的希伯來文聖經。撒馬利亞文的摩西五經其實不是翻譯本而是音譯本。那便是,只將希伯來字譯成撒馬利亞字音,使撒馬利亞人能夠讀它而不一定明白它。雖然它現存的抄本僅屬公元第十世紀,它卻是在公元前第四世紀譯成。阿拉美文希伯來文聖經是最早期的翻譯本,或說得較正確一點,是聖經的意譯本。它在公元初才被寫下來,在此之前則只是口頭的翻譯而已。
從上文我們可以見到《新世界聖經譯本》所根據的聖經版本使人可以對這譯本的正確性具有信心。使我們更具信心的是,《新世界聖經譯本》委員會的成員堅決相信聖經是上帝所默示的。他們知道它的確是上帝的道,而『耶和華的道是永存的。』——彼得前書1:25。
[腳注]
a 這些抄本可能少至五本,多至八本。可是這些抄本並不含有整本基督教希臘文聖經而只含有其中的一兩部份,因為抄寫的人通常將聖經劃分成幾部來抄寫:(1)福音書,(2)使徒行傳及由雅各直至猶大的通函,(3)保羅的書信,(4)啟示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