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耶和華的工作中時刻保持喜樂
「你們義人應當靠耶和華歡喜快樂;你們心裡正直的人,都當歡呼。」——詩篇32:11。
1.(甲)耶和華在什麼方面是無可比擬的?(乙)耶和華為人類作了什麼安排?藉著什麼方法?
耶和華的慈愛是無可比擬的!「他向人所行的奇事」的確感動人向他發出衷心的感謝,並且推使愛好公義之輩向人傳講他那無與倫比的聖名和旨意。(詩篇107:21,22)永生的上帝耶和華在莊嚴和智慧方面遠超過其他所有的神。耶和華豈不是我們的造物主和生命的賜予者嗎?耶和華豈不是創造了人在一個愉快的樂園裡永遠事奉他嗎?我們那忘恩負義的始祖將人類投入罪孽和死亡之中以後,耶和華豈不是通過基督作了一項奇妙、慈愛的安排將人類從墳墓的魔掌中救贖出來嗎?今日我們見到「徵象」表明上帝復活了的愛子已在屬天的王國裡掌權統治而行將鏟除地上的一切罪惡了,這使我們多麼快樂!樂園很快便會在地上恢復,於是天下眾生都會再次讚美耶和華。——以賽亞書42:8;創世記2:7-9;約翰福音11:25,26;希伯來書1:1-3,13。
2.全人類的最大需要一向是什麼?
2 事奉耶和華上帝為人帶來多麼無可比擬的喜樂!所有想在他的新規制裡享受永遠幸福的人都必須事奉他。無可諱言地,自古至今全人類的最大需要一向均是事奉耶和華。摩西促請古代的以色列人『盡心盡性事奉耶和華』。(申命記11:13)在第一世紀,新建立的基督教會「存著歡喜誠實的心」每日事奉耶和華。(使徒行傳2:46)以賽亞先知仰望上帝為人類創造一個新規制,並吩咐我們今日的人要「永遠歡喜快樂」及歡欣鼓舞地事奉上帝。——65:17,18。
3.大巴比倫的情況與今日真正基督徒的情況怎樣截然不同?
3 今日人類世界快樂嗎?國際間和國內的情形顯示什麼呢?耶穌預言在目前這個事物制度的末期會有「災難」,這種災難正日益惡化而令世人痛苦不堪。(馬太福音24:3-12)基督教國的宗教領袖發現他們那根據巴比倫的組織和教義已不再能夠控制屬下不安的教友了。因此基督新教的牧師為日益冷落的教堂而訴苦,教皇保羅則哀嘆教士的危機使他「大為憂慮痛心」。情形正如耶和華所預言一般:「你們[必]因心中憂愁哀哭,又因心裡憂傷哀號。」在另一方面,以聖經為根據的基督徒,上帝自己的百姓,卻有大量屬靈的糧食可「吃」和大量賜人生命的聖經真理可「喝」;他們「因心中高興歡呼」。這使他們有足夠的力量歡樂地事奉耶和華及在全地向人傳講他的救恩,「因他所行的甚是美好。」——以賽亞書65:13,14,12:2-5。
4.我們應該怎樣和為什麼對耶和華的恩典表示感激?
4 對所有想在將臨的新事物制度裡享永生的人說來,歡樂地事奉耶和華均是一個必需的條件。(馬可福音10:28-30)若不作這種事奉就必然會導致損失或傷害。耶和華通過他的兒子為人類所作的奇妙、仁愛的安排使所有的人均應對他表示感恩和謝意。(羅馬書11:33-36)這種感激唯有藉著以耶和華所規定的方式事奉他,藉著向人宣揚王國的好消息,才能充分表達出來。甚至在現今這個危急的「末期」臨到之前,保羅己描述他的感覺說:「我是不得已的。若不傳福音,我便有禍了!」——哥林多前書9:16。
作喜樂的奴僕
5.獻身給耶和華含有什麼意思?
5 真正愛戴感激耶和華的人均將自己呈獻給他。這是多麼可貴的權利——將自己和自己的一切所有獻給宇宙最高的主宰和仁愛的上帝!(尼希米記9:5,6)無可諱言,我們所擁有的一切有價值的東西都是來自耶和華的。因此我們將所得的這一切交還給他豈不是很適當和應該的嗎?(約伯記41:11;詩篇116:12,13;雅各書1:17)由於獻身給上帝,我們成為造物主的奴僕而受他所指揮。像古代「誠心實意」敬拜耶和華的約書亞一樣,今日獻了身的家主可以宣布說:「至於我和我家,我們必定事奉耶和華。」——約書亞記24:14,15。
6.作上帝的奴僕是一項沉重的負擔嗎?試解釋。
6 作上帝的奴僕是一項應當避免的沉重負擔嗎?絕不是!受耶和華和他的律法所管理是有百利無一害的。在地上我們的四週,上帝所造的各種生物在他所訂的律法之下欣欣向榮。耶穌在《登山寶訓》中向我們指出:「你想野地裡的百合花怎樣長起來;它也不勞苦,也不紡線;然而我告訴你們,就是所羅門極榮華的時候,他所穿戴的還不如這花一朵呢。」(馬太福音6:28,29)倘若野地裡的百合花按照天賦的生長律則尚能表現如此驚人的奇美,在耶和華的眼中,謹守他的公義律法和原則的人的美德更是多麼可喜!正如對地上的眾生說來,受上帝制訂的自然律則所約束絕不是苦事,反之這對他們大有裨益,同樣地基督徒獻身給造物主之後所受的約束也有百利無一害;這樣行會帶來令人滿足的喜樂和最終的永生獎賞。——詩篇104:24;145:16,17。
7.(甲)成為上帝奴僕的人怎樣獲得獎賞?(乙)什麼危險可能需要我們採取果敢的行動?
7 作上帝奴僕的人發現生活是有意義、目的和美好的。他們遵行上帝的旨意,天天事奉他;這樣行為他們帶來了無可比擬的喜樂。他們享有上帝的祝福而深感滿足。(箴言10:22)但是正如田野裡一朵美麗的花可能因為空氣或泥土被染污而萎謝,基督徒的生長也可能因為被撒但的精神、不道德的思想、物質主義的毒素和放蕩不羈的生活所侵染而受阻。這種污染絕不會為人和造物主帶來任何喜樂。除非將毒素除去而代之以健康的養料,不然有病的植物便會枯萎死去。——啟示錄16:17;猶大書12;提摩太後書1:13,14。
8.為什麼尊重上帝的律法是有益的?
8 雖然科學家不願承認,他們卻不斷意識到人受著上帝的自然法則所約束。人若踏出這些法則的界限之外便會有危險。例如當太陽神十三號太空船遭受損壞,其中三個太空人的生命大受威脅之際,他們和地上的助手拼命設法使太空船留在造物主所訂的法則範圍之內以求安全返回地球。其實他們的基本難題在於他們越出了偉大的立法者所宣布的這項旨意範圍之外:「天是耶和華的天,地[不是太空]他卻給了世人。」獻了身的基督徒對上帝所訂的自然和道德法則均同樣尊重。——詩篇115:16。
其他的神治規限
9.基督教會主要的獻身與古代以色列人的獻身有什麼不同?
9 公元前1513年,整個以色列國均獻身成為耶和華的奴僕。每個以色列人一生下來就是這個獻了身的國家的成員。屬靈的以色列人在新約裡,他們的情形則與此不同;他們每個人都必須在正確的知識和體會方面不斷增長而達到對耶和華作一項個人獻身的地步。——以弗所書3:14-19。
10.在以色列國裡實施的原則可以怎樣對我們今日的人有益?試舉例說明。
10 可是,今日的基督徒也可以從應用於古代以色列人身上的原則學得很多切合實際的教訓。例如兒女仍然必須服從父母,父母則可以留意以色列國中關於訓練兒女的律法。這種訓練應該始於何時呢?在以色列國中這種訓練從什麼時候開始呢?聖經的記載告訴我們從最早的日子開始,上帝的百姓聚集起來時年幼的「孩子」也在場。(申命記29:10-13;31:12;歷代志下20:13)同樣的原則在早期的基督教會中也被人應用,因為羅以和友尼基教導提摩太認識聖經——從五歲開始嗎?從三歲嗎?從一歲嗎?不,「從小」(「從嬰兒時代,」《新世》)開始。——提摩太後書1:5;3:15;請也參看路加福音1:80;2:40-52。
11.從孩子的嬰孩時期便施以適當訓練、具有什麼價值?
11 我們有什麼理由將年幼的兒童——甚至嬰兒——摒諸神治安排的門外呢?我們若不從孩子的嬰兒時期就開始對他們談及我們奇妙的上帝,那就不啻自找煩惱了。再者,父母若從兒女的嬰孩時期就帶他們參加基督徒的聚會,兒女長大之後便會體會到參加聚會是基督徒的生活方式的一部分。——箴言4:1-13。
12.(甲)關於管教兒女,聖經給我們什麼訓示?(乙)父母可以怎樣對別人表現仁愛的體貼?
12 但是父母若在兒女開始長大之後才認識真理又如何呢?他們可能遭遇若干難題。但是父母若愛護兒女,就應該立即開始以神治的方式訓練兒女。(箴言22:6;23:13,14)甚至天賦的本能也會使母熊責打不聽話的小熊,因此上帝在他的道裡清楚頒布的律法規定父母必須管教兒女——但不是大發雷霆或呶呶不休地怪責兒女,反之要憑著愛心和合理的方式加以督責。在管教尚未生效之前,父母應該對別人表現仁愛的體貼,在王國聚會所裡與不聽話的孩子坐在最不阻礙別人的地方。
13.家庭的訓練有什麼價值?這可以怎樣施行?
13 最富於結果的管教是每日在家裡施行的管教。在家裡仁愛的父母可以撥出時間教導兒女對律法和原則養成適當的尊重,與他們推理,回答他們的問題,幫助兒女對家庭的安排養成真摯的愛及對耶和華的普世大家庭養成真正的尊重。(申命記11:18,19;32:45,46)仁愛的父母可以訓練孩子坐下來五分鐘、十五分鐘、三十分鐘——用聖經的輔助讀物將聖經記載裡令人振奮的事件和教訓灌輸到孩子幼小的心靈中。(加拉太書6:6;詩篇78:4)《守望台》經常刊登一些特別供父母讀給孩子聽的文章。許多父母曾將這些文章善為運用,幫助孩子對屬靈的事物養成適當的體會。不錯,這需要父母作相當的努力。這需要他們花很多心思和時間。但是每日訓練孩子可以強化家庭的聯繫。孩子會因為有機會與父母作伴和見到父母為他們所作的犧牲而深愛父母。他們會獲得鼓勵長成為有用的人,在道德、靈性和神治方面不斷長進而達到自願獻身給耶和華上帝的地步。——申命記29:29。
14.我們可以怎樣強化有價值的關係?
14 我們與耶和華的獻身關係需要我們也尊重其他的關係——家庭關係、婚姻關係、基督徒小組中彼此的友愛關係。(以弗所書5:33;6:1-4;歌羅西書3:14)請想想、有多少事是上帝的百姓可以一起做的!一家人可以一同討論當日經文而每天獲得一項祝福,正如世上最大的家庭,擁有一千五百多個分子的布洛克林伯特利之家,所為一般。在一同進食和其他大家在一起的時候,你一家人可以討論一些有趣味的聖經問題,《守望台》和《儆醒!》所登載的新近報導或在傳道工作上所得的經驗。他們可以一同從事有益的家庭嗜好或作遠足旅行。如果你的家人尚未開始研讀耶和華的道,這些事當中有許多是你可以和你的基督徒弟兄姐妹一同作的。——馬太福音19:29;羅馬書12:13。
15.我們對獻身的關係應該懷有什麼看法?
15 獻身的關係是一件苦事嗎?反之,這是莫大的喜樂,並會為你帶來其他世人無法嘗到的安寧和滿足。——馬太福音11:28-30。
王國的事務
16.我們終生不懈的興趣應該是什麼?
16 我們的興趣何在呢?我們的上帝耶和華豈不應該在我們的生活上居於首位嗎?我們想認識這位仁愛的上帝而效法他。他的偉大品質由他的愛子耶穌基督反映出來。當耶穌在地上時,他努力使他的天父為人所知。(約翰福音1:14,18;8:19;15:15;17:3-6)我們在榮耀耶和華的聖名方面應該不像我們的偉大榜樣那麼熱心嗎?耶穌宣布說,「我的食物就是遵行差我來者的旨意,作成他的工。」(約翰福音4:34)這也應該是我們的「食物」和終生不懈的興趣。我們最關心的若是耶和華與他的崇拜,而且我們熱愛真理,我們就會真正樂於對我們的上帝作專一的效忠。——申命記6:4-7;馬可福音12:28-30。
17,18.(甲)愛耶和華的人在道德方面興趣如何?(乙)愛好上帝的道德原則的人和將其視若無睹的人如何截然不同?(丙)我們怎樣才能與上帝保持和好的關係?
17 基督徒的興趣必須合乎道德而與耶和華的公義律法一致。詩篇的執筆者說:「你們愛耶和華的,都當恨惡罪惡。」(97:10)耶和華絕不會容許罪惡,他在摩西的日子當以色列人跟從巴力毗耳行淫時所採取的行動可以清楚表明這點。當時耶和華以瘟疫處死了二萬四千個以色列人;直至守正不阿的非尼哈毅然採取行動,用矛將不道德的心利和他的米甸「女朋友」刺死瘟疫方才停止。祭司非尼哈恨惡耶和華所恨惡的罪惡,並且行事與之一致。今日許多教士卻大為不同,正如新聞報導時常表明。例如一項法新社新聞(1970年六月五日)描述荷蘭的同性戀者與該國的紅衣主教,羅馬天主教在荷蘭的最高代表,舉行一項「氣氛極為友好的會商。」據報討論的問題是對同性戀者所作的「宗教祝福。」一個愛上帝和公義的人怎可能寬容同性戀的敗行呢?坐下來與之打交道則更不用說了。——加拉太書5:19-21;羅馬書1:24-27,32。
18 今日一道不道德的狂流正通過新聞界和娛樂界的傳播工具泛濫全球。但是我們無需與世人一同跟從這種有毒的精神糧食。這樣行是致命的!我們應該像非尼哈一樣熱心維護純潔的道德標準。藉著吸收上帝的道所含的純潔靈糧和努力為他服務,我們可以繼續與上帝保持和好的關係。——腓立比書4:8,9。
19.基督徒努力培養與俗世截然不同的什麼態度?
19 現代的世界變成高傲、狂妄、忤逆和苛刻。(提摩太後書3:1-13)這與耶和華的敬拜者多麼不同,因為後者效法耶穌的榜樣培養謙卑服從的品質。「你們要持有和基督耶穌一樣的態度;他雖然具有上帝的形象,卻絲毫沒有想到以僭奪的手段使自己和上帝同等。不,他反而虛己取了奴僕的形象,成為人的樣式。不但如此,當他見到自己成為人的樣式時,便卑屈自己,順從到死而後已,不錯,死在一條受苦往上。」(腓立比書2:5-8,《新世》)耶穌為所有將耶和華的王國置於首位的人立下一個多麼良好的榜樣!——馬太福音6:33。
提防俗世的事務
20,21.(甲)為什麼專注於俗世的事務不但無益,甚至會有危險?(乙)我們可以達到什麼有價值的目標?如何達到?
20 今日一般人為什麼而生活呢?為了取悅上帝嗎?抑或為了取悅自己?以大多數人而論,目的豈不是要在這短短的一生中為自己謀得最大的利益嗎?有些人為了金錢本身而積聚金錢,有些人則積聚財物。有些人為了追求「刺激」而毀了自己的道德和健康。另一些人則追求名譽和地位。這是多麼短視!有史以來最富有的人之一,智慧的所羅門王,曾說:「我察看我手所經營的一切事和我勞碌所成的功。誰知都是虛空,都是捕風,在日光之下毫無益處。」(傳道書2:11)你是否正追求這些轉眼成空,歸於徒然的東西呢?抑或你的目標是要在上帝的新事物制度贏得一席永久的地位?
21 俗世的榮華富貴使你著迷嗎?若然你便有危險了,因為錯誤的慾望『一旦成熟便會生出罪來。』纏身的俗世事務可以佔去愈來愈多的時間精神,直至最後使人陷入罪裡,「罪既長成,就生出死來。」但是將耶和華置於心中首位和遵行上帝旨意的人卻會「永遠常存。」——雅各書1:14,15;約翰一書2:15-17。
22.我們應該對耶穌所作的犧牲表現怎樣的體會?
22 藉著耶穌的寶血,耶和華手下獻了身的見證人已擺脫罪的捆綁而成為公義的奴僕。所以我們務要站立得穩而永不再受俗世事務所縛束才好。——羅馬書6:17,18;加拉太書5:1。
對耶和華的衷心服務
23,24.(甲)我們怎樣才能取悅耶和華?(乙)為什麼在古代和後來有許多人未能如此行?
23 僅在口頭上事奉上帝並不足以符合耶和華的要求。耶穌曾這樣提醒他當日的宗教人士,並將以賽亞書29:13的話應用在他們身上:「這百姓用嘴唇尊敬我,心卻遠離我。」(馬太福音15:8)耶和華所喜悅的乃是發自內心的衷誠順服。我們必須全心盡力愛戴事奉我們獨一的上帝耶和華。(馬可福音12:29,30)我們必須歡樂地保持堅忍,年復一年地努力為耶和華服務。當約書亞明確地表示他一家決心要事奉耶和華時,全以色列同聲回答他說:「我們斷不致離棄耶和華去事奉別神。……我們必事奉耶和華,因為他是我們的上帝。」——約書亞記24:15-18。
24 當時的以色列人說:「我們斷不敢。」但是後來他們的後代卻轉而事奉別神。為什麼呢?因為他們容許他們對耶和華的愛冷淡下來。他們的事奉失去了積極的熱心。他們不再每日沉思他的道,同時也不再作進步。他們的信心和靈性健康均日漸衰退。他們的頭腦受俗世思想所歪曲,他們的良心麻木而不再能夠分辨是非善惡。他們若繼續懷著衷心的喜樂去事奉耶和華,他們就永不會有這種悲慘的遭遇了。——申命記4:3-10;約書亞記1:7-9;希伯來書10:36-39;提摩太前書4:1,2。
25.我們應該成為耶和華怎樣的兒女?
25 這應該成為今日耶和華的百姓的前車之鑑。我們必須繼續歡樂不懈地事奉耶和華。我們必須經常研讀和聚集以保持我們的靈性健康和喜樂。我們必須歡樂地珍惜體會以耶和華見證人的身分為上帝服務的無上權利。這樣行是多麼重要!要記得,創造和擁有整個地球的造物主耶和華最喜悅的事便是我們憑著愛心服從他的命令。——出埃及記19:5;彼得前書1:13-16。
26.我們對(甲)上帝的王國,(乙)世界和列國,(丙)談論上帝的道,應該懷有什麼態度?
26 我們所懷的一切希望,我們所作的一切服務和我們每日的生活均必須集中於上帝的王國之上。我們一切有價值的事務均是王國的事務。我們每日禱告祈求上帝的王國來臨,使我們得以見到基督的權能顯現和上帝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馬太福音6:9,10;帖撒羅尼迦後書1:6-8)我們絕不想與俗世同流合污,也不想分擔統治者們的憂慮和列國的惶惑。列國均與耶和華和他的受膏者耶穌作對。不久它們都會被徹底粉碎。(路加福音21:25,26;詩篇2:2-9)人類正迅速臨近聖經所預言的「大災難,從世界的起頭直到如今沒有這樣的災難,後來也必沒有。」當「災難」日益惡化之際,我們都應該像第一世紀的基督徒一般祈求耶和華使我們有勇氣繼續向人傳講他的道。——馬太福音24:7,8,21;使徒行傳4:24-30。
27.我們怎樣才能達到永生的目標?
27 我們對人生有什麼冀求呢?無疑我們不想按照俗世像浮沙一般不穩的道德標準而生活——近年來這個世界的道德更變成像流沙一般將粗心大意的人吸進毀滅之中!我們也不想與俗世衰落的宗教、腐敗的政治、莫衷一是的理念和其中充滿的仇恨、挫折及惑亂有任何關係。我們想享有真正的生命,豈不是嗎?若然我們就必須像耶和華一樣愛好公義、恨惡邪惡,藉此「為自己積成美好的根基,預備將來。」(詩篇11:7;箴言6:16-18;提摩太前書6:17-19)我們必須在愛心方面不斷增長,積聚更多聖經知識及在上帝的工作上「結滿仁義的果子。」(腓立比書1:9-11)永生的目標已經在望了,讓我們與基督耶穌和其他所有忠心的見證人保持團結,一同「誠心樂意的」事奉耶和華。——歷代志上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