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守》73 7/15 436-439頁
  • 操練身體抑或敬虔——那一樣?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操練身體抑或敬虔——那一樣?
  •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73年
  • 小標題
  • 相似資料
  • 作決定的時刻
  • 在禁令之下探訪基督徒弟兄
  • 基列學校及在美國工作
  • 在日本的海外傳道工作
  • 環務及區務監督的權利
  • 棄絕帝王崇拜,歸附純真崇拜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98年
  • 追求我一生的目標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61年
  • 耶和華吸引謙卑的人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2003年
  • 耶和華絕不捨棄他的僕人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88年
查看更多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73年
《守》73 7/15 436-439頁

操練身體抑或敬虔——那一樣?

由亞得利安·湯遜(ADRIAN THOMPSON)君自述

踢欖球是我父親一生最大的嗜好。所以從我懂得走路開始,我便在星期一晚跟他上體育館,星期日下午則跟他去欖球場。從我所能記憶的時候開始,每年在我的生日,我醒來時便會發現一個新欖球在我枕邊。在欖球季節,我通常很晚回家吃飯,而我回家只是因為天太黑看不見球而已。

雖然我父親對運動比對聖經更有興趣,我母親卻對上帝的道的真理深感興趣。當我才四歲的時候,守望台社代表豪列特探訪紐西蘭的威靈頓,我們聽了一個由他擔任的聖經演講,名為「現在活著的千百萬人會永遠不死。」我母親看出這演講所含的信息的確是真理。

我記得有時因為下大雨而無法出外,我便坐在梳化椅上閱讀《創世的影劇劇本》;這是一本圖文並茂的書,其中敘述聖經的真實故事。然後在星期日,我跟家人參加基督徒小組的聚會,聽不同的人報告他們怎樣運用他們的時間事奉上帝。

可是,雖然我吸收到一點聖經知識,在另一方面我卻養成卓越的球技。由於紐西蘭的氣候宜於作戶外運動,在一年當中我差不多每個星期六都用在練球之上。進入大學之後,我要到其他城市參加校際欖球賽。畢業後我被選代表該省出賽,又被選加入國家球隊到南非出賽。雖然我喜歡學習聖經,運動,尤其是欖球,卻無疑成為我生活上最大的興趣。

作決定的時刻

作決定的時刻終於來到。基督的使徒保羅曾清楚地對年輕的提摩太說:「操練身體益處還少;唯獨敬虔,凡事都有益處。」(提摩太前書4:8)我究竟選擇那一樣呢?世事的發展迫使我面對這個決定。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為了鼓勵人從軍,當局優待運動員在軍中享有官職。當局給予我團長的官階。這是一項挑戰!我該怎麼辦呢?

我根據所學到的聖經教訓知道參加戰爭是違反基督徒原則的。雖然我還未受浸成為耶穌基督手下獻了身的門徒,我卻盡了相當的力量向人宣揚上帝王國的好消息。所以我知道我要作決定的時候來到了。我決定選擇敬虔。在1940年一月,我藉著受浸象徵我獻身給耶和華上帝。

由於當時紐西蘭由澳洲雪梨的守望台分社所轄管,我立即申請到那裡工作。社方接受了我的申請。我接獲的第一項工作委派是在分社之家(稱為伯特利)與白髮斑斑的約翰遜弟兄一同削馬鈴薯皮。約翰遜弟兄曾在南非工作多年,後來成為澳洲的分社監督。我還記得他說無論在伯特利做任何工作,他都視之為一項權利。

在澳洲戰爭風雲日緊,不久當局重提兵役問題。伯特利有五個單身弟兄受命向當局報到,我是其中之一。我以自己是個「神學研究者」為理由請求延期。這個問題在法庭辯論了幾個月。但是在1941年一月,耶和華見證人未經警告便被政府禁止活動,我和四個基督徒弟兄均被判入獄。

在禁令之下探訪基督徒弟兄

我獲釋後社方派我在澳洲社方屬下一個農場裡工作。到1942年,我聽到消息說社方會再作安排派代表探訪各地的小組以給予所需的幫助和鼓勵(現在稱為環務監督工作)。社方邀請我參加這種工作。由於傳道工作仍然受到禁止,有許多挑戰需要應付。

且以在澳洲南部阿得雷德的工作為例。那裡的公開傳道活動差不多完全停頓下來,因為當地的見證人與分社失去聯絡而不知道怎樣行。但是我與主持該市兩個小組的弟兄會談之後,他們再次策劃開始公開的傳道活動。耶和華大大祝福他們的努力。

1943年六月解禁之後,週遊探訪小組比較容易了。後來我探訪該國的所有小組和小群,包括散佈在每星期只開一班火車的內陸各地的小群。

基列學校及在美國工作

1947年尾,我被召到美國的守望台基列聖經學校受訓。這間海外傳道工作訓練學校在1948年初舉辦的第十一屆是第二次的國際班。開課之後不久,諾爾校長宣佈現在社方可以派海外傳道員到日本工作了。但是由於那裡的生活情形與所有海外傳道員以往所經歷的截然不同,他呼籲學生志願到那裡服務。一百個學生中大部份均自告奮勇表示願意去,校方揀選了大約二十五人開始學日文。學期很快完結,社方吩咐我們留在美國,等到日本方面為我們安排了居停之後才動身。

在等候期間,社方派我在亞利桑那州作環務監督,同時派我探訪內華達州和加利福尼亞州的小組。那是一段愉快的時光,同時使我想起澳洲的王國工作;那裡的小組人數不多,而且旅途相當遙遠。

在日本的海外傳道工作

由於在日本甚至一個活躍的見證人也沒有,我們這群人中有一個弟兄,當·哈斯列斯,先於我們到日本安排住宿地方。他在1948年十二月抵達,為我們作了必需的安排,然後我們在1949年秋天啟程前往日本。

我們到達日本之後獲悉社方已為我們在神戶購下一間海外傳道員之家。我們安居下來之後便開始出去傳揚上帝王國的好消息。但是這並不容易。我們對當地言語的了解不足夠。同時,雖然我們有日文聖經。我們所擁有的日文書刊只有1930年出版的《光》書第二卷和一本小冊子。當時的居民又面對戰後的經濟不景;他們一星期七日都要作很長時間的工作。

僑居日本的外國人都認為我們不會有多大成功。有一日當我領取配給的食糧時不禁留意到這點。有一個在日本居住了四十年的英國人對我和另一個海外傳道員說他無法預見他的教會或其他任何教會能夠成功地感化許多日本人成為基督徒。然後他暗示我們若作牙醫或醫生,我們的工作會有較實際的價值。我們多謝他的意見。我們意識到時間的緊急,因此我們繼續學日文和繼續傳道。

過了二十多年之後,現在日本有超過14,500個真正的基督徒分屬於334個耶和華見證人的小組。耶和華大大祝福在日本的宣揚王國和使人作基督門徒的工作。

環務及區務監督的權利

1951年,《守望台》社社長諾爾首次探訪日本。當時這裡六個最大的城市中有五個有人數不多的小組,因此是開始環務工作的適當時機。我受任命作環務監督。但是由於可探訪的地方很少,社方遂安排由我用兩個星期探訪有海外傳道員的地方。在與他們一起的第二個星期,我會每日早上及晚上用一小時教他們學日文。然後在第二個星期日,我作另一個公眾演講。

回顧我在1951年春天首先探訪這環時的情形可以幫助人看出在過去二十年這裡的工作有多麼大的擴展。當時東京小組大約有四十人與之交往,我探訪完這個小組之後前往宮城縣的一元關,由東京乘火車大約九小時才到達。三浦弟兄和三浦姐妹住在那裡,我有權利與他們彼此鼓勵。他們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便已經從事全時間的傳道工作,三浦弟兄由於嚴守基督徒的中立而被囚禁在廣島獄中。當原子彈在該市爆炸時,他仍在獄中,但是他卻沒有受傷。戰後他得以和家人一同繼續傳揚好消息。

我接著探訪的是住於北海道最頂端。稚內市之南的一個小鎮。這裡只有一個人做點傳道工作。這些乃是東京以北僅有的王國宣揚者,以南則在橫濱、名古屋、大阪和神戶有若干海外傳道員和人數不多的小組。

除了這些地方之外,在吳港有石井弟兄和石井姐妹,在鹿兒島有林弟兄,他們都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便與組織交往的。所以這意味到我在九個城市探訪大約一百人,這與公元三十三年五旬節那日開始傳道的人數相差不多。可是現在卻有很大的差別了;現在日本的人口已大為增加而超過七千萬人。

作為一個外國人,我發覺探訪我的日本基督徒弟兄常有些頗有趣的經歷。飯和生魚是主要的食物。雖然起初我覺得不容易習慣,但是我的思想和胃口一旦作適當的調整了之後,它們便成為我所喜歡的美味了。居停呢?大部份的日本家庭都沒有硬牆,反之他們有流動型的牆壁,通常是沒有鎖的。家裡若有好奇的小孩子,房門隨時被打開並不足為奇。鄉村地區的許多居民從未仔細看過一個外國人。因此我有許多機會滿足他們的好奇心,讓他們知道我來日本的原因。

1955年,我與諾蓮·米勒結婚。當1950年韓戰爆發時,她從韓國撤退而被調到名古屋從事海外傳道工作。不久之後,社方委派我從事區務工作,諾蓮亦與我隨行。

當我們探訪離廣島不遠的岩國時,我們遇到一個與耶和華見證人研究聖經的男子,他已進至想受浸的地步。在一個環務大會舉行之前兩日,他邀請我們和環務監督到他家裡吃飯。飯後他請我跟他上樓。我們坐下時,他將相簿打開,指出一張顯示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一位英國將官向日軍投降的照片。然後他指著照片中一個日本兵說這人就是他!由於他的戰爭記錄,他想知道耶和華會承認他的獻身嗎?我有權利與他討論這件事,並使他確知他正如第一世紀的軍官哥尼流一樣採取蒙上帝嘉許的途徑。他受了浸,並成為一個基督徒小組的監督。

所以,由於將敬虔置於我一生的首位,我在「今生」得到許多益處。我從事了超過三十年的全時間傳道工作。但並非僅至此而已!正如使徒保羅說:「敬虔……有今生和來生的應許。」所以我很慶幸在「操練身體抑或敬虔——那一樣?」這個一生的大問題上作了正確的決定。——提摩太前書4:8。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