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防不仁慈的思想
你曾聽見過以下一類的話嗎?「千萬不要相信他!」「她以為自己是誰?」或「這有什麼稀奇。我可以做得好得多。」我們無疑都聽過這樣的話,但這些話其實不說出來反好得多!或更好的是,這種不仁慈的思想甚至沒有發生!
究竟什麼使有些人對別人懷有不仁慈的思想呢?另一個人也許受到過度的注意或大受稱讚。或者另一個人熱衷於沽名釣譽。這也可能由於妒忌的心理所致。
聖經含有許多良好的訓示幫助我們提防這種不仁愛的特徵。聖經勸人約束自己的舌頭,但也指出我們需要留意自己的思想。即使沒有說出來,不仁慈的思想也可以造成損害。這種思想不但會破壞與別人的關係,同時對懷著這些念頭的人也有所傷害,因為它們對人的頭腦和身體均有影響。
我們應該提防的不仁思想之一是過度思疑。為什麼呢?請想想一個例子。聖經提及亞捫人的首領疑心很重。這個民族雖然時常攻擊以色列人,以色列人卻從沒有還擊,因為耶和華上帝曾明令吩咐他們不可如此行。(申命記2:19)後來亞們人的國王去世,耶路撒冷的大衛王派使者前往弔唁,可是該國的首領卻指控以色列的使者是奸細而橫加侮辱。他們的思疑甚至使他們買通鄰近一個國家聯同與以色列爭戰。結果他們為自己的無理思疑付出慘重代價;他們被戰敗而淪為以色列國的附庸。我們無疑可以從他們的經驗學得教訓。——歷代志上19:1至20:3。
在與朋友、親屬、同事、特別是基督徒同工交往時,我們最好信任別人。即使有難題發生,我們也應該在未有確證之前假定對方是清白的。與其偶爾遭遇失望亦勝於過度思疑,彷彿人人都想佔你便宜一般。有許多夫婦便因為過度思疑對方而弄得生活很不愉快。他們若寬厚地彼此相待,他們的婚姻便會美滿得多了!
特別在看別人的動機方面我們應該提防不仁慈的思想。請不要忘記,第一個誣告別人動機不良的生物是魔鬼。他對上帝懷有不仁慈的思想,結果使他踏入歧途而毀謗造物主。(創世記3:1-5)後來他也對上帝所有僕人的動機表示懷疑。這導致什麼結果呢?他竭力試圖證明自己的疑心是對的。我們應該留意,這可說是我們不應該過度疑心的另一個原因;我們可能試圖證明自己的疑心是對的,以致變成別人的對頭。——啟示錄12:10。
吹毛求疵及對別人期望過高也可以引發不仁慈的思想。我們最好記得,在我們看來微不足道的事,對別人來說卻可能是一項重大的勝利或成就。在有「代溝」存在的家庭裡,這種情形豈不是大部分由於父母對兒女過度苛求及兒女對父母過度苛求所促成的嗎?他們大可以從一句土耳其諺語學得教訓:「想朋友十全十美的必定會全無朋友。」
往外地訪遊的人特別需要提防吹毛求疵的不仁慈思想。他們所見到的陌生景象和習慣可能使他們將其與本國的情形作一比較而產生鄙夷的心理。其實表現體貼的同情心,為別人設身處地著想豈不是好得多嗎?你若這樣行便會體貼別人,體會到他們深受環境所影響。若以正確的眼光看別人,你可以因為他們在現存環境之下所獲致的成就而衷誠佩服他們。
要學會賞識別人所做的事,留意他們的長處而非過度關心他們的弱點。不要像某個不智的聽者一樣,在留意到講者的某個口頭禪之後仔細數算講者一共用了多少次。他若將注意力集中在講者提出的論據之上及賞識講者所表現的誠懇,他所得的裨益會大多少!
因此,為了你自己的緣故,同時也為了與別人保持良好關係,務要提防不仁慈的思想。反之,要聽從上帝所感示的這項勸告:「弟兄們……凡是……可愛的,有美名的,若有什麼德行,若有什麼稱讚,這些事你們都要思念。」——腓立比書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