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驕心的危險
你受到一些認為自己總是對的人所吸引嗎?抑或你對於一些不斷誇耀自己的才幹、成就、財富和地位的人深感厭惡?有些人很敏於指出別人的過失,但卻從不肯承認自己有錯,若有人將他們的過錯指出,他們便會大不高興。你對這些人發生反感嗎?
不錯,自驕心的這些表現的確令人厭惡和大起反感。自驕心無疑對別人有很壞的影響。這會損害人而非造就人,並且可以促成彼此間的不和,最後甚至將人與同胞的良好關係破壞無遺。
自驕心究竟是什麼呢?這可說是一種過度的自尊或自視過高,對自己的才幹、智慧、容貌、財富和地位懷有不合理的優越感。這種態度通常以自命不凡,不可一世的表情顯露出來。
在不完美的人當中,自驕心是一種常見的弱點,因此我們最好竭力加以抑制以避免其不良後果。這需要我們對一件事實養成或保持衷心的體會,那便是,自驕之心是毫無根據的。不論人的種族、國籍、教育程度、才具、成就或經濟情況如何,我們都是罪人,也是罪人的後代。這絕不是自誇的理由,對嗎?
可是也許有人會說,「我經過一番奮鬥才贏得我今日的地位」 。但這使他有理由感覺高人一等嗎?請想想,他之能夠養成某種才幹,這是他自己的功勞嗎?他若生來便在智力或體力方面大受限制,即使他竭盡其力,他能夠有今日的成就嗎?聖經所載的一個論據向我們指出平衡合理的看法。我們讀到:「使你與人不同的是誰呢?你有什麼不是領受的呢?若是領受的,為何自誇?彷彿不是領受的呢?」——哥林多前書4:7。
除了對自己有正確的看法之外,對別人的尊嚴懷有適當的尊重也是抑制自驕心所不可少的。聖經的勸告是:「凡事不可結黨,不可貪圖虛浮的榮耀,只要存心謙卑,各人看別人比自己強。」——腓立比書2:3。
基督徒應該看出其他信徒可能具有優於自己的品質。他們也許在表現愛心、仁慈、同情或體貼方面堪作模範。有些由於研讀聖經已有多年,所以對聖經原則及怎樣將其應用於日常生活上有很深認識。另一些基督徒雖然在知識方面並不特別傑出,人生經驗卻十分豐富。我們無疑可以向他們學習,即使僅是獲悉對各事可能會有超過一種看法。這可以防止我們錯誤地企圖強使所有人都如出一轍,在作決定時專橫武斷或對別人的提議不屑一顧。
一個人若覺得自己在知識、才幹或經驗上高人一等而瞧不起別人,這是十分危險的。例如在基督徒的小組裡,一個助理僕人也許對一位長老提出建議。長老若未對建議作過適當考慮便斷然加以拒絕,暗示助理僕人這樣行是不識時務,那會有什麼結果呢?助理僕人豈不會因為自己受人誤解而感覺憂傷嗎?再者,長老所表現的自驕心,雖然不甚嚴重,卻可能使助理僕人對長老的尊重打了個折扣。長老既然沒有充分理由便對助理僕人的動機表示懷疑,後者可能自覺地或不自覺認為長老的判斷力並不十分妥善。由於感情受到傷害,助理僕人可能對一個密友吐露心事,結果這個朋友對長老的看法也可能暫時受到不利影響。
耶穌基督所立的榜樣無疑值得我們效法。他絕沒有讓「知識使他自高自大」。(哥林多前書8:1)雖然他是十全十美的,他卻沒有炫耀自己卓越的才幹、知識、經驗、智慧以致引起別人的反感。他沒有使門徒以為在他離去之後他們永遠無法將工作發展到他所獲致的規模。剛相反,他表示對門徒深具信心和予以適當的讚譽,說:「我實實在在的告訴你們,我所作的事,信我的人也要作,並且要作比這更大的事,因為我往父那裡去。」(約翰福音14:12)以整群人而論,耶穌基督的門徒所做的工作規模比他的更大,時間也更長。——可參閱馬太福音5:14。
既然耶穌是個完美的人,尚且能夠對信徒表現這樣的信心,有任何不完美的人應該認為別人無法做得到他們所做的事嗎?懷有這種自大想法的人僅是為自己和別人製造困難而已。他使別人不願與他共事,因為他使別人感覺自卑和不受信任。結果他們對事情的關懷亦打了一個折扣。
可是,一種自高自大的「精神」特別危險。這會使人憎恨正當的批評、糾正或管教,事實上甚至拒絕接受上帝的道的勸告。這使他們跟從一條注定使他們身敗名裂的途徑。聖經的箴言說得不錯:「人屢次受責罰,仍然硬著頸項,他必頃刻敗壞,無法可治。」(箴言29:1)這乃是因為自高自大的人敵擋上帝,與上帝要他僕人具有的美好品質亦背道而馳。正如聖經說:「你們眾人也都要以謙卑束腰,彼此順服,因為上帝阻擋驕傲的人,賜恩給謙卑的人。」——彼得前書5:5。
因此基督徒必須竭力抑制自驕之心。高傲的人不但可以傷害別人,同時也可能失去上帝的嘉許和永生的希望。自驕心的確是十分危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