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剖析
教堂「小酒帘」
● 美國華盛頓市聖公會聖馬可教堂設立「樓下小酒帘,」售賣啤酒、葡萄酒和汽水,營業時間是在週末禮拜和週日晚間聚集崇拜之後的一小時左右。教堂牧師說他起意設立小酒帘是由於發現倫敦的一間英國教會教堂和比利時的一間羅馬天主教堂均設有小酒帘。
教堂的教友將小酒帘稱為「有翼之獅,」在它的開幕周年紀念會上齊聲高唱「快樂生辰,親愛的酒帘」一曲,一位教友說小酒帘「已成為教區生活的中心。」倘若樓下的小酒帘是教會的「生活中心,」這使人無法不懷疑他們在樓上做些什麼。
不穩的時代
● 在1974年上半葉,世界面臨一段異乎尋常的不穩時期。許多國家,例如法國、英國、加拿大、西德、葡萄牙、以色列、意大利和阿根廷等的政府都突然發生重大改變而造成一項領導權危機。正如紐約時報的一篇文章評論說:「有人感到歷史的一頁已被撕毀,新的和不熟悉的一頁正在展開。」
但不穩定之情況也許在金融界最為顯著。由於石油價格暴漲、通貨膨脹率急激上升和各國幣值變換的不定,以致金融發生動搖。多處地方的人都擔心經濟前途的安全,人們正普遍對金融感覺不信任。沒有人知道美元、法郎、里拉、日元或英鎊在未來幾年是否還有價值。
由於人類的各種難題有如此密切的連帶和交織關係,世界經濟專家們坦白承認不知解決辦法何在。華爾街雜誌駐歐洲的首要通訊員域嘉說:「事實的真相是,沒有人真正知道今日世界在政治、經濟或金融方面何去何從。在目前的市場和控制市場動態的許多因素之上有這麼多無可衡量的事物存在,這是前所未見的。因此任何地方都沒有真正的避難所,無論人怎樣努力去尋求。」
耶穌基督預言,我們這一代人是個「列國困苦,慌慌不定」的時代。但他也指出,他的真正門徒一看到這種情形「便挺身昂首,因為得贖的日子近了。」——路加福音21:25,28。
強調傳福音工作
● 世界福音國際會議於1974年七月16-25日在瑞士的洛桑舉行。有二千七百名基督新教的傳福音者從150個國家應邀前往參加。昨年秋天,羅馬天主教在羅馬召開主教會議,商討的主題是:「現代世界的傳福音工作。」
傳福音(來自希臘文「好消息」一詞)意味到要宣揚福音或好消息,在今日也暗示要使那些接納好消息的人成為基督的門徒。
各教會在最近開始強調傳福音工作,這件事頗值得注意。何以故呢?因為他們在以往對這件事絕少留意。例如,在討論長老會教友四年來減少了100,000名時,美國主席馬爾斯博士聲稱這項銳減並不是由於教會在社會改革方面過於著力所致。反之他說,「難題是在教友身上。他們的傳福音工作做得太少。」
美國天主教的主教們也有同樣見解。在一份教會刊物中他們聲稱「一般人均普遍承認,現代教會在傳福音工作上所表現的熱誠、熱心和犧牲精神並不比以往更顯著。」
事實的真相是,宗教領袖們本身便很少在傳福音方面表現「熱誠、熱心和犧牲精神」。在第一世紀的基督徒當中,傳揚上帝王國的好消息是他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在耶和華的基督徒見證人當中也一樣,這是208個國家地區和海島的人所周知的事。可是,基督教國的各教會等到最近才強調傳福音工作無疑是太少,太遲的另一個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