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守》75 7/15 429-431頁
  • 基督徒怎樣獲得屬靈的滋養?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基督徒怎樣獲得屬靈的滋養?
  •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75年
  • 小標題
  • 相似資料
  • 「僕人」與「家裡的人」
  • 「僕人」階級的產生
  • 現代的「僕人」階級
  • 既忠信又睿智的「奴隸」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2004年
  • 到底誰是忠信睿智的奴隸?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2013年
  • 忠心的美好獎賞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75年
  • 你體會『忠心而有見識的僕人』嗎?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81年
查看更多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75年
《守》75 7/15 429-431頁

基督徒怎樣獲得屬靈的滋養?

上帝怎樣使他的百姓獲得屬靈的滋養呢?他給予他們個別的供應嗎?基督徒是否無需與其他具有真正信心的基督徒交往便可以獨立地獲得個別的屬靈滋養呢?他們可以僅是自己研讀聖經及各自事奉上帝嗎?

我們若考慮一下耶穌基督在死前三日對眾使徒所說的話,便可以獲得這些問題的答案。當時他論及在他帶著屬天的權柄和榮耀復臨時,有些什麼事件會共同構成標明他已臨在的「徵象」。他警告使徒務要保持儆醒以留意他視察和審判門徒的時期來臨。他將他的門徒稱為「奴僕」。(馬太福音24:1-44)因為他行將以自己的血將他們購贖回來,所以他可以將他們稱為奴僕。——哥林多前書6:20;7:23。

「僕人」與「家裡的人」

在發出這項警告時,耶穌也說:「誰是忠心有見識的僕人,為主人所派,管理家裡的人,按時分糧給他們呢?」——馬太福音24:45。

「家裡的人」是家裡的僕人和奴僕。身為上帝之家的成員,這些人會以一個群體的身分獲得屬靈的滋養;他們會通力合作,互相來往和彼此幫助。我們也留意到在耶穌所說的這段比喻性的話中,「僕人」(單數)一詞是指家裡所有奴僕所形成的群體而言,「家裡的人」(複數)則是指個別的分子而言。

對耶穌的門徒來說,將一群人或甚至整個國家視為一個奴僕或僕人並不是新事。耶和華上帝自己曾屢次將以色列國稱為他的僕人(單數),說:「唯你以色列我的僕人,雅各我所揀選的,我朋友亞伯拉罕的後裔;你是我從地極所領來的,從地角所召來的,且對你說,『你是我的僕人,我揀選你,並不棄絕你。』」(以賽亞書41:8,9)造物主對以色列人所說的話清楚表明這個集體的「僕人」是由許多個別分子共同構成的:「耶和華說:『你們是我的見證(複數),我所揀選的僕人(單數)。』……我的僕人雅各,我所揀選的以色列阿,現在你當聽。……耶和華如此說,……『我豈不是從上古就說明指示你們麼?並且你們是我的見證(複數)。』」——以賽亞書43:10;44:1-8;42:19;44:21;48:20;49:3;耶利米書30:10。

由於以色列人忤逆不忠,上帝捨棄了他們而不再以之為他的僕人。在此之後誰會成為上帝的僕人,在地上作上帝的工具和見證人呢?讓我們看看使徒保羅怎樣說。在公元50-52年間,保羅對加拉太的基督徒小組論及這個問題。自公元33年的五旬節以來,新約已取律法的約而代之。因此直至那時為止,基督的教會已成立了大約十八年之久。保羅對加拉太的基督徒說:「割禮和不受割禮都算不了什麼,要緊的乃是一項新的創造物。凡是按照這行為律則循規蹈矩而行的人,願平安和憐憫臨到他們,即臨到上帝的以色列。」——加拉太書6:15,16,《新世》。

基督的教會是由一批按照關於「新創造物」的律則而行的人所組成的。這個精誠團結的教會是上帝的「僕人」,正如古代的以色列國曾是上帝的僕人一般。因此在一種屬靈的意義上,以賽亞書43:10的話可以用來指基督的教會,「上帝的以色列」:「耶和華說:『你們是我的見證,我所揀選的僕人。』」

「僕人」階級的產生

這個忠心的「僕人」是在什麼時候產生的呢?在公元33年的五旬節。最先受聖靈傾澆的120個基督徒立刻開始將靈糧分發給應邀參加上帝的屬靈筵席的其他人,即3,000個接受這靈糧而毅然受浸的猶太人。在此之後三千個人繼續吸收更多靈糧,直至他們在靈性上壯大起來。然後他們當中有許多人返回他們在外國的本家,在當地建立小組以便繼續彼此交往和謹守使徒的純正教訓。——使徒行傳2:1-4,37-42。

不及三年半之後,「忠心而有見識的僕人」將分派靈糧的工作伸展到外邦人當中。使徒彼得首先向哥尼流及其一家傳講好消息。隨著新的門徒數目日增,他們也以「家裡的人」的身分參加分發靈糧的工作。當時的基督徒組織作了安排派出使徒,特別是保羅和另一些「家裡的人」,與他一同周遊各地的同工,到外地去把靈糧分派給許多人。他們努力執行耶穌的命令:「所以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奉父、子、聖靈的名給他們施洗,凡我所吩咐你們的,都教訓他們遵守。」——馬太福音28:19,20。

為了給予這件屬靈的餵養工作恆久的幫助,上帝感示耶穌基督的使徒和第一世紀的其他門徒寫成了基督教希臘文聖經的廿七本書。這些書和當時業已存在的希伯來文聖經把寫成的靈糧供應給他們和直至今日的基督徒。

耶穌曾說:「我就常與你們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馬太福音28:20)耶穌基督是教會(他的「僕人」)的元首,他的話表明他會強化他的教會,使其能夠在許多世紀中餵養他「家裡的人」。顯然一個世代的「僕人」階級可以餵養接著的一代,同時也繼續餵養自己。

也許有人會問,「『僕人』既是由『家裡的人』所組成的,這個『僕人』又怎樣餵養『家裡的人』呢?這便不啻於『僕人』餵養自己了。」我們可以舉個例來說明這件事。假設有一家人搬到一個農場裡住。他們的首務之一是安排膳食。父親是否預備一切膳食,然後餵進家人口裡呢?不然。家庭的每一分子都擔任不同的工作。也許一個耙地,另一個掘井,有些分子耕種,另一些照料牲畜。當然,可能大家都參與某一項工作。很可能大家會合力收割。然後婦女會將食物製成罐頭供未來之用。她們負責烹飪和準備膳食的工作。沒有一個人可以獨自將事情辦理得如此妥善。但是藉著一家人分工合作,他們得以衣食無缺。以一個家庭而言,他們是一個群體,正如「忠心而有見識的僕人」一般。但以個別而言,他們是生產和供應膳食的工人,像「家裡的人」一般。使徒保羅在哥林多前書12:12-27所作的一個類似比喻是人的身體及其各部分。

現代的「僕人」階級

論到這個僕人,耶穌說:「主人來到,看見他這樣行,那僕人就有福了。」(馬太福音24:46)耶穌在此談及他回來視察他的「僕人」,看看他們是否正「這樣行」,意即「按時分糧」給「家裡的人」。今日這個「僕人」是誰呢?

耶穌所訂的律則是:「看果子,就可以知道樹。」根據這條律則,我們可以決定「僕人」是誰。(馬太福音12:33)當「忠心而有見識的僕人」在十九世紀之前,初次組成時,他們向人宣揚上帝的彌賽亞王國的好消息以及猶太事物制度行將遭受毀滅的信息。唯有這個忠心階級結出王國的果子。他們雖然飽受逼迫,卻得以活著度過後來臨到的災劫。那段災難時期乃是耶穌在馬太福音24:4-22,馬可福音13:5-20和路加福音21:8-24所作的預言的初步應驗。

耶穌論及「他臨在和事物制度終結的徵象」的預言在公元1914年開始獲得完全的應驗。因此在這個緊急的末期中,「忠心而有見識的僕人」應該十分活躍地向人宣揚上帝的彌賽亞王國和現今這個世界制度的終結。像第一世紀的僕人階級一樣,他們應該能夠安然度過猛烈的迫害。今日誰正這樣行呢?誰正結出正當的基督徒果子呢?事實標明基督的真正教會今日在地上有一小群受膏的分子正如此行。他們努力分發來自上帝的道的靈糧,使自己得以在靈性上保持堅強。

除此之外,現代的「僕人」使大約2,000,000其他的人成為他的同工。他確已證明自己是耶和華的「僕人」和見證人。這個「僕人」的大群同工希望永遠生活在一個地上樂園裡。他們從「忠心而有見識的僕人」獲得豐富的靈糧。他們所獲得的靈糧的確十分適時,因為世界的情勢從未試過像今日那麼危險,逃出這個事物制度和信賴上帝的救生安排的需要也從沒有像現今那麼急切。

由此我們見到耶穌基督本人指出將靈糧供應給他的百姓的方法——不是將其分發各自為政、互不相謀的個別分子而是一個精誠團結、相親相愛的基督徒群體。今日耶和華見證人在普世各地的小組正是如此。他們在現今就必須如此行,因為在基督的千年統治期間,地上的居民無疑會和睦共處,通力合作一同美化這個地球。除此之外絕沒有任何其他方法可以獲致真正的快樂及產生聖靈的果子,「仁愛、喜樂、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實、溫柔、節制。」(加拉太書5:22,23)人們必須表現這些品質,然後我們才能在地上享有真正和平而從生活獲得最大樂趣。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