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守》76 5/15 291-292頁
  • 「要以恩慈相待」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要以恩慈相待」
  •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76年
  • 小標題
  • 相似資料
  • 體貼的言行
  • 對別人表現仁慈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67年
  • 仁慈——以言語和行動顯出的特質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2018年(研讀版)
  • 表現仁慈以取悅耶和華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91年
  • 在冷酷的世界裡表現仁慈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2004年
查看更多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76年
《守》76 5/15 291-292頁

「要以恩慈相待」

能夠與仁慈的人交往是何等的喜樂!他們的體貼入微及對別人福利的熱切關懷與苛刻無禮的人的自私自利態度形成一個強烈的對照。

渴望取悅上帝的人有充份理由要對恩慈待人一事表示關懷,耶和華上帝,人類的造物主,希望我們都盡力培養這種品質,恩慈是他的聖靈所結的果子之一。(加拉太書5:22)聖經力勸愛戴上帝的人說:「要存憐憫、恩慈、謙虛、溫柔,忍耐的心。」——歌羅西書3:12。

耶和華上帝以身作則立下以恩慈待人的榜樣。這應該推使我們渴望在自己生活上也表現這種可敬的品質。以此為根據,使徒保羅勸戒我們說:「要以恩慈相待,存憐憫的心,彼此饒恕,正如上帝在基督裡饒恕了你們一樣。」——以弗所書4:32。

耶和華上帝確然仁愛地饒恕了我們的過犯;正如經文指出:「上帝[恩慈地]赦免了你們一切過犯。」(歌羅西書2:13)所以,我們若因為別人對我們的輕微冒犯,而對他們心懷怨恨,這是何等的不該!我們如果遠避他們或拒絕和他們談話,因為他們的某些行為令我們大失所望,我們這樣行的確是缺乏恩慈。難道我們希望別人因我們的輕微過失而以同一方法對待我們嗎?而且,如果耶和華上帝追究我們所有的罪過,我們又怎能站得住呢?——詩篇130:3。

如果我們希望繼續從上帝的恩慈獲益,我們定要甘願遮掩彼此之間的輕微過犯。正如耶穌基督指出:「你們饒恕人的過犯,你們的天父也必饒恕你們的過犯。你們不饒恕人的過犯,你們的天父也必不饒恕你們的過犯。」——馬太福音6:14,15;請也參閱路加福音6:35,36。

體貼的言行

但是,以恩慈待人並不限於僅是樂意饒恕,這同時包括體貼的言行,有時,一個人可能易於對自己較為接近的人,親屬或是朋友,太過隨便大意。當與陌生人來往時,他可能彬彬有禮,不停地說「請」和「多謝」,而且對他們的感情異常體貼入微。但是當與家人或是朋友相處時,他可能在言行方面疏忽大意,他可能認為無論他的舉止談吐是怎樣,真正熟識他的人都會諒解,這種想法在若干程度說來可能是真的,但是這會使和我們如此親密的人生活得愉快嗎?相反來說,這豈不是對他們的恩慈加上不必要的負擔嗎?

請考慮一下忠心的天使仁慈地和尊敬地與人來往時所立下的榜樣,雖然他們在能力和權力方面都較人為高,經文卻從來沒有論及天使彷彿他們隨便大意與地上的人談話。(彼得後書2:11)他們都是十分謙恭有禮,給予與他們談話的人應得的尊嚴。舉例來說,耶和華的代表天使與亞伯拉罕談話時說「請」(創世記13:14,《新世》)難道我們不應該同樣對待我們的同胞,仁慈地給他們應得的尊嚴和敬重?

無可否認,在這冷酷無情的世界裡以恩慈待人可能不是一件易事。我們可能要與缺乏廉恥、無禮的人相處,但是,這是否意味到在這些情形之下我們不應以恩慈待人呢?並不是如此。

試想一下羅得的例子和他在所多瑪的處境。當他接待探訪的天使入家作客時,一群暴徒圍困他的屋子,要求羅得將客人交出以供作敗德的行為。他怎樣行呢?他有沒有失去自制而凶惡地指責暴徒?並沒有,羅得表示極大的容忍,以仁慈的話語懇求暴徒說:「眾弟兄,請你們不要作這惡事。」——創世記19:7。

既然羅得對惡貫滿盈的人也用恩慈的話語,當然我們對一同敬拜上帝的同工,即使他們偶而疏忽大意,我們也應該表現至少同樣的恩慈。我們應該努力對他們表示極大的恩慈,正如我們待那些對聖經信息不感興趣的人一般。這樣,我們便與聖經的教訓協調一致:「所以有了機會,就當向眾人行善,向信徒一家的人更當這樣。」——加拉太書6:10。

這項聖經教訓的執筆者,使徒保羅,切實將這教訓付諸實行,當他寫信勸腓利門以恩慈接回他那一度是逃脫的奴僕,而最近卻歸信成為基督徒弟兄的阿尼西母時,保羅表示極寬大的恩慈。保羅可以吩咐腓利門行一位使徒視為正當的事。但是,使徒保羅卻寧願打動腓利門愛好公義的心。他寫道「我雖然靠著基督能放膽吩咐你合宜的事,然而像我這樣有年紀的保羅……寧可憑愛心求你。」——腓利門書8,9。

當然,以這種仁慈親切的方式來處理這事比起下一條有權威的命令更能有效地感動腓利門的心。這種恩慈不禁使人以恩慈相待,恩慈同時有助於養成愛的堅強連繫。

這種品質對甚至不仁的人也有強大的感化力而導至良好的後果,正如聖經說:「所以你的仇敵若餓了,就給他吃,若渴了,就給他喝,因為你這樣行,就是把炭火堆在他的頭上。」(羅馬書12:20)你若以仁慈的言語和行為待一位苛刻不仁的人,這可能使他對自己的行為感覺羞慚。說不定他會軟化過來,他的心會被感動以恩慈相待,因而顯出自己優良的品質。因此,以恩慈待人豈不能導至最大和最富於報酬的祝福?

鑑於以恩慈待人所能導致的各種良好結果,我們應該努力更加完備地培養這種品質。這不但會為別人帶來更大的快樂,而且也會增加我們的喜樂。正如上帝的道說:「施比受更為有福。」(使徒行傳20:35)最重要地,我們如此行便能贏得和保持我們慈愛的天父耶和華上帝對我們的悅納。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