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書——對猶太人和外邦人的好消息
使徒保羅在上帝默示之下寫信給羅馬的猶太人和外邦人基督徒。這封信對他們來說的確是好消息。鑑於耶穌基督所獻的贖價,猶太人和外邦人在耶和華上帝面前具有同樣的地位;藉著對耶穌基督懷具信心,他們可以被上帝稱義。猶太人不再被律法捆綁,而歸信基督教的外邦人亦無需受割禮才能成為耶和華的敬拜者,這是個多麼「好的消息!」事實上,保羅在信中運用「好消息」一詞達十二次之多。——羅馬書1:9,17;3:20-30,《新世》。
保羅在何時和何處寫成這封信呢?使徒行傳和羅馬書清楚表明保羅大約在公元五十六年在哥林多寫成這封信。嚴格地說,保羅將其口授,由他一位同工,德丟,筆錄下來。——羅馬書16:22。
羅馬的基督徒小組是如何開始的呢?一個很大的可能性是在公元三十三年五旬節,猶太人和改信者來到耶路撒冷,聽到彼得及其他人宣揚關於耶穌基督的好消息,便受浸了,然後返回羅馬成立一個小組。——使徒行傳2:5,10。
在信中保羅不僅對羅馬弟兄表現熱愛,同時也流露豐富的憐憫心。怎會如此呢?當他三番四次有理由勸告或糾正他們時,他也說一些具有緩和作用的話。例如,他強調上帝所重視的不是肉體的割禮而是內心的割禮——有些猶太籍基督徒覺得這點難以接受——然後他指出,雖是如此,猶太人卻由於上帝將「聖言」,即聖經,交託給他們,而處於優越的地位。——羅馬書2:28-3:2。
以大體而論,保羅在上帝默示之下寫成的書信可說是討論基督徒思想和行為的三方面:解釋基督教的教義,敘述與他本身有關的事,及給予人與基督徒行為有關的訓示。羅馬書便是如此。
教義——好消息
在各書信中,保羅在發展憑信心稱義的主題時運用「公義的」一詞達五十五次之多。這詞出現在羅馬書的次數遠多過在基督教希臘文聖經中的任何一部書。有關「公義」一詞在羅馬書中出現的次數也遠多過在全部聖經中的其他任何一部書。
保羅一開始便自稱為傳好消息的使徒;他沒有以此為恥,因『義人必因信得生。』(羅馬書1:1,16,17)這好消息給予行善的人永生的希望。上帝並不偏待人,所以外邦人,雖沒有上帝的律法,卻有律法刻在心裡。——羅馬書2:7-16。
無論一個人接受抑或拒絕上帝的道的真理,基督徒所關心的乃是要「讓上帝顯為真實,即使每個人都顯明是虛謊的。」(羅馬書3:4,《新世》)所有人生來便是罪人,既是如此,沒有人能憑律法稱義,反之,律法強調人的不完美和罪。在律法之外,上帝使人可以藉著對耶穌基督的贖價懷具信心而稱義,因此不容許人有誇口的餘地。保羅指出信心比守律法的行為更優越,亞伯拉罕甚至在受到割禮之前即已因信心而稱義。——羅馬書4:1-12。
保羅繼續指出上帝表現何等偉大的愛心,將他的兒子賜給我們,為我們而死。他如此行時,我們仍是罪人。正如因一人,亞當,的不順服,罪和死亡臨到眾人,所以同樣地藉著一人,耶穌基督的順服,很多人會成義和得生命。——羅馬書5:12;6:23。
因此所有與基督合一的人無論是猶太人抑或外邦人,均能免於定罪。上帝作這些安排並非不公平,因他有權決定各事。當他選擇以撒而非以實瑪利,選擇雅各而非以掃時,以及在他對待古時法老王的方式上,他表明自己的權力。他既是偉大的窯匠,自可以隨意處理屬人的器皿。不錯,每一件事都有賴於上帝。——羅馬書8:1;9:6-26。
保羅三番四次強調憑信心得救的重要。求告耶和華的名的人會得救,但他們若未曾聽過他,又怎能求告他呢?再者,除非有人向他們傳道,否則他們又怎能聽見呢?不錯,大多數的猶太人並沒有接受基督,但這並不表示上帝失敗。不,有一小群餘民接受了基督,正如在以利亞的日子,有7,000人剩下來沒有偏離純真崇拜。然後保羅描述猶太人,像培植的橄欖樹枝,卻被砍下來而不能成為亞伯拉罕的後裔的未來成員,因他們對耶穌缺乏信心,野橄欖樹枝得接在其上,但他們沒有自誇的理由,因他們若缺乏信心也會被砍下來。
個人事項
保羅在上帝默示下寫成的書信的確是一些私人信件,其中充滿零碎的資料,使我們更認識他和格外敬愛他。例如在引言之後,保羅稱讚羅馬基督徒的堅強信心,且透露對他們的愛心,說:「我切切的想見你們,要把些屬靈的恩賜分給你們,使你們可以堅固,這樣我在你們中間,因你與我彼此的信心,就可以同得安慰。」——羅馬書1:11,12。
他的解釋帶有熱切的人情味。他不斷使用人稱眾數代名詞。「我們」,藉此將他們包括在內,同時也屢次提及自己——「我的福音所言」,「我……照人的常話……說」,諸如此類,在第七章他談及自己與肉體中的罪的鬥爭。(羅馬書2:16;6:19;7:7-25)其次,他談及自己的憂愁,因為猶太人弟兄不准,因此他為他們向上帝懇求。他雖是「外邦人的使節」,卻極關懷他們。——羅馬書9:1-5;10:1,2;11:13,14,25。
在勸告我們將身體獻上事奉上帝時,保羅親自敦促我們:「我以上帝的慈悲勸你們。」(羅馬書12:1)最後兩章特別處理他個人的事物。在第十五章他談及傳道活動的範圍,以及他渴望在未來開發的地區傳道。他提及將捐款帶給耶路撒冷需要幫助的弟兄,並叫弟兄們為他禱告。在最後一章,他提及羅馬的二十六位基督徒,問候他們和其他人,並警告他們防避某些危險。他也為他們靈性的福利禱告。
與基督徒行為有關的勸告
保羅在寫給羅馬的人信中提出很多忠告和鼓勵,他每逢詳盡地討論教義問題時必然談及行為的問題。例如,在第一章他談及上帝對不敬虔的人發怒,因上帝的品質在創造物中明明可見,他們的確無可推諉。然而,雖是如此,他們卻繼續崇拜創造物而非創造主,並耽溺於各樣不道德行為而配受毀滅。
在第二章,保羅警告我們不要一方面論斷人,而同時自己的行為卻與我們所論斷人的無異,他也勸勉我們不要總是叫人謹守上帝的誡命,自己卻同時違犯這些誡命。然後,在第五章,他鼓勵我們在患難中要喜樂,因這會導至受嘉許的情況,轉而帶來希望和信心。既然基督為我們而死,我們就應對罪死去,『要將肢體獻給義作奴僕以至成聖。』——羅馬書6:1-23。
保羅繼續指出我們要專注於屬靈的事,這會導至生命。上帝的靈向他的屬靈兒子作證,證明他們真的是上帝的兒子,上帝指揮萬事,叫愛上帝的人得益,既是如此,「上帝若幫助我們,誰能敵擋我們呢?」不錯,上帝的愛是如此堅強,以致天上、地下、過去和將來均沒有任何勢力能將我們與上帝的愛隔絕。(第8章)。在第十章他強調我們定要心裡相信,口裡承認,才能得救。在第十二章,他敦促我們要更新心意,以蒙上帝嘉許的方式去事奉他,並要彼此熱切相愛。
然後,在第十三章,保羅給予我們充份的理由,要順服俗世的權威,例如在賦稅的事上。他再次警告我們不要論斷別人,而這次與食物有關;因上帝的國不在乎吃喝,反之,我們應該關心行公義的事,並大家和睦共處。我們自己很堅強嗎?若然就當忍耐地容忍良心軟弱的人。再者,他提醒我們上帝命人寫下的道是為了教訓我們而寫的,使我們藉著聖經的安慰及我們的忍耐能夠得著盼望。(羅馬書15:1-4)最後他警告基督徒不要讓自私的人造成分裂。他也勸勉我們在善事上聰明,在惡事上卻愚拙。這些無疑都是良好的忠告。
願我們今日閱讀這信時也同樣得到益處,並且努力將其應用在生活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