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守》77 10/1 604-605頁
  • 智者的話是什麼意思?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智者的話是什麼意思?
  •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77年
  • 小標題
  • 相似資料
  • 朋友的價值
  • 甚至最高的職業也是空虛
  • 『使他們看出自己不過是獸』
  • 智者的話是什麼意思?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77年
  • 傳道書——教人認識真正的價值標準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80年
  • 召集者對有益和徒勞的工作的評論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59年
  • 智者的話是什麼意思?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78年
查看更多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77年
《守》77 10/1 604-605頁

智者的話是什麼意思?

朋友的價值

「獨善其身」勞碌致富的人無疑過著十分空虛的生活。睿智的所羅門王寫道:「有人孤單無二[意即孤獨無友的人]無子無兄,竟勞碌不息,眼目也不以錢財為足。他說:『我勞勞碌碌,刻苦自己,不享福樂,到底是為誰呢?』這也是虛空,是極重的勞苦。」(傳道書4:8)一個沒有朋友,「無子無兄」,甚至無法享受自己的工作成果的守財奴過著一種多麼沒有意義的生活!他只顧積蓄財富而捨不得將錢花在一些能使他的生活較愉快舒適的事上。可是,他死去時卻被迫撇下一切財物。這是多麼徒勞無功!

與益友良朋一同勞碌工作的人無疑好得多。智者繼續說:「兩個人總比一個人好,因為二人勞碌同得美好的果效。」(傳道書4:9)他們一同工作帶來裨益和「美好的果效」,因為他們可以彼此扶助,安慰和保護。所羅門王說:「若是跌倒,這人可以扶起他的同伴[因為很少可能會兩個人同時跌倒]。若是孤身跌倒,沒有別人扶起他來,這人就有禍了。再者,二人同睡[例如天寒時須在旅途中留宿的話]就都暖和;一人獨睡,怎能暖和呢?有人攻勝孤身一人[這人可能在危險的道路上獨行]若有二人便能敵擋他。三股合成的繩子[比由一股或兩股合成的繩子更強韌]不容易折斷。」——傳道書4:10-12。

你的生活與這段話所表現的精神一致嗎?擁有可靠的朋友無疑對你有很大價值。

甚至最高的職業也是空虛

在世人當中,名望時常是很短暫的。著名的人物會因為另外有人贏得眾望而被人遺忘,甚至居於首位的人也無例外。

睿智的所羅門王以現實的眼光指出統治者可能遭遇的事。我們讀到:「貧窮而有智慧的少年人勝過年老不肯納諫的愚昧王。這人[顯然指少年人]是從監牢中出來作王;在他國中,生來原是貧窮的。」——傳道書4:13,14。

一個人可能覺得自己既為一國之君,而且年事已高,經驗豐富,他必然會受大眾所尊敬和支持,但是即使國王年高權重,他若行事不智,不聽別人良好的勸諫,他就無法贏得臣民衷誠的愛戴,職位和年事本身並不能保證人一定會受別人尊重。由於這緣故,一個「貧窮而有智慧的少年人」會勝過一個一度施行賢明統治,但在晚年卻變成剛愎自用,不聽勸諫的國王。由於處事不當,年老的國王可能令致國家民窮財盡而大失人心,結果甚至可能被人推翻,鬱鬱以終。在另一方面,繼續行事明智的少年人卻可能贏得『年老愚昧』的國王所未能享有的人望。

正如所羅門指出,這樣一個有智慧的少年人甚至可能「從監牢中出來作王」。約瑟便有類似的遭遇。埃及的法老王對他如此佩服,以致對他說:「沒有人像你這樣有聰明有智慧。你可以掌管我的家,我的民都必聽從你的話。唯獨在寶座上我比你大。」(創世記41:39,40)約瑟被擢升到僅次於埃及國君的高位。

然後所羅門留意到人民對於轉換統治者所生的反覆無常的反應,說:「我見日光之下一切行動的活人,都隨從那第二位,就是起來代替老王的少年人。他所治理的眾人,就是他的百姓,多得無數;在他後來的人,尚且不喜悅他;這真是虛空,也是捕風。」——傳道書4:15,16。

所羅門所說的「第二位」是指誰而言呢?顯然是指國王的繼承者。所有的「活人」都對於有一位新的統治者大感興奮。『他所治理的眾人多得無數』。這意味到他們都一致支持擁護他,但是他並非永遠都受人歡迎。不久,一度深得人心的統治者又不再合人民的心意了。在失望之餘,人民不再「喜悅他」。

與此類似地,現代一批政客被另一批取而代之。起初人民對某個總督、總理或總統熱烈擁護。但是不用很久人民便不再喜歡這人和他的政策了。於是他們開始物色別人去治理他們。

不錯,甚至一國的最高職位也只是泡影和「空虛」。這多麼有力地表明我們在世上所能擁有及為我們帶來最大滿足的東西並不是權力、地位而是與永恆的上帝耶和華具有良好的關係!

『使他們看出自己不過是獸』

人可能對自己的才幹和知識感覺自豪。可是以人的生命結束的方式而言,人並不強過沒有理性的獸。睿智的所羅門王指出這件事實說:「我心裡說,這乃是為世人的緣故,是上帝要試驗[揀選,《新世》]他們,使他們覺得自己不過像獸一樣。因為世人遭遇的,獸也遭遇,所遭遇的都是一樣。這個怎樣死,那個也怎樣死,氣息都是一樣,人不能強於獸,都是虛空。都歸一處,都是出於塵土,也都歸於塵土。」——傳道書3:18-20。

在介紹這個思想之前,所羅門寫道:「上帝必審判義人和惡人,因為在那裡各樣事務,一切工作,都有定時。」(傳道書3:17)因此所羅門在傳道書3章第18節談及上帝「揀選」或「試驗」人的意思可能是,上帝容許人享有各種機會以及他容許人經歷的許多經驗,包括種種難題和變遷在內,最後會顯示出人究竟是善是惡。人生充滿許多難題和滄桑,最後則不免一死,這應當使人看出,以他們自己的能力而言,到頭來他們其實與獸無異。人和獸都憑著由呼吸維持的靈或生命力才能活著,人和獸死後都復化為沒有生命的塵土。——傳道書9:4-6。

若唯獨根據人的觀察,沒有人能回答所羅門接著提出的問題。「誰知道人的靈是往上昇,獸的[靈]是下入地呢?」——傳道書3:21。

既然人的一切活動都隨死亡而終止,正如獸一樣,所羅門作出的結論是:「我見人莫強如在他經營的事上喜樂,因為這是他的分,他身後的事,誰能使他回來看得見呢?」(傳道書3:22)從自己勞碌經營的事獲得正當的喜樂乃是明智之舉。人死之後便不再在人的活動上有分了。既成為沒有生命的屍體,他甚至無法再看見人間所發生的事。——傳道書9:5,10。

死亡能使人像沒有理性的獸一樣歸於無有,記得這件事應當使我們有所警惕。這應使我們看出不顧難題和變遷,運用自己的一生行善的重要性。這也應當促使我們歸向上帝,因為我們體會到人死後的未來再生希望完全操在上帝手中。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