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賴各教會尋得和平嗎?
當政治領袖們在致力建立和平方面失敗時,可以期望各教會激勵他們的教友愛好和平嗎?倘若歷史是他們行為的測量器便不能了。在他最近所著的《基督教的一頁歷史》一書中,歷史家保羅莊生報導說,在希特勒統治期間,天主教及基督新教各教會均「大致上,給[納粹]政權大量的支持」。
他寫道:「波尼偉沙主教在特黑蘭大教堂告訴天主教青年說:『我們已經以穩健的步伐昂然進入新的德國政府時代,我們準備好盡心竭力為其服務』;在1934年一月,希特勒會見十二位新教會[路得會]領袖。……[他們]發表一份公報,該文宣誓保證『德國新教會眾領袖全體一致矢誓對第三帝國及其領袖的絕對效忠;』」第二次世界大戰雙方戰場上數以百萬計天主教及基督新教徒生命的犧牲證實這些教會對希特勒的效忠。顯然證明不是對「和平的上帝」的效忠。——腓立比書4:9,《新世》;以賽亞書2:4。
可是,莊生說那些「緊守他們的原則達到足以配受全力逼害」的各宗教中,「最勇敢的乃是耶和華見證人」。由於他們在政治上的和平中立,「他們拒絕任何在[政治上]與納粹合作。……很多由於拒絕服兵役而被判處死刑。」——《衛定菲特與尼哥遜》(英國,倫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