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守》78 12/1 3-4頁
  • 你對生命珍惜到什麼程度?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你對生命珍惜到什麼程度?
  •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78年
  • 相似資料
  • 金錢是萬惡之源嗎?
    聖經問答
  • 你把錢看得有多重要?
    警醒!2015年
  • 「不可貪愛錢財」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60年
  • 你曾為錢爭論嗎?
    警醒!1981年
查看更多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78年
《守》78 12/1 3-4頁

你對生命珍惜到什麼程度?

在紐約市一個夏夜,有對年老的基督徒夫婦從一個聖經研究完畢後正步行返家。突然有三名少年行近,其中一名向作丈夫的招呼。不虞有他,他遂停步聽聽對方有何話說。該男子以一柄長刀指著他說:「把你的錢給我你便不會受害!」老人說可以讓他取去自己銀包內的東西,但少年連銀包也要了。然後劫賊向那個在目睹事情發生之際已退到街上的妻子呼喝道:「你的錢也拿來!」她伸出雙手,說:「對不起!我一些也沒有。你想要我們的聖經嗎?」順帶補充的是,兩天後那男子銀包內的卡片由郵政寄回他。

要是那位基督徒有向一個身懷利器的劫賊反抗或與之爭辯的話便會是多麼不智!可是,我們卻不時聽聞一些會與帶備武器一心取他們錢財的強盜爭辯或對抗的人,好像錢財多寡也值得冒生命危險那般。尤為可惜的乃是當一個人並不體會到他實際在冒這個危險。舉例說,1977年十二月廿四日刊的紐約《時報》,報導有關「在布洛克林一雜貨商人與他的美夢被強盜所殺」。當這男子在布洛克林區罪案猖獗的一帶正照料他的雜貨店,有兩名男子入到店內,將他槍殺然後劫掠時約為午夜時分。《時報》引述他妻子的話說:「我告訴他不要營業到這麼晚……他說,『不行,我們需要錢。』以前他已兩度被劫。一次他們以[槍]對準他的頭部然後開槍。但槍則發射不靈。」

僅為了賺多幾塊錢這男子甘願營業到這麼晚而冒生命的危險。並不是好像為了他需要那額外的幾塊錢,因為報導說在他購入該店之後僅在三個月之內他便已能夠清償他的欠款。因此,從他的甘願冒這危險看來,他豈非的確未能對生命的價值表示體會嗎?

為了金錢,其他的人則涉入證明是致命的爭論中。舉例說,1977年十一月十一日刊的紐約《每日新聞》,報導一名男子在曼哈頓區最熱鬧的一帶被人刺死。警察將這謀殺案歸因於金錢糾紛。但這罪案更令人恐慌的一面,就是約有150人站立在旁,觀看一男子將另一人刺死,有如看電視節目那般。警察實際上要舉槍才得以穿過人群去到罪案現場。一方面有些人向他們喝彩,其他的則大叫:「不要多管閒事!」如此一種精神使人想起羅馬競技場的日子,那時格鬥者互相廝殺以娛民眾。在那些以觀看一個男子刺死另一人為樂的人方面而言是多麼的輕視生命!

當然,在突然地受到身懷武器的強盜所招呼時,一個人通常是未加準備,在霎時間的恐懼之下,也許會手足無措並爭辯或抗拒。一個人可能輕易地說出或做出他後來會後悔的一些事來,他若還有命後悔的話。既然這種事情可能會發生,預先下決心要保持冷靜和合作是明智的,慶幸得以挽回己命。

很可惜的是,今日有不少其他的人也犯了低估他們生命的錯誤。從商的人通常由於被勃勃雄心所驅策,受心臟病發所苦,而這每每均證明是致命的。這樣,我們遂讀到有關男子在他們年方四、五十歲便喪命的報導,當時他們本可以活到七八十歲的。他們顯然是如此關心獲得財富,力爭上游,或關心獲得權勢或名聲,以致他們甘願以健康作賭注並甚至冒生命的危險來實現他們的野心。

耶穌基督,上帝的兒子,所作的勸勉確實明智,當他說:「人若賺得全世界,賠上自己的生命,有什麼益處呢?人還能拿什麼換生命呢?」(馬太福音16:26)不錯,當一個人失去生命時,金錢,物業,珠寶或任何其他物質東西又有何益處呢?

使徒保羅作出類似的勸告說:「那些想要發財的人,就陷在迷惑,落在網羅,和許多無知有害的私慾裡,叫人沉在敗壞和滅亡中。」非金錢,反之是「敬虔加上知足之心為大利之道。」事實上,「敬虔,凡事都有益處。因有今生和來生的應許。」——提摩太前書6:6,9;4:8。

正如現今的生命被視為比任何物質資財遠較貴重,因此永生應當受到重視,不僅高於任何屬物質的東西,更遠比現今的生命為貴。需要信心才能接納上帝的道中所論及的永生。由於這種信心,耶和華的基督徒見證人甘願冒死而不願在他們的宗教原則上妥協,正如在近代歷史的充分事例所表明一般。藉此他們採取與基督的勸勉一致的行動:「那殺身體不能殺[魂]的,不要怕他們。唯有能把身體和[魂]都滅在[磯漢那]的,正要怕他。」——馬太福音10:28。

當詩篇的執筆者在論及他重視上帝忠貞之愛多於生命本身時他懷著類似的想法。正是為這緣故他寫道:「因你的慈愛比生命更好,我的嘴唇要頌讚你。」他與上帝的友誼對他而言比任何其他事物更重要。藉此暗示為了要保持上帝忠貞的眷顧他會寧願放棄生命本身。——詩篇63:3。

體會現今的生命比任何物質東西更寶貴的人確是明智的。但體會上帝給那些繼續蒙他眷顧之人的永生為遠較寶貴的人則更還明智。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