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可以碰巧產生嗎?
如果沒有創造者,則生命一定是自行形成的。許多人都認為是這樣。可是,與日俱增的知識支持這個看法嗎?
古代的埃及人看見蜣螂突然從地裡鑽出來,就以為牠是自行產生的。《美國百科全書》說:「在尼羅河旁的泥灘上,時常發現極多的蜣螂,這支持了自然萌生的信仰。」(1977年版,第24卷,336頁)但這其實是怎麼回事呢?原來雌性的蜣螂捲起一球糞便,在裡面產卵,然後把它埋藏在地裡。卵子孵出來後,幼蟲吃掉糞便,然後變成蜣螂。他們根本不是自然萌生的。
希臘的哲學家主張生命是自然發生的。在公元前第五世紀,亞拿薩哥拉和恩貝多克利兩個人都相信這件事。一個世紀後,亞里士多德以為蠕蟲和蝸牛都是腐化過程的產物。甚至在公元十七世紀的近代,諸如培根和哈維等科學家也主張自然萌生論。
可是,在同一個世紀內,勒地證明必須有蒼蠅在肉塊上產卵,蛆蟲方能在肉上出現。人發現了細菌,就揚言細菌是自然萌生的證據。到了十八世紀,士巴蘭申尼表明細菌是從芽胞產生的。一個世紀後,巴斯德將這個問題徹底解決。他證實生命只源於生命。現時的科學家大都接納這個看法,但有許多仍堅稱生命是在二、三十億年前自行產生的。
化學進化論——最新的臆測
許多科學家相信,曾有一個由甲烷、氨、水蒸氣、二氧化碳和其他幾種氣體構成的原始大氣層,在紫外線的衝射下,結果分子裂成原子,這些原子則重新化合為氨基酸,也就是蛋白質的構成單位。有人說,蛋白質和別的有機化合物在水中凝集,獲得一層薄膜而變成一個活細胞;這個細胞的能量,也許是先從甲烷,然後從發酵過程得來的。有人說,到後來,這個細胞不得不「發明」光合作用。但是,一個單細胞果真可以靠這個方法自行產生和維持生命嗎?其實,連最高明的科學家也不得不虛心承認自己無法完全了解光合作用,更遑論要複製它了!
幾個漏洞
許多科學家曾立論細胞是以這個過程自行進化的。不過他們的理論有許多漏洞,而且都是非常深邃的!
漏洞一:聲稱地球的原始大氣層含有適當份量的必需氣體,因而能夠引發一連串的化學反應;這是個十分大膽的假定。根本沒有證據支持這個假定。
漏洞二:就算有這樣一個大氣層存在,而且有氨基酸產生出來,但分裂甲烷、氨、水蒸氣的同一能源也會把這些氨基酸毀去。氨基酸是非常複雜的化合物;所以氨基酸較不穩定和較易毀去——就如推倒一疊十塊磚頭比推倒一疊三塊的來得容易。這些氨基酸是在大氣層的高層裡形成的,所以很難維持到達地球的水面上;況且,即使能夠,也不能在水中存留很久,以致濃縮成進化論所聲稱的「湯」。赫爾博士在《大自然》這份科學雜誌1960年五月廿八日刊的一篇文章中證實了這件事。茲摘錄如下:
「這些在大氣層或海洋裡分解的東西只能存留很短的時間,因此在無限的時間裡積聚起來達到有用程度的有機化合物的機會顯然微乎其微。……可接納的最高可能性也看來極為微小而無法作為生命自然萌生的基本材料。……從這些論據歸納得來的結論對於自然萌生論形成最嚴重的障礙,甚或致命的障礙。首先,熱力學的計算顯示,甚至最簡單的有機化合物,其濃度也極為微小。其次,合成這些化合物的必需反應在分解它們方面更為有效。」
在一次實驗中,科學家把一種小心配製的氣體混合物加以放電,結果少量最簡單的氨基酸確曾聚結起來,但這只是因為氨基酸迅速被人從那處移開的緣故。如果讓氨基酸留在電流中,情形就好像一個人在製造磚塊,另一人則等磚塊一形成就用錘子擊打它。要形成一個普通的蛋白質,則必須有幾百個氨基酸以正確的次序連接成串才行;要形成最簡單的有機體,則須有幾百種不同的蛋白質才成。因此在造磚的比喻裡:那人必須用水泥接合一串幾百塊磚頭,然後結合幾百串這些由幾百塊磚合成的串子——且要在另外那人發狂似的揮動錘子之際做妥這一切!這其實仍然把事情過度簡化了,因為要製造一個活的有機體,所需的材料遠多於一串氨基酸。
更多漏洞
漏洞三:氨基酸在胡亂中產生時以兩種形態形成,兩者在化學上都是一樣的,但一個是「右手」分子,另一個是「左手」分子。全部都混在一起,每一種的數量大致相等。可是在生物中,只有左手的氨基酸才有用。且再看看我們的比喻,那造磚的人製造兩種磚,紅的和藍的,而且堆起一疊幾百萬塊磚,紅的和藍的都混在一起。(當然,我們必須假定那個揮錘者已被除掉,猶如進化論者假定紫外線的破壞力已被除掉一樣。)現在,有一個巨大的剷子剷進這疊幾百萬塊紅磚和藍磚而後挖出幾十萬塊,而碰巧每一塊都是紅磚!同樣的,適得其巧,構成一個單細胞生物的幾十萬或甚至幾百萬個氨基酸,每一個都必須是「左手」的,即使混合物中有另外幾百萬個「右手」氨基酸。
漏洞四:得到足夠數量的正確種類還不夠。需有二十種不同的氨基酸,每一種都必須以正確的次序在蛋白質串子中連結起來。只要一個氨基酸位置不對,有機體就會殘廢,甚或喪失。因此那個大剷不但要把紅磚全挖出來,還得把每一塊放在正確的位置上!
漏洞五:細胞膜是由膜狀組織所構成的。進化論者立論說,圍繞著一團蛋白質的水層變成了薄膜,或者有脂肪小珠包圍蛋白質而變成了細胞膜。細胞膜是極端複雜的東西,由糖、蛋白質、脂肪分子所構成。細胞膜決定什麼物質能進入或離開細胞。人還未明白其中一切複雜的細節。白恩爾在《生命的起源》一書中說:「正如上文說過,我們依然欠缺的是解釋脂肪起源的近乎真實的概念。」(145頁)沒有脂肪,就不可能有細胞膜;沒有細胞膜,就不可能有生物。
將事情的不可能視若無睹
進化論實在有數以千計的漏洞,由飽受雷電和輻射打擊的原始大氣層,一直到能夠自我繁殖的單細胞生物。這是每個資深的科學家都知45道的。科學家知道,用來抹煞漏洞的許多猜測都無補於事。支配著能與物質的律則使生命的自然萌生成為全不可能。或然率的數學律則使其可能性完全消失。
為人所知而能夠自我繁殖的最簡單有機體含有625個蛋白質,每個平均含有400個氨基酸。可是有人聲稱,在理論上,有機體只需124個這樣的蛋白質就能生存了。在一堆同時含有「右手」和「左手」的氨基酸中,有一個由400個「左手」氨基酸構成的蛋白質碰巧產生的可能性有多大?只有10120分之一的機會(10120即是1之後跟著120個零)。
不過,這個事實不存在的細胞需要有124個蛋白質。這麼多個蛋白質完全由「左手」分子自然形成的機會有多大?只有1014,880分之一的機會。但是這些氨基酸決不能不分皂白地連接起來;次序必須正確才行。要得到這124個蛋白質,每個平均含有400個「左手」氨基酸,氨基酸的次序完全正確,這個可能性是1079,360分之一。若把這個數字寫出來(1之後加上79,360個零),則要佔去本刊的20頁才寫得完!或然率的權威人物包爾博士說,一件事情發生的可能性如果低於1050分之一,這件事就永不會發生,無論經過多少時間。而這個數字只消兩行就可寫出來了。
著名的進化論家深知難題所在。有些企圖將難題推到外太空去。英國天文學家霍愛爾爵士說,『現存解釋生命起源的陸棲理論,為了健全的化學理由,非常不能令人滿意』,又說,『生命並沒有在地球本身產生,而是在慧星上產生的』。其他人則漠視證據之不足,執迷不悟地堅信下去。曾獲諾貝爾獎的生物學家華德博士說:「一個人只須想想這個任務是多麼巨大,就會承認生物的自然萌生是不可能的。但我們活生生的在這裡——因此我相信自然萌生之說。」他自己承認,他相信那不可能發生的事。這種想法很像較早一位生物學家華特生的想法,他說進化論「之普遍被人接納並不是因為進化論能夠由合理而首尾一貫的證據加以證實,而是因為此外唯一的選擇——特殊創造——顯然是無法令人置信的。」
你輕易受騙,還是依據邏輯?
解釋進化論的作家既沒有別的依據,便被迫採用權威人士的獨裁手段:『所有顯要的科學家都相信進化論;有聲望的生物學家都不加以懷疑;知識分子並不提出異議;所有聰慧的人都加以接納;只有懷著宗教偏見的人才拒絕接納;進化論已經完全獲得證實;現在已用不著進一步的證據了。』這樣,他們不住的對人施壓力而進行洗腦。
但是你卻應該為自己將事情查考清楚。然後,要自己作出決定。你的生命可能有賴於你所作的決定。請考慮一下:假設你從二十層高的大廈跳下來。你快要跌到街上的那一刻,突然有一股強勁的猛風托著你,把你吹回大廈天台上。這樣的事可能嗎?極不可能。切勿相信會有這樣的事發生。但是,這比生物的自然萌生可能性大得多!所以也不要相信自然萌生的理論!
聖經在詩篇36:9說:「在你[上帝]那裡,有生命的源頭。」相信生命憑碰巧產生乃是輕易受騙。相信生命由一位睿智的上帝所創造才合乎邏輯。下篇文章會表明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