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守》80 1/15 20-22頁
  • 別人對逐戶見證工作的感想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別人對逐戶見證工作的感想
  •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80年
  • 小標題
  • 相似資料
  • 遍及全球
  • 天主教徒讚賞見證人的熱心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63年
  • 你有加入偉大信心的競賽嗎?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71年
  • 第4部——作見證直到地極
    耶和華見證人——上帝王國的宣揚者
  • 多大的一個見證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68年
查看更多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80年
《守》80 1/15 20-22頁

別人對逐戶見證工作的感想

當耶和華對變節不忠的耶路撒冷城執行判決的日子來到時,他賜給以西結先知一個異象;在異象中以西結看見一個身穿細麻衣和帶著墨盒子的男子。耶和華吩咐這個男子說:「你去走遍耶路撒冷全城,那些因城中所行可憎之事嘆息哀哭的人,畫記號在額上。」獲得蒙嘉許的記號的人在毀滅臨到時得以保全性命。其他所有人均死於非命。——以西結書9:2-11。

一件類似的作記號的工作今日正在進行中;這件工作將一些對基督教國的偽善、腐敗和流血罪感覺痛心的人標明出來。這些人願意披上真正基督徒的品格以求贏得永生的希望。在基督教國的遍處,這件作記號的工作正由耶和華見證人所執行;在由『身穿細麻衣的人』所影射的階級領導之下,他們主要藉著積極逐戶向人傳講「這王國的好消息」而成就這件事。(馬太福音24:14,《新世》;使徒行傳20:20)人們對這件見證工作有什麼反應呢?

像在以西結的日子一樣,有些人樂於接受真正基督教的記號。另一些人猛烈反對這個訊息,還有些人則對見證人和他們的傳道方法表示賞識。例如天主教教士約翰·A·奧白賴恩對紐約聖約瑟神學院的二百多個教士說:

「在招募新信徒和幫助冷淡了的分子方面,沒有什麼方法優於個人的接觸。這是藉著機巧、有禮,受過良好訓練上門探訪人的傳道員所成就的,保羅之獲得如此驚人的成功,祕訣在於他孜孜不倦地運用逐戶的方法招募新信徒。頗諷刺地,使徒的這個方法現在受一些非天主教的教派所採用,特別是耶和華見證人;他們所獲得的許多新信徒使我們天主教徒感覺慚愧。」——《監察報》,1961年七月七日。

天主教教士J.S.肯尼弟也作過類似的評論,他在討論耶和華見證人的一篇文章中說:

「他們為了招募新教友而從事的逐戶傳道工作是積極和無休止的……他們的熱心和自我犧牲的精神應當使我們停下來反省一下。」——《星期日訪者》,1962年6月3日。

在較近的時候,宗教領袖在西班牙舉行的一個會議作了以下的評論:

「也許[各教會]過度忽略了見證人所最專注的事——家庭探訪,而這乃是早期教會使徒所用的方法的一部份。當各教會許多時將注意力限於建築教堂,鳴鐘吸引人前來聽道及僅在聚會處所之內向人傳道之際,[見證人]卻跟從使徒的方法逐戶向人傳道及利用每個機會向人作見證。」——哥倫比亞波哥大《公教報》1975年9月14日。

雖然各正統教派等待人們前來聽他們講道,耶和華見證人卻跟從耶穌和使徒的榜樣到人們那裡去。甚至在工作受禁止或在逼迫之下,他們仍繼續宣揚「好消息」,正如基督早期的跟從者所為一般;聖經論及基督的這些門徒說:

「從這日起,耶路撒冷的教會大遭逼迫,除了使徒以外,門徒都分散在猶太和撒瑪利亞各處。那些分散的人往各處去傳道。」——使徒行傳8:1,4。

當時沒有人能夠阻止基督徒宣揚上帝的王國。

遍及全球

在現代,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見證人在基督教國境內作了一個廣泛的見證。自從守望台基列聖經學校在1943年於美國紐約州南蘭星鎮建立以來,有數以千計的海外傳道員受到訓練被派往各地傳道,因此所作的這項見證亦大為擴增。在一國復一國中,他們積極地逐戶向人傳道,然後建立許多家庭聖經研究。結果如何呢?早在1950年,美國西北大學的一位宗教歷史教授寫道:

「耶和華見證人實際使他們的見證工作遍及全球……我們的確可以說,世上沒有其他任何宗教團體在傳播王國的好消息方面像耶和華見證人一樣熱心和堅忍不拔……很可能這項運動會繼續日益壯大。」——C.S.百列頓,引自他所著的《這些人也相信》一書。

其他人也對耶和華見證人的海外傳道工作作過一番研究。其中一位學者是英國牛津大學萬靈學院的教授白賴恩·威爾遜;幾年前,他前往日本研究耶和華見證人在該國「最近的迅速擴展」。他的研究結果在1977年一月份的《社會方針》雜誌發表出來,其中包括以下饒有趣味的評論:

「在婚姻關係、道德問題、教養兒女和其他實際問題上,見證人提供範圍廣闊而切合實際的勸告……見證人向[父母]提出大量受聖經所支持的明確勸告,這共同形成了一項首尾一貫,受一項專一目的所支配的人生哲學……再者,見證人的勸告還具有另一個特徵;他們的勸告是劃一的,對當地先入為主的文化偏見毫不讓步。他們向人提出勸告時並沒有表現自命不凡的態度或偏見,而且他們的勸告因為堅定不移而更為有力……沒有人僅為了所能得的裨益而歸信守望台的宗教:我們無法將它在教養兒童方面的教訓比作舊時天主教和基督新教傳教士用來引誘當地人士歸信所用的米飯。」

今日在日本有超過四萬八千個當地的耶和華見證人逐戶向人傳講上帝王國的光明希望。在對東京377個見證人所作的一項調查中,威爾遜教授發現有百分之58.3由於傳道員逐戶探訪而引起他們的興趣,有百分之34.3則最初由一位親友或相識的人向他們作見證而發生興趣。由此可見逐戶的探訪在這個傳道地區中多麼有效。教授也問接受訪問的人他們最先受耶和華見證人的什麼所吸引,以下是一些典型的答覆:

「見證人的仁慈。」「他們不帶有任何宗教形式主義的意味,也沒有任何外表的炫耀。」「見證人的親切、他們的整潔,樂於助人和彼此之間的良好關係吸引了我。」「初次對我談話的傳道員的態度和品格。」「小組的質素。」「他們的謙卑使我感覺意外。」「見證人有禮貌的言談使我獲得深刻印象。當我參加1973年的大會時,組織的團結使我留下深刻印象:我以為我所見到的是一支受過良好訓練的軍隊。」「他們仁慈和有愛心;他們從聚會獲得樂趣,並且衷誠地試圖將聖經的原則應用在他們的生活上。」「耶和華見證人當中的友愛和溫暖。」

現在返回西方世界,讓我們考慮一下《美國天主教》雜誌1979年一月刊所發表的一篇文章。文章的作者是威廉·J·韋倫,文章的題目是:「耶和華見證人:採取基本主義的途徑。」次標題提出一個問題:「逐戶的宗教真正有效嗎?」然後該文對耶和華見證人的歷史和活動作了一項不偏不倚的討論。作者在結論中說:

「一百年前,一個青年男子[查爾士·退斯·羅素]撇下他的服裝店而開始宣傳他對聖經的解釋。自那時以來,有數以百計的人寧願死去亦不願背棄他們認為是耶和華的旨意的事。其他許多人則甘願冒他們自己和他們兒女生命的危險而不願接受輸血。有許多人在監獄和集中營裡渡過悠長的歲月。

「在1962年,我對耶和華見證人作了一項研究,我在結論中評論說:『我們沒有什麼理由認為新世界社會會突然失去後勁。無論哈米吉多頓是否即將來臨,有數十萬人,若非數百萬人的話,每天都懷著這場災劫行將來臨的信念而生活。』哈米吉多頓仍然行將來臨,今日見證人的數目比當時超過一倍以上。所有的跡象均顯示,守望台社在今後的十年間很可能會再次增加一倍。」

顯然,在以上所引的作者看來,「逐戶的宗教」是有功效的。但最重要的是,耶和華的靈支持他的百姓和大大祝福他們。——撒迦利亞書4:6;約翰福音14:15-17。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