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剖析
「時代的精神」
● 經過三年的研究之後,英國循道會研究社會責任及信心與程序的委員會提交了一切關於性的報告。該報告促請英國的循道會改變教會對同性戀所懷的態度。該項研究認為「穩定,永久的關係」是表現同性戀的一種適當方式。這項觀點認為同性戀的關係本身並不是不對的。」據稱這項研究所獲致的結論是基於「聖經、理智、教會的傳統信仰,現代基督徒的個人與集體經驗,人文科學所提供的了解以及所謂的『時代精神』。」
聖經是這項結論的根據嗎?絕不然!聖經很清楚表明上帝對同性戀的看法。(羅馬書1:24-27;哥林多前書6:9-11;利未記18:22)事實的真相是,這項結論的根據其實正如他們所說,是「時代的精神」,或如聖經所說,「世界的精神」。這種精神乃是人類社會在所追求的各項目標或生活方式方面的隱形推動力。——哥林多前書2:12;以弗所書2:2。
「使人耳聾」
● 彼得·湯遜,搖滾樂隊『誰』的吉他手和作曲家,最近論及他所經歷的失聰。據《新聞日報》報導,34歲的湯遜描述他向一位耳科專家求診的經過說:「到38歲,我便很可能難於聽見別人對我所說的話,我會在40至50歲之間完全耳聾。」醫生勸他學習唇讀法,因為他的聽覺受到嚴重損害而無法治療。這項宣布使他大為震驚而想到搖滾樂對參加『誰』樂隊和其他搖滾樂隊音樂會的人所產生的影響。他解釋說,「人們在參加完音樂會之後說,『我覺得耳鳴』,彷彿這是個身份象徵一般。當這件事發生時,這便意味到你的聽覺已經受到損害了!你若繼續下去,你便不會聽見你的孫兒說話,你會無法聽見音樂。這個偉大的搖滾樂國家正造成數以千計這樣的人。」
論到他自己的失聰,這位作曲家說:「我對此只是稍感擔心。我無須過度擔心,因為我反正無法永遠繼續演奏音樂。」除此之外,他補充說,他擁有兩間製造公共喊話系統設備的公司,而且「我藉著使別人耳聾賺了許多錢。」
今日所謂的娛樂時常表現不平衡和極端的精神——在聲響和滿足感覺方面的極端。聖經勸告我們在習慣方面要「有節制」,這也包括娛樂在內。——提摩太前書3:2。
「實在的痛苦」
● 訪遊因石油發大財的沙地亞拉伯的人報導說該國正經歷巨大的改變。例如該國政府正計劃建設兩個新的工業城市,即使費用高達七百億美元之鉅。人們十分專注於做生意及賺錢。《紐約書評》說:「訪遊這個沙漠國家的人聲稱,當地的人對做生意如此熱中,以致當與沙地人交談時,僅在幾分鐘之內話題便會轉到買賣投機之上。……有些[商業鉅子]已經積聚了他們自己和後人在五代之內亦花不完的財產。可是他們仍繼續要賺更多錢。」
有些前往該國行醫的外國醫生留意到一般人對金錢的沉迷及社會改變所產生的影響。「他們報導說,在世上沒有任何地方,心理所造成的身體疾病像在沙地亞拉伯一樣普遍——這些疾病造成實在的痛苦,但卻不是由任何可以證實的身體器官失調所促成的。據醫生說,該國有些青年人顯示老年的一切徵象,而老年人則舉止像少年一般。
這足以證明聖經所言的確不虛:「貪愛銀子的,不因得銀子知足,貪愛豐富的也不因得利益知足。」這樣的人會「用許多痛苦把自己刺透了」。——傳道書5:10;提摩太前書6:10,《新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