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緊緊持守「好消息」
「你們[要]持守我所傳給你們的道,……不然就是徒然的相信了。」——哥林多前書15:2,《新譯》。
1.為什麼保羅熱切地為復活一事辯護?
使徒保羅在他寫給哥林多人的第一封信中對復活問題作了一項有力的討論。為什麼他如此熱切地為復活一事辯護呢?他這樣行是有一個合時的目的的。當時哥林多的基督徒生活在一個貪婪和不道德的世界裡,有些人甚至落入撒但的陷阱中。保羅不希望他所愛的弟兄們變成「徒然的相信」,因為若是這樣便會導致他們的毀滅了。反之,他要他們站立得穩,緊守他向他們所宣布的「好消息」。
2.(甲)為什麼今日我們應當為「好消息」而努力?(乙)復活怎樣與「好消息」有關?
2 今日的情形也類似。我們生活在一個不認識上帝的世界裡,因此我們這些「指望在乎永生的上帝」的人必須孜孜不倦地為「好消息」而努力。(提摩太前書4:10)現今的「好消息」將注意力集中於業已建立的「我主[耶和華]和主基督的國」之上。藉著復活,耶穌基督和他手下144,000位助理君王得以承受這個王國而站在屬天的錫安山上。藉著復活,大部分的人類會承受這個王國的屬地領域。(啟示錄11:15;14:1;20:12)因此,復活乃是「好消息」的一個顯著特色。
復活的希望
3.復活的道理怎樣與靈魂不死的主張直接衝突?
3 那末,復活的希望是什麼呢?這並不是一個基於靈魂不死的希望。在基督教國內外,偽宗教的世界帝國均提倡靈魂不死的主張。但復活乃是會死的「魂」所懷的希望!「復活」一詞(希臘文an·asʹtas·is, 安那士他西斯)在基督教希臘文聖經裡出現過40次左右。這字的意思是再次站起來享有生命。人若要再次活過來,就必須首先死去,因為生命乃是死亡的反面。——申命記30:19,20;以賽亞書38:17-19。
4.什麼表明早期的猶太人相信人會在地上復活而非擁有不死的靈魂?
4 希伯來文聖經絕沒有提倡靈魂不死的主張。對猶太人來說,這個主張是完全陌生的。可是,有許多證據顯示猶太人相信人會在地上復活。顯然由於這緣故,他們猜測耶穌基督可能是『施洗約翰、以利亞、耶利米或另一個先知』復活過來。——馬太福音16:14。
5.與上帝的旨意一致地,亞伯拉罕和古代上帝的其他僕人期待什麼希望實現?
5 在描述過亞伯、以諾、挪亞和亞伯拉罕一家所跟從的忠心途徑之後,使徒保羅告訴我們:「這些人都是存著信心死了的,還沒有得著所應許的,只不過是從遠處看見,就表示歡迎,又[公開]承認他們在世上是異鄉人,是客旅。」他們期待在「那座有根基的城」——上帝的彌賽亞王國——統治之下在地上復活過來。當忠心的亞伯拉罕受到考驗要將以撒獻上為祭時,他「認定上帝能使人從死人中復活。」此外,亞伯拉罕相信上帝對他所作的應許:「地上萬國都必因你的後裔得福。」按理說來,萬國中大部分的人均需要復活才能享受藉這個「後裔」而來的幸福。——創世記22:18;希伯來書11:4-19,《新譯》。
6.關於復活,約伯和可拉眾子的話顯示什麼?
6 後來,緊守忠誠的約伯提出問題說:「人死了,能再活嗎?」約伯相信人能夠如此行。他表示他懷有這樣的信心,因為他懇求上帝將他藏在陰間(人類墳墓的總稱),經過一段時期之後記念他。(約伯記14:13-15,《現譯》)可拉的眾子在詩篇45:16(《新世》)豫言彌賽亞會有一些「兒子」,他會在他的千年統治期間將這些人『在全地上立為首領』。這些「兒子」會包括他的若干傑出「祖先」在內,他會藉著將這些人從死裡復活過來而成為他們的父。——馬太福音1:1-16;路加福音3:23-38。
7.(甲)先知們所寫的話怎樣支持在地上復活的希望?(乙)為什麼但以理和其他人所經歷的復活會是一場「更美的復活」?
7 上帝所感示的先知們也談及一場他們了解到會在地上發生的復活。(以賽亞書25:8;26:19;何西阿書13:14)年老的但以理臨終之前不久獲得以下的應許:「你必安歇,到了末期,你必起來,享受你的福分。」(但以理書12:13)但以理曾「因著信……堵了獅子的口」,他期待一場「更美的復活」發生。這場復活會使人得以在上帝所建立的王國治下永遠活下去而與以利亞、以利沙、耶穌和使徒們所施行的復活不同,因為後者所復活的人後來又再次死去。——希伯來書11:33,35。
8.約翰派出的使者和馬大對復活懷有什麼看法?
8 耶穌開始傳道之後,被囚在獄中的施洗約翰派使者去問耶穌他究竟是不是彌賽亞。耶穌進一步施行了一些治病的奇跡之後告訴他們說:「你們去把所看見所聽見的事告訴約翰:就是瞎子看見,瘸子行走,長大痲瘋的潔淨,聾子聽見,死人復活,窮人有福音傳給他們。」(路加福音7:19-23)這樣,耶穌不但證明他便是彌賽亞,同時也幫助人相信將來他會藉著他的王國所成就的事,甚至將死人復活過來。當時的人了解這是指在地上的復活而言。馬大亦懷有這樣的信仰,因為她在後來對耶穌論及死去的拉撒路說:「我知道在末日復活的時候他必復活。」——約翰福音11:24。
屬天的復活
9.拉撒路怎樣能夠獲得屬天復活的希望?
9 當時耶穌若沒有將拉撒路復活,後者所懷的就必然會是個屬地的希望了。但是耶穌卻施行奇跡使拉撒路暫時從死裡復活過來。無疑拉撒路活到公元33年五旬節以後的日子,這意味到他從他的主獲得進一步的恩典。因為在五旬節的日子,他從上帝的聖靈而生,藉此他獲得了屬天生命的希望;他可以在將來享有屬天的復活。這個機會是怎樣向人打開的呢?
10.在保羅的日子有什麼錯誤的觀點發生?他怎樣駁斥這種主張?
10 使徒保羅在寫給哥林多基督徒的第一封信中討論復活的問題。當時哥林多小組裡有些人聲稱「沒有死人復活的事。」看來他們所懷的觀點是,活著的基督徒業已經歷過一場屬靈的「復活」;也許有些人將這個主張與伯拉圖靈魂不死的哲學混合起來。無論他們那錯誤觀點的細節如何,保羅覺得有需要加以糾正;他提出有力的論據去支持復活的純正道理,強調他們『藉之而得救的好消息。』——哥林多前書15:1,2,12。
11.「好消息」怎樣與復活的希望有密切關係?
11 這個「好消息」是什麼呢?它集中於基督之上。保羅列出一些『最要緊的事』,包括基督的死亡、埋葬,復活之後首先向磯法(彼得)顯現,然後向500多個其他的人顯現,最後向保羅本人顯現。的確,基督已經在靈裡復活了!(彼得前書3:18,《新世》)正如保羅兩次強調,這些令人振奮的事件是「照著聖經所記的,」這證實了耶和華的道論及彌賽亞的一切預言。我們的信心若非基於耶穌基督業已復活這件事實之上,就會變成徒然無益了。——哥林多前書15:3-8,17,《新譯》。
「人人都按照自己的次序」
12.從什麼方面說來,基督成為「初熟的果子」?
12 接著使徒將復活與耶和華的王國旨意連接起來。保羅充滿信心地宣布說:「現在基督已從死裡復活,成為那些在死亡中沉睡的人初熟的果子。」基督若是「初熟的果子」,就必須同時有其他復活的人,「但是人人都按照自己的次序。」其他的人必須等到基督帶著王國的權柄「臨在」,當救贖者耶穌基督開始使那些「在垂死中」或已由於從亞當承受的罪而死去的人『活過來』的時候。——哥林多前書15:20-23,《新世》。
13.復活怎樣按照適當的「次序」發生?
13 在基督之後「按照自己的次序」復活的乃是144,000位受膏的王國繼承者;他們跟從耶穌的腳蹤而行,直至死而後已。這場復活開始於『基督臨在[希臘文,派露西亞]之際』(《新世》),而基督的臨在則開始於1914這個重大的年代。基督的屬靈「弟兄」中尚有少數仍然在地上服務,這些人會同樣地按照適當的「次序」,在他們死去時的「一霎時眨眼之間」復活過來。這樣,「上帝的[屬靈]以色列民」全部均會被召集到屬天的王國裡。——哥林多前書15:22,23,50-52;希伯來書2:10-13;啟示錄7:4-8;加拉太書6:16。
14.保羅怎樣以比喻說明屬天的復活?
14 使徒以美妙的比喻說明由靈而生的基督徒的死亡和復活。他將這件事比作一粒麥種或其他種子的死去,然後有新苗長出來。不錯,「所種的是必朽壞的」身體,「復活的[卻]是不朽壞的」屬靈榮耀身體;這身體具有『末後的亞當』——主耶穌基督—的形像。——哥林多前書15:35-49,《新譯》。
15.「更美的復活」會在什麼地方發生?這會將誰包括在內?
15 可是,這144,001位,包括基督在內,乃是惟一按照適當次序而復活的人嗎?絕不然!因為希伯來書11:40告訴我們,他們的復活是一件「更美的事」,他們獲得屬天、屬靈的產業。這件事比什麼更美呢?比接著按照次序而發生的復活更美!後一場復活必然包括一些會『在全地被立為首領』的人;按理說來,這些人會廁身於耶和華在哈米吉多頓大戰大獲全勝之後在地上首先復活的人之列。這樣他們便能夠在「新地」——上帝的百姓在潔淨了的地球上所形成的神治社會——中負起君王委派給他們的職責。他們的復活會是一場「更美的復活」,因為這場復活是在上帝的王國治下發生的,而且復活的人享有永生的希望。在這段時期復活的人當中我們可以期望見到今日一些獻了身的忠心基督徒;這些人懷有屬地的希望,但卻由於各種原因在「新地」未來臨之前即已死去。——以賽亞書32:1;啟示錄16:14,16;21:1,3,4。
一群蒙恩的人
16.另外有一群什麼人能夠享有特別的權利?這些人享有什麼權利?
16 可是,有一群人卻是特別蒙恩的。這些人是誰呢?他們便是使徒約翰在啟示錄7:9-17詳細描述的「大群人」。他們的希望是在「新地」裡享永生。以一群而言,他們會活著渡過「大災難」而不用死亡。由於『以羔羊的血將衣裳洗白淨了』,這些人享有多麼寶貴的權利!在「末期」這個至為重要的最後階段,我們必須對地上的萬國萬民作一項響亮的見證。這「大群人」的數目在目前已超過2,300,000人,他們正在耶和華的崇拜安排的屬地院子裡對他作「神聖的服務」。「大群人」不會經歷到上帝的審判的「炎熱」。為什麼呢?「因為寶座中的羔羊[耶穌基督]必牧養他們,領他們到生命水的泉源。上帝也必擦去他們一切的眼淚。」
17.(甲)有什麼喜樂等待著「大群人」?(乙)復活的奇跡會怎樣繼續進行,直至大功告成?
17 「大群人」會在潔淨了的地球上散布到世界各處,並在場迎接復活的忠心人士。他們無疑會為此而歡欣鼓舞。然後,在上帝所訂的適當時候,「墳墓」裡的億萬人類會按照有條不紊的安排在地上一場普遍的復活中出來。(約翰福音5:28,29;啟示錄20:12)隨著「新地」社會開始發揮作用,基督與他的助理統治者會將他所獻的贖價祭物的裨益應用在人類身上,醫治他們及使他們進至身心完美的地步。屆時團結一致的人類家庭會多麼快樂!——以賽亞書65:17,18;彼得後書3:13。
18.上帝對地球所訂的偉大旨意會怎樣完全實現?
18 一千年會像一日一般迅速過去,至少從耶和華的觀點看來是如此。(彼得後書3:8)地上會充滿完美的人類,正如耶和華在此之前7,000年,當他創造第一個人時所定意一般。他那長達7,000年的安息「日」至此遂告結束。這個「日子」並沒有成為徒然,因為他對地球所訂的偉大旨意已經成就了。然後又怎樣呢?
19.『最後的仇敵』被消滅之後會有什麼事發生?
19 使徒保羅告訴我們:「再後末期到了,那時基督既將一切[敵對的]執政[者]、掌權[者]、有能[者]都毀滅了,就把國交與父上帝。因為基督必要作王,等上帝把一切仇敵都放在他的腳下。儘末了所毀滅的仇敵就是死。……那時子也要自己服那叫萬物服他的,叫上帝在萬物之上,為萬物之主。」(哥林多前書15:24-28)屆時撒但會被釋放,正如啟示錄20:7-10所描述一般,以便考驗身心達到完美地步的人類的忠誠。然後他和一切跟從他的人都會被扔入象徵性的「火湖」裡;這意味到永遠的毀滅。
20.當上帝的安息日結束時,人類面對什麼光明的前途?
20 上帝在第七日「歇了他[在地上]一切創造的工」。現在這「日子」既已結束,無疑他會開始新的工作,直至永遠。地上歡樂的居民永不會有任何沉悶的時刻。他們會永遠充滿青春的活力,參與有目的的上帝委派給他們從事的一切活動。——創世記2:3;以賽亞書66:22。
至為重要
21.我們可以怎樣從保羅在哥林多前書第15章所提出的論據得益?
21 我們必須『緊緊持守好消息』,包括復活的希望在內,因為復活對上帝所有的僕人來說均至為重要。古代忠心的男女相信有一場地上的復活,而且他們熱切期待這件事。(希伯來書11:13-16)基督耶穌復活成為「初熟的果子」,這件事有數以百計的目擊見證人為其作證。從靈而生的受膏基督徒在使徒的日子和現代均努力向『普天下萬民』傳道,結果使關於復活的「好消息」得以傳遍普世各地。(歌羅西書1:23)當餘下的受膏分子陸續完成他們在地上的路程而獲得屬天獎賞之際,一「大群」懷有在地上享永生的希望的人繼續向人宣揚王國的「好消息」。——馬太福音24:14,《新世》。
22.保羅在他的信中給予我們什麼最後的勸勉?為什麼我們有最大的理由要遵囑而行?
22 這些分屬不同階級的人享有多大的權利!他們都能夠各自按照適當的次序達到他們的目標。的確,今日我們有最大的理由要聽從保羅接著提出的勸勉:「你們務要儆醒,在真道上站立得穩,要作大丈夫,要剛強。凡你們所作的,都要憑愛心而作。」(哥林多前書16:13)這樣我們的信心便不致成為徒然了。
你能夠回答以下的問題嗎?
◼什麼表明早期有信心的男女期望在地上復活?
◼在「初熟的果子」基督之後,有其他多少人『按照自己的次序』獲得屬天的復活?
◼地上的復活會在何時及按照什麼不同的群體而發生?
◼有一個階級的人怎樣享有特別的權利,能夠無需復活便在地上贏得永生?
◼我們所有人必須怎樣行以免變成『徒然相信』?
[第16頁的精選語句]
偽宗教的世界帝國將希望集中於伯拉圖的靈魂不死主張之上
[第17頁的精選語句]
真正的基督教緊守基於聖經的希望,堅信沒有知覺的「魂」會從墳墓復活
[第16頁的圖片]
「好消息」將注意力集中於基督所統治的上帝王國和樂園在地上恢復的希望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