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守》82 10/1 19-24頁
  • 王國與復活的希望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王國與復活的希望
  •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82年
  • 小標題
  • 相似資料
  • 「首先的復活」
  • 「首先的復活」在何時發生
  • 屬地的復活
  • 復活與審判
  • 從墳墓出來得到一次「生命的復活」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65年
  • 復活
    洞悉聖經(上冊)
  • 要緊緊持守「好消息」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82年
  • 復活——與你息息相關的教義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2005年
查看更多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82年
《守》82 10/1 19-24頁

王國與復活的希望

「我在上帝和那注定要審判活人與死人的基督耶穌面前憑著他的呈現和他的王國嚴肅地囑咐你。」——提摩太後書4:1,《新世》。

1.鑑於曾經活過的人的巨大數目,為什麼復活的希望如此重要?這使我們想起什麼問題?

關於曾有多少人在地上生活過,估計從一百四十億至二百億不等。無論正確的數字是什麼,有兩件事實是可以肯定的:(1)耶和華上帝知道地上曾活過的人的正確數目,而且他有能力將他所揀選的一切人復活過來;(2)目前世界的人口雖然達到四十四億的空前數字,看來這只是曾在地上活過的人的總數的一小部分而已。結論是無可避免的:絕大多數的人類均已死去,他們未來的生存希望完全有賴於復活。但是他們為什麼死去呢?他們有什麼再次活過來的希望呢?

2.關於基督的復活以及基督與復活希望的關係,彼得怎樣說?

2 使徒彼得在公元36年說:「我真看出上帝是不偏待人;原來各國中,那敬畏主行義的人,都為主所悅納。……第三日上帝叫他[耶穌基督]復活,顯現出來,不是顯現給眾人看,乃是顯現給上帝預先所揀選為他作見證的人看,就是我們這些在他從死裡復活以後和他同吃同喝的人。他吩咐我們傳道給眾人,證明他是上帝所立定的,要作審判活人死人的主。眾先知也為他作見證說,凡信他的人,必因他的名得蒙赦罪。」——使徒行傳10:34-43。

3.(甲)為什麼有這麼多億萬的人死去?(乙)試解釋基督的死亡和復活怎樣是復活希望的根據。

3 不錯,使墳墓裡有億萬死者積聚起來的原因乃是從人類的始祖亞當遺傳所得的罪。「這就如罪是從一人入了世界,死又是從罪來的,於是死就臨到眾人。……因一人的過犯,死就因這一人作了王。」(羅馬書5:12,17)但是基督死去之後「在靈裡被復活。」(彼得前書3:18,《新世》)藉著對他所流出的血懷具信心,『活人和死人』中所有信他的人均可以「得蒙赦罪」而擺脫死這個君王的奴役。若要這樣行,大部分人類均需要一場復活。因此保羅寫道:「死既是因一人[亞當]而來,死人復活也是因一人[耶穌]而來。」(哥林多前書15:21)基督曾證實這件事,他對馬大說:「我就是復活和生命;信我的人,雖然死了,也要活著。」(約翰福音11:25,《新譯》)基督的死亡和復活乃是復活的希望所根據的基礎。

「首先的復活」

4,5.(甲)關於「首先的復活」,約翰寫了些什麼話?在這場復活中有份的人獲得什麼權柄和職位?(乙)耶穌怎樣對11個忠心的使徒論及他們在未來所持有的職位?

4 聖經表明基督並不會單獨審判「活人死人」。使徒保羅描述他在上帝感示之下所見到的一個異象說:「我又看見一些寶座,有人坐在上面,他們得了審判的權柄。我也看見那些因為替耶穌作見證,並且因為上帝的道而被斬首的人的[生命]。他們沒有拜過獸[撒但的政治組織])或獸像,也沒有在額上或手上受過獸的記號。他們都復活了,與基督一同作王一千年。在頭一次復活[首先的復活,《新世》]有分的人是有福的,聖潔的,第二次的死沒有能力轄制他們。他們還要作上帝和基督的祭司,與[他]一同作王一千年。」——啟示錄20:4,6,《新譯》。

5 這些未來的君王和審判者曾至死忠心地為耶穌及他的天父耶和華作見證;這些人當中最先的一批乃是耶穌的11個忠心使徒。耶穌在路加福音22:28-30說這些人會與他一同在王國中坐在寶座上「審判以色列十二個支派[非祭司的支派,代表其餘的人類]。」

6.有多少助理的審判者會在基督審判活人和死人時予以協助?他們復活時會經歷什麼改變?

6 其他的經文表明,這項與基督一同在王國裡作他的助理君王和審判者的獨特權利僅限於一「小群」144,000位忠心基督徒才能享有;他們是「從地上買來的,」「從人間買來的。」(路加福音12:32;啟示錄14:1-4)這些人放棄了在地上永遠生活的正常、自然的願望,以求能夠「經歷他[基督]的復活」。(羅馬書6:5,《現譯》)保羅在書信中論及這些人說:「死人復活也是這樣。所種的是必朽壞的,復活的是不朽壞的。……所種的是屬血氣的身體,復活的是屬靈的身體。……血肉之體不能承受上帝的國。……這必死的必須穿上不死的。」——哥林多前書15:42-53,《新譯》。

7.關於不死性,一本詞典怎樣說?保羅和彼得怎樣論及屬天的希望?

7 饒有趣味地,《新約神學新國際詞典》指出,認為人人均有個不死的靈魂這種不符合聖經的見解是錯誤的,說:「不死性並非人人在現今便具有的品質而是基督徒在未來才獲得的。據哥林多前書15:42,52指出,信徒唯獨在經歷復活的轉變之後才『穿上』不死性。……人無法在復活之前就獲得不死性。」其實不死性的獎賞並非賜給所有基督徒而是僅賜給一些在『較早的復活』中有分的人。對這些人來說,『有不能朽壞、不能玷污、不能衰殘的產業為他們在天上存留。』——可參閱羅馬書8:20-22;腓立比書3:10,11;彼得前書1:3,4。

「首先的復活」在何時發生

8.(甲)據聖經透露,「首先的復活」定於什麼時候發生?(乙)試解釋帖撒羅尼迦前書4:14-17及哥林多前書15:51,52的意思。

8 聖經將「頭一次復活」[「首先的復活」,《新世》]與基督的「臨在[希臘文parousia, 派露西亞]」相提並論。(哥林多前書15:23,《新世》)使徒保羅寫道:「主必親自從天降臨,以天使長的聲音和上帝的號角發出命令的呼召,於是那些在與基督的結合中死去的人[從第一世紀開始直至基督在1918年來到屬靈的聖殿為止]會首先起來。」然後保羅接著說,「存留到主的臨在[派露西亞]」的受膏基督徒,當他們在派露西亞期間死去時,便會立即復活而「被提到雲裡和主在空中相會。」(帖撒羅尼迦前書4:14-17,《新世》)他們無需在墳墓中「沉睡」以等待復活來到。反之他們一死便「要改變,就在一霎時、眨眼之間。」——哥林多前書15:51,52。

9.(甲)基督的隱形臨在從什麼時候開始?(乙)在基督臨在期間會有什麼事發生?為什麼在基督臨在期間死去的受膏基督徒可說是「快樂的」?

9 應驗了聖經預言的事件顯示,基督的臨在或派露西亞開始於重大的1914年。(馬太福音24:3,7-14,《新世》)當時「世上的國成了我主[耶和華]和主基督的國。」在這件震撼世界的大事之後,「審判死人的時候也到了。」審判和獎賞配得的人的工作從一些有份參與「首先的復活」的人開始,而這場復活則開始於基督來到聖殿之後。(啟示錄11:15-18)聖經說在上帝的王國建立之後忠心死去的受膏基督徒是「快樂的」。為什麼呢?因為他們會經歷一場立即的復活;這容許他們隨即負起他們在天上與基督耶穌一同作王的新職責。——啟示錄14:13,《新世》。

10.為了什麼緣故,144,000人所經歷的復活可以稱為「首先的復活」?

10 聖經很適當地將144,000個被召與基督一同在天上作王的受膏基督徒所經歷的復活稱為「首先的復活」,因為這場復活在時間上先於地上普遍人類的復活;144,000人乃是『歸與上帝和羔羊的初熟果子』。(啟示錄14:1,4;雅各書1:18)這使他們居於一個重要的地位,因為沒有其他任何人能夠不藉賴這144,000位祭司、君王和審判者之助便「得以成為完美」。(希伯來書11:40乙,《新世》;啟示錄22:1,2)再者,這場復活也優於任何地上的復活,因為144,000人得以『在復活方面與基督相若』,成為上帝的靈體兒子而得享不朽、不死的生命。——羅馬書6:5。

屬地的復活

11.啟示錄第20章提及什麼進一步的復活?

11 若有一場「首先的復活」,按理說來也必定有一場較後的復活。使徒約翰描述在同一章較早時候所提及的千年審判日期間會有些什麼事發生,說:

「我又看見死了的人,無論大小,都站在寶座前。案卷展開了,並且另有一卷展開,就是生命冊。死了的人都憑著這些案卷所記載的,照他們所行的受審判。」——啟示錄20:12。

12,13.(甲)為什麼認為其餘的死人要等到千禧年結束才復活是不合理的?(乙)那末,啟示錄20:5所說的「才得以活」這句話是什麼意思?(丙)上帝會怎樣決定誰的名字最後會寫在「生命冊」上?

12 這些「死了的人」便是同一章第五節所提及的「其餘的死人」。該節經文說「其餘的死人等到那一千年完了才得以活。」(《新修》)這句話的意思不可能是說他們要等到千年審判日結束時才復活,因為聖經說在「首先的復活」中有份的人獲得「審判的權柄」,並且會與基督一同作「祭司」及「一同作王一千年」。(啟示錄20:4-6)如果「其餘的死人」要一直等到千禧年的末了才復活過來,他們會審判誰呢?他們會作王統治誰及為誰作祭司呢?

13 因此,「才得以活」這句話必然是指在長達一千年的審判日結束時的情勢。這些人「得以活」的意思是他們最後達到屬人的完美地步。他們會像亞當夏娃在伊甸園中一樣身心完美。屆時耶和華會怎樣決定誰的名字會寫在「生命冊」上呢?藉著使一場最後的考驗臨到人類身上。(啟示錄20:7-10,12,15)通過最後的考驗而證明對上帝忠貞的人會由耶和華親自『稱他們為義』,於是他們遂得以在地上享有「上帝兒女榮耀的自由」。(羅馬書8:21,33,《新譯》)他們會從上帝獲得保證他們可以享有永生,他們不會像亞當一樣在考驗之下失敗以致被上帝所差遣的基路伯制止他取「生命樹」的果子來吃。——創世記2:9;3:22-24。

14.從什麼方面說來,在千禧年期間地上的人所經歷的復活會提供較佳的機會?

14 既然在基督的千年統治期間復活的「其餘的死人」會有機會證明自己配有名字永久刻在耶和華的「生命冊」上而永遠生活在上帝的王國治下,他們的復活使他們比一些在聖經時代復活而後來又再次死去的人享有較好的機會。(列王紀上17:17-24;列王紀下4:17-37;13:20,21;馬太福音9:18,23-26;路加福音7:11-15;約翰福音11:38-44;使徒行傳9:36-41;20:7-12)為了在彌賽亞的王國或「城」之下獲得一場「更美的復活」,古時有許多男女至死對耶和華保持忠心。——希伯來書11:10,13,14,35。

復活與審判

15,16.(甲)審判日是值得我們害怕的事嗎?試解釋。(乙)誰會主持審判?他們會根據什麼而這樣行?

15 我們已見到「其餘的死人」會在千禧年期間復活以便「照他們[屆時]所行的受審判。」(啟示錄20:12)各教會認為在世界末日一切曾在地上活過的人均必須為他們以往所犯的罪對上帝交賬。這個恐怖的念頭並不是基於聖經的。經文的上下文表明上帝的「案卷」或律法書會打開,復活的死者會「憑著這些案卷所記載的,照他們所行的受審判,」意即按照他們服從抑或不服從上帝的訓示而受審判。

16 審判會由誰施行呢?使徒保羅寫道,基督耶穌「注定要審判活人與死人,」同時他亦談及基督的「呈現和他的王國」。(提摩太後書4:1,《新世》)在基督的千禧年王國中會有144,000位助理審判者與他一同坐在「寶座」上。(路加福音22:28-30;啟示錄20:4,6)保羅寫道:「豈不知聖徒要審判世界麼?」——哥林多前書6:2。

17,18.(甲)約翰福音5:29與啟示錄20:12有衝突嗎?試解釋。(乙)在什麼意義上有些人會「得到一次審判的復活」?

17 論到在千禧年期間(這同時也是個一千年的審判日)會有什麼事發生,耶穌說:「因為父不審判任何人,反之他將一切審判託付給子。……不要對此感覺驚奇,因為時候將到,凡在紀念墓裡的都要聽見他的聲音而出來,行善事的得到一次生命的復活,慣行惡事的得到一次審判的復活。」——約翰福音5:22-29,《新世》。

18 這是否與啟示錄20:12有所抵觸呢?我們在這節經文讀到,死者會『按照案卷所載的受審判,』而這些案卷要等到千禧年期間才「展開」。兩者之間其實並無衝突。我們必須按照耶穌在後來給約翰的啟示去了解他在約翰福音第五章所說的話。(啟示錄1:1)『行善事的人』和『慣行惡事的人』均包括在復活之後「照他們所行的受審判」的「死人」之列。(啟示錄20:13)當耶穌將「生命的復活」與「審判的復活[希臘文,a·naʹsta·sis kriʹseos, 亞納斯他西斯克利西奧斯]」作一對照時,他所指的乃是復活所導致的最後結果而言。《賽雅希英字典》將亞納斯他西斯克利西奧斯一詞的定義列為「導致定罪」的復活。人並非復活以便自動地被定罪;反之,人在復活之後若拒絕遵從「案卷所記載的」事而未能有名字寫在「生命冊」上,他的復活便導致定罪的審判了。他會遭遇「第二種死亡」而沒有任何未來的復活希望。——啟示錄20:14,15;21:8,《新世》。

19.及註腳·(甲)一本法文聖經譯本怎樣譯約翰福音5:29?要等到什麼時候,一宗復活是「生命的復活」抑或「審判的復活」才會顯明出來?(乙)使徒行傳24:15所提及的「義人」和「不義的人」會分別從墳墓中出來獲得「生命的復活」和「審判的復活」嗎?試解釋。

19 值得注意的一點是,法文的《聯合譯本》(由一群包括天主教與基督新教學者的譯者所出版)將約翰福音5:29譯作:「行善的人會出來獲得導至生命的復活;慣行惡事的人則會獲得導致審判的復活。」唯獨當一個人的復活所導致的最後結果顯明出來時,我們才會知道他所獲得的復活是「生命的復活」抑或「審判的復活」。a

20.(甲)誰需要吸飲『生命之水』?為什麼?(乙)下一篇文章會考慮什麼問題?

20 復活的死者和活著渡過將臨的「大災難」的「大群人」必須吸飲『生命之水』,意即感激地接受基督的贖價祭物及耶和華為了將人類從罪與死的奴役下拯救出來而作的其他一切安排。(啟示錄7:9,10,14,17;22:1,2)這些安排會由基督和他的144,000位助理祭司兼審判者在王國的千禧年統治期間施行。但是,是否所有的死者,包括在將臨的「大災難」中喪生的人在內,均會復活受審呢?下一篇文章會討論這個問題。

[腳注]

a 我們不應當將獲得「生命的復活」或「審判的復活」的人視為與保羅在使徒行傳24:15(《新譯》)所提及的「義人」和「不義的人」是同一批人。保羅所談及的是人們在復活時根據他們死前的行為所具有的地位。「義人」必須繼續緊守公義的行徑,服從「案卷」所載的事,不然他們的復活便可能成為「審判的復活」。在另一方面,任何「不義的人」若真心悔改,接受基督的贖價祭物而服從「案卷」所載的事,他們的復活便會證明是「生命的復活」。

翻溫的問題

□ 在什麼方面說來基督就是「復活和生命」?

□ 誰在「首先的復活」中有份?他們會在什麼活動方面協助君王耶穌基督?

□ 為什麼「首先的復活」這個名詞很適當?

□ 「其餘的死人」怎樣在千禧年結束之後「才得以活」?從什麼方面說來他們的復活比聖經時代有些人在地上所經歷的復活更好?

□ 復活的死者會根據什麼受審?他們需要什麼才能從罪與死的奴役獲得拯救?

[第20頁的精選語句]

「不死性並非人人在現今便具有的品質而是基督徒在未來才獲得的。……人無法在復活之前就獲得不死性。」——《新約神學新國際詞典》

[第22頁的圖片]

聖經表明有許多人會在地上復活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