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守》82 7/1 3-4頁
  • 各教會紛紛介入世事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各教會紛紛介入世事
  •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82年
  • 小標題
  • 相似資料
  • 宗教參與政治
  • 宗教可以怎樣緩和緊張?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82年
  • 教士應該參政嗎?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2004年
  • 宗教人士應該參與政治嗎?
    更多熱門話題
  • 情況觸目皆是!
    警醒!1987年
查看更多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82年
《守》82 7/1 3-4頁

各教會紛紛介入世事

「現今是敬虔的人參與政事的時候了,」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一個牧師如此說。你同意他的見解,認為宗教人士應當介入政治嗎?許多人目擊道德水準日益低落,罪惡激增,經濟衰退,國際情勢緊張,千百萬人飽受貧窮和饑餓之苦以及世界各地有越來越多人失去對上帝的信仰,遂感覺驚懼而認為宗教應當參與政治。

誠然,這些難題中有許多是政府的責任。可是政府亦時常無能為力。更糟的是,有許多政府頻頻發生醜聞。關於貪污和欺詐的報導使許多人對政府的信任大減而同意一位中年母親的說法:「我開始認為整個政治制度都是腐敗和不道德的。」

因此,許多誠懇的人覺得宗教應當設法補救。他們覺得宗教代表上帝,而且他們相信——這樣的想法其實很對——今日人類的種種難題不是僅憑人為的知識便能解決的。他們禱告祈求上帝幫助,但卻不肯定上帝會怎樣幫助他們。他們覺得也許他們需要自行設法挽救。因此他們希望見到「敬虔的人」參與政治以求將一種「敬虔」的勢力加進政府中。牧師、教士和虔信宗教的人在政治方面正變得越來越活躍。

這是宗教在今日向人提出幫助的最好方法嗎?讓我們考慮一下有些宗教家正在怎樣行,並且看看他們希望成就些什麼事。

宗教參與政治

在美國,有些宗教團體在國都設有遊說集團以圖影響國家的立法者。他們希望成就些什麼事呢?一個天主教教士解釋說:「我們覺得我們對於左右國家政治風氣的道德態度操有長遠的影響。」一個基督新教的牧師補充說:「我們應當能夠對政府說:『你做了錯事;你踏上了歧途。』」

很久以來這種遊說活動一直以小心謹慎的方式進行。但一個較新近的現象——比以前露骨得多——是基督新教的基本主義教派組織了若干團體去支持某些特別主張。這些團體,例如美國的道德多數黨,曾對於若干爭論,諸如支持以色列國、同性戀者的權利,巴拿馬運河條約,台灣的安全及墮胎問題之類,發表強硬的意見。政客們發覺低估他們的勢力是不智的。有些美國參議員曾由於支持這些宗教人士所不贊成的計劃而結果在競選中落選。

總部設於歐洲的世界教會聯會則以另一種方式投入政治。自1970年以來,據報聯會曾捐了三百萬美元給各種不同的政治革命運動。

此外,有些受教會所任命的牧師競選官職。可是,最近報紙的一項頭條新聞報導有些宗教人士參與政治也許達到了最激烈的程度:「菲律賓的教士離開教區,加入叛軍。」該篇文章報導有四個天主教教士加入了共產黨的游擊運動。這種積極參與急進運動的情形相當普遍,但是教會卻為此付出沉重代價。在拉丁美洲,據估計有850個教士、修女和平信徒在過去十年間被殺害、挾持或驅逐出境。

你對於宗教領袖們的這些政治活動懷有什麼看法呢?你會對此喝采嗎?抑或你表示懷疑?可能你並不反對宗教謹慎地對政治爭論發表意見,但對於教士們參加革命卻感覺不安。

可是,我們若同意讓宗教參與政治,就很難說應當到什麼地步才停止了。如果有些受教會任命的牧師可以用不露眼的方式在國家的首都遊說議員通過他們覺得是好的計劃,為什麼基督新教的基本主義教派不可以組織遍及全洲的壓力集團以期提倡他們認為重要的計劃呢?再者,道德多數黨若可以為保護以色列而辯護,為什麼世界教會聯會不可以捐錢給他們所支持的武裝運動呢?這若沒有什麼不對,那末天主教教士不是捐錢給別人去冒險採取行動而是在南美洲和亞洲親自投入鬥爭中為他們所支持的運動而捐軀,那又有什麼不對呢?

可是,……你看出這樣的推理有點不妥嗎?這真的是宗教在現今艱難的日子中挺身幫助人類的最佳方式嗎?

宗教試圖影響政治絕不是新事。以下的圖表列出宗教在以往與政治打成一片的若干顯著例證。

[第4頁的附欄]

◻ 1095年,教皇烏爾班二世呼籲西方各國派出軍隊「挺身援助他們在信奉基督教的東方的弟兄們」抵抗土耳其人。這結果導致第一場十字軍東征和十字軍運動,在兩個世紀中造成了巨量的人命損失。

◻ 在第十二世紀,教皇亞德連四世正式將愛爾蘭賜給英王亨利二世,由此正式認可(在信徒的眼中)英國吞併愛爾蘭。

◻ 1524年,德國的農民——部分是由於響應馬丁路德的道理之故——起來反抗。雖然起初路德贊成他們的運動,他在1525年卻促請德國的諸侯將「殺人擄掠的農夫亂民」擊潰。諸侯以十分殘忍的手段遵囑而行。

◻ 1618年,未登位的波希米亞國王強迫治下大部分是基督新教徒的人民接受天主教的信仰,這乃是觸發三十年戰爭的導火線之一。

◻ 1918年,基督教國的各教會利用他們的勢力支持國際聯盟。但這並沒有使國聯成功。僅在二十年後,世界投入了有史以來最慘酷的戰爭中。現在基督教國的各教會均一致支持聯合國,但是列國卻比以前擁有更強大的武力和更四分五裂。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