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的道是活的
以愛心解決爭端
約翰·馬可正啟程回家,他打算回到他母親馬利亞所居的耶路撒冷去。這件事發生於保羅和巴拿巴所作的第一次海外傳道旅行期間。——使徒行傳13:13;12:12,25。
現在來到下一年了。保羅和巴拿巴正準備啟程作第二次海外傳道旅行。巴拿巴希望再次帶他的表弟馬可同行。可是保羅卻不想帶馬可同行。他說:『上一次我們帶馬可同行,但是他卻半途而廢。』可是巴拿巴堅持要給馬可另一次機會。
由於意見不同,保羅和巴拿巴「為了這件事劇烈地爭執,終於分手。」巴拿巴帶著馬可啟程。他們坐船到塞浦路斯島去傳道。在另一方面,保羅則揀選另一位基督徒,西拉,作為夥伴,他們也啟程出去傳道,首先到敘利亞去。——使徒行傳15:36-41,《現譯》。
在保羅和巴拿巴之間發生的難題又如何呢?當時你若在場見到他們「劇烈地爭執」,你會認為保羅和巴拿巴既然發生爭執,就不屬於上帝的百姓嗎?
其實這並不是明智的想法。我們應當意識到我們所有人都從始祖亞當夏娃承受到不完美。(羅馬書5:12)因此聖經說,「我們在許多事上都有過失。」(雅各書3:2;羅馬書3:23)可是,真正的基督徒不會繼續彼此不和或懷恨在心。反之他們會聽從聖經的這個命令:「要繼續彼此容忍,若有人對別人有不滿的理由,要彼此敏於寬恕。……要披上愛,因為這是完美的團結之鏈。」——歌羅西書3:13,14,《新世》。
那末,這兩位顯要的基督徒,保羅和巴拿巴,有以愛心解決彼此之間的爭端嗎?請看看這裡的圖畫。他們又再次並肩工作了!(哥林多前書9:5,6)後來保羅寫信告訴提摩太說:「你來的時候要把馬可帶來,因為他在傳道的事上於我有益處。」——提摩太後書4:11。
不錯,雖然早期的基督徒有時在彼此之間發生爭執,他們卻以愛心解決爭端。我們無疑應當效法他們的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