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守》83 3/15 6頁
  • 上帝的名字在《新約》中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上帝的名字在《新約》中
  •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83年
  • 相似資料
  • 《新約》應該使用上帝的名字耶和華嗎?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2008年
  • C1 在《新約》裡恢復使用上帝的名字
    聖經新世界譯本(精讀本)
  • C4 支持在《新約》裡使用上帝名字的譯本和參考文獻
    聖經新世界譯本(精讀本)
  • 喜愛上帝話語的人的里程碑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99年
查看更多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83年
《守》83 3/15 6頁

上帝的名字在《新約》中

《新約》的大部分譯本均沒有使用全能的上帝的獨特名字。為什麼沒有呢?是因為這些譯本小心翼翼地跟從希臘的原文嗎?在許多事例上,看來這並不是譯者最關心的事,因為他們在《舊約》裡也沒有使用耶和華這個名字。可是在原本的希伯來文中,除了主和上帝這些字詞之外,上帝的專有名字出現了幾乎7,000次之多。

可是,有些譯者意識到上帝的名字是應當在《新約》裡的,即使僅為了《新約》含有若干直接引自希伯來文聖經而有這個名字出現的經文這個原因。因此,值得注意的一件事實是,至少有五本德文《新約》譯本含有上帝的名字。

這些譯本之一,由伯倫坦努(Dominikus von Brentano)在1796年所譯,在經文的正文中運用了上帝的名字兩次,以往《守望台》的書刊曾提及這件事。另外兩部譯本則在馬可福音12:29使用上帝的名字——其中一本由史托茲(Stolz)所譯,在1781年於瑞士蘇黎世出版,另一本則由巴波爾(Johann Babor)教授所譯,在1805年於奧大利的維也納出版。此外還有所謂的《波納聖經》,由道殊(D. P. Dausch)教授所譯,在1932年於德國波恩出版;這部譯本在路加福音20:37使用「雅威」(Jahve)這個名字。

另一部德文譯本在《新約》中使用了耶和華這個名字十次。這便是分為兩冊的《聖經新約》譯本,初次於1789年和1790年於德國慕尼黑面世。雖然譯本並沒有透露譯者的名字,《德國的聖經》(Die Bibel in Deutschland)一書在281頁說:「這部譯本是慕紹爾(Sebastian Mutschelle)譯的。他在1749年1月18日生於亞勒紹生·比·費利星(Allershausen bei Freising), 在少年時期便加入了耶穌會。」

上帝的名字不但出現於德文的《新約》譯本中,同時也在其他五十種文字,包括希伯來文在內,的《新約》譯本中。

[第6頁的附欄]

為什麼這件事與你有切身關係

『但是我們使用上帝的名字與否有什麼關係呢?』也許有人會問。這有很大關係!請想想:在《新約》裡聖經說上帝會「眷顧外邦人,從他們中間選取百姓歸於自己的名下。」(使徒行傳15:14)你若不知道和不使用這個名字,你真的可以廁身於上帝選作自己百姓的人之列嗎?我們不但應當知道上帝的名字,同時也應當在別人面前讚美這個名字,正如耶穌基督在地上時所為一般。——馬太福音6:9;約翰福音17:6,26。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