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守》83 10/1 25-30頁
  • 與『真理的同工』一起忠貞地服務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與『真理的同工』一起忠貞地服務
  •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83年
  • 小標題
  • 相似資料
  • 繼續按真理而行
  • 『真理的同工』
  • 不顧反對繼續予以忠貞的支持
  • 要效法善
  • 愛在信徒同工中顯現出來
  • 繼續與信徒同工一同忠貞地服務
  • 該猶如何幫助弟兄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2017年(研讀版)
  • 聖經的第64本書——約翰三書
    「聖經全部都是上帝所感示而有益的」
  • 該猶
    洞悉聖經(上冊)
  • 在真理的道上互作同工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91年
查看更多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83年
《守》83 10/1 25-30頁

與『真理的同工』一起忠貞地服務

「你向弟兄所行的,……都是出於忠心。……我們應當接待這樣的人,好讓我們為了真理成為同工。」——約翰三書5-8,《新譯》。

1.若要取悅耶和華,我們必須對他作怎樣的崇拜?

耶和華正找尋一些願意「用心靈按真理」敬拜他的人。(約翰福音4:23,24,《新譯》)若要贏得他的嘉許,他們的崇拜就必須與上帝所作有關自己和他的旨意的啟示一致。他們也必須謹守強調耶穌基督的整套基督教教訓。繼續按真理而行乃是得救的必需條件。——以弗所書1:13,14;約翰一書3:23。

2.有些什麼問題發生?我們可以在何處尋得有益的指引?

2 耶和華見證人必須繼續按真理而行。事實上,他們必須作『真理的同工』,通力合作從事「神聖的服務」,忠貞地推廣王國的事務。(羅馬書12:1;約翰三書5-8;馬太福音6:33)但是他們可以怎樣如此行呢?使徒約翰在上帝感示之下所寫的第三封信含有一些非常有益的指引。

繼續按真理而行

3.約翰三書起頭的話怎樣將基督徒的友愛充分表現出來?

3 使徒在信首所說的話將基督徒的友愛顯露無遺。他寫道:

「作長老的寫信給親愛的該猶,就是我誠心所愛的。」(約翰三書1)

約翰自稱為「長老」,顯然是由於他的高齡和靈性發展程度之故。該猶是他所愛的基督徒朋友,居住在一個未經透露的地點。約翰將他稱為「親愛的」,在早期的基督徒當中這是一種常見的親熱稱呼。——羅馬書16:5;彼得後書3:1;猶大書3。

4,5.(甲)約翰希望該猶怎樣?(乙)該猶怎樣運用自己的一生?

4 約翰有充分理由要愛該猶,因為我們讀到:

「親愛的,我祝你凡事亨通,身體健壯,正如你的[身心]安泰一樣。有些弟兄來到,證實你心中存有真理,就是你按真理行事,我就非常欣慰。我聽見我的兒女按真理行事,我的喜樂沒有比這更大的了。」——約翰三書2-4,《新譯》。

5 使徒禱告求上帝使該猶「凡事亨通」,在靈性和物質方面皆然。約翰也求上帝使他的朋友「身體健壯」。這是個頗常見的祝頌語,意思並不一定是說該猶當時有病。(可參閱使徒行傳15:29。)約翰在這裡所用的「身心」(或作生命)是指他作為一個有智慧的人現今所享有的生命而言。該猶正怎樣運用自己的生命呢?忠心地用來對上帝作「神聖的服務」。

6,7.(甲)約翰有什麼理由感覺「非常欣慰」?(乙)像該猶一樣,耶和華手下所有忠心的見證人必須對「真理」怎樣行?

6 約翰從一些來到以弗所的屬靈弟兄獲悉令人振奮的消息,使他感覺「非常欣慰」。使徒因為他的好友該猶在靈性上壯健和緊守真理而深感欣慰。(箴言15:30;25:25)「弟兄」可能是指該猶所隸屬的小組的成員或從以弗所前往探訪該小組的人,他們也許甚至將使徒在較早時候所寫的一封信帶給該猶的小組。——約翰三書9。

7 這些弟兄證實該猶心中存有真理。他完全接納與基督有關的真理,並且謹守耶和華所定的條件。該猶「按真理行事」,忠貞地緊守基督全部的教訓。的確,耶和華手下每個忠心的見證人均必須不但『認識真理,』同時也按真理行事而以之為一種生活方式。忠貞的基督徒一向均符合「真理」,棄絕變節背教而以「完全的心」努力事奉上帝。——約翰二書1-4;以賽亞書38:2,3。

8.為什麼約翰可以將該猶視為「兒女」?

8 約翰說他若聽見他的「兒女」繼續「按真理行事」或「按真理而生活」,他的喜樂就沒有比這更大的了。(《新英文聖經》)使徒可能由於幫助該猶對聖經獲得正確認識而成為他的屬靈父親。(可參閱哥林多前書4:14-17。)但是即使約翰並沒有帶領這個親愛的朋友認識真理,使徒的高齡、基督徒的成熟程度及對該猶所懷的慈父般的感情均使他可以適當地將這個顯然較年輕的男子視為「兒女」。

『真理的同工』

9.據約翰三書5-8透露,約翰鼓勵該猶為某些弟兄怎樣行?

9 該猶很盡力履行基督徒的責任,約翰為此而稱讚他說:

「親愛的,你向弟兄所行的,特別是向外地來的弟兄所行的,都是出於忠心。他們在教會面前證實了你的愛;你照著上帝所喜悅的,資助他們的旅程,這樣是好的。因為他們為主的名出外,並沒有從教外人接受什麼。所以我們應當[有義務,《新世》]接待這樣的人,好讓我們為了真理成為同工。」——約翰三書5-8,《新譯》。

10.該猶做著一些什麼『忠心的事』?今日耶和華見證人如何同樣行?

10 該猶慷慨接待來訪的弟兄,他這樣行是『一項忠心的行為』或一件「忠心的事」。(《標準譯本修訂本》)鑑於這些人是「外地來的」——是他們的基督徒主人素未謀面的——這特別值得注意。今日耶和華見證人也有類似的『忠心行為』,他們慷慨接待信徒同工,例如守望台聖經書社所派出的週遊監督等。——羅馬書12:13。

11.關於該猶,週遊的弟兄們可以作證什麼?

11 蒙愛的該猶無疑表現基於原則的愛心,週遊的弟兄們「在教會面前」為這件事作證,也許在以弗所舉行的基督徒聚會中如此行。(可參閱使徒行傳14:27。)他們可以作證該猶慷慨好客。他對陌生人表現愛心,由此表現屬上帝的人自古已有的一種特色。——創世記18:1-8;馬太福音25:34,35,40。

12.(甲)週遊的基督徒應當受到怎樣的資助?(乙)這些弟兄為誰的名奉差遣出去?(丙)我們對待忠心的弟兄和變節背教者的方式怎樣截然不同?

12 使徒勸勉該猶「照著上帝所喜悅的」方式資助週遊的基督徒的旅程。這些人正努力為上帝服務,他們理應獲得旅途所需的食物和旅費等。(提多書3:13)這些弟兄應當受到協助,因為他們奉「那名」(根據希臘原文)出外。約翰在這裡所指的顯然是上帝那無與倫比的名字耶和華,既然他促請該猶「照著上帝所喜悅的」方式資助這些人。雖然基督徒不應當慷慨接待四處週遊的變節背教的假導師,忠心的外來弟兄卻由於是耶和華上帝和他愛子的忠貞見證人而配受到善待。——以賽亞書43:10-12;使徒行傳1:6-8;約翰二書9-11。

13.(甲)週遊的基督徒「沒有從教外人接受什麼」一事意味到什麼?(乙)因此別人可以怎樣成為『真理的同工』?

13 這些四處週遊、辛勤工作的基督徒「並沒有從教外人接受什麼」。像使徒保羅一樣,看來他們希望「叫人免費得著福音」而不想加重他們向之傳講真理的人的經濟負擔。(哥林多前書9:18,《新譯》;哥林多後書11:7;帖撒羅尼迦前書2:9)既然這些弟兄為耶和華的名奉差出去,並且向外邦人宣揚「好消息」而沒有從他們接受物質的資助,基督徒同工「有義務要慷慨接待這些[傳福音者]。」(《新世》)藉著協助他們,耶和華手下慷慨好客的敬拜者在推廣基督教的權益方面擔任一個重要角色。他們藉此證明自己是『真理的同工』。今日耶和華見證人也受到一種類似的精神所推動。

不顧反對繼續予以忠貞的支持

14.在該猶所隸屬的小組裡有什麼反對發生?

14 該猶是個忠心地服務的『真理同工』。但是他卻遭受到反對,因為約翰說:

「我曾經略略的寫信給你那裡的[小組],但他們中間那好作領袖的丟特腓不接待我們。因此,我來的時候,必要提起他所作的事,就是他用惡言中傷我們;這還不夠,他不但不接待弟兄,還要阻止那些想要接待的人,甚至把他們趕出教會。」——約翰三書9,10,《新譯》。

15.丟特腓懷有什麼態度?今日若有自稱為基督徒的人像他一樣又如何?

15 約翰以前曾「略略的」寫信給小組,但是狂妄倨傲的丟特腓卻對使徒的訓示毫不尊重。其實妄自尊大的丟特腓『喜歡在信徒同工中為首』;他要作他們的「領袖」。這個心高氣傲的人與耶穌基督大相逕庭,後者吩咐門徒說:「你們彼此都是弟兄。……你們也不應該被稱為『領袖』,因為你們唯一的『領袖』就是基督。」(馬太福音23:8-12,《現譯》)當然,既然「眼高心傲……乃是罪」而『耶和華從遠處看出驕傲的人』,今日若有人自稱為基督徒,但行事為人卻像丟特腓一樣,他就絕不可能與上帝有親密的關係。——箴言21:4;詩篇138:6。

16.(甲)丟特腓怎樣對待使徒約翰?(乙)二十世紀的基督徒可以從這件事學得什麼教訓?

16 既然丟特腓對來自約翰的訓示毫不尊重,他其實反抗上帝授予人的權威。因此,年老的使徒約翰來到小組,他便會「提起」丟特腓的一切惡行以及他所說的話。丟特腓用「惡言中傷」約翰,肆意詆毀屬天的新耶路撒冷的使徒根基之一。(啟示錄21:2,14)無疑他這樣行絕不能不受罰!今日任何自稱為基督徒的人若怙惡不悛地毀謗信徒同工和蔑視上帝所賜的權柄,他們就無法期望逃過上帝的不利判決。——利未記19:16;猶大書8-13。

17.丟特腓也做了其他什麼不對的事?

17 丟特腓也不願慷慨接待辛勤的週遊弟兄。事實上,他試圖阻止一些想慷慨接待來訪的傳福音者的人。更不對的是,丟特腓竟試圖將慷慨好客、富於愛心的人不公平地從小組開除。但是忠貞的基督徒卻不顧這一切反對,忠貞不二地支持宣揚王國的活動。

要效法善

18.據約翰三書11,12透露,約翰告訴該猶一些什麼事?為什麼?

18 丟特腓若不改弦易轍,最後他自己便很可能從小組被開除。可是,忠心的人應當按照約翰吩咐該猶的話而行:

「親愛的兄弟阿,不要效法惡,只要效法善。行善的屬乎上帝,行惡的未曾見過上帝。低米丟行善,有眾人給他作見證,又有真理給他作見證,就是我們也給他作見證,你也知道我們的見證是真的。」——約翰三書11,12。

19.「效法善」需要我們怎樣行?

19 使徒勸勉該猶「不要效法惡,只要效法善。」追求良善需要人恨惡邪惡和積極緊守善的事。(詩篇97:10;羅馬書12:9)這樣行多麼重要,因為「行善的屬乎上帝」!——約翰一書3:4-12。

20.耶和華的敬拜者怎樣在地上『看見』他?

20 使徒接著提出一個有力的論點說:「行惡的未曾見過上帝。」受靈所膏的忠心基督徒在復活成為天上的靈體之後能夠期望見到上帝和基督。但是在地上,耶和華的敬拜者藉著留意觀察他為他們採取的行動而『看見他』。『看見上帝的人』憑著「心中的眼睛」如此行。(以弗所書1:18;出埃及記33:20;約伯記19:26)憑著牽涉到頭腦和心靈的洞察力,這些人真正認識耶和華;身為他的敬拜者,他們深深體會到他的各種美德,例如他藉著將獨生子賜給人類而表現的無限愛心。——約翰福音3:16。

21.(甲)低米丟是誰?(乙)低米丟怎樣「有真理給他作見證」?

21 使徒促請該猶要「效法善」,而低米丟是個行善的人。很可能低米丟與探訪的弟兄們一同週遊,也許督導一群佈道者或海外傳道員。(可參閱哥林多後書8:16-24。)該猶也許與低米丟並不熟識,或甚至素未謀面,但是其他的基督徒都稱讚他,而他「有真理給他作見證。」信徒同工論及低米丟的話受到他的敬虔行為所支持,因為他的生活與耶和華的條件一致,並且他的確『按真理而生活』。因此「真理」在實際上好像稱讚低米丟一般。使徒約翰也稱讚低米丟,而該猶知道他的話是真實的。(可參閱約翰福音19:35;21:24。)因此,雖然受到丟特腓的反對,該猶和其他忠心的『真理同工』必然曾慷慨接待週遊的王國宣揚者。

愛在信徒同工中顯現出來

22.約翰希望怎樣行而非對該猶寫更多的話?

22 約翰最後對該猶所說的話充分表明存在於『真理的同工』當中的愛心。他說:

「我原有許多事要寫給你,卻不願意用筆墨寫給你,但盼望快快的見你,我們就當面談論。願你平安。眾位朋友都問你安。請你替我按著姓名問眾位朋友安。」(約翰三書13,14)

不錯,約翰有許多話要對該猶說,但是他卻不願將其完全用筆墨寫下來。反之,使徒「盼望快快的見[該猶]」。於是他們便可以「當面談論」、促膝談心。

23.(甲)約翰願該猶平安意味到他希望他的朋友享有什麼?(乙)使徒結束約翰三書時怎樣論及他所愛的信徒同工?

23 同時,約翰懇切地希望該猶可以享有平安——與耶和華享有親密關係所帶來的安寧,這種寧靜可以將一切過度的憂慮除去,使人的頭腦和心靈均怡然自得。(腓立比書4:6,7)最後,使徒在結尾中代「眾位朋友」問該猶的安;以這種方式提及親愛的信徒同工是耶和華見證人在今日也時常行的。(可參閱約翰福音15:13,14。)約翰對當地小組的成員如此熟悉,以致能夠請該猶「按著姓名」問各人的安;他這樣行是多麼適當!

繼續與信徒同工一同忠貞地服務

24,25.約翰二書、三書應當使耶和華見證人看出有什麼需要?這兩封信應當促使我們怎樣行?

24 無疑上帝感示約翰所寫的第二和第三封信使現代的基督徒深深意識到他們需要彼此相愛,棄絕變節背教,緊守真理和推廣純真的崇拜。因此,身為耶和華見證人,我們決心要忠於聖經的真理,努力讚美天父,宣揚王國的好消息及向人指出耶穌基督在上帝祝福人類的安排中所擔任的重要角色。

25 身為耶和華見證人,我們在現今這危險的「末世」面對許多考驗。(提摩太後書3:1-5)但是使徒約翰提出的有益勸告可以幫助我們繼續「按真理而行」而以之為我們的生活方式。因此,讓我們努力效法善,盡力推廣王國的事務,繼續與『真理的同工』一起忠貞地服務——藉此為奇妙真實的上帝耶和華帶來讚美。

你能夠回答嗎?

◻ 該猶為信徒同工做了些什麼『忠心的事』?

◻ 我們可以從丟特腓的邪惡途徑學得什麼教訓?

◻ 我們可以怎樣像該猶一樣與『真理的同工』一起忠貞地服務?

[第27頁的圖片]

該猶慷慨接待來訪的弟兄而行了『忠心的事』

[第29頁的圖片]

耶和華見證人像他們在第一世紀的弟兄一般合力作『真理的同工』而忠貞地服務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