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絕『動刀』——一項保護
「收刀入鞘罷」!有一次當使用武力看來是合理的選擇時,耶穌下了這個堅決的命令。當時有『一大群帶著刀棒的人』站在他面前要逮捕他及歪曲法律陷害他。耶穌的一個門徒拔出刀來打算用武力保護他。你會為此責怪這門徒嗎?
可是耶穌卻不願參與這樣的暴力。他吩咐彼得將武器收回,並且解釋說:「凡動刀的必死在刀下。你想我不能求我父,現在為我差遣十二營多天使來麼?」——馬太福音26:47,52,53。
類似地,今日基督徒也不願信賴刀槍一類的武器——甚至在現今這『難以應付的』危險日子亦然。(提摩太後書3:1,《新世》)他們認真聽從聖經的命令「將刀打成犁頭」而絕不傷害同胞。(以賽亞書2:4)因為他們不攜帶武器自衛,他們寧願設法與企圖傷害他們的人論理而非使用暴力。他們所跟從的訓示是:「若是能行,總要盡力與眾人和睦。」(羅馬書12:18)可是,拒絕「動刀」並非時時都是易事。情勢可能發生,使基督徒「盡力與眾人和睦」的願望受到嚴厲的考驗。
幾年前在一個非洲國家中便有這樣的情形發生。國內發生了權力鬥爭。內戰接踵爆發而游擊隊在國內各地紛紛發動攻擊。公民被迫加入保安隊伍。在另一方面,有些人從同胞受到極大壓力要迫使他們加入游擊隊。的確,有時該國的公民被游擊隊的召募者和政府軍的兵士交相煎迫,後者若發現有任何人支助游擊隊便會加以殘暴的處分。
暴力開始蔓延到整個國家各處。一對作先驅的夫婦回憶當時人可能隨時受到襲擊,以致他們駕車出外傳道時不得不將書袋放在他們的胸部與車門之間作為防彈設備。但是雖然他們本身得以逃過傷害,他們所探訪的一對年老夫婦卻沒有這麼僥倖。丈夫被人射死。他們所探訪的另一家人的住宅和財物均被游擊隊在一夜之間焚毀。(這家人後來致信守望台社要求買社方出版的一本題目很適當的書,《真正的和平安全——來自什麼方面?》)
在這種感情激動的氣氛中,難怪許多人決定採取攻擊性的步驟以保護自己。『難道我們應當讓自己或家人被人殺死而毫不抵抗嗎?』這樣的人想道。許多人開始攜帶武器。住在這個飽受戰爭蹂躪的國家裡的耶和華見證人納罕他們應當怎樣行。
以一般而言,耶和華見證人獲得一致的結論:要在內戰中嚴守中立而不攜帶危險的武器。但這個決定豈不是不切實際而有危險嗎?不然,他們的經驗有力地表明他們的決定是正確的。
保護家庭——不用武器!
拒絕參與暴力證明對一個名叫威爾的男子有很大裨益。他和妻子及五個兒女擁有一個離市鎮約40英里(64千米)的農場。前往參加聚會和照顧其他業務使這個家庭遭遇很大危險。倚賴槍械保護自己看來是個頗大的引誘。可是威爾業已經歷到信賴耶和華所帶來的裨益。若干年前他是個成功的煙草種植者。當他從《守望台》獲悉這樣的職業對基督徒說來絕不適當時,他毅然改種其他農作物。這個看來愚蠢的決定使當地的人大感震驚。可是,良好的氣候——甚至在天氣不佳的時候幫助他在新的事業上獲得成功。這使當地的社區大感驚訝!上帝應許他絕不會『撇下或丟棄』他的僕人,威爾和他的家人親自經歷到這個應許實現在他們身上。——希伯來書13:5。
戰爭爆發之後,威爾面對基督徒的忠誠所受的另一項考驗。但是由於他受到以往經驗所強化,他決定不攜帶槍械。反之他決定在城裡租一間屋給妻子和兒女住,使他們可以方便在週日上學及參加基督徒的聚會。這樣他們便無需每天乘車行110英里(177千米)的路程通過危險的地區。
一天晚上當他們不在家時,一群游擊隊闖進他們的農舍竊去若干財物。可是,出人意外地,他們並沒有將房子燒掉或加以嚴重損毀。為什麼呢?游擊隊告訴農場上的工人說,他們知道「威爾老闆」是耶和華見證人;他是個好人,對待手下的工人很公平!他的基督徒聲譽無疑比信賴危險的武器安全得多!
保護的真正來源
以上一類的經驗有力地表明耶和華祝福一切嚴守基督徒的中立而拒絕「動刀」的人。誠然,有時上帝容許手下一個僕人死去,例如該國有一位環務監督便被人殺死。可是,全心信賴耶和華而死去無疑好過容許對人的恐懼支配我們的所作所為。(馬太福音10:28)現今這些強暴的日子不應當誘使我們「動刀」或在任何方面倚賴危險的武器去拯救我們。聖經向我們提出保證說:「懼怕人的,陷入網羅;惟有倚靠耶和華的,必得安穩。」——箴言29:25。
[第14頁的精選語句]
基督徒將聖經吩咐人「將刀打成犁頭」的命令看得很認真
[第14頁的精選語句]
「若是能行,總要盡力與眾人和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