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剖析
「巴比倫繼續沉睡,不受戰爭驚擾」
在上述標題之下,《紐約時報》最近論及在現代伊拉克境內的古巴比倫廢墟。雖然伊拉克和伊朗的軍隊在附近激戰,「巴比倫卻無戰事。……沒有任何嚮導、衛兵,也差不多沒有訪客。」既然有些古代城市——羅馬、雅典、亞歷山大利亞——仍然十分繁榮,為什麼巴比倫竟淪為一個沒有居民的廢墟呢?你從這件事可以學得什麼教訓?
研究聖經的人記得耶利米書50:38和51:64曾預言巴比倫會永遠淪為荒涼。我們讀到:「有乾旱臨到它的眾水,就必乾涸,因為這是有雕刻偶像之地。」「巴比倫因耶和華所要降與它的災禍,必如此沉下去,不再興起。」
巴比倫一度是由寧錄所創建的人類第一個政治帝國的中心。後來它成為一個世界霸權,從公元前632年延續至公元前539年。在國家傾覆之前不久,尼布甲尼撒二世誇耀這城的榮美說:「這大巴比倫不是我用大能大力建為京都[的麼]?」(但以理書4:30)巴比倫的空中花園被視為古代世界七大奇跡之一。這是個宗教性非常濃厚的城市,其中至少有53間廟宇。雖然它的城牆被視為堅不可破,這些高大的城牆和其中的假神及廟宇均無法制止它在公元前539年被瑪代和波斯人所征服。過了相當時候,這城完全淪為一片廢墟,正如上帝的道所預言一般,而且至今仍然荒涼。
許多偽宗教的道理均起源於巴比倫,但被人傳入基督教國和非基督教國家的許多宗教中。聖經很適當地將所有這些宗教稱為「大巴比倫」;啟示錄18:21說大巴比倫會「被扔下去,決不能再見了。」因此,雖然古巴比倫的實際城市已淪為廢墟,我們卻最好聽從上帝論及現代大巴比倫宗教帝國的命令:「我的民哪!你們要從那城出來,免得與它一同有罪,受它所受的災殃。」——啟示錄18:2-4。
代用母親
據報早在1799年便有一宗人工授精的事例記錄下來。但近年來這件事比以前較為流行。據《紐約時報》說,一個接受人工授精而為另一個女子孕育孩子的婦人稱為代用母親。沒有生育能力的妻子及其丈夫同意這項安排,代用母親生下嬰孩之後夫婦隨即加以收養。在這件事上,精子可以來自夫婦中的丈夫或另一個捐精者。
雖然這樣的安排受到世上許多人所認可,基督徒卻有理由質問這是否與上帝的律法一致。聖經在利未記18:20很清楚表明對這件事的意見,說:「不可與鄰舍的妻子發生關係[不可將你的精子給鄰人的妻子,《新世》],玷污自己。」(《當代聖經》)若以人工授精的方法,婦人接受不是她合法丈夫的男子所捐的精子,就實際犯了通姦罪而冒犯上帝。(申命記5:18)捐精的男子和作代用母親的婦人並沒有由上帝在婚姻中使其結合。——馬太福音19:4-6。
盲目的宗教信心
「促成戰爭的主要因素不再是貪心而是宗教,」專欄作家歌頓·格連(H. Gordon Green)在《多倫多星報》中寫道。格連接著指出促成伊朗、愛爾蘭和中東許多鬥爭的幕後原因。他聲稱在這些地方血流遍地,「因為人永遠堅信他從祖先所承受的信仰是唯一的真正信仰,其他的信仰均屬謬誤而是撒但的作為。」
這種宗教觀念促使人殘殺信仰不同的人,格連說。在有些事例上,殺人如麻的青年男子受到宗教領袖的慫恿,聲稱這樣的殘殺是上帝的旨意,這樣行的獎賞是在天堂享永福。格連說,伊朗教長霍梅尼把為信仰戰死的年輕男子描述為「真主的戰士」,他贈給他們每個人「一條小金屬鑰匙帶在身邊上戰場——這條鑰匙會打開天堂的門戶。」
可是,這樣的「信心」會帶領人贏得上帝的永遠祝福嗎?請記得,耶穌論及他當日的宗教領袖說:「他們是瞎眼作嚮導的;瞎子給瞎子領路,兩個人都會跌進坑裡去。」耶穌警告說:「不要理他們。」(馬太福音15:14,《現譯》)正確的聖經知識幫助我們避免盲目的宗教信仰,使我們能夠以潔淨的手和潔淨的心事奉耶和華上帝。——詩篇2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