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守》85 4/15 3-4頁
  • 宗教復興抑或靈性上的危機?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宗教復興抑或靈性上的危機?
  •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85年
  • 小標題
  • 相似資料
  • 「復興」的原因何在?
  • 復興抑或危機?
  • 宗教能應付危機嗎?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85年
  • 教會變得怎麼樣?
    警醒!2007年
  • 宗教的現狀如何?
    警醒!1974
  • 盈千累萬的人已脫離教會——你應該同樣行嗎?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75年
查看更多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85年
《守》85 4/15 3-4頁

宗教復興抑或靈性上的危機?

「在許多教堂裡,談論禱告、沉思、崇拜及研讀聖經已取代了談論社會改革。……觀察家指出這種趨勢顯示,在一個宗教勢力日益減弱的社會裡,具有宗教信仰的人再次決心要『找尋神聖的事物』。」——《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

「在東歐各地紛紛出現宗教復興的跡象。……在匈牙利、捷克、東德及波蘭,教士和學者們指出有愈來愈多人轉向——或重返——教堂。……青年人正在問:『我們為什麼活在世上?』」——《紐約時報》。

鑑於以上一類的報導,我們正目睹一場靈性上的復興嗎?雖然教友數目的增加趕不上人口增加的幅度,近幾年來卻可在若干地方見到一些小進展。有些教會高層人士認為這表明自1960年代開始的衰退業已達到頂點,現在情況會漸入佳境了。不論情形是否如此,我們可以提出一個問題:這些人何以正轉向教堂?

「復興」的原因何在?

「人們正經歷一種真正的飢餓,一種在靈性上有所欠缺的感覺,」美國聖公會教士條頓·愛德華斯(Tilden Edwards)說。換言之,看來有更多人對崇尚物質和世俗化的生活方式深感不滿,他們渴望尋求人生的意義和目的。還有些人則對核子大毀滅或罪行與暴力的激增感到心驚膽戰,或由於經歷某種個人的悲劇而轉向宗教尋求慰藉。

這種趨勢導至各種東方宗教在西方建立起來和日益流行。廟宇、神社、清真寺、冥想中心等建築物在西方國家的城市和郊區紛紛建立。修練瑜珈術、超越靜思、禪宗和哈利基士拿(Hare Krishna)等的團體亦隨處可見。有些宗教權威人士認為這類「外來的」宗教信仰正好滿足西方人士一直渴求的東西:一個告訴他們什麼事值得相信的權威人物,一項能夠指引他們生活的因素,在一個彼此關係密切的團體裡獲得歸屬感以及一份內心安寧和自覺性。

復興抑或危機?

人在面對艱難和危險的情況,或對自己的生活方式感到空虛時,便會轉向宗教尋求答案。這件事實足以佐證耶穌基督所宣述的一項基本真理:「人活著不是單靠食物,乃是靠[耶和華]口裡所出的一切話。」(馬太福音4:4)一種純粹屬物質的生活方式根本無法向人提供應付今日種種難題所需的力量和堅忍。

事實上,有些觀察家相信現代社會的許多弊端對於造成靈性上的空虛至少要負部分責任。「人類在自覺上的失敗,缺乏對屬靈事物的體會,是促成本世紀各項重大罪行的決定性因素,」著名的蘇聯作家亞歷山大·蘇津涅辛(Alexander Solzhenitsyn)如此說。

面對這項靈性上的危機,我們必須問道:各教會能夠滿足那些轉向他們的人在靈性上的需要嗎?這些人能夠找到所需的屬靈指引和力量嗎?老實說,宗教能夠應付今日的危機嗎?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