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守》85 6/1 5-8頁
  • 基督徒的期望怎樣逐漸消失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基督徒的期望怎樣逐漸消失
  •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85年
  • 小標題
  • 相似資料
  • 期望怎樣逐漸消失
  • 受到致命打擊
  • 中古的黑暗時期
  • 基督新教的狡辯
  • 天主教的期望
  • 基督徒的警醒並未完全消失
  • 儆醒守望的人快樂了!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85年
  • 大規模叛道的發展經過
    耶和華見證人——上帝王國的宣揚者
  • 基督徒的警醒變成怎樣了?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85年
  • 要繼續熱切等候!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2015年
查看更多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85年
《守》85 6/1 5-8頁

基督徒的期望怎樣逐漸消失

耶穌吩咐門徒要「儆醒」留意他的臨在和上帝王國的來臨。(馬可福音13:37)基督教希臘文聖經裡有很多證據表明第一世紀的基督徒的確這樣行。事實上,有些基督徒對此感覺焦躁不耐。(帖撒羅尼迦後書2:1,2)在另一方面,為了防止基督徒的期望逐漸消失,保羅、雅各、彼得和約翰均寫信勸勉弟兄們在靈性上保持警醒戒備,同時耐心等候基督的「臨在」和『耶和華的日子』。——希伯來書10:25,37;雅各書5:7,8;彼得前書4:7;彼得後書3:1-15;約翰一書2:18,28。

基督教國的歷史家和神學家所出版的參考書承認這件事實。權威性的法國天主教《聖經辭典》(Dictionnaire de la Bible)的『補編』(Supplément)說:「大部分的新約經文均表現對末日的期待,不惜代價試圖否認這件事實是徒然的。……在早期基督教中……對派露西亞[臨在]的期望扮演一個重大角色,在新約自始至終均是如此。」

但是為什麼基督教國有些神學家「不惜代價試圖否認」早期基督徒當中很顯然的「對末日的期待」呢?無疑是要為今日在許多所謂的基督徒和他們的屬靈領袖當中昭然可見的死氣沉沉狀況辯護。這種改變是怎樣發生的?

期望怎樣逐漸消失

基督徒的期望的逐漸消失乃是變節背教所造成的後果之一。甚至在基督的使徒尚未去世之前,變節背教的勢力已顯露出來了。使徒保羅警告說,在他的日子變節背教在基督教會中「已經發動」。(帖撒羅尼迦後書2:3,4,7)數年後,使徒彼得警惕基督徒同工提防「假教師」和「譏嘲的人」,這些人會說:「他所應許的臨在在那裡呢?事實上,從我們的列祖在死亡中沉睡了以來,萬物始終如舊,和創世開始時完全一樣。」——彼得後書2:1;3:3,4,《新世》。

饒有趣味地,那些相信聖經的真理,認為耶穌所應許的「臨在」會表明他管理地球的千禧年已臨近的人有一段時期得以保持正當的基督徒期望。賈士丁·馬特(大約死於公元165年)、艾倫尼亞斯(大約死於公元202年)和透得連(死於公元220年之後)均相信基督的千年統治,並且鼓勵人熱切期待現今這個邪惡的事物制度的末日來臨。

隨著時間的過去和變節背教的發展,人們逐漸以基於人類靈魂不死的希臘哲學觀念的虛妄期望取代了相信地球會在基督王國統治之下轉變成為普世樂園的千禧年希望。樂園的希望從地上轉移到天上,而且在人死時便能獲致。基督徒對基督的派露西亞(臨在)及他王國的來臨所懷的期望遂逐漸消失了。『既然你能夠一死便與基督在天上會合,』他們推理說,『又何需熱切守望留意基督臨在的徵象呢?』

基督徒的警醒逐漸消失促使變節背教的基督徒將自己組織為一個結構嚴密的教會。他們的目光不再集中於基督的臨在(派露西亞)之上了,反之他們將注意力集中於控制屬下的教友之上,若是可能更進一步控制世界。《新英國百科全書》說:「由於派露西亞[看來]的延遲,結果使早期教會所懷的熱切期望受到削弱。在這個『削弱末世學』的過程中,教會本身逐漸取代了信徒所期待的上帝王國。天主教會之組織成為一個教廷一事便與熱切期望的衰退直接有關。」

受到致命打擊

使基督徒的警醒受到致命打擊的教會「元老」無疑是希普的奧古斯丁(公元354-430年)。在他那著名的著作《天主之城》中,奧古斯丁說:「現在地上的教會便是基督的王國及屬天的王國。」

《新聖經辭典》解釋這種看法對天主教神學所生的影響說:「羅馬天主教神學的一個特色是認為天主的王國便是教會在地上所施的管理,這種見解主要是由於奧古斯丁的影響所致。通過教會的教廷,基督實際成為天主的王國的君王。王國的領域亦即教會的勢力和權威的範圍。屬天的王國藉著教會在世上的佈道和進展加以擴充。」

這使人不再需要『警醒留意』那表明上帝的王國業已臨近的徵象。賓茲(E. W. Benz)教授在《新英國百科全書》中證實了這個見解,說:「他[奧古斯丁]沖淡了基督徒原本所懷的熱切期望,因為他聲稱上帝的王國已隨著教會的建立而在世上開始;教會便是上帝的王國在地上的歷史代表。據奧古斯丁說,首先的復活以洗禮的形式在教會中不斷發生,藉此信徒被帶進上帝的王國中。」

奧古斯丁也使基督教國最後捨棄了聖經中關於耶穌基督的千禧年統治的希望,當其時基督會使樂園在地上重建。(啟示錄20:1-3,6;21:1-5)《天主教百科全書》承認說:「聖奧古斯丁最後堅稱沒有所謂的千禧年。……在六千年歷史之後的千年安息乃是整個永生的過程;換言之,一千這個數字僅是要表達完美而已。」《英國大百科全書》(1977)補充說:「對他[奧古斯丁]來說,千禧年變成了一種屬靈的境界,以集體而言教會在五旬節已進入其中。……他並不期望上帝在歷史上作任何超自然的干預。」這樣,對天主教徒來說,「願你的國降臨」這個禱告遂變成毫無意義了。

中古的黑暗時期

奧古斯丁的解釋,我們獲悉,「成為中古世紀的標準教義。」因此,基督徒的期望遂陷於前所未見的低潮。我們讀到:「在中古世紀的基督教國裡,新約的末世學被放置在一個教義架構中,這個架構的哲學基礎首先是柏拉圖[希臘哲學家]的見解,後來在西方則以亞里斯多德[希臘哲學家]為基礎。關於派露西亞、復活和類似道理的傳統觀念被人與關於靈魂及其不死性的希臘主張混合起來。……中古世紀的基督教沒有為末世學的熱誠留下任何餘地。可是,這種熱誠卻沒有死去;反之它在某些異端運動中繼續存留。」——《英國百科全書》,1970年版。

羅馬天主教會輕蔑地談及這些「異端運動」而稱之為「千禧年教派」。教會的歷史家以貶抑的口吻談及「公元1000年的虛驚」。當時有許多平民恐懼世界末日會在公元1000年來到,但這是誰的過錯呢?這場「虛驚」其實是天主教「聖」奧古斯丁的神學所導致的直接結果。他聲稱撒但在基督初次降臨時便被捆綁。既然啟示錄20:3,7,8說撒但會被囚禁1,000年,然後「被釋放,……要迷惑地上四方的列國」,難怪在公元第10世紀有些人恐懼在公元1000年可能發生的事。

自然,羅馬天主教會官方譴責這場「虛驚」,同時也譴責西斯特大修道院的院長弗羅拉的約雅敬,因為他曾預言基督教時代會在公元1260年結束。最後,在1516年舉行的第五屆拉特蘭會議中,教皇利奧十世正式禁止任何天主教徒預測敵基督者和最後的審判會在什麼時候來臨。違反這條律法會帶來被逐出教會的處分!

基督新教的狡辯

在理論上說來,既然16世紀的宗教改革據稱帶領人返回聖經,我們本應見到基督徒的期望再次復興才對。有一段時期的確如此。但在這方面,像在其他許多方面一樣,宗教改革並未能貫徹始終。這項改革沒有使人返回基於聖經的純真基督教。宗教改革所產生的基督新教各教會不久便失去了基督徒的警醒而與目前的世界妥協。

我們讀到:「可是,宗教改革所產生的各教會不久就演變成組織化的區域[國家]教會;這項發展壓抑了對末日的期望,於是關於『末世』的道理遂成為教理神學的一個附加物。」「在隨後產生的宗教自由主義中,特別是在基督新教徒和猶太人當中,從18世紀末期至19世紀,末世學並無立足之地。它被人視為傳統宗教原始、落後的標誌之一,這樣的見解在一個開明的時代中是人們所無法接受的。在大部分的事例上,人們完全捨棄了末世的念頭,教會提出靈魂不死作為人的最終希望。其他的神學家則以倫理、半玄祕或社會學的措辭將信徒對上帝王國的期望重新加以解釋。」——《英國百科全書》。

這樣,基督新教的神學家們非但沒有幫助基督徒『保持警醒』,留意基督的臨在和上帝王國的來臨,反而以狡辯的方式打消了真正基督徒的期望。對他們許多人來說,「上帝的王國越來越被人按照一種個人主義的意義去看;它變成了恩典和平安君臨於人的心中。」在其他的人看來,「上帝王國的來臨意指社會公平和群體發展的進步。」——《新聖經辭典》(基督新教)。

天主教的期望

至少在理論上,天主教徒應當在靈性上保持警醒留意基督的臨在。雖然奧古斯丁的神學結束了天主教徒對王國和千禧年所懷的期望,羅馬天主教會的官方教義仍然規定基督徒有責任要儆醒留意基督的復臨。例如,1979年5月17日梵蒂岡的教理樞機主教會議在一封致全世界天主教主教的信中說:「與聖經一致地,教會正等待『主耶穌基督的榮耀顯現』。」

在理論上說來,這是天主教會的教義。但在實際上,普通的天主教徒有多少時候聽見教士敦促他們保持警醒留意基督的臨在和上帝王國的來臨呢?耐人尋味地,上述發自羅馬教廷的信的目的是要「在一些受人疑問的要點上強化基督徒的信心。」但是為什麼基督的復臨受到所謂的基督徒所疑問呢?答案可能由以下引自《新英國百科全書》的評論顯示出來嗎?「很久以來教會一直忽視了整個關於末世的教訓。」「自從宗教改革以來,羅馬天主教會差不多完全不受末世運動所影響。」

基督徒的警醒並未完全消失

基督徒的期望之所以在基督教國的各教會裡完全消失是因為各教會背棄了聖經的清晰真理,轉而跟從希臘的哲學和「聖」奧古斯丁的神學。以下兩篇文章會表明上帝的真正僕人一向均期待基督的臨在,而且今日世上有一群人證明他們多年來一直保持基督徒的警醒。他們重新發現了一個奇妙的希望。你也可以獲得這個希望。請繼續閱讀下去,然後請一位耶和華見證人幫助你對這個聖經希望的實現『保持警醒』。

[第5頁的精選語句]

「大部分的新約經文均表現對末日的期待,……否認這件事實是徒然的」

[第6頁的圖片]

奧古斯丁認為地上的教會便是基督的王國

[第7頁的圖片]

教皇利奧十世禁止任何天主教徒預測最後的審判會在何時來臨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